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远洋航海——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诸国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十五世纪初,也就是中国的明代,中国进入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人物——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外交、贸易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经久不衰。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是明成祖的亲信内监,本姓马,远祖是中亚回教徒。他从小就被送入宫中成为宦官,后到燕王朱棣府邸,因聪明乖巧,受到赏识。燕王推翻建文帝取得政权后,郑和因随同燕王“靖难”有功,赐姓郑,官居正四品的“内官监太监”。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师从成祖的谋臣、道衍和尚姚广孝,皈依佛教,别名三宝(三保),也被称为“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明成祖即位后,派蒋宾兴、王枢等人到东南亚一带宣谕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希望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也借此炫耀大明帝国的国威。随后,成祖派郑和为使节,开始了一连串大规模的海上活动,有七次,前后延续28年,因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为“郑和下西洋”。
郑和率众第一次远航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
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28000多人,船舶长44丈、宽18丈的就有62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历经30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的达·伽马由伊斯兰教徒导航横渡阿拉伯到达科泽科德早80多年。
华人文化发源地
华侨华裔在异国他乡,深切怀念祖国故土,遍布在东南亚一带为纪念郑和一直香火不断的“三宝垅”、“三宝塔”、“三宝洞”、“三宝公庙”等都是华侨、华人思念祖国故土的象征。
马六甲是郑和七下西洋五次访问过的地方,这里有一座三宝山,是以“三宝太监”的名号命名的。春节期间,到此山三宝庙朝拜郑和的华人络绎不绝,庙里香火很旺。
马六甲的华人有20多万,占马六甲人口近1/3。这里的华人都把郑和当作自己的祖宗,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市的东南部,面积106英亩,高1009英尺,山上共有12500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最大华人坟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好的象征。
根据《马来纪年》记载,明朝皇帝把汉丽宝公主下嫁苏丹曼速沙,并派遣500多名宫女随公主定居在一座设有城堡的山上,那座山后称为华人区,郑和七下西洋曾在此定居,华人对郑和非常尊重,对三宝山也爱护有加。
自英国殖民地政府统治马六甲,到马来西亚独立至今,170多年来,三宝山曾先后六次遭到各有关当局征用的厄运,但每次都受到华人社团的强烈反对,最终均化险为夷,保护了三宝山的完整。
1989年马来西亚第六届文化节序幕在三宝山举行的隆重升旗礼和传灯仪式,震撼了全马来西亚。每年的华人文化节虽然是在各州轮流举办,但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文化薪火将从三宝山上的烽火台点燃后传至各州。所以说,三宝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源地。
马六甲的唐人街
春节期间的马六甲唐人街,一派中国的风情。大红灯笼连成灯的世界,店门口的大红布贯穿店堂,大红对联写着吉祥话语,餐桌上摆的是中国式的大红碗,华人过的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唐宋以来,中国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繁荣,到海外的中国人日益增多。大多数中国人愿意聚地而居,以便互相照应。他们在聚居地摆摊设店,经营小餐馆、客栈、杂货铺,并以“唐人”、“唐山客”自称,唐人街也就因此得名。但真正的唐人街此时并未形成。直到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后,中国出现了强盛之势,并在明成祖手里达到极点。真正的唐人街出现是在明代,这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和下西洋对“唐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郑和每到一个地方,先按国之礼节去拜访该国的国王,并送上携带的珍贵礼物,仅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珍贵礼物,就令所在国的国王、大臣、王公贵族刮目相看。当地人则更为郑和庞大的船队所敬佩,得知这些“唐人”的后面原来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当地人对“唐人”也不敢再轻视,从而大大提高了“唐人”在国外的地位,促进了唐人街的形成。
郑和七下西洋为唐人街的海外贸易提供了中国货的品牌,这为唐人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和每到一个地方,便将带来的商品与当地人交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格外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对善于经商的“唐人”来说,这无疑是在免费为其打广告,由此中国货在这些国家打开了市场。
郑和是第一个吃燕窝的人
林局绅是马来西亚研究郑和的资深专家,他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
相传,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的一个荒岛处,食物十分紧缺。无意中郑和发现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就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数日后,船员个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回国后,郑和带了一些燕窝献给明成祖。从此,燕窝成了朝拜皇帝重臣的贡品。
郑和到过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海岸,均是燕窝的主产地。林局绅说,据文字记载,燕窝输入中国大约在17世纪后期,每年有12.5万磅约400只燕窝从爪哇的巴达维亚(现称雅加达)运往中国。这与郑和七下西洋经过的国家和时间是吻合的。
林局绅自信地说,郑和是在断石峭壁上发现燕窝的,这符合燕窝的产地特征。每年雨季来临以前,从亚洲大陆南飞越冬的金丝燕飞抵南中国海和印度尼西亚的一些荒岛上建巢产卵,来年孵化幼鸟,飞返北国。即便郑和不是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但郑和及他率领妁船队成员在下西洋的途中吃过燕窝,并将燕窝进贡明朝皇帝,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
郑和还曾下东洋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对其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又提出了一个郑和下“东洋”的问题。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说,明成祖即位后,准备派郑和下西洋,就在郑和积极筹备下西洋时,发生了严重的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为了巩固边防和自己的统治,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这一任务就落在郑和身上。郑和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
当时东渡日本是很困难的,唐朝高僧鉴真六次才东渡成功,足以说明其艰难程度。郑和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应严格按照会谈内容办事,不得违背。国王源道义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郑和胜利完成使命,向明成祖禀报,明成祖很高兴,致书国王源道义,表示满意。
不论是清人写的《明史》,还是其他明人的有关记载,还是日本史书的记载,都证明永乐二年郑和确实出使过日本。
郑和出使东洋,发生在下西洋前的一年,即1404年。这为他下西洋提供了丰富的航海知识,积累了外交经验,也稳定和促进了当时的中日关系。
十五世纪初,也就是中国的明代,中国进入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人物——郑和。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外交、贸易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经久不衰。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是明成祖的亲信内监,本姓马,远祖是中亚回教徒。他从小就被送入宫中成为宦官,后到燕王朱棣府邸,因聪明乖巧,受到赏识。燕王推翻建文帝取得政权后,郑和因随同燕王“靖难”有功,赐姓郑,官居正四品的“内官监太监”。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师从成祖的谋臣、道衍和尚姚广孝,皈依佛教,别名三宝(三保),也被称为“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明成祖即位后,派蒋宾兴、王枢等人到东南亚一带宣谕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希望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联系,也借此炫耀大明帝国的国威。随后,成祖派郑和为使节,开始了一连串大规模的海上活动,有七次,前后延续28年,因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为“郑和下西洋”。
郑和率众第一次远航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
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28000多人,船舶长44丈、宽18丈的就有62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历经30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的达·伽马由伊斯兰教徒导航横渡阿拉伯到达科泽科德早80多年。
华人文化发源地
华侨华裔在异国他乡,深切怀念祖国故土,遍布在东南亚一带为纪念郑和一直香火不断的“三宝垅”、“三宝塔”、“三宝洞”、“三宝公庙”等都是华侨、华人思念祖国故土的象征。
马六甲是郑和七下西洋五次访问过的地方,这里有一座三宝山,是以“三宝太监”的名号命名的。春节期间,到此山三宝庙朝拜郑和的华人络绎不绝,庙里香火很旺。
马六甲的华人有20多万,占马六甲人口近1/3。这里的华人都把郑和当作自己的祖宗,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市的东南部,面积106英亩,高1009英尺,山上共有12500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最大华人坟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好的象征。
根据《马来纪年》记载,明朝皇帝把汉丽宝公主下嫁苏丹曼速沙,并派遣500多名宫女随公主定居在一座设有城堡的山上,那座山后称为华人区,郑和七下西洋曾在此定居,华人对郑和非常尊重,对三宝山也爱护有加。
自英国殖民地政府统治马六甲,到马来西亚独立至今,170多年来,三宝山曾先后六次遭到各有关当局征用的厄运,但每次都受到华人社团的强烈反对,最终均化险为夷,保护了三宝山的完整。
1989年马来西亚第六届文化节序幕在三宝山举行的隆重升旗礼和传灯仪式,震撼了全马来西亚。每年的华人文化节虽然是在各州轮流举办,但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文化薪火将从三宝山上的烽火台点燃后传至各州。所以说,三宝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源地。
马六甲的唐人街
春节期间的马六甲唐人街,一派中国的风情。大红灯笼连成灯的世界,店门口的大红布贯穿店堂,大红对联写着吉祥话语,餐桌上摆的是中国式的大红碗,华人过的是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唐宋以来,中国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繁荣,到海外的中国人日益增多。大多数中国人愿意聚地而居,以便互相照应。他们在聚居地摆摊设店,经营小餐馆、客栈、杂货铺,并以“唐人”、“唐山客”自称,唐人街也就因此得名。但真正的唐人街此时并未形成。直到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后,中国出现了强盛之势,并在明成祖手里达到极点。真正的唐人街出现是在明代,这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和下西洋对“唐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郑和每到一个地方,先按国之礼节去拜访该国的国王,并送上携带的珍贵礼物,仅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珍贵礼物,就令所在国的国王、大臣、王公贵族刮目相看。当地人则更为郑和庞大的船队所敬佩,得知这些“唐人”的后面原来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当地人对“唐人”也不敢再轻视,从而大大提高了“唐人”在国外的地位,促进了唐人街的形成。
郑和七下西洋为唐人街的海外贸易提供了中国货的品牌,这为唐人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和每到一个地方,便将带来的商品与当地人交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格外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对善于经商的“唐人”来说,这无疑是在免费为其打广告,由此中国货在这些国家打开了市场。
郑和是第一个吃燕窝的人
林局绅是马来西亚研究郑和的资深专家,他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
相传,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的一个荒岛处,食物十分紧缺。无意中郑和发现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就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数日后,船员个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回国后,郑和带了一些燕窝献给明成祖。从此,燕窝成了朝拜皇帝重臣的贡品。
郑和到过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海岸,均是燕窝的主产地。林局绅说,据文字记载,燕窝输入中国大约在17世纪后期,每年有12.5万磅约400只燕窝从爪哇的巴达维亚(现称雅加达)运往中国。这与郑和七下西洋经过的国家和时间是吻合的。
林局绅自信地说,郑和是在断石峭壁上发现燕窝的,这符合燕窝的产地特征。每年雨季来临以前,从亚洲大陆南飞越冬的金丝燕飞抵南中国海和印度尼西亚的一些荒岛上建巢产卵,来年孵化幼鸟,飞返北国。即便郑和不是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但郑和及他率领妁船队成员在下西洋的途中吃过燕窝,并将燕窝进贡明朝皇帝,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
郑和还曾下东洋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对其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又提出了一个郑和下“东洋”的问题。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说,明成祖即位后,准备派郑和下西洋,就在郑和积极筹备下西洋时,发生了严重的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事。为了巩固边防和自己的统治,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这一任务就落在郑和身上。郑和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
当时东渡日本是很困难的,唐朝高僧鉴真六次才东渡成功,足以说明其艰难程度。郑和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应严格按照会谈内容办事,不得违背。国王源道义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情况。郑和胜利完成使命,向明成祖禀报,明成祖很高兴,致书国王源道义,表示满意。
不论是清人写的《明史》,还是其他明人的有关记载,还是日本史书的记载,都证明永乐二年郑和确实出使过日本。
郑和出使东洋,发生在下西洋前的一年,即1404年。这为他下西洋提供了丰富的航海知识,积累了外交经验,也稳定和促进了当时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