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血小板消耗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治疗并死亡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无肝病的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循环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数,脾脏指数和是否合并血栓性并发症作为参数来评估血小板产生破坏/隔离-消耗平衡。结果:入选61例患者(20例慢性肝炎患者,41例肝硬化患者)。(1)与非肝硬化组或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死亡前5 d的血小板计数显著较少(P<0.05)、血小板计数与PT/INR值呈显著负相关(r=-0.322,P=0.008);死亡前2至4周的血小板计数及巨核细胞数显著较低(P<0.05)。(2)肝硬化组脾脏指数比非肝硬化组或对照组均显著更高。(3)肝脏病患者中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与无血栓并发症患者相比[(121±94)×109·L-1],血栓并发症患者死亡前5 d内的血小板计数[(82±43)×109·L-1]显著较低(P=0.03)。而PT/INR值显著较高(P=0.009)。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巨核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血栓并发症均是血小板计数的独立决定因子;巨核细胞计数和脾脏指数为死亡前24周血小板计数的独立决定因子。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为一种多因子作用的现象,血小板消耗与主要血栓性事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