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优良的学习习惯可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且还会让小学生受益一生,所以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便是要优化学生的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与行为规范性,便于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渗透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无效学习行为,由此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从渗透预习习惯养成教育、优化课堂听讲习惯教育、完善解题习惯引导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逐步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是为按时、按量传播数学知识而服务的,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却很少会观察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要小学生认真听讲、不违反课堂纪律即可。然而,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集中周期就很短,很难保证自己在数学课上一直认真听讲,所以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实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习惯养成教育入手,监督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小学生转变数学学习行为,稳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渗透预习习惯养成教育
在新课改下,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监督小学生自主参与课前预习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小学生在丰富的预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切实丰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小学生在课前预习数学知识,使其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人民币的外形、面值与颜色等特點,使其初步树立数量单位意识,能够及时回忆起自己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现实经历。为此,笔者也与学生家长沟通,解释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与具体的预习任务,希望家长可以大力配合,还要主动营造安静、平和的预习指导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切实实现有效预习。通过预习,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自主学习行为变得有针对性,切实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焦虑感,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本班学生逐渐开始重视课前预习任务,也会自觉展开预习活动。久而久之,小学生必然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而这将让小学生一生受益,使其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二、优化课堂听讲习惯教育
课堂听讲活动是让小学生学习、内化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学科思维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习惯以被动接受为主,压制了个人思考,难以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监督小学生养成边听边思的好习惯,保证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思考,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引导本班学生回顾与除法有关的数学知识,整理除法概念、算理与算法。然后,笔者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数学问题,比如分铅笔、分苹果等,让小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分析余数存在的意义,使其自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算法。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及时展开丰富的数学思考。之后,笔者会全面解释有余数除法的算法与算理,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希望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发展,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记录课堂笔记时,小学生也要有重点地摘抄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数学概念的外延解释等内容,不必全面摘抄所有的板书内容,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分析。
三、完善解题习惯引导教育
解题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十分常见,小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解题活动迁移所学理论,总结有效的解题策略,以便切实优化自身的解题能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都养成了不良的解题习惯,比如从来不会检验与反思解题过程、抄袭现象普遍、粗心马虎问题常见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完善解题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小学生的解题行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效率。
就如在“认识钟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数学课上组织了当堂检测活动,展现了一些钟表图片,要求小学生认真识读各个钟表的时刻,还有一些关于时分秒的计算题目,希望小学生能够切实实现学习进步。在解题指导活动中,笔者要求本班学生认真解题,还要及时检验习题答案与解题思路,自觉修改不正确的问题结果,希望小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再者,笔者还会设计限时作业,训练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解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学习,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行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观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针对性地确定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昕.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8(18):35-36.
[2]张秀娜.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16):346-347.
编辑 谢尾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都是为按时、按量传播数学知识而服务的,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却很少会观察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要小学生认真听讲、不违反课堂纪律即可。然而,小学生本身的注意力集中周期就很短,很难保证自己在数学课上一直认真听讲,所以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实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习惯养成教育入手,监督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小学生转变数学学习行为,稳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渗透预习习惯养成教育
在新课改下,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监督小学生自主参与课前预习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小学生在丰富的预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切实丰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经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小学生在课前预习数学知识,使其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人民币的外形、面值与颜色等特點,使其初步树立数量单位意识,能够及时回忆起自己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现实经历。为此,笔者也与学生家长沟通,解释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与具体的预习任务,希望家长可以大力配合,还要主动营造安静、平和的预习指导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切实实现有效预习。通过预习,本班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自主学习行为变得有针对性,切实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焦虑感,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本班学生逐渐开始重视课前预习任务,也会自觉展开预习活动。久而久之,小学生必然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而这将让小学生一生受益,使其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二、优化课堂听讲习惯教育
课堂听讲活动是让小学生学习、内化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学科思维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习惯以被动接受为主,压制了个人思考,难以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监督小学生养成边听边思的好习惯,保证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思考,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引导本班学生回顾与除法有关的数学知识,整理除法概念、算理与算法。然后,笔者设计了有余数除法的数学问题,比如分铅笔、分苹果等,让小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分析余数存在的意义,使其自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算法。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及时展开丰富的数学思考。之后,笔者会全面解释有余数除法的算法与算理,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希望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发展,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记录课堂笔记时,小学生也要有重点地摘抄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数学概念的外延解释等内容,不必全面摘抄所有的板书内容,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分析。
三、完善解题习惯引导教育
解题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十分常见,小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解题活动迁移所学理论,总结有效的解题策略,以便切实优化自身的解题能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都养成了不良的解题习惯,比如从来不会检验与反思解题过程、抄袭现象普遍、粗心马虎问题常见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完善解题习惯养成教育,规范小学生的解题行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解题效率。
就如在“认识钟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数学课上组织了当堂检测活动,展现了一些钟表图片,要求小学生认真识读各个钟表的时刻,还有一些关于时分秒的计算题目,希望小学生能够切实实现学习进步。在解题指导活动中,笔者要求本班学生认真解题,还要及时检验习题答案与解题思路,自觉修改不正确的问题结果,希望小学生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再者,笔者还会设计限时作业,训练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解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实现自主学习,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行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观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针对性地确定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昕.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周刊,2018(18):35-36.
[2]张秀娜.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16):346-347.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