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数学不仅为下一步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打下基础,而且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学生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小学感兴趣,初中勤学好学,高中厌学怕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样,上课才能有信心,讲课才能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只有课前坚实的准备,才能在课上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才能坚定的给学生以肯定或否定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只有用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赢得学生的信服,学生才会信其师,才会听其道;只有讲得明白,学得才能轻松,学生才会相信你、钦佩你,才会乐于听从你的教诲,才会乐于学习数学。
二、教师要吃透新课标、新教材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下功夫钻研新
课标、新教材,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尽快地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衔接。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密切配合,交流互
动,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必须就此进行教
学。”这段话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清楚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选择、加工和生成新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推动力量。首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条件,让
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从情境中引发好奇心,引起他们的疑惑和惊讶,从而产生求知、学习的兴趣。其次,兴趣会从行为结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得到巩固和加强。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
种自己亲自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手段对学习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合适的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学习基础好的做中高档
的,而基础偏差的可以做低档的。
五、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将是不懂的如何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学法指导,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文,指导学生阅
读理解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观察、辨析,并归纳出一般结论,并能运用有关结论去分析解决实际应用
问题。
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等等。
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方式。好的习惯是学生成功的一半,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学习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前预习,认真听讲;2.用心观察,积极思考;3.书写规范,演算仔细;4.及时复习,独立作业;5.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
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
的症结,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比如: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记笔记,打瞌睡,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乱涂乱写,做题格式不规范,做作业对答案等,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为他们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明达学校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样,上课才能有信心,讲课才能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只有课前坚实的准备,才能在课上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才能坚定的给学生以肯定或否定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只有用精深广博的知识素养赢得学生的信服,学生才会信其师,才会听其道;只有讲得明白,学得才能轻松,学生才会相信你、钦佩你,才会乐于听从你的教诲,才会乐于学习数学。
二、教师要吃透新课标、新教材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下功夫钻研新
课标、新教材,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尽快地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衔接。
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密切配合,交流互
动,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必须就此进行教
学。”这段话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清楚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选择、加工和生成新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心理活动的一种推动力量。首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条件,让
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从情境中引发好奇心,引起他们的疑惑和惊讶,从而产生求知、学习的兴趣。其次,兴趣会从行为结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得到巩固和加强。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
种自己亲自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手段对学习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合适的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比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学习基础好的做中高档
的,而基础偏差的可以做低档的。
五、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将是不懂的如何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学法指导,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文,指导学生阅
读理解有关的概念、公式、定理,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观察、辨析,并归纳出一般结论,并能运用有关结论去分析解决实际应用
问题。
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等等。
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方式。好的习惯是学生成功的一半,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学习好的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前预习,认真听讲;2.用心观察,积极思考;3.书写规范,演算仔细;4.及时复习,独立作业;5.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可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
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
的症结,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比如: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记笔记,打瞌睡,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乱涂乱写,做题格式不规范,做作业对答案等,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为他们的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明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