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学段的初期“中等生”在整个班级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普遍能遵守课堂纪律;他们渴望进步,但又不够积极主动地勤奋学习.他们因处在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位置上,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只有少数毅力较强的中等生能较长时间保持在“中等生”的水平,大部分中等生因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努力后,没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而对学习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因此,正视“中等生”的学习障碍,研究怎样帮助他们越过障碍取得良好的发展,对于提高班级整体的数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解决初中数学“中等生”主要学习障碍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信念
若没有强烈的内在原动力,而怀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做事,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所以,教师必须向“中等生”多讲数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每个中等生为自己必须努力学好数学,找到一个具体而真切的理由.然后,再用有效的学习信念替换他们脑子里无效的学习信念.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包括五个因素,一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知识是孤立的、片段性的概念,还是与其他知识、生活实际是有紧密联系的;二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知识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是有误的;三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四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先天注定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的;五是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学习是依靠被动接受、机械学习为主,还是依靠主动建构、理解学习为主.学生越是相信或认为前面这五个因素的后者,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但中等生由于受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时,他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这5个因素的前者.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向中等生灌输上述五个因素的前者,直到他们清楚地知道并相信在数学学习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自己的数学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的,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就不能单从兴趣出发去学,必须用自己的毅力、耐心去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给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归纳整理,分类记忆
数学需要背诵的东西比较多.教师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记忆和背诵是最基础的需要.如果不记忆、不背诵,绝不可能学好数学.比如把公式、典型的例题、习题通过分类、整理分别放在相应的知识点下面,然后通过反复地练习,把每个知识点的适用范围、规律及每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及思维方法,都记到脑子里去.再把针对概念的基本题型做到熟练,这样,在考试时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
(二)系统学习,勤奋巧学
最让中等生想放弃数学学习的是: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依然不如意.所以必须教会中等生注意运用以下几个小技巧:(1)抓住重点内容,快速学习一遍.所谓重要内容就是指:基本概念、与基本概念直接相关的题目、课本的例题、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一般每个单元的题量不超过20道为好.在学习时一定要从简单的开始,跳过难题,抓住主要内容有计划、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把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化.(2)回顾解题过程,善于总结.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在解题时总免不了会走一些弯路,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除去那些不必要的步骤,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使思路明晰起来,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为了做好总结,解题后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解题的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解题时使用了哪些基本方法?运用了哪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不同解法的优劣如何?题目是否可以进行变式推广,原解法对变式题的适用性如何?长期坚持总结,就能提高解题能力.(3)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成果.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应注意在24小时内把新记忆的学习内容再复习记忆一遍,以后再分别在48小时、一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复习,才能巩固学习效果.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防止考试时丢失了本不该丢失的分数.比如,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再作答;先复习,再作业;做题时,一定要检验;先理解,再记忆.把做错的题目集中起来,反复训练至熟练为止;把数学符号、数字认真地写清楚、写准确;对于简单的计算,尽量用心算、口算而不用笔算等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才能在考试中真实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信念
若没有强烈的内在原动力,而怀着无所谓的心态去做事,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所以,教师必须向“中等生”多讲数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每个中等生为自己必须努力学好数学,找到一个具体而真切的理由.然后,再用有效的学习信念替换他们脑子里无效的学习信念.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包括五个因素,一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知识是孤立的、片段性的概念,还是与其他知识、生活实际是有紧密联系的;二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知识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是有误的;三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四是指他们相信或认为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先天注定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的;五是他们相信或认为数学学习是依靠被动接受、机械学习为主,还是依靠主动建构、理解学习为主.学生越是相信或认为前面这五个因素的后者,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但中等生由于受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时,他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这5个因素的前者.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向中等生灌输上述五个因素的前者,直到他们清楚地知道并相信在数学学习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自己的数学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的,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就不能单从兴趣出发去学,必须用自己的毅力、耐心去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二、教给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归纳整理,分类记忆
数学需要背诵的东西比较多.教师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要想学好数学,记忆和背诵是最基础的需要.如果不记忆、不背诵,绝不可能学好数学.比如把公式、典型的例题、习题通过分类、整理分别放在相应的知识点下面,然后通过反复地练习,把每个知识点的适用范围、规律及每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及思维方法,都记到脑子里去.再把针对概念的基本题型做到熟练,这样,在考试时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
(二)系统学习,勤奋巧学
最让中等生想放弃数学学习的是: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依然不如意.所以必须教会中等生注意运用以下几个小技巧:(1)抓住重点内容,快速学习一遍.所谓重要内容就是指:基本概念、与基本概念直接相关的题目、课本的例题、适合自己水平的题目.一般每个单元的题量不超过20道为好.在学习时一定要从简单的开始,跳过难题,抓住主要内容有计划、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把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加以系统化.(2)回顾解题过程,善于总结.总结最直接的功能是将解法简化.在解题时总免不了会走一些弯路,只有通过总结,才能除去那些不必要的步骤,弄清问题的关键所在,使思路明晰起来,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其次,总结也是掌握解题规律、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过程.为了做好总结,解题后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解题的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解题时使用了哪些基本方法?运用了哪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不同解法的优劣如何?题目是否可以进行变式推广,原解法对变式题的适用性如何?长期坚持总结,就能提高解题能力.(3)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成果.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应注意在24小时内把新记忆的学习内容再复习记忆一遍,以后再分别在48小时、一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复习,才能巩固学习效果.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防止考试时丢失了本不该丢失的分数.比如,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意再作答;先复习,再作业;做题时,一定要检验;先理解,再记忆.把做错的题目集中起来,反复训练至熟练为止;把数学符号、数字认真地写清楚、写准确;对于简单的计算,尽量用心算、口算而不用笔算等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才能在考试中真实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