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个好的理念,即使有改革共识,改革也不会正确进行。回望过去改革,争论过后都有一个理念,一个战胜、超越利益的理念,所以才推动改革不断前行,尽管有快有慢、有曲折有弯道。
时间的确到了好时候。
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几乎每一位国民,都能够从中读取自己的希望,也会在对好日子的向往中,期待改革能够成就自己的希望。改革,依然是中国最美最好的声音。
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过快,迈出的每一步,好像都是关键的一步。在这样的发展通道内,我们似乎把改变、进步,潜移默化为一种常识,而改革发展犹如一个大筛子,留下来的都是大块头,面对这样的大块头,我们怎样筛漏才能够化大为小、化硬为软呢?很多很多的问号,等待答案。
面对如此多的问号,李克强副总理用“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形容当下改革形势,可谓最为恰当,他的“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的讲话,被舆论解读为决策层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动员。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成为大家不二的看法。可是,因为水太深,可能摸不到石头,如何过河?近年改革之所以徘徊不前,因为没能找到一块合手的石头,也试不出水到底有多深。于是,凝聚共识再次被纳入改革争论中来。
当下并不缺乏对改革的认识,甜头已经尝到,改革也潜在地成为一种常态。
李克强进一步强调说,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改革千头万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
李克强的此番表述,也被解读为改革的方法论,但突破口在哪里,地雷和荆棘又如何清除?
从我们一介百姓的角度看,无疑要从百姓、社会最为关注、矛盾最大的地方改起,毕竟民意不可违,这样也能为改革提供一个好的基础和氛围。在这样的改革路上,注定充满荆棘,我们就是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去试试水有多深,去捏捏那些大块头到底有多硬,只有这样,改革才会有突破而动全身的可能。
《中国青年报》近来做了一个万人大调查,在未来的十年公众最期待的改革是什么?排在首位的是收入分配改革。有数字显示,目前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则高达8倍。
有报道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在本月出台,当然,我们不去揣测方案将会提出怎样的顶层设计,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定将会成为方案的改革方向。
基于此,有了改革共识或常识,我们还需要一个很好的理念,一个能够最大公约改革各方利益的理念,犹如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样。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其新书《什么改变中国》讲到,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什么?一是我们的理念,二是我们的领导力。他以为,理念变为大众的认识之后,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就能够战胜利益,从而成为改革的共同指向。
张维迎说的非常正确,没有一个好的理念,即使有改革共识,改革也不会正确进行。回望过去改革,争论过后都有一个理念,一个战胜、超越利益的理念,所以才推动改革不断前行,尽管有快有慢、有曲折有弯道。那么,当下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理念?
经济学家李稻葵似乎给了我们答案,他认为,现在的改革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挖掘民众到底需要什么,要健全社会制度禀赋。第二是一定要认真考虑如何去完善现代市场经济。
民众到底需要什么,无疑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好日子的期待。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社会价值概念,因为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公平、公正的内在坚持,市场经济下人与人间的关系,充满一种道德判断和法治规范。
因此,我们需要在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把民众的需求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并由此来推动改革尽快走出深水区,这就是我们当下需要坚持的理念,也许这就是河中那块最大的石头。
近来,新一届中央决策层的新作风、新思路、新面貌,让我们很是期待。一系列入脑入心的话语,尤其是近来决策层带头做起的文风、会风的改变,让百姓感受到决策层执政理念的变化。
我们认为,中央决策层对改革形势的判断,对百姓的生活诉求,对改革路径的选择,已经站在百姓最为需求的立场之上,如财富分配和农村土地,如果从这一层面而言,这不正是改革的再开始吗?
时间的确到了好时候。
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几乎每一位国民,都能够从中读取自己的希望,也会在对好日子的向往中,期待改革能够成就自己的希望。改革,依然是中国最美最好的声音。
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过快,迈出的每一步,好像都是关键的一步。在这样的发展通道内,我们似乎把改变、进步,潜移默化为一种常识,而改革发展犹如一个大筛子,留下来的都是大块头,面对这样的大块头,我们怎样筛漏才能够化大为小、化硬为软呢?很多很多的问号,等待答案。
面对如此多的问号,李克强副总理用“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形容当下改革形势,可谓最为恰当,他的“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的讲话,被舆论解读为决策层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动员。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成为大家不二的看法。可是,因为水太深,可能摸不到石头,如何过河?近年改革之所以徘徊不前,因为没能找到一块合手的石头,也试不出水到底有多深。于是,凝聚共识再次被纳入改革争论中来。
当下并不缺乏对改革的认识,甜头已经尝到,改革也潜在地成为一种常态。
李克强进一步强调说,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荆棘”。改革千头万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积极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
李克强的此番表述,也被解读为改革的方法论,但突破口在哪里,地雷和荆棘又如何清除?
从我们一介百姓的角度看,无疑要从百姓、社会最为关注、矛盾最大的地方改起,毕竟民意不可违,这样也能为改革提供一个好的基础和氛围。在这样的改革路上,注定充满荆棘,我们就是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去试试水有多深,去捏捏那些大块头到底有多硬,只有这样,改革才会有突破而动全身的可能。
《中国青年报》近来做了一个万人大调查,在未来的十年公众最期待的改革是什么?排在首位的是收入分配改革。有数字显示,目前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则高达8倍。
有报道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在本月出台,当然,我们不去揣测方案将会提出怎样的顶层设计,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定将会成为方案的改革方向。
基于此,有了改革共识或常识,我们还需要一个很好的理念,一个能够最大公约改革各方利益的理念,犹如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样。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其新书《什么改变中国》讲到,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什么?一是我们的理念,二是我们的领导力。他以为,理念变为大众的认识之后,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就能够战胜利益,从而成为改革的共同指向。
张维迎说的非常正确,没有一个好的理念,即使有改革共识,改革也不会正确进行。回望过去改革,争论过后都有一个理念,一个战胜、超越利益的理念,所以才推动改革不断前行,尽管有快有慢、有曲折有弯道。那么,当下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理念?
经济学家李稻葵似乎给了我们答案,他认为,现在的改革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要挖掘民众到底需要什么,要健全社会制度禀赋。第二是一定要认真考虑如何去完善现代市场经济。
民众到底需要什么,无疑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好日子的期待。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社会价值概念,因为市场经济确立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公平、公正的内在坚持,市场经济下人与人间的关系,充满一种道德判断和法治规范。
因此,我们需要在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把民众的需求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并由此来推动改革尽快走出深水区,这就是我们当下需要坚持的理念,也许这就是河中那块最大的石头。
近来,新一届中央决策层的新作风、新思路、新面貌,让我们很是期待。一系列入脑入心的话语,尤其是近来决策层带头做起的文风、会风的改变,让百姓感受到决策层执政理念的变化。
我们认为,中央决策层对改革形势的判断,对百姓的生活诉求,对改革路径的选择,已经站在百姓最为需求的立场之上,如财富分配和农村土地,如果从这一层面而言,这不正是改革的再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