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宣传内容与宣传形式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高校宣传工作实际,探讨了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高校 宣传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083-0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它是由宣传者、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等因素组成的。其中,宣传者即宣传队伍,是宣传工作的主体,包括专职宣传队伍和兼职宣传队伍。高校的专职宣传队伍主要是由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其他各单位宣传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兼职宣传队伍主要由其他间接进行宣传工作的人员组成,如校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宣传对象从广义来说,凡是接收到宣传内容的人员都称为宣传对象;从狭义来说,宣傳对象指一定组织中与宣传者具有组织关系的人员。宣传者运用一定的宣传方式将宣传内容传播给宣传对象,以影响宣传对象的思想和行动,使之对宣传者产生认同感;宣传对象再将受到影响的情况反馈给宣传者,以利于宣传者控制宣传效果。
一、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
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宣传内容是宣传形式存在的基础,宣传形式是宣传内容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两者是宣传工作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①高校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决定着应采用何种宣传方式。②宣传形式积极影响宣传内容,对宣传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相适应时,宣传效果就好,反之,则会消减宣传效果。③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宣传内容相对宣传形式而言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宣传形式相对宣传内容而言则是比较保守、相对稳定的。当某一宣传形式出现后,在一段时期内它是基本适合宣传内容发展的,随着宣传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相对稳定的宣传方式越来越落后于宣传内容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就需要创新宣传方式,才能推动宣传内容的发展,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因此,宣传工作首先要根据宣传内容决定宣传形式的原理,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宣传内容,不片面追求宣传形式而忽视宣传内容。其次要根据宣传形式对宣传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在重视宣传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宣传形式的作用,把充实的宣传内容和恰当的宣传形式结合起来;对于在长期宣传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要继续保留,并有选择性的改造利用原有的宣传形式,以适应新的宣传内容的发展。再次是根据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复杂性,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宣传形式,发展宣传内容,繁荣宣传形式。
二、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的基本方法
1.充分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努力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高校宣传工作的平面媒体包括校报、学报(社科版)、学习材料、宣传栏、宣传橱窗、阅报栏和布标、传单、海报、倡议书等,是高校的主要宣传舆论阵地,它具有形象直观、易保存、持久性强等特点,但也有更新速度慢、宣传时间滞后等弱点。在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时,具体要做到:
第一,创新高校校报,努力筑牢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校报是高校的主导媒体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舆论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繁荣校园文化和培养“四有”人才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首先,高校校报应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来开展工作,使校报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其次,要按照“创新栏目版面,强化过程管理,丰富报道内容”的思路,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读者;再次,要扩大校报发行的覆盖面和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送报到基层,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地信息。
第二,多渠道宣传先进人物,在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先进人物和事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起到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富集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历史悠久的高校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校友和教师,这些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要组织专门力量努力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资源,并结合校史编撰、大学生“双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党课教育等渠道,使这些精神财富深入人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把握布标、海报、宣传栏适度刊出的原则。首先,要摸清宣传阵地的具体位置,整合宣传资源,提高宣传资源的使用效率。宣传栏、海报栏一般要选择在校园内的显著位置和人流较多的地方,如校门口、校园主干道和学生宿舍区;其次,要把握好宣传的时机。刊出宣传栏和悬挂布标、粘贴海报,一般要在节庆日开始前3天内安装到位。再次,要把宣传阵地的建设与高校的整体形象设计结合起来,做到美观大方、彰显特色、经济实用,使宣传阵地成为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重标志性建筑与主宣传阵地的统一、固定宣传阵地与临时宣传阵地的统一、经典传统与开放创新的统一。
2.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
高校宣传工作要按照唱响主旋律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要注重从实际生活和师生中挖掘典型,树立形象,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基层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例,还有学生中发奋图强、道德高尚、自强自立的事例,大力营造学术气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宣传用语上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努力用实在的语言传播党的声音,使广大师生感到亲切、舒服,易于从心理上接受;要稳定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又不断推陈出新,大量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好宣传工作,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3.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为宣传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要重视宣传队伍建设,从经费、人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配齐专职工作人员,组建兼职宣传工作人员,包括各单位部门的宣传干事、办公室文秘人员、校报通讯员、学生记者等,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选聘、培养、管理专兼职宣传队伍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记者的管理,可以专门成立校报学生记者团,由校报编辑部直接管理,使他们既得到锻炼,又能为高校宣传工作贡献力量。通过建立健全宣传队伍,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大计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师生当中,畅通高校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通的渠道,从而为高校领导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政策的实行扫清思想障碍,提高高校的科学决策和执行力水平。
4.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宣传形式。
高校是广大青年学子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因此,开展一些师生们喜闻乐见、启发思维、引起讨论、青春动感的活动,能够促进学校与师生们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宣传对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专项理论学习、大学生“双学”活动、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红色电影展播、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参与人员广泛、宣传效果直接、气氛热烈等特点,但也有成本高、易流于形式等弱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层层落实,不断创新干部理论教育方式。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年春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教育月”活动,秋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学习日”活动,采取宣传动员、外聘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参观学习考察等方式,学习内容要贴近实际、针对性要强。
第二,通过“双学”等渠道,抓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围绕大学教育的实际和时代主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在“双学”小组中广泛开展论坛、辩论赛、征文等专题学习活动,同时在“两课”教学中讲授相关主题内容。
第三,组织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的,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校园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可以利用国庆、校庆、“五四”等重大节庆时间,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品牌。同时,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把当前的大学生的使命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开展一些主题晚会、系列讲座、红色电影展播、红歌会等活动,为师生献上催人奋进、弘扬主旋律且寓意深刻、制作精良、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文化作品。通过以上活动,推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向更广和更深的方面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可以充分结合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基层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民情民意,增强对基层老百姓的感情,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基层排难解困。另外,还可以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在大众中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可以扩大高校声誉和办学路径,为高校赢得社会支持,甚至资金和课题。
5.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拓展宣传载体。
网络媒体是目前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易下载复制的、互动性很强、透明度高的媒体,是高校增强宣传效果、传播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但它同样具有网络管理复杂、风险较大、信息真伪难辨的特点。高校应积极建好校园网站,使之成为和平面媒体同等重要的校园主流媒体。
除以上的宣传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校园广播、倡议书、散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工作,将宣传内容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各单位部门,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促进广大教医护职工对党的政策和高校中心工作的认同,使他们吃透政策,并将其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目前宣传工作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
各高校对宣传工作的经费总的来说投入较低,有限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宣传工作的不断创新。
2.人员不足
各高校党委宣传部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责任部门,除承担宣传思想工作外,通常还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普法办公室、学风建设办公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等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一些日常事务,人力不足。
3.部分单位部门和领导对宣传工作的创新重视不够
个别单位部门对宣传工作认识不到位,习惯闭门造车,不注重宣传工作动态;有的单位部门和领导认为宣传工作是形式主义,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缺乏支持宣传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创新思路难以实践。
总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增强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宣传工作的创新,要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实现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要把高校党委的决策与师生的心愿统一起来,把传统的宣传形式与现代新兴的传媒手段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效果,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戴元光著.现代宣传学概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4 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梅爾文•L•德弗勒著.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校 宣传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083-0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它是由宣传者、宣传对象、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等因素组成的。其中,宣传者即宣传队伍,是宣传工作的主体,包括专职宣传队伍和兼职宣传队伍。高校的专职宣传队伍主要是由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其他各单位宣传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兼职宣传队伍主要由其他间接进行宣传工作的人员组成,如校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宣传对象从广义来说,凡是接收到宣传内容的人员都称为宣传对象;从狭义来说,宣傳对象指一定组织中与宣传者具有组织关系的人员。宣传者运用一定的宣传方式将宣传内容传播给宣传对象,以影响宣传对象的思想和行动,使之对宣传者产生认同感;宣传对象再将受到影响的情况反馈给宣传者,以利于宣传者控制宣传效果。
一、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
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宣传内容是宣传形式存在的基础,宣传形式是宣传内容存在和表现的方式。两者是宣传工作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①高校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决定着应采用何种宣传方式。②宣传形式积极影响宣传内容,对宣传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相适应时,宣传效果就好,反之,则会消减宣传效果。③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相互作用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宣传内容相对宣传形式而言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宣传形式相对宣传内容而言则是比较保守、相对稳定的。当某一宣传形式出现后,在一段时期内它是基本适合宣传内容发展的,随着宣传内容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相对稳定的宣传方式越来越落后于宣传内容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就需要创新宣传方式,才能推动宣传内容的发展,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
因此,宣传工作首先要根据宣传内容决定宣传形式的原理,在工作中特别注意宣传内容,不片面追求宣传形式而忽视宣传内容。其次要根据宣传形式对宣传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在重视宣传内容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宣传形式的作用,把充实的宣传内容和恰当的宣传形式结合起来;对于在长期宣传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要继续保留,并有选择性的改造利用原有的宣传形式,以适应新的宣传内容的发展。再次是根据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复杂性,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宣传形式,发展宣传内容,繁荣宣传形式。
二、高校宣传工作创新的基本方法
1.充分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努力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
高校宣传工作的平面媒体包括校报、学报(社科版)、学习材料、宣传栏、宣传橱窗、阅报栏和布标、传单、海报、倡议书等,是高校的主要宣传舆论阵地,它具有形象直观、易保存、持久性强等特点,但也有更新速度慢、宣传时间滞后等弱点。在发挥高校平面宣传媒体的作用时,具体要做到:
第一,创新高校校报,努力筑牢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校报是高校的主导媒体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舆论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繁荣校园文化和培养“四有”人才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首先,高校校报应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来开展工作,使校报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其次,要按照“创新栏目版面,强化过程管理,丰富报道内容”的思路,不断推陈出新,吸引读者;再次,要扩大校报发行的覆盖面和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送报到基层,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地信息。
第二,多渠道宣传先进人物,在全校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先进人物和事迹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能起到催人奋进、凝心聚力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富集的地方,特别是很多历史悠久的高校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校友和教师,这些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说服力的例子,要组织专门力量努力挖掘先进人物和事迹资源,并结合校史编撰、大学生“双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党课教育等渠道,使这些精神财富深入人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把握布标、海报、宣传栏适度刊出的原则。首先,要摸清宣传阵地的具体位置,整合宣传资源,提高宣传资源的使用效率。宣传栏、海报栏一般要选择在校园内的显著位置和人流较多的地方,如校门口、校园主干道和学生宿舍区;其次,要把握好宣传的时机。刊出宣传栏和悬挂布标、粘贴海报,一般要在节庆日开始前3天内安装到位。再次,要把宣传阵地的建设与高校的整体形象设计结合起来,做到美观大方、彰显特色、经济实用,使宣传阵地成为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重标志性建筑与主宣传阵地的统一、固定宣传阵地与临时宣传阵地的统一、经典传统与开放创新的统一。
2.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
高校宣传工作要按照唱响主旋律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加强宣传工作的感染力。要注重从实际生活和师生中挖掘典型,树立形象,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基层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事例,还有学生中发奋图强、道德高尚、自强自立的事例,大力营造学术气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宣传用语上平易近人,不高高在上,努力用实在的语言传播党的声音,使广大师生感到亲切、舒服,易于从心理上接受;要稳定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又不断推陈出新,大量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做好宣传工作,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3.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为宣传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高校要重视宣传队伍建设,从经费、人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配齐专职工作人员,组建兼职宣传工作人员,包括各单位部门的宣传干事、办公室文秘人员、校报通讯员、学生记者等,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选聘、培养、管理专兼职宣传队伍的方法,尤其是对学生记者的管理,可以专门成立校报学生记者团,由校报编辑部直接管理,使他们既得到锻炼,又能为高校宣传工作贡献力量。通过建立健全宣传队伍,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大计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师生当中,畅通高校中上情下达和下情上通的渠道,从而为高校领导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政策的实行扫清思想障碍,提高高校的科学决策和执行力水平。
4.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宣传形式。
高校是广大青年学子和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因此,开展一些师生们喜闻乐见、启发思维、引起讨论、青春动感的活动,能够促进学校与师生们的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宣传对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专项理论学习、大学生“双学”活动、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红色电影展播、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参与人员广泛、宣传效果直接、气氛热烈等特点,但也有成本高、易流于形式等弱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层层落实,不断创新干部理论教育方式。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年春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教育月”活动,秋季学期开展“干部理论学习日”活动,采取宣传动员、外聘专家讲座、专题报告、参观学习考察等方式,学习内容要贴近实际、针对性要强。
第二,通过“双学”等渠道,抓好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围绕大学教育的实际和时代主题,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在“双学”小组中广泛开展论坛、辩论赛、征文等专题学习活动,同时在“两课”教学中讲授相关主题内容。
第三,组织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的,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校园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可以利用国庆、校庆、“五四”等重大节庆时间,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品牌。同时,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把当前的大学生的使命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开展一些主题晚会、系列讲座、红色电影展播、红歌会等活动,为师生献上催人奋进、弘扬主旋律且寓意深刻、制作精良、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文化作品。通过以上活动,推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向更广和更深的方面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可以充分结合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基层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服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民情民意,增强对基层老百姓的感情,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基层排难解困。另外,还可以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举办各种论坛讲座,在大众中普及科学知识,从而可以扩大高校声誉和办学路径,为高校赢得社会支持,甚至资金和课题。
5.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拓展宣传载体。
网络媒体是目前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易下载复制的、互动性很强、透明度高的媒体,是高校增强宣传效果、传播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但它同样具有网络管理复杂、风险较大、信息真伪难辨的特点。高校应积极建好校园网站,使之成为和平面媒体同等重要的校园主流媒体。
除以上的宣传方式外,还可以运用校园广播、倡议书、散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不断创新宣传工作,将宣传内容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各单位部门,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促进广大教医护职工对党的政策和高校中心工作的认同,使他们吃透政策,并将其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目前宣传工作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
各高校对宣传工作的经费总的来说投入较低,有限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宣传工作的不断创新。
2.人员不足
各高校党委宣传部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责任部门,除承担宣传思想工作外,通常还承担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普法办公室、学风建设办公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等的日常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一些日常事务,人力不足。
3.部分单位部门和领导对宣传工作的创新重视不够
个别单位部门对宣传工作认识不到位,习惯闭门造车,不注重宣传工作动态;有的单位部门和领导认为宣传工作是形式主义,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缺乏支持宣传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创新思路难以实践。
总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增强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宣传工作的创新,要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实现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要把高校党委的决策与师生的心愿统一起来,把传统的宣传形式与现代新兴的传媒手段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效果,促进高校改革与发展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戴元光著.现代宣传学概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4 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梅爾文•L•德弗勒著.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