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在校研究生的旷课现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 旷课 归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2-023-03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反,教育质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这已成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研究生旷课现象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有必要对其作深入分析与理性思考,寻求有效措施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问题对象的设定
为了理清研究生旷课现象背后的原因,笔者在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进行了一项题为《研究生旷课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课题研究的实际拟定的。问卷所设定的问题选项一般都有正反合各个方面,设问选项客观全面,避免主观偏重和暗示诱导;调查前,笔者先与被调查学生进行了有效沟通,然后由笔者携带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在讲解问卷意图和注意事项后,现场发放问卷,学生回答结束后,当场收取,力求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计分析严格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因而,本统计数据准确、分析可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资料14份,最后获得有效资料261份,有效率为87%。
二、研究生旷课现象的特点
研究生旷课现象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研究生旷课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旷课现象的普遍性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学校内是否存在研究生旷课现象”时,有33.5%的人认为“相当普遍”,有36.5%的人认为“一般”,有24.4%的人认为“很少”,只有5.5%的人回答“没有”。从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人研究生认为旷课现象大量存在并且相当盛行,反映出当前高校研究生旷课的严重程度,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旷课的目的性增强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旷课后一般都干什么时”,有30.5%的人反映“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33%的人在“娱乐或休息”,19%的人在“做兼职或社会实践”,6%的人在“考证”,19.5%的人“选修其他课程”25%的人选择了“其他”。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的旷课也更具目的性。“目的性”旷课是研究生旷课现象中的主要部分,这些旷课的研究生中超过半数的人是因为自学或选修其他实用性课程等而逃离课堂教学,反映出研究生学习的成人化和目的性的进一步增强。但也有33%的学生选择了“娱乐或休息”,这种因惰性等原因引起的“盲目性”旷课现象也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3.对旷课现象认同度较高
在谈到研究生对旷课现象的态度时,有4%的人表示“坚决反对”,有47%的人表示“不太认可”,有43.5%的人表示“基本认可”,有5.5%的人表示“完全认可”
对当前现状的认同度的参差不齐,也正是研究生旷课现象存在的基础。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值得引起高校管理者的深思。
三、研究生旷课现象的归因分析
1.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与研究生教育内容的脱节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的逐步提高,市场也更多的对实用型人才,如经济管理、第二外语、公共关系、证券投资等有了更多的需求量。而政治学、哲学、名著赏鉴等课程无疑就成为“冷门”。为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部分研究生的眼光紧盯着市场转,市场需求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什么能带来利益,他们就学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学生,很多大学生都是把“实用性”当作选择科目的重要标准。这也反映出当前研究生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已经造成了与市场人才需求的脱节。
在关于“你愿意接受的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中,有23%的人选择“理论知识”, 32.5%的人选择“心里健康”,40%的人选择“人文科学知识”,25%的人选择“形势政策”,而 76%的人选择了“实用技能”,60%的人选择了“专业前沿知识”。当然,学生的这种功利心态与当前就业压力的骤然加大有较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从个人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考虑,他们选择旷课以迅速的获取对自己发展更为有利的知识和技能。在“你都旷过哪些课?”的回答中,有38.5%的人选择“理论课”,有14.5%的人回答“专业”,有13%的人反映“实用技术”,有34%的人选择“人文知识课”。可以说,研究生功利心态是造成旷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研究生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2.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缺乏柔性的专业设置,是造成当前研究生旷课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方面实质上仍然是国家计划集权体制在教育体制上的弊端的延伸。当前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比较严重,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成为名副其实的“屠龙术”。而且一旦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即使不感兴趣,也不能转换专业,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形中造成了人力、物力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研究生在招生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研究生教育规模随之不断扩大,进而导致了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培养、毕业三个管理环节上存在一系列的弊端。首先,在“上规模”的发展思路影响下,学校借助自主招生政策,极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些招生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提高,然而也导致了研究生层次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等一系列的问题,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埋下隐患。其次,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上, 将精力集中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及科研部分,而相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造成一部分研究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混学历文凭的思想较为严重,导致研究生逃课现象的出现。再次,研究生毕业环节的“宽出”现状是研究生旷课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采取“宽进宽出”政策,学生只要在读研期间没有重大错误,就可以在规定学年内拿到毕业证书。这些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的旷课现象。
4.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正确学习动机的缺失。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是“盲目性”旷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关于“你考取研究生的动机?”的回答中,39%的人回答“对学历的需要”,46%的人回答“缓解就业压力”,15.5%的人是“随波逐流”,15.5%反映“父母的要求”,7.5%的人选择了“其他”,81%的人反映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既然出自这样的考研动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他们一旦跨入研究生行列,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动力。如何改变研究生的这种消极性心态,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是学校和社会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2)课程认知上存在误区。对课程认知发生偏差,尤其是不能正确理解选修课的真正意义,是造成研究生旷课的又一原因。他们认为选修课就是凑学分,因而对选修课持松散态度。这种态度下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心态在心理上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旷课行为。
5.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角色定位的偏差。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看重的是教师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及承担何种课题,所以教师把相当大的精力集中在搞科研上,忽视课堂教学,使研究生造成一种课堂学习可有可无的错觉。在谈到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时,有76.5%的人反映“不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19.5%的人表示“满意”,4%的人表示“非常满意”。由此可见,教师的治学不严、精力分散、照本宣科、内容陈旧的课堂教学,以及随便免课致使课时不足的现象,都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人格魅力和学术威望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生的旷课产生影响。
(2)导师没有尽职尽责。导师对自己带的学生具有不可推卸的引领、指导与帮助的责任。学生一进校门,就应让其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制定三年的学习计划,指定读书科目,写读书笔记,定期交流,促使其博览群书,以尽启迪诱腋之功,培养有器识抱负之学者。而不是让其自由放松,盲目摸索,空耗精力,无谓的浪费时间。
但在谈及导师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时,3.5%的人认为“没有”,10.5%的人认为“很小”,53%的人认为“一般”,33%的人认为“很大”。目前,高校中的研究生导师,总是忙于自己的科研课题及发表论文,疏于和自己门生的沟通交流。除去导师所教课程的上课时间,学生很难见到自己的导师,更别提平时学习的指点与生活的关注。在“你与导师的沟通程度“一题中,有0.5%的人回答”没有“,18.5%回答“很少”,59.5%的人认为“一般”,只有21.5%的人反映“经常”。 顾海兵在《研究生教育制度必须改革》(《南方周末》2002年8月1日)中则用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这样的小标题来形容研究生的教学状况。导师的失职,造成了学生的迷茫,是研究生旷课的不可忽视的又一诱因。
四、研究生旷课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大众化教育体制下高校管理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要适当放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使各高校能自主的根据市场变化及自身需求灵活处理教学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如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要、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等。同时各高校管理部门要面向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加大目前地方人才需求旺、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建设。此外,还要以一套良好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宽进严出”和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制度
适时、适度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扩大招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都不能降低质量标准。质量没了保证,高校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就值得商榷,因此研究生扩招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录取从宽,培养从严,宽进严出的原则,要有意识地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涨幅,并适度协调学士、硕士、博士三者的增长比例,在培养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淘汰制,要有一定的淘汰率,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在教学管理上,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行学分制为前提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延长或缩短学年,有能力的研究生还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答辩,学校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其服务。让学习具有强大的挑战性,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至于深感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的漫长及无所事事。
3.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不是自发的,它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激发其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同时,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在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远景目标,增加他们对知识、能力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与今后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每一份努力都将向成功迈进一步。
4.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水平,适当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那种选修课是必修课附属和补充的传统思想。全面推行主辅修制度,坚持为社会培养多技能的通用型人才。除了选修课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学生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还可开设辅修专业课,使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而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使培养学生的模式多样化,课程体系有序化,教学环节弹性化,以利于更深入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调节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绩效评价应对反映教师工作成果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效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中将教学和科研的比重加以平衡,使教学居于主要地位。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时,避免以课时数论成败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确切评价,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每学年末组织问卷调查,选出学生心中称职的、有威望的教师,设立“名师奖”或“校长奖励基金”,颁发证书,并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建立网上选修课程表,学生可自行选择教师,然后根据教师的点击率对其教学作出量化评价。从长远来说,还可以考虑教师送出的研究生,毕业和第一份工作之间的平均周期,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n年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等,都可以作为评估教师的指标。只有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差,将教学在绩效评价中的比重寓于调节,才是确保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否则吃亏的是学生,透支的是中国教育的未来。
6.改善导师职责及功能
导师可将重点放在本学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介绍和探讨最新的学术观点,并指定几本可以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论著供学生课后阅读。同时,导师与学生每周都要面谈1-2小时,学生应向导师宣读读书报告或撰写的论文,然后听导师评语或讨论论文,实行师生互动。此外,导师要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关资料,切忌把学习局限在一本教材或几篇讲义上,并且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进行专题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增加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环节。
研究生旷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亟待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曾军丽,李志,梁平.刍议研究生教育中的学风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8).
[2]陶艳红,胡维治.研究生学习动机与动力的剖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3]梁质林,潘广军,刘晓蓉.试论研究生教育改革[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4]傅虹,郭强,孙鹤,贾绍义.对选修课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11).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 and Strategy of the Postgraduates'truancy
SHI Hong-mei LI Bao-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273165)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nrollment of high school,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becomes a problem and has a descending trend.There are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about that problem.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Qufu normal University,the author hopes to find the crux of the problem,and 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ost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tgraduate; Truancy; Analysis; suggestions
关键词:研究生 旷课 归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2-023-03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反,教育质量却在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这已成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研究生旷课现象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有必要对其作深入分析与理性思考,寻求有效措施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问题对象的设定
为了理清研究生旷课现象背后的原因,笔者在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进行了一项题为《研究生旷课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课题研究的实际拟定的。问卷所设定的问题选项一般都有正反合各个方面,设问选项客观全面,避免主观偏重和暗示诱导;调查前,笔者先与被调查学生进行了有效沟通,然后由笔者携带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在讲解问卷意图和注意事项后,现场发放问卷,学生回答结束后,当场收取,力求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计分析严格遵循科学客观的原则。因而,本统计数据准确、分析可信。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资料14份,最后获得有效资料261份,有效率为87%。
二、研究生旷课现象的特点
研究生旷课现象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研究生旷课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旷课现象的普遍性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学校内是否存在研究生旷课现象”时,有33.5%的人认为“相当普遍”,有36.5%的人认为“一般”,有24.4%的人认为“很少”,只有5.5%的人回答“没有”。从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人研究生认为旷课现象大量存在并且相当盛行,反映出当前高校研究生旷课的严重程度,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旷课的目的性增强
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及“旷课后一般都干什么时”,有30.5%的人反映“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33%的人在“娱乐或休息”,19%的人在“做兼职或社会实践”,6%的人在“考证”,19.5%的人“选修其他课程”25%的人选择了“其他”。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学习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的旷课也更具目的性。“目的性”旷课是研究生旷课现象中的主要部分,这些旷课的研究生中超过半数的人是因为自学或选修其他实用性课程等而逃离课堂教学,反映出研究生学习的成人化和目的性的进一步增强。但也有33%的学生选择了“娱乐或休息”,这种因惰性等原因引起的“盲目性”旷课现象也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3.对旷课现象认同度较高
在谈到研究生对旷课现象的态度时,有4%的人表示“坚决反对”,有47%的人表示“不太认可”,有43.5%的人表示“基本认可”,有5.5%的人表示“完全认可”
对当前现状的认同度的参差不齐,也正是研究生旷课现象存在的基础。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值得引起高校管理者的深思。
三、研究生旷课现象的归因分析
1.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与研究生教育内容的脱节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的逐步提高,市场也更多的对实用型人才,如经济管理、第二外语、公共关系、证券投资等有了更多的需求量。而政治学、哲学、名著赏鉴等课程无疑就成为“冷门”。为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部分研究生的眼光紧盯着市场转,市场需求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什么能带来利益,他们就学什么。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学生,很多大学生都是把“实用性”当作选择科目的重要标准。这也反映出当前研究生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已经造成了与市场人才需求的脱节。
在关于“你愿意接受的教学内容”的问卷调查中,有23%的人选择“理论知识”, 32.5%的人选择“心里健康”,40%的人选择“人文科学知识”,25%的人选择“形势政策”,而 76%的人选择了“实用技能”,60%的人选择了“专业前沿知识”。当然,学生的这种功利心态与当前就业压力的骤然加大有较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从个人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考虑,他们选择旷课以迅速的获取对自己发展更为有利的知识和技能。在“你都旷过哪些课?”的回答中,有38.5%的人选择“理论课”,有14.5%的人回答“专业”,有13%的人反映“实用技术”,有34%的人选择“人文知识课”。可以说,研究生功利心态是造成旷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研究生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2.高等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缺乏柔性的专业设置,是造成当前研究生旷课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方面实质上仍然是国家计划集权体制在教育体制上的弊端的延伸。当前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比较严重,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成为名副其实的“屠龙术”。而且一旦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即使不感兴趣,也不能转换专业,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形中造成了人力、物力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研究生在招生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研究生教育规模随之不断扩大,进而导致了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培养、毕业三个管理环节上存在一系列的弊端。首先,在“上规模”的发展思路影响下,学校借助自主招生政策,极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些招生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国民整体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提高,然而也导致了研究生层次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等一系列的问题,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埋下隐患。其次,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上, 将精力集中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及科研部分,而相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造成一部分研究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混学历文凭的思想较为严重,导致研究生逃课现象的出现。再次,研究生毕业环节的“宽出”现状是研究生旷课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各大高校对研究生采取“宽进宽出”政策,学生只要在读研期间没有重大错误,就可以在规定学年内拿到毕业证书。这些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的旷课现象。
4.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正确学习动机的缺失。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是“盲目性”旷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关于“你考取研究生的动机?”的回答中,39%的人回答“对学历的需要”,46%的人回答“缓解就业压力”,15.5%的人是“随波逐流”,15.5%反映“父母的要求”,7.5%的人选择了“其他”,81%的人反映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既然出自这样的考研动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他们一旦跨入研究生行列,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失去了最基本的学习动力。如何改变研究生的这种消极性心态,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是学校和社会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2)课程认知上存在误区。对课程认知发生偏差,尤其是不能正确理解选修课的真正意义,是造成研究生旷课的又一原因。他们认为选修课就是凑学分,因而对选修课持松散态度。这种态度下的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心态在心理上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旷课行为。
5.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角色定位的偏差。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看重的是教师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及承担何种课题,所以教师把相当大的精力集中在搞科研上,忽视课堂教学,使研究生造成一种课堂学习可有可无的错觉。在谈到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时,有76.5%的人反映“不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19.5%的人表示“满意”,4%的人表示“非常满意”。由此可见,教师的治学不严、精力分散、照本宣科、内容陈旧的课堂教学,以及随便免课致使课时不足的现象,都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人格魅力和学术威望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生的旷课产生影响。
(2)导师没有尽职尽责。导师对自己带的学生具有不可推卸的引领、指导与帮助的责任。学生一进校门,就应让其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制定三年的学习计划,指定读书科目,写读书笔记,定期交流,促使其博览群书,以尽启迪诱腋之功,培养有器识抱负之学者。而不是让其自由放松,盲目摸索,空耗精力,无谓的浪费时间。
但在谈及导师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时,3.5%的人认为“没有”,10.5%的人认为“很小”,53%的人认为“一般”,33%的人认为“很大”。目前,高校中的研究生导师,总是忙于自己的科研课题及发表论文,疏于和自己门生的沟通交流。除去导师所教课程的上课时间,学生很难见到自己的导师,更别提平时学习的指点与生活的关注。在“你与导师的沟通程度“一题中,有0.5%的人回答”没有“,18.5%回答“很少”,59.5%的人认为“一般”,只有21.5%的人反映“经常”。 顾海兵在《研究生教育制度必须改革》(《南方周末》2002年8月1日)中则用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这样的小标题来形容研究生的教学状况。导师的失职,造成了学生的迷茫,是研究生旷课的不可忽视的又一诱因。
四、研究生旷课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大众化教育体制下高校管理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要适当放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使各高校能自主的根据市场变化及自身需求灵活处理教学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如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要、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等。同时各高校管理部门要面向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按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加大目前地方人才需求旺、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建设。此外,还要以一套良好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2.建立“宽进严出”和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制度
适时、适度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扩大招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都不能降低质量标准。质量没了保证,高校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就值得商榷,因此研究生扩招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录取从宽,培养从严,宽进严出的原则,要有意识地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涨幅,并适度协调学士、硕士、博士三者的增长比例,在培养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淘汰制,要有一定的淘汰率,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在教学管理上,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行学分制为前提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延长或缩短学年,有能力的研究生还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答辩,学校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其服务。让学习具有强大的挑战性,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至于深感三年的研究生生涯的漫长及无所事事。
3.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不是自发的,它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激发其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同时,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在针对性、时效性上下功夫。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深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远景目标,增加他们对知识、能力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与今后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每一份努力都将向成功迈进一步。
4.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水平,适当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那种选修课是必修课附属和补充的传统思想。全面推行主辅修制度,坚持为社会培养多技能的通用型人才。除了选修课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学生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还可开设辅修专业课,使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而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使培养学生的模式多样化,课程体系有序化,教学环节弹性化,以利于更深入更广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调节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绩效评价应对反映教师工作成果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有效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中将教学和科研的比重加以平衡,使教学居于主要地位。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时,避免以课时数论成败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确切评价,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每学年末组织问卷调查,选出学生心中称职的、有威望的教师,设立“名师奖”或“校长奖励基金”,颁发证书,并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建立网上选修课程表,学生可自行选择教师,然后根据教师的点击率对其教学作出量化评价。从长远来说,还可以考虑教师送出的研究生,毕业和第一份工作之间的平均周期,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n年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等,都可以作为评估教师的指标。只有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差,将教学在绩效评价中的比重寓于调节,才是确保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否则吃亏的是学生,透支的是中国教育的未来。
6.改善导师职责及功能
导师可将重点放在本学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介绍和探讨最新的学术观点,并指定几本可以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论著供学生课后阅读。同时,导师与学生每周都要面谈1-2小时,学生应向导师宣读读书报告或撰写的论文,然后听导师评语或讨论论文,实行师生互动。此外,导师要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有关资料,切忌把学习局限在一本教材或几篇讲义上,并且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进行专题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增加案例教学及实践教学等环节。
研究生旷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亟待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曾军丽,李志,梁平.刍议研究生教育中的学风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8).
[2]陶艳红,胡维治.研究生学习动机与动力的剖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3]梁质林,潘广军,刘晓蓉.试论研究生教育改革[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4]傅虹,郭强,孙鹤,贾绍义.对选修课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11).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 and Strategy of the Postgraduates'truancy
SHI Hong-mei LI Bao-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273165)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nrollment of high school,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becomes a problem and has a descending trend.There are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about that problem.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Qufu normal University,the author hopes to find the crux of the problem,and 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post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tgraduate; Truancy; Analysis;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