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下一代的重要场所,毫无疑问,它承担着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重任。语文是重要的人文课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蕴涵着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精神因素,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无庸讳言,今天的语文教学虽然有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其文化传承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提到语文教学重要的位置,课内外练习大多数侧重于高考的模拟和解题技巧的强化,考什么教什么仍然是大多数中学语文课的现状。只要谈到语文教学的学科德育,谈到语文课强化对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仍然被不少人认为是“游离于真正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政治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语文要不要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在保持语文课鲜明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培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必须明确:语文教学首先是语文的教学,它只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能上成政治课,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确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学对话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没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就没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科优势,认真研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措施,就没有可能设计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方案,一句话,如果教师缺乏这一意识,《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基本教学理念就没有办法实现。
二、教师要善于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这个“自身的优势”指的是语文学科的优势,那么语文学科的优势在哪里?又该如何发挥呢?
1.抓住语言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悟民族精神。语文学习首先要从语言学习开始,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在认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体味语言中包含着的民族精神的因素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什么是关键语言?关键语言就是揭示全文主旨或最具有表现力的词句。例如在《与妻书》中有许多似乎不合情理的“悖语”。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这些句子看似不合情理,林觉民既然极其爱他的妻子,那为什么却勇于走向死亡呢?应该好好活着才对啊!一个这么爱妻子的人,怎么会希望妻子死在自己前面呢?既然平时不相信有鬼,怎么现在希望有鬼呢?这不是不合情理的悖语吗?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句子,不难发现林觉民先生对妻子情深似海,对天下人义薄九天的博大情怀,不难体会到林觉民甘心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当扣住并领会了这些悖语的时候,学生自然从这些悖语中体味到林觉民的高尚精神所在,从而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又让学生接受了民族精神的培育。
2.精心构建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领悟民族精神。课文里有许多饱含民族精神的片段,抓住这些片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让民族精神的培育更具润物无声的效果,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自觉的行动。对于这些片段,教师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提问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赏析,使学生自我领悟这些段落中饱含的精神元素。一位教师在拓展课教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时,首先抓住其中的“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三句,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底事”一词的现代汉语意思——笔者注)?
生:昆仑倾砥柱?
师:为什么?(语气渐重)
生:九地黄流乱注?
师:为什么?(语气加重)
生:聚万落千村狐兔?
在朗读过后,教师又让自己和学生换位朗读,师生在朗读中深刻领会了张元干面对山河破碎、故都沦陷、村庄残破、生民涂炭的悲愤焦虑之心。接着巧妙设问:作者“梦绕神州路”的原因是什么?他有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讨论热烈而深入,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那一腔忧国忧民之心,那一怀渴望报国立功之志。
在这样的教学中,朗读的设计突出的是对词人情感的领悟,无须教师语言的解释,学生在读中自然领会词句的含义,领悟作者的民族情感,体会到作者问话的匠心所在。这样,领会词句的含义与领悟民族情感达到了高度融合,这样的教学是语文的,也是情感的;是语言的,也是人文的。
3.重视课外作业设计,让学生自悟民族精神。语文的作业设计是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作业的功能是巩固和提高,课堂上的情感熏陶要达到延时功效,还需要学生自我内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业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强调大小题搭配,语言与人文兼顾,避免偏废。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写了作者与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交往,写出了作者的反思和愧怍,这样的文章如果仅仅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情感体现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反思、学会平等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之后,宜设计《杨绛的“愧怍”给我们的启示》这样的作业题,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三、教师要掌握
传播优秀文化的技巧和能力
1.要注意不能脱离课文、脱离语言,采用架空分析的方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要强化教学设计中语言与人文相伴相随性的研究,“相伴相随”即一体化,不是生拉硬扯,不是穿靴戴帽,不是硬贴标签,是不露痕迹,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是水乳交融,一切自自然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最优化的,才是最符合教学规律的。
2.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研究,分门别类,找准语言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结合点,要把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巧妙地引进课堂,让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传统与现代的勾连中灵活地交汇,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体会出具有当代意识的民族精神的崭新内涵。培育新人是我们加强民族精神培育的最终归宿。
3.不要片面追求“培养学生新思维”,对文本随意解读,让学生对民族精神产生误解误读。当前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的阅读原则,对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的对民族精神的“求异思维”不加辨别地赞美,以致造成了在所谓“现代思想”幌子下对民族精神的否定。在课堂上,当革命英雄主义被斥之为“野蛮和暴力”,“舍生取义”被斥之为“漠视生命”,“愚公精神”被斥之为“愚昧落后”的时候,教师不加引导的赞美不但不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相反会导致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误解与排斥,这是务必要避免的倾向。
【周来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语文首席教师】
责任编辑/谷雨
无庸讳言,今天的语文教学虽然有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其文化传承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提到语文教学重要的位置,课内外练习大多数侧重于高考的模拟和解题技巧的强化,考什么教什么仍然是大多数中学语文课的现状。只要谈到语文教学的学科德育,谈到语文课强化对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谈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仍然被不少人认为是“游离于真正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政治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语文要不要弘扬民族精神?如何在保持语文课鲜明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培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必须明确:语文教学首先是语文的教学,它只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不能上成政治课,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呢?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确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学对话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师没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识,就没有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科优势,认真研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措施,就没有可能设计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方案,一句话,如果教师缺乏这一意识,《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基本教学理念就没有办法实现。
二、教师要善于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这个“自身的优势”指的是语文学科的优势,那么语文学科的优势在哪里?又该如何发挥呢?
1.抓住语言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体悟民族精神。语文学习首先要从语言学习开始,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在认真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体味语言中包含着的民族精神的因素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什么是关键语言?关键语言就是揭示全文主旨或最具有表现力的词句。例如在《与妻书》中有许多似乎不合情理的“悖语”。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这些句子看似不合情理,林觉民既然极其爱他的妻子,那为什么却勇于走向死亡呢?应该好好活着才对啊!一个这么爱妻子的人,怎么会希望妻子死在自己前面呢?既然平时不相信有鬼,怎么现在希望有鬼呢?这不是不合情理的悖语吗?但是仔细分析这些句子,不难发现林觉民先生对妻子情深似海,对天下人义薄九天的博大情怀,不难体会到林觉民甘心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当扣住并领会了这些悖语的时候,学生自然从这些悖语中体味到林觉民的高尚精神所在,从而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又让学生接受了民族精神的培育。
2.精心构建课堂教学方案,让学生领悟民族精神。课文里有许多饱含民族精神的片段,抓住这些片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让民族精神的培育更具润物无声的效果,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自觉的行动。对于这些片段,教师可以采用朗读的方法、提问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赏析,使学生自我领悟这些段落中饱含的精神元素。一位教师在拓展课教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时,首先抓住其中的“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三句,设计了这样的朗读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底事”一词的现代汉语意思——笔者注)?
生:昆仑倾砥柱?
师:为什么?(语气渐重)
生:九地黄流乱注?
师:为什么?(语气加重)
生:聚万落千村狐兔?
在朗读过后,教师又让自己和学生换位朗读,师生在朗读中深刻领会了张元干面对山河破碎、故都沦陷、村庄残破、生民涂炭的悲愤焦虑之心。接着巧妙设问:作者“梦绕神州路”的原因是什么?他有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讨论热烈而深入,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那一腔忧国忧民之心,那一怀渴望报国立功之志。
在这样的教学中,朗读的设计突出的是对词人情感的领悟,无须教师语言的解释,学生在读中自然领会词句的含义,领悟作者的民族情感,体会到作者问话的匠心所在。这样,领会词句的含义与领悟民族情感达到了高度融合,这样的教学是语文的,也是情感的;是语言的,也是人文的。
3.重视课外作业设计,让学生自悟民族精神。语文的作业设计是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作业的功能是巩固和提高,课堂上的情感熏陶要达到延时功效,还需要学生自我内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业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强调大小题搭配,语言与人文兼顾,避免偏废。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写了作者与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交往,写出了作者的反思和愧怍,这样的文章如果仅仅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情感体现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反思、学会平等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之后,宜设计《杨绛的“愧怍”给我们的启示》这样的作业题,引导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三、教师要掌握
传播优秀文化的技巧和能力
1.要注意不能脱离课文、脱离语言,采用架空分析的方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要强化教学设计中语言与人文相伴相随性的研究,“相伴相随”即一体化,不是生拉硬扯,不是穿靴戴帽,不是硬贴标签,是不露痕迹,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是水乳交融,一切自自然然。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最优化的,才是最符合教学规律的。
2.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研究,分门别类,找准语言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结合点,要把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巧妙地引进课堂,让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传统与现代的勾连中灵活地交汇,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体会出具有当代意识的民族精神的崭新内涵。培育新人是我们加强民族精神培育的最终归宿。
3.不要片面追求“培养学生新思维”,对文本随意解读,让学生对民族精神产生误解误读。当前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的阅读原则,对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出现的对民族精神的“求异思维”不加辨别地赞美,以致造成了在所谓“现代思想”幌子下对民族精神的否定。在课堂上,当革命英雄主义被斥之为“野蛮和暴力”,“舍生取义”被斥之为“漠视生命”,“愚公精神”被斥之为“愚昧落后”的时候,教师不加引导的赞美不但不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相反会导致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误解与排斥,这是务必要避免的倾向。
【周来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语文首席教师】
责任编辑/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