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绘画或作文时,为了追求完美,会在关键地方添加一两笔或一句话,这样能突出主旨,使作品更鲜明、更精美。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课堂上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重点处凸显,让学生记忆深刻
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很多教师都会提前备好课,设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例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北京的夜晚就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呢?首先,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知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同时去品味文中许多词语的妙用。然后,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设想我们就置身于北京的立交桥上,看看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桥两边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当学生从字里行间对北京夜晚的美丽有了进一步的印象之后,我趁势通过多媒体设施播放北京夜幕降临时整个城市亮起来的课件,大量生动的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它的美丽,而且产生了喜爱之情,使课文中的夜景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里。可见,无论教师个人的教学重点如何定位,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就能使语文课堂实现时空的延展,凸显内容重点,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体验与感受轻松完成课程目标。
二、难点处突破,让学生茅塞顿开
教学难点一般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却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例如,我在教学《回声》这一课时,如果单纯进行口头上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回声产生的科学原理,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声波传播的过程并加以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声波就如同画面中的水波,当小石子扔进池塘,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当碰到石壁又一圈一圈地荡回来,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耳朵会接收到两次声波信息,第二次的就是回声。又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这一课时,学生非常喜欢文中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但让学生回答“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说得对不对?为什么?”等问题则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制作了一段小马、松鼠、老牛过河的动画。当学生看到河水依次淹过三种高矮不一的小动物时,很轻松地明白了:三种小动物的三种不同感受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高矮来判断河水的深浅。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当我们用语言无法穷尽一切时,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即便是课堂上涉及到的哲理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三、情到处触拨,让学生感悟升华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课堂应当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自由预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学生很快找到了课文中的三段评价: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接着,我紧紧抓住这三句话提出质疑,把三个陈述句变成了疑问句,让学生带着疑问再仔细品读课文,并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而在多媒体屏幕上,我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图片:或通过鸟瞰图感受圆明园的皇家气派,或通过图片欣赏园中的各色瑰宝,或启发想象畅游在山村乡野、蓬莱瑶台。通过图片,学生尽情地领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无不赞叹。当学生被图片中的圆明园深深震撼,自豪与激动的情绪达到顶峰时,我话锋一转,同时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烧杀抢掠的录像。前后情景的强烈对照,激发出学生对圆明园被毁这一史实的愤怒、心疼、伤心等情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课,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运用语言来讲解,很难做到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而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重现圆明园美丽的图片与被毁于侵略者暴行的录像,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历史的旁观者,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所闻而产生感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四、意到处展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入选语文课本的许多文章都是文字优美且意境深远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它所表现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品析体会,学生一边品读,一边放飞想象,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播放出一组画面:雄奇险峻的天门山、奔腾咆哮的长江水、意境悠远的白帆红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学生欣赏着画面,在旋律幽远的古典樂曲中,诵读着诗句,感受着天门山的雄伟壮观,长江的波澜壮阔,恍若置身其间。我们仿佛都跟随着诗人畅游烟波浩渺的长江,走进了无限宽广的天地,顿时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还可以丰富想象、陶冶情操。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合理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感悟情理、熏陶情感、培养情操的伊甸园!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努力挖掘它的使用价值,促使其与其他教学方式协同互补,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关于信息技术,我们不仅要用得好,还要用得巧,要与时俱进,让信息技术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一、重点处凸显,让学生记忆深刻
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很多教师都会提前备好课,设计好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例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北京的夜晚就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呢?首先,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知了光的世界、灯的海洋,同时去品味文中许多词语的妙用。然后,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设想我们就置身于北京的立交桥上,看看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桥两边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当学生从字里行间对北京夜晚的美丽有了进一步的印象之后,我趁势通过多媒体设施播放北京夜幕降临时整个城市亮起来的课件,大量生动的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它的美丽,而且产生了喜爱之情,使课文中的夜景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里。可见,无论教师个人的教学重点如何定位,如果能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就能使语文课堂实现时空的延展,凸显内容重点,使学生通过课堂上的体验与感受轻松完成课程目标。
二、难点处突破,让学生茅塞顿开
教学难点一般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材内容,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却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例如,我在教学《回声》这一课时,如果单纯进行口头上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回声产生的科学原理,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声波传播的过程并加以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声波就如同画面中的水波,当小石子扔进池塘,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当碰到石壁又一圈一圈地荡回来,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耳朵会接收到两次声波信息,第二次的就是回声。又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这一课时,学生非常喜欢文中可爱的小动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但让学生回答“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说得对不对?为什么?”等问题则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制作了一段小马、松鼠、老牛过河的动画。当学生看到河水依次淹过三种高矮不一的小动物时,很轻松地明白了:三种小动物的三种不同感受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高矮来判断河水的深浅。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当我们用语言无法穷尽一切时,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即便是课堂上涉及到的哲理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三、情到处触拨,让学生感悟升华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文课堂应当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自由预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学生很快找到了课文中的三段评价: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接着,我紧紧抓住这三句话提出质疑,把三个陈述句变成了疑问句,让学生带着疑问再仔细品读课文,并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而在多媒体屏幕上,我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精美的图片:或通过鸟瞰图感受圆明园的皇家气派,或通过图片欣赏园中的各色瑰宝,或启发想象畅游在山村乡野、蓬莱瑶台。通过图片,学生尽情地领略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无不赞叹。当学生被图片中的圆明园深深震撼,自豪与激动的情绪达到顶峰时,我话锋一转,同时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烧杀抢掠的录像。前后情景的强烈对照,激发出学生对圆明园被毁这一史实的愤怒、心疼、伤心等情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课,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运用语言来讲解,很难做到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而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重现圆明园美丽的图片与被毁于侵略者暴行的录像,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成为历史的旁观者,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所闻而产生感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四、意到处展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入选语文课本的许多文章都是文字优美且意境深远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但它所表现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让学生抓住诗中的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品析体会,学生一边品读,一边放飞想象,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播放出一组画面:雄奇险峻的天门山、奔腾咆哮的长江水、意境悠远的白帆红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学生欣赏着画面,在旋律幽远的古典樂曲中,诵读着诗句,感受着天门山的雄伟壮观,长江的波澜壮阔,恍若置身其间。我们仿佛都跟随着诗人畅游烟波浩渺的长江,走进了无限宽广的天地,顿时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还可以丰富想象、陶冶情操。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合理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学生感悟情理、熏陶情感、培养情操的伊甸园!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努力挖掘它的使用价值,促使其与其他教学方式协同互补,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关于信息技术,我们不仅要用得好,还要用得巧,要与时俱进,让信息技术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