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龍口市的临港产业发展特征和龙口港发展阶段,总结出了临港产业对龙口市城市空间布局的各种影响,探讨了在港口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等各个层面应当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和规划对策。
关键词:临港产业;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对策
伴随着港口经济的快速增长,港口产业已经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核心资源,港口城市不断发挥集聚效应,同时在所处区域起到越来越强的带动作用。沿海许多城市都制定了港口规划,以图充分发挥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沿海各省市也携手进行跨行政区域的港口资源整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龙口市城市空间布局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港口选址和用地已然跟不上港口发展的需求,岸线利用不经济影响城市整体发展、港口产业整合水平不高,港城一体化进展缓慢,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没有更好的发挥对港口的服务功能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根据临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以求共同发展。
1. 龙口市临港产业布局发展分析
龙口市开发区的产业布局模式如下:
(1)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区:以延伸新材料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为主题,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以工业为核心,以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为保障的五大产业互动互补发展格局,打造成一个集新材料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与应用、物流仓储、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端工业园区。
(2)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在已建的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区的基础上,向东发展至大莱龙铁路,向南发展至八里沙河。以兴民钢圈、隆基集团、韦辰实业、海盟机械等大型企业为主体,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集中发展,将汽车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加工贸易产业功能区: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物料加工、对外贸易等产业,主要发展服装加工纺织、塑编、包装、电子等产业和保税物流业。
(4)港口发展区: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等大宗散货运输和粮食、液体化工品等物资的中转储运业务,积极开展集装箱喂给运输,适度发展客运滚装业务。依托港口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提升港口商贸、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小泊位结合,内外贸并举,客货运兼备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5)市场物流区:东部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龙口北站和国防路发展铁路物流和公路物流,依靠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大莱龙铁路和龙烟线为载体的铁路物流业,以国防路、608省道、206国道和疏港快速路为载体的公路物流业,为其他产业园区提供物流基础。
2. 龙口市临港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协同的规划对策
2.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方式,顺应临港产业布局
龙口港用地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岸线中部,没有给城市的生活岸线留出空间,极大的影响了滨海城市景观。为了顺应临港产业的布局,应当将部分港口产业迁至开发区区北部,避免港口作业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根据龙口港及龙口市开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确定开发区将向北部和南部纵深发展,大力发展港口、产业、生活三大功能板块,完善以港口产业为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立配套的市场、物流区,建立以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主要功能的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港口的发展也必然带动开发区的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港城大道向东扩张,与东部中心城区联动发展,形成有机的生产动线,经济高效的交通体系,配套合理的支撑体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开发区的生产用地与港区对接,并沿着港口码头顺海岸线拓展,工业生产用地同时与港口对接,城市居住用地沿振兴路线展开,开发区发展一方面通过港城大道扩张,另一方面沿环海路临海岸线扩张,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与临港产业的布局相匹配的。
2.2 港口城市的功能结构应当符合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
为了顺应临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将和平路、环海路作为开发区的南北向主要空间发展轴,依托疏港高速、疏港铁路,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北部、南部和东部发展,形成产业与生活明确分离的功能布局,打造商贸办公综合中心和行政商贸文化中心作为开发区的增长极核,中部综合生活区提供后勤保障,龙口河、北马南河、河口于河、八里沙河成为开发区的生态廊道,道恩湖为中心的湿地公园作为开发区的绿肺。产生龙口港发展区、港口产业园、生活服务区、工业园区和人工岛产业群等五大功能片区;从单一的港口、居住、工业组团发展出临港产业、保税物流、商业贸易等关联产业,沿道路向内陆辐射扩张,整个城市进一步朝组合形态演进,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功能组团。沿渤海带状发展的开发区各功能片区有机互动,焕发勃勃生机。总的说来,形成了三轴五区的结构模式。
2.3 港口城市土地利用需要确定宏观层面的具有整体性的布局原则
港口城市往往位于城市的拥挤地带,港区和城市相互交织,对港口来说,港区零散狭窄,使用不便;对城市来说,滨海岸线被侵占,城市交通压力大。因此,龙口市的港口发展可以将港区集中迁往开发区北部,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扩大优化,既可以提高港口效率,也可以腾出土地,便于城市发展商业、金融、居住、休闲旅游等。
此外,沿海城市还可以填海造地,为城市的发展提高新的土地资源。目前,龙口市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蓝色经济突破区,向海洋要土地,其人工岛填海规划首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
2.4 城市交通组织要实现港口和城市的便捷快速联系,建立综合交通体系
龙口市开发区是沿海岸线布局的带状城区,周边的道路系统较为复杂,涉及到疏港高速公路、疏港铁路、环海路和城市主次道路。因此城市的道路系统不仅要解决狭长地段的纵深交通,还要合理解决与外对交通的相互干扰。
开发区的道路系统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主干道成“十横四纵”格局。其中“十横”自北向南分别为:电厂南路、新港路、海港路、龙海路、港城大道、龙中路、新龙路、龙泉路、政海路;“四纵”即振兴路、和平路、逄牟路、龙港路。
2.5 临港产业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龙口市的工业资源大部分是由龙口港提供的,将来的产业发展也仍然需要依靠港口,因此城市的产业布局不但需要紧密围绕港口开展,还应当顺应城市的发展阶段,满足城市功能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要求。以龙口港为母体,龙口市发展出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能源、船舶修造、加工贸易五大临港工业集群。围绕这五大临港工业集群,开发区内形成了龙口港发展组团、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和以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组团三大功能组团,未来根据港口发展需要还应当依托铁路建设物流仓储组团。顺应这一格局,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以南北主干路为十字形轴线,工业、仓储等城市的各项工业产业及相关项目都沿轴线规划,同时,城市的远景发展也将依托这条产业轴线向东扩展,拓宽港口的陆域纵深。
图5 龙口市开发区产业分区示意图
参考文献:
著作:
[1]王缉宪. 中国港口城市互动与发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胡俊. 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张京祥.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临港产业;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对策
伴随着港口经济的快速增长,港口产业已经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核心资源,港口城市不断发挥集聚效应,同时在所处区域起到越来越强的带动作用。沿海许多城市都制定了港口规划,以图充分发挥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用,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沿海各省市也携手进行跨行政区域的港口资源整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龙口市城市空间布局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港口选址和用地已然跟不上港口发展的需求,岸线利用不经济影响城市整体发展、港口产业整合水平不高,港城一体化进展缓慢,城市空间布局和结构没有更好的发挥对港口的服务功能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根据临港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调整以求共同发展。
1. 龙口市临港产业布局发展分析
龙口市开发区的产业布局模式如下:
(1)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区:以延伸新材料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为主题,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以工业为核心,以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为保障的五大产业互动互补发展格局,打造成一个集新材料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与应用、物流仓储、商务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端工业园区。
(2)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在已建的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区的基础上,向东发展至大莱龙铁路,向南发展至八里沙河。以兴民钢圈、隆基集团、韦辰实业、海盟机械等大型企业为主体,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集中发展,将汽车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加工贸易产业功能区: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物料加工、对外贸易等产业,主要发展服装加工纺织、塑编、包装、电子等产业和保税物流业。
(4)港口发展区:港区重点发展煤炭等大宗散货运输和粮食、液体化工品等物资的中转储运业务,积极开展集装箱喂给运输,适度发展客运滚装业务。依托港口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提升港口商贸、信息等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小泊位结合,内外贸并举,客货运兼备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5)市场物流区:东部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龙口北站和国防路发展铁路物流和公路物流,依靠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大莱龙铁路和龙烟线为载体的铁路物流业,以国防路、608省道、206国道和疏港快速路为载体的公路物流业,为其他产业园区提供物流基础。
2. 龙口市临港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协同的规划对策
2.1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要采取正确的发展方式,顺应临港产业布局
龙口港用地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岸线中部,没有给城市的生活岸线留出空间,极大的影响了滨海城市景观。为了顺应临港产业的布局,应当将部分港口产业迁至开发区区北部,避免港口作业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根据龙口港及龙口市开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确定开发区将向北部和南部纵深发展,大力发展港口、产业、生活三大功能板块,完善以港口产业为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建立配套的市场、物流区,建立以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为主要功能的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港口的发展也必然带动开发区的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港城大道向东扩张,与东部中心城区联动发展,形成有机的生产动线,经济高效的交通体系,配套合理的支撑体系。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开发区的生产用地与港区对接,并沿着港口码头顺海岸线拓展,工业生产用地同时与港口对接,城市居住用地沿振兴路线展开,开发区发展一方面通过港城大道扩张,另一方面沿环海路临海岸线扩张,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与临港产业的布局相匹配的。
2.2 港口城市的功能结构应当符合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
为了顺应临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将和平路、环海路作为开发区的南北向主要空间发展轴,依托疏港高速、疏港铁路,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北部、南部和东部发展,形成产业与生活明确分离的功能布局,打造商贸办公综合中心和行政商贸文化中心作为开发区的增长极核,中部综合生活区提供后勤保障,龙口河、北马南河、河口于河、八里沙河成为开发区的生态廊道,道恩湖为中心的湿地公园作为开发区的绿肺。产生龙口港发展区、港口产业园、生活服务区、工业园区和人工岛产业群等五大功能片区;从单一的港口、居住、工业组团发展出临港产业、保税物流、商业贸易等关联产业,沿道路向内陆辐射扩张,整个城市进一步朝组合形态演进,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功能组团。沿渤海带状发展的开发区各功能片区有机互动,焕发勃勃生机。总的说来,形成了三轴五区的结构模式。
2.3 港口城市土地利用需要确定宏观层面的具有整体性的布局原则
港口城市往往位于城市的拥挤地带,港区和城市相互交织,对港口来说,港区零散狭窄,使用不便;对城市来说,滨海岸线被侵占,城市交通压力大。因此,龙口市的港口发展可以将港区集中迁往开发区北部,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扩大优化,既可以提高港口效率,也可以腾出土地,便于城市发展商业、金融、居住、休闲旅游等。
此外,沿海城市还可以填海造地,为城市的发展提高新的土地资源。目前,龙口市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蓝色经济突破区,向海洋要土地,其人工岛填海规划首期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140平方公里。
2.4 城市交通组织要实现港口和城市的便捷快速联系,建立综合交通体系
龙口市开发区是沿海岸线布局的带状城区,周边的道路系统较为复杂,涉及到疏港高速公路、疏港铁路、环海路和城市主次道路。因此城市的道路系统不仅要解决狭长地段的纵深交通,还要合理解决与外对交通的相互干扰。
开发区的道路系统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主干道成“十横四纵”格局。其中“十横”自北向南分别为:电厂南路、新港路、海港路、龙海路、港城大道、龙中路、新龙路、龙泉路、政海路;“四纵”即振兴路、和平路、逄牟路、龙港路。
2.5 临港产业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龙口市的工业资源大部分是由龙口港提供的,将来的产业发展也仍然需要依靠港口,因此城市的产业布局不但需要紧密围绕港口开展,还应当顺应城市的发展阶段,满足城市功能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要求。以龙口港为母体,龙口市发展出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能源、船舶修造、加工贸易五大临港工业集群。围绕这五大临港工业集群,开发区内形成了龙口港发展组团、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和以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组团三大功能组团,未来根据港口发展需要还应当依托铁路建设物流仓储组团。顺应这一格局,开发区的产业发展以南北主干路为十字形轴线,工业、仓储等城市的各项工业产业及相关项目都沿轴线规划,同时,城市的远景发展也将依托这条产业轴线向东扩展,拓宽港口的陆域纵深。
图5 龙口市开发区产业分区示意图
参考文献:
著作:
[1]王缉宪. 中国港口城市互动与发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胡俊. 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张京祥.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