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6月3日,中华邮政发行了一套《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全套4枚。该票雕刻版印刷,1分为桔黄色,4分为橄榄绿,5分为玫瑰紫,1角为深绿色,白洋纸,无水印,北京政府财政部印刷厂印刷。该票图案采用我国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为图案,是我国第一套名画邮票。这套邮票因其印制发行特殊,引起了集邮界的非议和关注,那么,该票究竟是怎样印制和发行的呢?
广袤的新疆,北盘阿尔泰山,南踞昆仑山,中卧天山,将整个新疆天然地分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新疆极端干燥的大陆气候,而这种气候又使历史上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19世纪中叶以来,有许多外国人以旅游、探险的名义到新疆,实则掠夺我国珍贵的文物。曾经先后6次到过新疆的瑞典人斯文赫定,多次表示希望我国政府同意他对我国西北进行考察。几经商谈,北京政府决定由当时的中国学术团体出面,与其协商共同组团。于1927年4月26日订立了合同,组成了"西北科学考查团"。这个团有我国科学家10人参加,瑞典、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有10多人参加,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徐旭生和斯文赫定共同担任团长,考察项目为:地质、地磁、气象、天文、人类、考古、民俗等。
西北科学考查团于1927年6月8日从北京出发,经包头到额济纳河流域,考察了居延遗址,然后西行,在途中一面考察,一面绘画,一面收集标本和考古,1928年3月18日到达迪化。然后分头到各地进行考察,一部分人去罗布泊,一部人到吐鲁番等地考察,他们还在阜康三台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年冬天他们在吐鲁番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气象观察。1929年1月27日,徐旭生、斯文赫定经塔城进入原苏联,乘西伯利亚铁路火车于2月19日回到北京。其他人在此后陆续返回。我国科学家黄文弼等人一直到1930年秋天才回到北京。
这次考察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收集各种资料80余箱。在考察中斯文赫定等一些欧洲人搜集和窃走了我国大量文物、地质和气象资料。
《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是根据斯文赫定的要求而发行的。此票款所得作为该团的经费。由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出具公函,向交通部建议发行这套邮票,以示提倡科学。但函中要求将印成的邮票由该团按面值购去,因无先例,交通部甚感为难,因而一拖再拖,直到1932年才印刷发行。根据有资料,该票共印25000套,分给考查团20500套,赠邮联各国500套,交通部留存2000套,分配给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各邮局1500套财政部印刷厂留存500套。该套邮票仅在南京等5城市出售,而且数量很少,一二个小时宣告售完。广大集邮者只得以高价购买考查团人士手中的邮票,这使集邮界大为反感。有人写文章在《新申报》上发表,质问:"中国邮政为何竟为一个外国考古家考查团发行邮票?如若说西北考查团是政府所办,然则经费何以又要斯氏自筹?此票仅发行25000套,所得有限,中国政府为何看重这区区数千元?"因此,此票发行后一段时间,有些著名邮票目录不予承认。此票由于发行方式特殊,使用的很少,自然实寄封非常罕见,存世者以新票为多。
广袤的新疆,北盘阿尔泰山,南踞昆仑山,中卧天山,将整个新疆天然地分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新疆极端干燥的大陆气候,而这种气候又使历史上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19世纪中叶以来,有许多外国人以旅游、探险的名义到新疆,实则掠夺我国珍贵的文物。曾经先后6次到过新疆的瑞典人斯文赫定,多次表示希望我国政府同意他对我国西北进行考察。几经商谈,北京政府决定由当时的中国学术团体出面,与其协商共同组团。于1927年4月26日订立了合同,组成了"西北科学考查团"。这个团有我国科学家10人参加,瑞典、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有10多人参加,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徐旭生和斯文赫定共同担任团长,考察项目为:地质、地磁、气象、天文、人类、考古、民俗等。
西北科学考查团于1927年6月8日从北京出发,经包头到额济纳河流域,考察了居延遗址,然后西行,在途中一面考察,一面绘画,一面收集标本和考古,1928年3月18日到达迪化。然后分头到各地进行考察,一部分人去罗布泊,一部人到吐鲁番等地考察,他们还在阜康三台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年冬天他们在吐鲁番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气象观察。1929年1月27日,徐旭生、斯文赫定经塔城进入原苏联,乘西伯利亚铁路火车于2月19日回到北京。其他人在此后陆续返回。我国科学家黄文弼等人一直到1930年秋天才回到北京。
这次考察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收集各种资料80余箱。在考察中斯文赫定等一些欧洲人搜集和窃走了我国大量文物、地质和气象资料。
《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是根据斯文赫定的要求而发行的。此票款所得作为该团的经费。由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出具公函,向交通部建议发行这套邮票,以示提倡科学。但函中要求将印成的邮票由该团按面值购去,因无先例,交通部甚感为难,因而一拖再拖,直到1932年才印刷发行。根据有资料,该票共印25000套,分给考查团20500套,赠邮联各国500套,交通部留存2000套,分配给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广州各邮局1500套财政部印刷厂留存500套。该套邮票仅在南京等5城市出售,而且数量很少,一二个小时宣告售完。广大集邮者只得以高价购买考查团人士手中的邮票,这使集邮界大为反感。有人写文章在《新申报》上发表,质问:"中国邮政为何竟为一个外国考古家考查团发行邮票?如若说西北考查团是政府所办,然则经费何以又要斯氏自筹?此票仅发行25000套,所得有限,中国政府为何看重这区区数千元?"因此,此票发行后一段时间,有些著名邮票目录不予承认。此票由于发行方式特殊,使用的很少,自然实寄封非常罕见,存世者以新票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