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也是一种时尚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ba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现在的年轻一代中,对于如意这样一把小玩意儿,大部分人既无太多认知,也无甚特殊的感情。真要问起来,多半也是停留在好看、装饰、讨个好彩头的理解层面上罢了。如意能做什么用?倘若把这样一个问题放到“奇葩”辈出的微博上,相信得到譬如“拿来砸核桃”这样的回答也不是不可能。
  尽管我们现在还常常将“事事如意”、“顺心如意”这样的吉利话挂在嘴边,但不得不承认,带有具象的器物——如意早已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视线。除了去博物馆,我们更多地只能是从书籍、影视剧中寻找它的身影,比如前段时间那些播得火热的“宫斗剧”,其中或许就会有皇上赏赐宠妃、功臣如意一把的镜头;而在众多“80后”、“90后”的心中,对如意的印象往往离不开动画片《葫芦娃》中蛇精手上的那一件神器。
  这些支离片段的认识,使得我们很难想像古人会用它来干嘛,也不知道它的文化地位究竟有多高,甚至,连为什么叫“如意”,同样不得而知。
  那么,如果有人告诉你,古时人们对于如意的喜爱、追捧,不亚于现代人对奢侈品的迷恋;现代人觉得拿着一个名牌包去参加派对是身份象征,而同样的场景穿越回几百年前,包包变成如意才够对味……此刻,会不会觉得自己小瞧了这一传统的小玩意儿?
  与很多中国的“老传统”一样,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如意被岁月慢慢磨平了它在人们脑海和生活中的烙印。其实,假使有心,从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以及实物中,它曾经的风极一时、备受推崇甚至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逐渐能够寻得踪迹。
  我们常用柴米油盐来比喻日常生活。而如意,则是当年人们、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必需品,歌之咏之者,自古以来比比皆是。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这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悼正弘禅师》,借用我们现在一句流行语“亮点总在最后”来看,竹如意确实成为了点睛之笔,将怀念之情再推一层新的境界,非常值得回味。
  古代的文人墨客普遍比今人洒脱,偏爱归隐。柴门闻犬吠的生活是否清苦笔者不敢妄下定论,但在他们看来,却有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比如“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万山。”如意在此是一种情怀、心态的折射。
  也许你会觉得上面这些例子都太“阳春白雪”了,接下来还是回到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也是如意实物最为常见的一段時期。随手查到的几个例子,就能为我们体会到如意在当时的时尚度带来进一步的感知。
  先说乾隆皇帝,这是研究学者公认的对于如意非常痴迷的一位。在描述马戛尔尼当时率团来中国的相关书籍中曾写道,当英国使团刚刚出发时,乾隆皇帝就已经做好了隆重接待的准备。因为这是首个来到中国的使团。据清宫档案记载,排在第一次给英国人的见面礼单首位的,就是“特赐国王玉如意一”。从有料可查的记录中笔者注意到,虽然后来朝廷对英国使团又有多次赏赐,但玉如意似乎只有这一把,由此可见其地位。
  另外一例则是皇帝大婚,比如光绪在选妃的时候,就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即是皇后,收到荷包者为嫔妃。可见,如意在此是地位独一无二的象征。
  据说,明清时期,如意作为礼物非常流行。而各种进贡物品中,如意往往居于首位。如雍正十三年,广东官员就一口气进贡了万寿蜜蜡如意、珊瑚万福如意、奇南如意……真是难为他们四处搜罗了。
  在信息不如现今发达的彼时,上层流行什么,传到民间也很容易引发效仿,何况“如意”,皇宫贵族、平民百姓,各有所求,各如各意,从这一点上看,祈福之心,仿佛又没有什么阶级限制。只不过,用不起金玉,银质、铁质甚至普通的竹木也是好的,取其意最重要。所以在民间,当时如意也是送礼佳品。就说传统婚礼上,新郎用来挑开新娘盖头的叫“如意秤”,应该是取称心如意之意。聘礼或嫁妆中,如果新郎家送给新娘家一根如意,表示祝福他们美好如意;一幅画着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骑在象背上的图案,表示“吉祥如意”……此外,祝寿之时,人们也会常拿如意送给老人,表示多福多寿。
  可见,能够被人们如此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如意,并非是个简单的“物件”而已。
其他文献
话说“如意”在汉朝可是个很流行的土生土长的吉祥词语,从起名上便可窥见一斑。遇有嘉名,大家都争着采用,从《汉书》中可见,西汉刘氏宗室几代不避重名,名为“刘如意”的就有四位。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家借用“如意”这个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梵文中的某些词语,并赋与了它更多、更丰富的词义。  译 经 中 的“如 意”  Atta-mazi,这个词语的意思大致与汉语的原意接近,表示“称心如意”。例如北凉“中印
期刊
从三国时期到五代,如意的形制只有手爪型一种,它通行于上层社会,每每制造成华丽贵重的形态。它还作击节称赏用、作打击用,因而研究宋朝史的文物鉴赏家认为古人是拿它当防身利器的,未免求之过深。  而自打如意形制二水分流后,爪形如意身价一落千丈,完全恢复了原来挠痒痒的原始功能,重新成为老头儿、老太太的爱物;那云头如意等新品种则身价十倍,并且演化出一些新用途来——这种发展,大约在明清两代完成。  现在我们见到
期刊
回顾2013年秋拍,高价位拍品依然是这个秋季最引人眼球的所在。曾梵志、黄胄纷纷跻身亿元俱乐部,让这个秋季的艺术品市场分外热闹。从2012年下半年进入调整期后,在阔别两季后,亿元拍品此番重现市场,无疑起到了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除了高价拍品外,要说这个秋季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一个个小而精的私人收藏专场。面对持续处于调整中的市场,各大拍卖公司都纷纷使出了应对之策。而力推私人收藏专场无疑成为中国嘉德、北
期刊
我的岳父,我习惯顺着我孩子那辈的称呼称呼他“姥爷”,只有我俩对谈之时,才改口“爸”或“您”。  姥爷是去年十一月过世的,享年八十八岁,旁人见我们哀伤,便安慰说“八十八,算喜丧了”。我也知道,姥爷四十几岁患脑梗,导致左半身偏瘫,不到五十就退休了,能活到八十八,不容易的,也算难得了,可是人死,总归是件坏事。说起姥爷的死因,更是让我心有不甘,他老人家本来是能够活着看到第八十九个春天的。  姥爷的遗物里有
期刊
象征吉祥,是如意自上而下、深入人心的整体意蕴。不过,无论是皇宫贵族、还是才子佳人,抑或是大户人家、平民百姓,以情感、心理暗示的角度分析,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眼中,究竟是要“如”什么样的“意”,却又多少有着细微区别、滋味不一。在本篇中,我们且大体以3种不同阶层为例,以图赏说话,看看同为如意,不同的关键词又是什么?  明 骨雕三多小如意 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美好意愿。  晚清如意 犹如实物灵一般,或置于案头
期刊
众人排队抢“马”的场面着实令人意外,这股热情在寒冷的冬日里也让人感到温暖。那么,这枚一马当先、飞奔而来的马票能否也给颇为冷清的邮市带来一丝温暖?  缘何爱马?  虽然刚刚步入三九的京城再次迎来了寒潮的袭击,但是即便如此,凛冽的寒风和冰点的温度依然没能阻挡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如火热情。据北京集邮爱好者郭永胜介绍,他自己集邮也有二十余年,此前生肖邮票发行时他也曾在第一时间到发售点购票,但其场面似乎都没有今
期刊
如意在民间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如意的用法也有着发展演变的过程。无论是作为摆设装饰,还是拿来把玩,化器型融入日常生活是民间如意使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千百年的斗转星移之中,一声“如意”,不仅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千千结”的凝聚,也涵尽了数不清的祥瑞祈求和美好心愿。  不 乏 实 用  有观点认为,如意最早就是一个搔痒的工具。在魏晋时候,如意相当流行,起初可能和魏晋人爱服食长生药
期刊
编者按:一把好的如意,它的“兰心蕙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在看到如意的那一瞬间“合”对“眼缘”?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听听专业人士是如何评述的。  采访嘉宾:何欣(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员)  判断一把如意的好与不好,最为简单而直观的方法,我认为是观其整体是否令人感觉舒服。正所谓一饱眼福,我们在欣赏和把玩一件如意的时候,这个眼福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工艺与造型。  现
期刊
作家程乃珊曾经在描述女子发髻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年的上海女人,不论贵如宋氏三姐妹还是公馆人家的夫人太太、写字间先生的太太、石库门弄堂的师母,下至讲规矩人家的保姆,都是留发髻的。百多年来的上海女人发髻,与现今时髦女人的发髻,一样无异,基本上分桃子髻或如意髻(如意髻因酷似一个横写的S,故被海派地称为横S头),如意髻或者因为手势较难,现在梳的不多!”  或许,这款呈“S”形状的发髻,无论是从造型还是名
期刊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如意自然也是夺人眼球的珍宝。我们在拍场上究竟能看到哪些如意奇珍?它们有着怎样的市场行情?笔者对近10年来于各大知名拍卖公司大型拍卖会上成交的如意进行了简要梳理,对于喜爱如意的藏家,希望这些数据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材质缤纷 玉为大宗  从近10年成交价格在10万元以上的428件如意拍品(本文数据仅来源于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等一些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