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鹿特丹:特立独行的“坏蛋”理发店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荷兰的鹿特丹市,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坏蛋”理发店。每天早上7点,理发店前就排起长队。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即使在坐了三四个小时火车后再等到11点,他们也毫无怨言。因为没有预约服务,所以排队是唯一能享受到理发店服务的方式。
  理发店的门面不大,装修风格简约而有复古气息。这里是男人的专属空间,女士免进。店里提供啤酒或者威士忌,还有现场的摇滚band,架子上有最新的《花花公子》,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酒精、香烟和发油混合的味道,连给顾客喷湿头发用的喷壶都是拿酒瓶子直接改的。
  对第一次光临的顾客来说,进店需要勇气。正如店名“Schorem”的意思“坏蛋”一样,那些理发师看上去让人望而生畏。满室的花臂大汉,不苟言笑的表情,就像进了黑帮的堂口。在这个卧虎藏龙之地,他们之前有的是穷困潦倒的仓库看门人,有的是游走在犯罪边缘的迷途剪刀手。但现在,他们是认真工作的超炫理发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理发是一门值得穷尽一生去钻研的手艺。


  除了摇滚文化,理发店还有很多特有的规矩,做生意的方式称得上刁钻。理发师没有多余的废话,也不会给你整出“乡非”“杀马特”等“时尚”的发型。10种经典油头发型画成海报贴在墙上,每一个海报模特都是之前的顾客。客人只要抬手一指,理发师就能心领神会。除了油头以外,一律不剪。他们使用最传统的剃刀,用经典对抗潮流,一出门就彼此相忘于江湖。
  布魯斯和利恩是“坏蛋”理发店的老板,眼见理发这门手艺的厚重一天天被花哨的潮流削弱,他们痛彻心扉。他们想变得不一样,想让曾经的生活方式再现,想让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一个共同的想法让他们走到一起。2011年,他们合伙开了这家“坏蛋”理发店。
  一群混混,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开起了这家特立独行的店。越来越多的客人,从世界各地赶过来。老爷们儿是顾客,小孩子也喜欢来这里脱胎换骨。有个生重病坐轮椅的孩子,在去世前几天终于来到心心念念的“坏蛋”理发店,感受了一下大油头,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人世。无数嬉皮士艺术家,将自己的长辫子留在了这里。在泰国和日本,不少人受“坏蛋”理发店的启发,也开了家回归手艺的理发店。渐渐成为文化标志的Schorem,甚至还卖起了自家的周边产品,T恤、发油、教学DVD、海报……
  在同行眼中,“坏蛋”理发店也许是不合潮流的,但他们却是自己生命成功的经营者。很多时候,脱离秩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社会规则淘汰,恰恰相反,会因为鲜明的个性更容易成功。
  (梅之傲摘自《做人与处
  世》2016年12月下)
  【素材运用】追求独特,勇于创新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成功。位于荷兰鹿特丹市的“坏蛋”理发店,独辟蹊径,将摇滚文化融入理发当中,满室的花臂大汉给予顾客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让理发成为了一种别样的生活体验。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必能打造属于我们的成功之路。
  【速用名言】
  1.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英国喜剧演员 卓别林
  2.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美国实业家 约翰·D.洛克菲勒
  【适用话题】创新;个性;成功;打破常规
其他文献
前阵子我在微博问了一句,你十七岁时喜欢的人,现在还看得上吗?好多人留言,不行不行,早就看不上了。可是人生真的一言难尽啊,在你十七岁的时候,你觉得他可好可好了。  讲讲我十七岁时喜欢过的人吧。他会主动读很多名著,写长长的读后感。他文笔是不怎么好的,很嫩,冲撞得用力过猛,而我那个时候的文笔已经开始比同龄人老练了,他就偶尔会撒娇,哎你教教我写文章呀。一听就知道是落不到实处的空话啦。但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
期刊
曾经历过一家几口挤在同一个房间住的艰苦日子。  房间空间有限,父亲特地请木匠制作了一张高达三层的床。我睡顶层、弟弟居中、姐姐垫底。顶层靠近天花板,必须谦卑地哈着腰上床,有时在床上猛然坐起,软软的头颅便惨惨地撞上了硬硬的天花板,金星乱冒。中层呢,窝窝囊囊地夹在中间,翻身时,动作稍大,上下两层都受影响,因此,一上床,便得四平八稳地躺着,不敢随意变换睡姿。底层呢,被上面两层重重地压着,有一种难以喘息的感
期刊
读书的时候,曾有段时间我把自己活成勤奋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的典例,因为我平时没犯啥大错,当着老师的面是努力学习的乖学生的模样,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这小姑娘很努力很勤奋,态度很好,但唯一令人惋惜的是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找到学习方法,成绩总不见提高。  而每次开家长会,老师会对成绩好的那部分学生的家长夸他们孩子前途无量,会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家长说他家孩子很活跃,而每次对我爸爸说的都是:她很努力很勤奋。  于是
期刊
我大学时候的好闺蜜,个头跟我差不多,一米六多一点,体重有130斤。可能也是因为胖的原因,她一直单身。平时班级聚会的时候,她也很喜欢调侃自己单身狗的状态,说自己又胖又壮,难怪没人追。  有天我们班同学就在操场上闲唠嗑,平时看起来特别羞涩,特别绅士的一个男生对她说:“其实我觉得你一点都不胖。”姑娘眼神瞬间亮了,说:“真的吗?我也觉得自己……”她大概是想说自己没那么胖,结果那个男生说:“不,你不是胖,你
期刊
那年我小恙在家,孝顺的女儿每天一放学就急急地往家赶,还没有进门就能听见她银铃似的叫唤。有一天,她单捧了她那漂亮的文具盒回家来给我。打开文具盒,里面没有文具,只有几个昂得高高的头颅在雪白的垫纸上左右摇摆。那是女儿从同学那里用小学二年级的友谊外加两支铅笔换来的蚕宝宝。她让我把它们抚养长大,说这是交给我的一项“任务”。我哪里不知道,她是怕我闷极无聊,才让这些个小生命来陪伴我的。  我是养过蚕的。小的时候
期刊
63岁的丹尼斯·桑蒂弗从2015年入冬以来,因为改造大巴而名扬全球,她的大巴改造起来是专门为流浪者们服务的移动浴室。  深秋时的一天,丹尼斯路过一座天桥,听到一个流浪汉说:“我很久没洗澡了,我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干净不了了!”另一个流浪汉则这样接话说:“别难过,冬天很快会过去,只需要经历两个澡春天就会来临!”丹尼斯听了心里酸酸的,旧金山有近七千名流浪汉,可为他们提供洗浴的澡堂却只有16家,分散在7个城
期刊
上师范的时候,我们宿舍8个姐妹,大家的关系非常好。二年级的时候,妍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那段时间,她明显憔悴了,我们看了很心疼。  妍对我们说,家里条件不好,母亲的病还在拖着。我们几个姐妹安慰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私下里,我们7个人商量好,要捐些錢给妍,让她给母亲看病。大家都是来自农村,家境都一般,但是我们向父母说了这件事,他们还是非常支持。  除了我之外,其余的姐妹也都从家里带了钱,大家一共
期刊
我妈在少女时代里,有个特别好的朋友叫素珍。两个人的思想观念截然相反,妈妈属于典型保守派,上课听讲做功课,出了课堂,就是在家宅着。素珍就不一样了,她热情、好动,做事情不按常理出牌,别的姑娘在家里绣花煮食,她却喜欢跑到隔壁村子里找方圆百里唯一懂英语的老师,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女孩子爱学习,本来在旧社会里就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理解,何况是在一个十八线的封闭村落里。素珍的种种行为,导致她成为大家眼里
期刊
我不知道你们在平常生活中,最常听到哪一句话,对我而言,最讨厌是听到那句:“差不多就行了。”每当我在商场里,挑挑拣拣,想要买最合心意的东西,同伴会说:“快走吧,差不多就行了。”下次,我就再也不想约这个朋友一起逛街了。  差不多就行了吗?差不多的本义,其实就是你心里明知道还差一点,你是看得到那个差距的,可你选择了放弃。这个世界从来不眷顾将就的人。  几年以前,我也信奉“差不多”人生。那时候我刚入职场,
期刊
地铁给人的感觉,基本就是千篇一律的紧张快速、人流如织、冰冷的广播、呼啸穿梭的列车。每个奔波在这些地下空间的人,都想尽早逃离。  所以,很多人认为,在等待地铁的时候,能观看一场现场音乐演出,肯定比在嘈杂的人群中,听着列车刺耳的刹车要更為享受。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地铁系统里,卖艺是不允许的。通常当局者会以妨碍交通、危害公共安全等各种名义,驱逐那些执着的音乐爱好者们。因此,我们很难看到正宗的地铁音乐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