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论述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进的做法,提出课程体系综合化和模块化、优化教学内容结构、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建立课程题库、“岗位化”考核内容等对策,为汽修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 多样化教学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05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也对我国汽修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即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作为汽修专业的主要教育基地,应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对汽修专业教学进行合理的改进。
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为严重,没有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违背了职业教学的目标。传统汽修专业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更新
一是中职学校将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沿用到职业教育中,普通课程设置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技能培养,与中职教育目标脱节;二是过时的传统内容没有被及时地舍弃,而关键性的新知识又无法及时加入,课程的数量、书本中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大多是过时的内容,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也就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二)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无法直观地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而到了真正的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契合度较差,学生往往只能够通过模仿来达到训练效果,很难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身的技能。再加上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学习压力过大,最终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从而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师资跟不上
中职学校缺少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够开展实践教学的高素质专业师资团队,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开展高效的实践教学,急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汽修专业课程应结合汽修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校的教育特色,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师资队伍,以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
我国中职学校通常为三年制教育模式,部分学校主要采用分段式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汽车故障诊断与性能测试》《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等专业课程。采用这种分段式的课程体系,虽然具备较强的系统性,能够逐步地完成学科教学,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是分离的,理论教学脱离了实践教学,不符合中职学校技术教育的要求。
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改进应将职业素质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将学生能力作为本位,将职业实践训练作为主线,围绕项目课程予以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基于此,应全面整合汽修专业课程,将汽修专业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当代汽修行业的检测、维修、管理、服务等社会需求,建立以《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子设备与维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等课程为主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旧的课程体系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将课程分成职业技术课、公开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技术课分成四个主要的专业模块,分别为汽车电子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再对每一个专业模块分成以各个子系统为主的小模块。
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
1.充分结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以及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制订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2.对传统学科化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存在的重复和分离予以避免,减少了理论教学的占比,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占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具有更好的连贯性。
3.重新定义能力、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将教材作为基础进行重新编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发动机工作原理、汽油喷射式供给系、配气机构、采油供给系、润滑系、发动机装配调试、曲柄连杆机构、冷却系、化油器式供给系、柴油机供给系等内容。原有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虽然涉及汽修多个方面的内容,但内容结构体系较为繁杂,在新教材中可以将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分为十个独立的章节,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每个章节中设置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技能实践、复习思考等四个模块,从而使教材内容更为全面,知识体系更为完整。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应当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一,教师可以运用 PowerPoint 技术平台,结合图片、动画、录像剪辑等资源制作幻灯片,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其二,教学方式与课程特点相结合,采用电教板、现场实物教学等方式,开展更为直观的教学。其三,利用项目教学法針对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任务中,实现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设置与方向控制系统、汽车发动机、汽车钣金、汽车电气等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如果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实训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必然会取得质的飞跃。 (四)改进考核模式和方法,建立课程题库
1.创新考核方法
旧的课程体系通常以试卷考试的方式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这对新的课程体系而言并不适用。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考核,不应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还应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其一,在教学过程中,单元教学完成后就进行一次阶段性的理論和技能综合考核,考量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成绩,综合衡量学生该阶段学习水平;再对各阶段考核的所有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学生的总体成绩。此外,学生的实训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也考虑在课程总成绩之内。其二,针对各个不合格的科目开展相应的补考,并对课程中不合格的模块分别设置考试;针对学生各个模块中不及格的理论知识、实训技能等进行相应的补考。其三,可以采取课堂答辩或者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实训考核主要是以答辩和实践操作来进行考核,丰富考核方法,体现课程评价的全面性。
2.建立课程试题库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成立专业小组,编写相关教学课程的实践和理论题库,题库的编写应当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可以以单元为一个独立的考核模块,题型要尽量丰富。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将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考核。针对每个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设置专门的考题。其次,可以任意选择几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将这些内容统一看作一个模块进行理论考核,设置专门的考题。最后,在期末综合考试中,可以将整本教材的内容看作一个大的模块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这与传统考试相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本教材或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实训技能考核则应当以岗位技能需求和教学中必开的实训项目为基础,选择操作性强、具有典型性、设备较为齐全的项目作为题库考核项目。
3.“岗位化”考核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效果,对汽修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当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再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需要将“中级汽车维修工”的岗位知识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课程试题库中的理论试题则需要将《国家中级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作为基本的试题内容和范围;其次,实训技能方面需要将“中职汽车维修工”的岗位技能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实训技能考核主要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试题为主。考核内容“岗位化”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实际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掌握水平,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实际的上岗能力,只有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确保学生今后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汽修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对汽修专业教学进行改进,确保专业教学的持续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亦凡.浅谈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电子商务,2015(8)
[2]李拥军.职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5(6)
[3]赵 明.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6(12)
[4]和林军.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
【作者简介】李献龙(1967— ),汉族,大学本课学历,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
(责编 罗汝君)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 多样化教学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05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充足的空间,同时也对我国汽修职业技术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即需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作为汽修专业的主要教育基地,应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对汽修专业教学进行合理的改进。
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较为严重,没有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以理论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违背了职业教学的目标。传统汽修专业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乏更新
一是中职学校将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沿用到职业教育中,普通课程设置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技能培养,与中职教育目标脱节;二是过时的传统内容没有被及时地舍弃,而关键性的新知识又无法及时加入,课程的数量、书本中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大多是过时的内容,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也就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二)教学方式落后
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无法直观地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而到了真正的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契合度较差,学生往往只能够通过模仿来达到训练效果,很难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身的技能。再加上这种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学习压力过大,最终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从而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师资跟不上
中职学校缺少既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又能够开展实践教学的高素质专业师资团队,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开展高效的实践教学,急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汽修专业课程应结合汽修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校的教育特色,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师资队伍,以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课程体系综合化、模块化
我国中职学校通常为三年制教育模式,部分学校主要采用分段式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汽车故障诊断与性能测试》《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等专业课程。采用这种分段式的课程体系,虽然具备较强的系统性,能够逐步地完成学科教学,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是分离的,理论教学脱离了实践教学,不符合中职学校技术教育的要求。
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改进应将职业素质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将学生能力作为本位,将职业实践训练作为主线,围绕项目课程予以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基于此,应全面整合汽修专业课程,将汽修专业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当代汽修行业的检测、维修、管理、服务等社会需求,建立以《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子设备与维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等课程为主的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旧的课程体系相比,新的课程体系主要将课程分成职业技术课、公开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技术课分成四个主要的专业模块,分别为汽车电子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再对每一个专业模块分成以各个子系统为主的小模块。
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
1.充分结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以及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制订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2.对传统学科化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存在的重复和分离予以避免,减少了理论教学的占比,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占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具有更好的连贯性。
3.重新定义能力、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创新教学内容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将教材作为基础进行重新编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发动机工作原理、汽油喷射式供给系、配气机构、采油供给系、润滑系、发动机装配调试、曲柄连杆机构、冷却系、化油器式供给系、柴油机供给系等内容。原有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虽然涉及汽修多个方面的内容,但内容结构体系较为繁杂,在新教材中可以将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分为十个独立的章节,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每个章节中设置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技能实践、复习思考等四个模块,从而使教材内容更为全面,知识体系更为完整。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应当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一,教师可以运用 PowerPoint 技术平台,结合图片、动画、录像剪辑等资源制作幻灯片,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其二,教学方式与课程特点相结合,采用电教板、现场实物教学等方式,开展更为直观的教学。其三,利用项目教学法針对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任务中,实现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设置与方向控制系统、汽车发动机、汽车钣金、汽车电气等内容相关的项目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如果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实训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效果必然会取得质的飞跃。 (四)改进考核模式和方法,建立课程题库
1.创新考核方法
旧的课程体系通常以试卷考试的方式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这对新的课程体系而言并不适用。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考核,不应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还应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其一,在教学过程中,单元教学完成后就进行一次阶段性的理論和技能综合考核,考量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成绩,综合衡量学生该阶段学习水平;再对各阶段考核的所有成绩进行综合评估,得出学生的总体成绩。此外,学生的实训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也考虑在课程总成绩之内。其二,针对各个不合格的科目开展相应的补考,并对课程中不合格的模块分别设置考试;针对学生各个模块中不及格的理论知识、实训技能等进行相应的补考。其三,可以采取课堂答辩或者笔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实训考核主要是以答辩和实践操作来进行考核,丰富考核方法,体现课程评价的全面性。
2.建立课程试题库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成立专业小组,编写相关教学课程的实践和理论题库,题库的编写应当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可以以单元为一个独立的考核模块,题型要尽量丰富。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将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考核。针对每个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设置专门的考题。其次,可以任意选择几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将这些内容统一看作一个模块进行理论考核,设置专门的考题。最后,在期末综合考试中,可以将整本教材的内容看作一个大的模块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这与传统考试相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本教材或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实训技能考核则应当以岗位技能需求和教学中必开的实训项目为基础,选择操作性强、具有典型性、设备较为齐全的项目作为题库考核项目。
3.“岗位化”考核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效果,对汽修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当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要求,再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知识方面,需要将“中级汽车维修工”的岗位知识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课程试题库中的理论试题则需要将《国家中级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作为基本的试题内容和范围;其次,实训技能方面需要将“中职汽车维修工”的岗位技能要求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实训技能考核主要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中“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试题为主。考核内容“岗位化”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实际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掌握水平,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实际的上岗能力,只有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确保学生今后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汽修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对汽修专业教学进行改进,确保专业教学的持续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亦凡.浅谈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J].中国电子商务,2015(8)
[2]李拥军.职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5(6)
[3]赵 明.汽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6(12)
[4]和林军.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式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3)
【作者简介】李献龙(1967— ),汉族,大学本课学历,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