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黑海北铜金矿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海北铜金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化)体地质特征的分析,着重阐述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潜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铜金矿、成矿规律、找矿潜力
  中图分类号:TE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51-01
  一、研究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研究区所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造山亚带中西部(,以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为特点。成矿区带划分属东昆仑成矿省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中西段。
  二、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
  1、地层对矿体的控制特征
  (1)区内出露地层以万保沟群和纳赤台群为主,纳赤台群碎屑岩组中Cu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万保沟群和纳赤台群火山岩中Cu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甚至数倍于克拉克值,说明该区铜的成矿具备一定的物源基础。
  (2)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As丙22异常主要分布于万保沟群和纳赤台群地层中,通过后期查证,在这两套地层内发现了多条金铜矿(化)体及找矿线索,说明区内地层对金铜矿(化)体控制作用明显。
  (3)研究区内有1处重砂异常及3处自然重砂金高含量点分布,重砂异常区出露纳赤台群下岩组的灰绿色变砂岩地层,沟脑高山为万保沟群中岩组;自然重砂金高含量通过汇水域分析,也基本可以确定其物质来源为评价区内的万保沟群和纳赤台群地层,这进一步说明这两套地层与区内金铜矿关系较为密切。
  2、岩体对矿体的控制特征
  研究区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中酸性岩脉沿构造裂隙侵入。从样品分析结果看,绝大多数中酸性岩脉岩石样金含量普遍较高,个别达到了金矿化体级别,局部地段有富集成矿的可能。说明中酸性岩脉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而且为金的后期活化、迁移和进一步富集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和热动力条件。研究区西部的M6矿体即赋存于印支期肉红色二长花岗岩与南部三叠系中统闹仓坚沟组(T2ncb)地层接触带部位,说明研究区内岩体对矿体的控制作用明显。
  3、构造对矿体的控制特征
  研究区紧邻昆中断裂构造活动带,区内地层韧性形变强烈,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次构造活动叠加之特点。根据金成矿的一般规律可知,分布于主干断裂两侧的次级构造往往对成矿起主导作用,为金元素的活化、运移、富集提供必要条件。前人工作成果显示:区内分布的次级断裂破碎带、韧性剪切带等次级构造活动与区内金铜矿化关系较为密切。研究区内的主要化探异常、金铜矿(化)体均沿此构造带分布。
  三、研究区成矿规律
  研究区区域范围内主要经历了新元古代和华里西-印支两个成矿时期。其中,华里西-印支构造旋回为主要成矿期,该时期区域上经历了古特提斯洋演化-关闭和古中国大陆与藏滇陆块对接、碰撞继而陆内汇聚—欧亚大陆形成等一系列构造活动,其间花岗岩大量侵入,构成构造-岩浆带,形成了一系列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各类矿床。如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Au、Sb矿床;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Fe、Co、Pb、Zn、Au白云母、宝石矿床等。研究区内的主要矿床成因即属于该成矿期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Au及多金属矿床。
  研究区区内的主要金铜矿体均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主干断裂带两侧的挤压破碎带、韧性剪切带等部位。
  四、矿(化)体地质特征
  1、金矿化体特征
  2008-2010年度工作中在驻金沟南北两侧的断裂破碎蚀变带(即南北矿(化)带)中发现金铜矿(化)体18条,其中金矿体5条,金矿化体12条,铜矿体1条。
  驻金沟北地区矿(化)体均赋存于纳赤台群的浅黄色碎裂岩化、碎斑岩化、褐铁矿化长石石英砂岩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驻金沟南地区矿(化)体则赋存于万保沟群火山岩组的黑色-灰黑色碎裂岩化、碎斑岩化、褐铁矿化碳质千枚岩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其中M2、M4矿体规模最大,为区内的主矿体。
  (1)M2金矿体
  产出于驻金沟北部北矿(化)带的AP1异常内,长约516 m,厚6.30m,金平均品位1.64×10-6,矿体向北倾,倾角30°~57°。其形态为脉状,展布方向为北西西向, 与围岩界线不甚清楚。含矿岩性主要为破碎蚀变长石砂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粘土化、高岭土化及褐铁矿化,含矿岩石碎裂岩化程度较高。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3.82%,品位变化系数78.43%。
  (2)M4金矿体
  产出于驻金沟南部南矿(化)带的AP2异常内,长140 m,厚2.76 m,金品位9.74×10-6,矿体产状225°∠23°。其形态为脉状,展布方向为北西向,与围岩界线不甚清楚。含矿岩性主要为碎裂岩化碳质千枚岩,蚀变类型主要为褐铁矿化。由09TC5、09TC6、09TC11控制。
  2、铜矿化点特征
  研究区内共发现铜矿化点11处,仅对部分进行了地表槽探工程揭露验证,其余只在野外作了一些地表追索和检查工作,其中由槽探控制的矿化线索已证实为一铜矿体,矿体编号为M5。所有铜矿化线索均为含铜石英脉型,石英脉体的宽度一般在5—15cm,由于碎石流覆盖,长度一般不详,推测长度一般不超过15m。含矿岩石为沿岩石微解理、裂隙分布的石英细脉,而其产出的围岩不尽相同;地表容矿岩石中均可见铜的次生氧化物—孔雀石和铜兰,野外目估的品位均在0.1~0.5×10-2。
  五、研究区成矿潜力分析
  1、研究区位于昆仑成矿省东昆仑前寒武、晚古生代、中生代Au、Cu、Pb、Zn、Fe成矿带内,其主要成矿历史时期及地质环境为:新元古代陆块群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陆缘活动成矿地质环境、华里西造山作用造就的构造—岩浆带成矿地质环境及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作用造就的板内构造—岩浆带成矿地质环境。研究区内各成矿历史时期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均有分布,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但由于该区位于昆仑山主脊附近,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各项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故一直未能取得找矿突破。
  2、研究区内1:20万、1:5万及1:1万化探异常均有分布,不同比例尺的化探异常分布位置、组成元素等均较为吻合、能够相互印证。而且从异常特征看,各异常均表现出元素相互套合较好,强度及规模较大、浓集中心明显的特征。结合异常区分布的重砂金高含量点及地表追索检查过程中在各主要异常区内发现的多条含金蚀变破碎带及金矿(化)体,初步认为这些异常为矿致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3、研究区内成矿事实明显。近几年针对1:5万AS01、AS03水系异常区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发现并圈定出多条Au、Cu矿(化)体:AS01水系异常区圈出Au矿体1条(厚度约7m,平均品位4.3g/t)、矿化体1条(厚度约3.3m,平均品位0.47g/t); AS03水系异常区圈定出4条金矿体, 11条金矿化体,1条铜矿体,,但由于投入工作量较少,对含矿破碎蚀变带控制程度较低,对矿体深部控制验证不足,故未能取得找矿突破。
  参考文献
  [1] 程裕淇主编,中国区域地质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 国家地质总局物探大队902队在东昆仑地区开展了1:50万航空磁测工作报告,1975年.
  [3] 路凤香、桑隆康著,岩石学。地质出版社,2002.
  [4]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黑海北地区报告,2011.
  个人简介
  阮明贤(1977),男,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专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资源勘查。
其他文献
[摘要]杏花选煤厂入洗煤结构发生变化。按照以往入洗方式,选煤难度较大,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硫分,成为迫切解决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原煤分采、分运、分储、保理配煤入洗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多煤种入洗的难题。  [关键词]入选配煤;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TD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0-01  1 实现配煤入洗的可行性  1.1 方案分析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薄壁零件精密铣削加工质量和工艺,通过实例论述了加工重点控制,并就薄壁零件铣削紧密加工方案展开了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薄壁 零件 铣削 加工 刀具 圆弧  中图分类号:T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29-02  因为薄壁零件重量轻、强度高,在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薄壁零件的结构复杂、刚度相对较低、加工余
期刊
[摘要]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变电技术管理人员要从源头上消除事故的隐患,为变电站可靠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保证整个500kV系统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500kV变电站 运行 母线保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1-02  母线保护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设备,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敏性和快速性对保证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现代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接着推出了诊断故障的基本方法,继而针对诊断的故障提出了维修原则及具体方法,希望对诊断、维修故障数控机床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数控机床 报警故障 CNC PLC 复位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3-02  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子电器、液压、气动、光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密集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降低线损的技术浅析。  [关键词]电压层次;电流;主变压器;分接头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44-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原电网将会不适应发展着的用电负荷的增长,况且在过去不强调网络的规划设计,反正哪里要用电,就把线拉到哪里,因此导线卡“脖子”不按经济电流密度输送功率;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代工业也要注入新的科技成分,因此,这种大背景下,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在现代工业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并且在现代工业中占到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虽然我国资源丰富,但是也出现了广泛的资源匮乏现象。如何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了百姓关心的问题,我国的有些地方为了缓解能源的供应紧张
期刊
[摘要]通过对工厂供配电系统研究, 探讨在工厂可靠性推广和实施过程中所需解决的经济决策问题的方法, 突出工厂可靠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厂经济效益, 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统一起来, 以期获得有效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工厂供配电 可靠性 经济效益 实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12-01  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除了在追求舒适的住宅条件时,也很注重住宅燃气管道的安装,燃气和住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住宅燃气管道的设计安装和安全性都成了居民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现阶段城市住宅的燃气管道安装布置的要点,然后分析了燃气管道设计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燃气管道所遇到的问题采取了必要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住宅燃气管道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摘要]简述了水电站消防控制系统结构的发展过程;简单介绍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情况下的自动消防系统的技术条件;详细描述了消防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子系统及其发展动态。展示了水电厂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最新动态。  [关键词]少人值守 无人值班 水电站 自动消防系统  中图分类号:TV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5-02  1、引言  
期刊
[摘要]采煤机的行走部是高产高效大功率采煤机的关键部件,其部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采煤机使用可靠性,结合MC400/940—WD型电牵引采煤机行走部机构,简要地阐述了采煤机行走部的设计。  [关键词]采煤机;行走部;无链牵引机构  中图分类号:TD4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40-01  0 前言  采煤机的行走部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安装在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