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瓶颈问题。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分层、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消极情绪“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意识、建立新的教学模式”等策略,以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分层 教育经费 中职教育 就业导向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基本达到1∶1 比例。2009年招生人数达到860万人,这是十分可喜的成绩。但是,喜中也有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分层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社会分层差距大,职业教育地位低,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人们把职业教育视为低层次的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了收集落榜于高、中考独木桥下的“败卒”的教育,是诞生于考试制度中的畸形儿。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的成绩、入学意愿以及适应职业教育的情况看,状况都很不理想。这是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特色与优势难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只能辛苦地从事回报较低的体力工作。这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普遍不认同。
(二)学校教育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
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沿袭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为主,实际的演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弄的教学方法很少,教学方法太死板,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学生最关心的“怎么做”被放到最后,大量的时间用在对“为什么”的解释之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无关的、重复的课程多。
(三)学生的消极情绪严重
在90 年代以前,当时职业教育的龙头—中专的社会地位几乎超过今天的普通大学。而从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从地位教育到生存教育的蜕变。在人们把职业教育视为低层次的教育的同时,职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原有的不良习惯,学生的消极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以致于在中职教育出现了“蝴蝶效应”。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人们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意识
(1)中职教育对推进大农业和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对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从而显著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但是,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大军作基础,这一切都将流于空谈。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中职教育是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创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技能培训的重任。
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证明,在培训下岗职工方面,中职教育有着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实用性强,大都拥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中等职业教育素以培养中级实用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这种特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1)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招生和就业依靠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培养的学生由国家分配到正规部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分配的时代已过去,正规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如果还坚持原先的办学目标和就业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要改变办学目标,要了解非正规部门用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这样的弊端是: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本,使一些没有较强经济支撑的人对职业教育望而却步;正规的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有限的,大量的需要接受短期、非正规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得不到必要的培训。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阻碍了人们的非正规就业。
(3)改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调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练。要顺应时势,及时调查和掌握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实用性为主兼顾系统性,压缩或取消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加大实用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创业知识的教学,如帮助想自谋职业的劳动者,使他们掌握怎样定项目、怎样获得资金支持、怎样进入市场、怎样规避风险等。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不仅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更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只有全面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方面的价值,并始终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河北省衡水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2 庄西真.试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21
3 杨丽萍.我国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可行性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关键词:社会分层 教育经费 中职教育 就业导向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基本达到1∶1 比例。2009年招生人数达到860万人,这是十分可喜的成绩。但是,喜中也有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事实上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分层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社会分层差距大,职业教育地位低,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人们把职业教育视为低层次的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了收集落榜于高、中考独木桥下的“败卒”的教育,是诞生于考试制度中的畸形儿。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的成绩、入学意愿以及适应职业教育的情况看,状况都很不理想。这是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特色与优势难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只能辛苦地从事回报较低的体力工作。这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普遍不认同。
(二)学校教育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
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沿袭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为主,实际的演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弄的教学方法很少,教学方法太死板,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学生最关心的“怎么做”被放到最后,大量的时间用在对“为什么”的解释之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无关的、重复的课程多。
(三)学生的消极情绪严重
在90 年代以前,当时职业教育的龙头—中专的社会地位几乎超过今天的普通大学。而从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从地位教育到生存教育的蜕变。在人们把职业教育视为低层次的教育的同时,职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原有的不良习惯,学生的消极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以致于在中职教育出现了“蝴蝶效应”。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人们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意识
(1)中职教育对推进大农业和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对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从而显著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但是,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大军作基础,这一切都将流于空谈。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中职教育是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和创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劳动技能培训的重任。
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证明,在培训下岗职工方面,中职教育有着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门类齐全,专业设置实用性强,大都拥有较完善的教学设施、实习基地和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中等职业教育素以培养中级实用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这种特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1)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招生和就业依靠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培养的学生由国家分配到正规部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分配的时代已过去,正规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如果还坚持原先的办学目标和就业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要改变办学目标,要了解非正规部门用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2)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这样的弊端是: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本,使一些没有较强经济支撑的人对职业教育望而却步;正规的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有限的,大量的需要接受短期、非正规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得不到必要的培训。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阻碍了人们的非正规就业。
(3)改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调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练。要顺应时势,及时调查和掌握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实用性为主兼顾系统性,压缩或取消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加大实用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创业知识的教学,如帮助想自谋职业的劳动者,使他们掌握怎样定项目、怎样获得资金支持、怎样进入市场、怎样规避风险等。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不仅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更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只有全面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方面的价值,并始终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河北省衡水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参考文献】
1 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
2 庄西真.试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21
3 杨丽萍.我国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的可行性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