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G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媒体融合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传媒创新与竞争的一个重点。本文以新华社2020年的两会融合报道为例,剖析了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模式,归纳了技术融合创新的基本理念,提出要以技术为突破、以内容为根本、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5G 两会报道 融合报道 技术融合
随着5G技术的迅速推进,媒体融合有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在2020年两会报道中,各大媒体纷纷把5G运用到融合报道中,展开各种融合新闻的创新尝试,融合传播模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其中,技术融合创新是当前融合报道创新最抢眼的领域,是全国两会融合报道最能引起关注的一种创新方式。在2020年两会期间,新华社从一开始就通过技术融合创新占据焦点,其技术融合创新产品系列不仅广受用户好评,更被新闻界和学术界所关注,成为5G时代两会报道中媒体融合创新的一个典型。
一、5G時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模式
在媒体融合战略深度推进的背景下,5G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技术融合发展,为各种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网络基础,有效提升了融合传播的水平。
1.报道方式型技术融合。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两会报道早已成为检验媒体融合报道的“战场”,技术融合更是处于竞争前沿。从5G、VR、H5、4K到智能眼镜、自拍神器、AI主播、全景相机,传播技术不断升级,并不断被运用到新闻报道创新中,在两会报道中集中亮相,使技术融合成为融合传播的一个重要创新路径。
在2020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从而开创了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的先河。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距离限制,实现了交流畅通无阻,而且可以实现异地同屏呈现,仿佛采访对象就在眼前。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的实现,正是以5G技术的成熟运用为基础。在5G技术支撑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在报道中得到有效融合,推动着技术融合迈向新台阶。
2.内容生产型技术融合。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内容始终是融合战略的根本所在。但在融媒背景下,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表达形态、表现形式、交互体验等趋向集成于同一个产品之中,进而形成同某个特定内容传播相适配的超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内容生产也蕴含着浓厚的基础融合因素。比如,用户参与、互动、体验需要技术融合支撑。深化内容融合需要符合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体验需求,其他诸多的用户生产内容、数据内容,也无不需要技术支撑。
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在技术融合支撑下推出了一批内容融合产品。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视频播报画面非常逼真,令人眼前一亮。新华网推出的《5G+AI声像分析,掌声里的“共振时刻”》报道,首次基于5G+AI声像分析技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场掌声进行AI声像分析,让政府工作报告“所听即所见”。
3.传播渠道型技术融合。在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非常重要,但传播渠道的打通需要以技术融合为支撑。自2017年扩容升级之后,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初步建成了资源整合、融合加工、舆情监测、业务管理、影响力评估、远程指挥的六大功能。在技术支撑下,新华社打破了传统的部门边界,并形成了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的机制,使旗下各个平台之间都得到了有效融合。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华社依托强大的技术能力,打造出以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为代表的系列新兴媒体平台。在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旗下的新媒体矩阵纷纷上阵,各大新兴平台各司其职,从平台功能和平台属性出发,选取符合平台定位的两会新闻内容进行发布,使得传播渠道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提升了两会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理念
对媒体发展而言,技术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而是要在融合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目的,这就需要正确的技术融合理念。两会报道的融媒体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出媒体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用户意识。
1.提升用户参与感。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用户参与,一个平台或一则新闻报道,如果没有用户参与,就会失去很多意义。为此,众多媒体在融媒体战略中都积极开辟互动参与板块,甚至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提升用户参与效果。如何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是各大媒体在报道两会时一直探索的课题。今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充分运用技术融合手段,丰富了用户参与方式,有效提升了用户参与感。例如,全息技术既增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互动,也让用户可以在获取两会信息的同时,感受到技术带来的互动体验。不仅如此,新华网还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辟了两会大数据栏目,推出了一批两会热词,并配有两会调查,用户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直接参与数据新闻的生产。这些用户参与、实时互动都得益于技术融合手段的应用。
2.给予用户新鲜感。在一个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谁能够把技术运用好,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就可能获取用户的关注,提高报道的吸引力。这也是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运用技术融合打造新产品、给予用户新鲜感,是技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融合理念。
在这方面,新华社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尽管5G技术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在今年两会报道中,5G技术运用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新华社的5G报道脱颖而出,它是把5G与全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跨越空间的对谈。在推进5G的媒体应用同时,也为用户带来新鲜感,一些用户甚至为了体验而主动去搜索观看相关报道。
3.提高用户获得感。技术融合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融合战略的手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用户最需要的是获得感,然而这点常常被忽略。也就是说,无论媒体如何融合,要让用户对之产生兴趣,主要是要满足他们获得更多有价值信息的要求。这也是媒体报道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至上理念的表现。在两会报道中,很多信息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用户更是希望能够通过融合产品来获取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不只是简单的形式创新、语言活泼而已。 在这方面,新华社做出了有效的尝试。作为新华社的官方网站,新华网在其“2020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中,专门开辟了“高清影像集”“现场零距离”“报告一起读”“汇聚好声音”等栏目,用及时、独家、现场、权威的信息,满足用户对两会的信息要求,从而有效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普通公众对两会权威信息的接收。新华网推出的新闻内容、报道样式丰富多彩,而这都有赖于5G、大数据等技术的有效支撑。
三、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创新思路
由于今年两会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召开的,报道采用的技术就显得極为重要。可以说,两会报道让各种新兴技术有机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优势,让媒体融合的创新形式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通过这次两会报道,媒体要抓住机遇,全面检验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创新融合思路,不断提升融合传播水平。
1.以技术融合为突破口。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有机整合,技术创新成为融合创新道路上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最能引起业界和用户关注的创新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领融合创新的方向。因此,技术融合是当下各大媒体需要首先攻关的重点之一。
首先,技术融合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技术融合。这就意味着技术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而要以实现“1+1>2”作为融合目标。具体而言,技术融合要有互动、分享的互联网基因。例如,新华社的“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之所以受到用户欢迎,正是因为这种融合访谈形式有着良好的互动元素。
其次,技术融合要重点创新表达方式。融媒体环境下,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原有的报道基础上,动漫、 H5、VR、直播等新型表达形式不断涌现,成为融媒体传播的最大亮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新闻的表达方式还将继续丰富,技术融合应将表达方式创新作为重点。
再次,技术融合要与平台融合相结合。不同传播平台的功能、定位、性质并不相同,技术融合要符合平台的特征。例如,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就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融合了系统、平台和场景建设的应用,可以针对不同平台推出不同产品。
2.以内容传播为目的。在5G背景下,打造技术平台、构建互联系统、激活市场环境、培育舆论生态,是实现传媒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关键。其中,技术融合只是融合报道的基础,内容传播才是融合报道的目的所在。特别是像两会这种重大活动的报道,其内容事关国计民生,不能为技术或“炫技”而忽略内容。在报道严肃新闻时,要尽量避免过于活泼的语言;而动漫、短视频等手段,则更适合相对轻松的新闻题材,可以用来报道一些有趣的、与民生相关的议题。
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需要多种多样。其阅读习惯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从阅读的内容形式来看,文字与视频是主体,动漫、游戏等其他形式则为辅助;从信任度来看,人们对主流媒体抱有更高的期待;从内容主题来看,用户所关心的内容往往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具有接近性特征的新闻信息。因此,技术融合要以用户的现实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选取对应的两会内容,采取合适的技术方式进行报道。
总之,5G时代的到来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更多融合创新报道的空间。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尤其是新技术层出不穷之际,无论是两会报道,还是其他报道,都应该重视技术融合,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同时,也要以技术融合为基础,增强内容创新、用户导向意识,从而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黄楚新.中国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与新趋势[J].传媒,2020(08).
[2]李华君,涂文佳.5G时代全媒体传播的价值嬗变、关系解构与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4).
[3]何强,宋小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新型新闻应用场景——以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0(05).
[4]曾祥敏.融媒体背景下的内容融合与创新[J].北方传媒研究,2018(02).
关键词:5G 两会报道 融合报道 技术融合
随着5G技术的迅速推进,媒体融合有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在2020年两会报道中,各大媒体纷纷把5G运用到融合报道中,展开各种融合新闻的创新尝试,融合传播模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其中,技术融合创新是当前融合报道创新最抢眼的领域,是全国两会融合报道最能引起关注的一种创新方式。在2020年两会期间,新华社从一开始就通过技术融合创新占据焦点,其技术融合创新产品系列不仅广受用户好评,更被新闻界和学术界所关注,成为5G时代两会报道中媒体融合创新的一个典型。
一、5G時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模式
在媒体融合战略深度推进的背景下,5G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技术融合发展,为各种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网络基础,有效提升了融合传播的水平。
1.报道方式型技术融合。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两会报道早已成为检验媒体融合报道的“战场”,技术融合更是处于竞争前沿。从5G、VR、H5、4K到智能眼镜、自拍神器、AI主播、全景相机,传播技术不断升级,并不断被运用到新闻报道创新中,在两会报道中集中亮相,使技术融合成为融合传播的一个重要创新路径。
在2020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推出“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从而开创了5G时代远程同屏访谈的先河。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距离限制,实现了交流畅通无阻,而且可以实现异地同屏呈现,仿佛采访对象就在眼前。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的实现,正是以5G技术的成熟运用为基础。在5G技术支撑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在报道中得到有效融合,推动着技术融合迈向新台阶。
2.内容生产型技术融合。在媒介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内容始终是融合战略的根本所在。但在融媒背景下,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表达形态、表现形式、交互体验等趋向集成于同一个产品之中,进而形成同某个特定内容传播相适配的超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内容生产也蕴含着浓厚的基础融合因素。比如,用户参与、互动、体验需要技术融合支撑。深化内容融合需要符合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体验需求,其他诸多的用户生产内容、数据内容,也无不需要技术支撑。
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在技术融合支撑下推出了一批内容融合产品。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视频播报画面非常逼真,令人眼前一亮。新华网推出的《5G+AI声像分析,掌声里的“共振时刻”》报道,首次基于5G+AI声像分析技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场掌声进行AI声像分析,让政府工作报告“所听即所见”。
3.传播渠道型技术融合。在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非常重要,但传播渠道的打通需要以技术融合为支撑。自2017年扩容升级之后,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初步建成了资源整合、融合加工、舆情监测、业务管理、影响力评估、远程指挥的六大功能。在技术支撑下,新华社打破了传统的部门边界,并形成了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的机制,使旗下各个平台之间都得到了有效融合。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华社依托强大的技术能力,打造出以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为代表的系列新兴媒体平台。在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旗下的新媒体矩阵纷纷上阵,各大新兴平台各司其职,从平台功能和平台属性出发,选取符合平台定位的两会新闻内容进行发布,使得传播渠道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提升了两会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理念
对媒体发展而言,技术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而是要在融合过程中实现一定的目的,这就需要正确的技术融合理念。两会报道的融媒体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出媒体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用户意识。
1.提升用户参与感。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用户参与,一个平台或一则新闻报道,如果没有用户参与,就会失去很多意义。为此,众多媒体在融媒体战略中都积极开辟互动参与板块,甚至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提升用户参与效果。如何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是各大媒体在报道两会时一直探索的课题。今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充分运用技术融合手段,丰富了用户参与方式,有效提升了用户参与感。例如,全息技术既增强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互动,也让用户可以在获取两会信息的同时,感受到技术带来的互动体验。不仅如此,新华网还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辟了两会大数据栏目,推出了一批两会热词,并配有两会调查,用户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直接参与数据新闻的生产。这些用户参与、实时互动都得益于技术融合手段的应用。
2.给予用户新鲜感。在一个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谁能够把技术运用好,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就可能获取用户的关注,提高报道的吸引力。这也是提升新闻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方式。运用技术融合打造新产品、给予用户新鲜感,是技术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融合理念。
在这方面,新华社做出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尽管5G技术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在今年两会报道中,5G技术运用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新华社的5G报道脱颖而出,它是把5G与全息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跨越空间的对谈。在推进5G的媒体应用同时,也为用户带来新鲜感,一些用户甚至为了体验而主动去搜索观看相关报道。
3.提高用户获得感。技术融合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融合战略的手段。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用户最需要的是获得感,然而这点常常被忽略。也就是说,无论媒体如何融合,要让用户对之产生兴趣,主要是要满足他们获得更多有价值信息的要求。这也是媒体报道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至上理念的表现。在两会报道中,很多信息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用户更是希望能够通过融合产品来获取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不只是简单的形式创新、语言活泼而已。 在这方面,新华社做出了有效的尝试。作为新华社的官方网站,新华网在其“2020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中,专门开辟了“高清影像集”“现场零距离”“报告一起读”“汇聚好声音”等栏目,用及时、独家、现场、权威的信息,满足用户对两会的信息要求,从而有效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普通公众对两会权威信息的接收。新华网推出的新闻内容、报道样式丰富多彩,而这都有赖于5G、大数据等技术的有效支撑。
三、5G时代两会报道的技术融合创新思路
由于今年两会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召开的,报道采用的技术就显得極为重要。可以说,两会报道让各种新兴技术有机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优势,让媒体融合的创新形式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通过这次两会报道,媒体要抓住机遇,全面检验媒体融合发展的成果,创新融合思路,不断提升融合传播水平。
1.以技术融合为突破口。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有机整合,技术创新成为融合创新道路上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最能引起业界和用户关注的创新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领融合创新的方向。因此,技术融合是当下各大媒体需要首先攻关的重点之一。
首先,技术融合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技术融合。这就意味着技术融合不是简单的技术相加,而要以实现“1+1>2”作为融合目标。具体而言,技术融合要有互动、分享的互联网基因。例如,新华社的“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之所以受到用户欢迎,正是因为这种融合访谈形式有着良好的互动元素。
其次,技术融合要重点创新表达方式。融媒体环境下,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原有的报道基础上,动漫、 H5、VR、直播等新型表达形式不断涌现,成为融媒体传播的最大亮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新闻的表达方式还将继续丰富,技术融合应将表达方式创新作为重点。
再次,技术融合要与平台融合相结合。不同传播平台的功能、定位、性质并不相同,技术融合要符合平台的特征。例如,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就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融合了系统、平台和场景建设的应用,可以针对不同平台推出不同产品。
2.以内容传播为目的。在5G背景下,打造技术平台、构建互联系统、激活市场环境、培育舆论生态,是实现传媒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关键。其中,技术融合只是融合报道的基础,内容传播才是融合报道的目的所在。特别是像两会这种重大活动的报道,其内容事关国计民生,不能为技术或“炫技”而忽略内容。在报道严肃新闻时,要尽量避免过于活泼的语言;而动漫、短视频等手段,则更适合相对轻松的新闻题材,可以用来报道一些有趣的、与民生相关的议题。
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融媒体环境下,用户的需要多种多样。其阅读习惯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从阅读的内容形式来看,文字与视频是主体,动漫、游戏等其他形式则为辅助;从信任度来看,人们对主流媒体抱有更高的期待;从内容主题来看,用户所关心的内容往往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具有接近性特征的新闻信息。因此,技术融合要以用户的现实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选取对应的两会内容,采取合适的技术方式进行报道。
总之,5G时代的到来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更多融合创新报道的空间。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尤其是新技术层出不穷之际,无论是两会报道,还是其他报道,都应该重视技术融合,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同时,也要以技术融合为基础,增强内容创新、用户导向意识,从而切实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黄楚新.中国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与新趋势[J].传媒,2020(08).
[2]李华君,涂文佳.5G时代全媒体传播的价值嬗变、关系解构与路径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4).
[3]何强,宋小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新型新闻应用场景——以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0(05).
[4]曾祥敏.融媒体背景下的内容融合与创新[J].北方传媒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