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课题,要求教师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注重教学活动的创新.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创新教育理念的运用,放下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措施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分析、自主解决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措施;创新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而且大多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每一个概念、公式和法则,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活动,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努力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并勇于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依据内容构建多元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开放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从多个层面看待相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认真思考了;如果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说明他们发现了知识的不同层面.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人教版初中应用题教学为例,考试中的问题更多地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应用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也可以从已知的问题中发现数学信息,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面对教师枯燥的讲解更是一头雾水,只能一点点地去理解和消化,这样就拖慢了他们学习的脚步,影响了学习效率.在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想办法利用身边可用的资源,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學生快速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当前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佳的辅助工具,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有限为无限,教师可考虑将信息技术恰当地引入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简单图像到复杂图像的绘制过程:y=x2,y=x2[]2,y=-x2[]2,y=(x 1)2[]2,要求他们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完成绘制,而在观察图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混乱,所有的图像都是一个颜色,无法准确判断出哪条线对应的是哪个函数.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颜色工具来区分,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函数的图像,从而直观地展示这些函数图像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的区别,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这种方式相较之前枯燥的讲解、生硬的辨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打造充满奇趣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好奇心不会随着成长而消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寻找答案,颇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采.要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课堂打造成充满奇趣的学习场所,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保持探索新鲜事物的动力,以此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求知态度.以“平行线的性质”为例,这节课旨在让学生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及创新意识和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铁轨、游泳池、横格线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回顾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及产生的角,思考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探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通过多次验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理解平行线性质1中的内容,之后由学生自主判断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培养他们的自主判断与归纳能力;最后再引申到三类角之间的关系上.整个过程学生都保持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实践验证,理解了性质的内容,获得了成就感,也增强了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结合实际创设多种探究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这样学生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才能快速解答,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规律.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课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要做好指导,避免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解决数学难题.以初中“三角形”教学为例,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涉及比较多的知识,考试中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几何思维更灵活,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只有灵活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四边形及圆的证明学习. 2.搭建合作讨论平台,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而且容易陷入误区走不出来,需要他人的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懂得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以固定的思维去套用知识,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合作讨论的平台,让他们围绕某个难点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探索出多种解决方式,挑选出最佳的方案,这样学生独立面对难题时能想到换个思路.譬如“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各种车的轮子是圆的,移动物体中的轴承是圆的,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或者其他的形状呢?”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疑问,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即使有也从未认真地寻找过答案.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鼓励他们讨论并总结,得出结论:圆周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设计圆形的车轮不会产生颠簸的现象.运用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想象,可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模式同样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方案;二是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难点.首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提出较难的问题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这样可照顾到每个学生.如果提出的问题只适合中等以上的学生,那么会削弱基础差的学生的信心,让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其次,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加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寻找解决方法的空间,让学生养成自学、自悟的习惯.比如“四边形”是在初二学习的,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涉及很多判定定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定理的特点,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关于四边形的题型具有多变性,计算和证明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讓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发现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灵活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设置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机制,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
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评价不应只停留在学习结果上,也不应只给出对或错的答案,而应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学生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上的不足,让学生抓住关键部分进行改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进行过程性评价,渗透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避免学生犯同类型的错误,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学习误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譬如在解答与分式方程相关的题目时,要用到转化思想,并且要保持逻辑清晰,具备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先指导学生用类比的方式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约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再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整式方程进行探究,启发学生利用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思想探究解题的基本思路,对照两种方程的解题步骤,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内容要体现在过程及方法上,指出学生不细心的地方,纠正他们的错误思路,使学生懂得自我检验和反思,培养他们全面、认真、细致、规范的思维能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灵活性,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深度发展.
初中数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质疑、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聚鸣.开展创新教学,打造优质课堂: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7):96-97.
[2]毛彦平.反思教学研究 促进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7(12):66-67.
[3]李存虎.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
[4]李玉兰.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24.
[5]孔维权.试析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才智,2020(06):199.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措施;创新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而且大多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掌握每一个概念、公式和法则,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活动,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努力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并勇于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依据内容构建多元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开放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从多个层面看待相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已经认真思考了;如果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说明他们发现了知识的不同层面.除了要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人教版初中应用题教学为例,考试中的问题更多地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应用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也可以从已知的问题中发现数学信息,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面对教师枯燥的讲解更是一头雾水,只能一点点地去理解和消化,这样就拖慢了他们学习的脚步,影响了学习效率.在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想办法利用身边可用的资源,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學生快速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当前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最佳的辅助工具,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有限为无限,教师可考虑将信息技术恰当地引入数学课堂,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简单图像到复杂图像的绘制过程:y=x2,y=x2[]2,y=-x2[]2,y=(x 1)2[]2,要求他们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完成绘制,而在观察图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混乱,所有的图像都是一个颜色,无法准确判断出哪条线对应的是哪个函数.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颜色工具来区分,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函数的图像,从而直观地展示这些函数图像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内的区别,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这种方式相较之前枯燥的讲解、生硬的辨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打造充满奇趣的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好奇心不会随着成长而消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寻找答案,颇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采.要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将课堂打造成充满奇趣的学习场所,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始终保持探索新鲜事物的动力,以此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求知态度.以“平行线的性质”为例,这节课旨在让学生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及创新意识和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铁轨、游泳池、横格线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回顾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及产生的角,思考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探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通过多次验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理解平行线性质1中的内容,之后由学生自主判断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培养他们的自主判断与归纳能力;最后再引申到三类角之间的关系上.整个过程学生都保持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实践验证,理解了性质的内容,获得了成就感,也增强了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结合实际创设多种探究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这样学生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才能快速解答,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学习规律.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课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要做好指导,避免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解决数学难题.以初中“三角形”教学为例,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涉及比较多的知识,考试中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几何思维更灵活,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只有灵活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后面四边形及圆的证明学习. 2.搭建合作讨论平台,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部分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而且容易陷入误区走不出来,需要他人的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懂得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以固定的思维去套用知识,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合作讨论的平台,让他们围绕某个难点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探索出多种解决方式,挑选出最佳的方案,这样学生独立面对难题时能想到换个思路.譬如“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各种车的轮子是圆的,移动物体中的轴承是圆的,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或者其他的形状呢?”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学生产生了疑问,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即使有也从未认真地寻找过答案.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圆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鼓励他们讨论并总结,得出结论:圆周上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设计圆形的车轮不会产生颠簸的现象.运用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和想象,可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模式同样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方案;二是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难点.首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提出较难的问题让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这样可照顾到每个学生.如果提出的问题只适合中等以上的学生,那么会削弱基础差的学生的信心,让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其次,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加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寻找解决方法的空间,让学生养成自学、自悟的习惯.比如“四边形”是在初二学习的,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涉及很多判定定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定理的特点,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关于四边形的题型具有多变性,计算和证明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讓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分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发现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灵活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设置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机制,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
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评价不应只停留在学习结果上,也不应只给出对或错的答案,而应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学生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上的不足,让学生抓住关键部分进行改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进行过程性评价,渗透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避免学生犯同类型的错误,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学习误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譬如在解答与分式方程相关的题目时,要用到转化思想,并且要保持逻辑清晰,具备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先指导学生用类比的方式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约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再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整式方程进行探究,启发学生利用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思想探究解题的基本思路,对照两种方程的解题步骤,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内容要体现在过程及方法上,指出学生不细心的地方,纠正他们的错误思路,使学生懂得自我检验和反思,培养他们全面、认真、细致、规范的思维能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灵活性,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深度发展.
初中数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质疑、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聚鸣.开展创新教学,打造优质课堂: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8(27):96-97.
[2]毛彦平.反思教学研究 促进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7(12):66-67.
[3]李存虎.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
[4]李玉兰.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24.
[5]孔维权.试析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才智,2020(0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