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王芸在2006年第三期《芳草》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虞兮虞兮》。王芸在这部作品中一改过去纤细文弱、灵光闪烁的语言风格,恬静、从容、朴实地讲叙了两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悲剧故事。本篇可以说是作家多年沉淀于生活深处、渗透于心的一部优秀的中篇力作。
心里搁着一块发光体
甘应鑫:从自由来稿中发掘出《虞兮虞兮》就因为觉得这个题目蛮有意思,编完它心情就变得很难琢磨了。先黯然,后兴奋,再茫然。它细腻的情愫扰乱了我的心绪,它让我几度难受得龇牙咧嘴,欲言又止。《虞兮虞兮》是一部关于道德与欲望迷失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余熙的出场,一下逗乐了读者,空气中幽默的元素在她经历的各种“怪味”中引爆,一下炸开了我们平静生活的表面和被欲望包裹着的冷漠的表情,你这种深入试图找寻的是什么?
王 芸:《虞兮虞兮》的题目源于“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句诗里含了巨大悲戚之音。《虞兮虞兮》的开篇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拥挤的公汽,纷杂的气味,动弹不便的困境,夹在人群之中的人前后受困,动弹不得,车厢中对抗又融合的各种气味,就像生活中纷至沓来、让人无力拒绝的事物,从四面八方侵袭着你,包裹着你,人唯一的选择是面对,被它击打,侵蚀,吞没。这是很多普通人一天生活的真实流程之一,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生活场景。
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站着余熙。一个生活在底层、外表疲惫内心忧戚的普通女人。她像很多人一样勉力支撑着,在人群中挤占到一个小小的足够容身的空间,而在内心,她有着对“洁净”的渴望和坚持。我设计了一个细节,当一个男人不洁的气息源源不断喷吐在余熙的脖颈上时,她生出一个念头“回去得马上洗洗脖子”。而实际上,走出这个车厢的余熙,在洗净脖颈之后,还要面对生活的诸多不洁,诸多困境,诸多艰难……
总觉得人群中的大多数,生活得琐碎、艰辛、庸常,甚至卑微求全。可我相信,在每个人心里搁置着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它的光芒从内向外照彻了平凡生命。它让冗长灰调的生活有了光彩,变得可以耐受。我希望自己的小说,能捕捉到那样的几缕光芒,并将之折射,凸显,让更多的人感应到。
甘应鑫:余熙,这个女主人公生活在被挤压的环境,家庭情感也好,人际关系也罢,压得她透不过气,但是这个自食其力的“下岗一枝花”是小说中最动人的形象。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你的创作冲动来自哪里?灵感是从何处开花?
王 芸:我一直很想写一个底层的女性,她承受着生活本身的复杂、残酷所具有的沉甸甸重量,隐忍而坚强地活着,却依然活得美好。像山林中的兰花,即使无人观赏,也会绽放,发出幽香。那香气,源于心性的美好。
我将余熙设计成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独力面对生活。她需要抚养还未满十岁的儿子,要照顾死去丈夫的母亲,要在下岗失去稳定的经济收入后,为一家三口的生存奔波。但这些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艰辛,于是,我又设计了精神层面的困境。而精神层面的困境,又是通过乖戾无常的生活情节来推动的。一个与余熙有着多年友谊的女人朱贝丽,将一个男人李兴泉带进了她的生活。余熙与前夫有着很深的感情,她之所以接受这个男人,是为了孩子。父亲角色的缺失,在孩子的成长中显露出来的弊端,让余熙没有选择地“利用”了李兴泉。三个人的人生轨迹由此发生了交叉。到最后,情感和友谊的背叛,也是道德的背叛,带给余熙的是心灵的巨恸。但余熙以自己的方式承受下来了,她疼,她痛,但默然隐忍地承受着这疼这痛,同时经历了精神上的蜕变,她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疯狂报复,没有就此沉沦……小说在此嘎然而止,但在内心,我相信生命自身的芳香,会让余熙这个女人心上的伤口愈合。即使无法愈合,她也会带着伤口继续散发出芳香。
生命需要一些束缚
甘应鑫:《虞兮虞兮》里的人物命运比较被动,人无法主动选择人生的走向,失去只能任凭它失去。在爱与恨,喜与悲,哀与怨之中周旋着的朱贝丽是唯一主动选择的,但她是将错就错,是背叛了友情,偷来了爱情。在命运面前,人物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一次次徒劳的挣扎。对此你最后的回应和坚守的是什么?你相信宿命吗?
王 芸:其实,朱贝利是看似主动地选择。她活得很自我,很自私,任由欲望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空间里膨胀。即使是这样一个女人,也是渴望真情的,她希望热烈的爱与被爱,也希望将多年培植起来的友谊保持下去,但她最终无法抓牢这些,因为她自身是“飘”在生活中的。那是一种真正的“被动”状态。情欲是她渴望把握生活、亲近生命的一种方式。很不幸,情欲也是一种“飘”的东西,这让她离自己渴望的东西越来越远,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生命是需要一些束缚的,比如信仰,比如道德固守,比如某种敬畏或者畏惧,就像可以让人扎根到大地中、摆脱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根须,也为生命提供着某种滋养。
写过几年小说,渐渐地觉出,这世上少有坏得十分彻底的人,绝大多数人只是像张爱玲说的那样,有分寸地坏着。也不是坏,只是不够完美。人都有属于个人的自私,这是天性决定的。向善向美的修养,可以帮人适度地克服这种自私性。但绝大多数人因为自私而看不到别人的立场,只看到自己的立场。更有一些人执著于自己的立场,做出伤害到别人的事情。也许不是他的初衷,但有了那样的结果。于是,世界就成了现在这样,混乱,驳杂,难以把握,难以信任,难以应对。在《虞兮虞兮》中,我尽量写出人的这种复杂,余熙的复杂,朱贝丽的复杂,李兴泉的复杂,小树奶奶的复杂,宋的复杂,甚至包括小树的复杂。
在我本人,是有一点点相信宿命的。但我希望笔下的人物不信,希望他们能依靠自身的生命力,从命运的笼罩之中伸出一根哪怕是十分细弱的枝芽。
写作需要广泛地吸纳
甘应鑫:《虞兮虞兮》结构并不复杂,但看得出设计精细,坚实。十五个小节如同交响乐的十五个乐章,独立而又能首尾照应演奏。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是为了避免阅读的疲惫,还是别的?
王 芸: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有时候一个情节,是分在几个章节中补充完整的。它分散在几个不同的章节中,相互呼应,补充,揭开一些被遮盖的东西,又遮盖一些之前被揭开的东西。这是为了造成一种结构上的呼应、回环,使之更精巧;也是服从叙述和刻画人物的需要。这十五个章节分别以不同的人物为主体,也是便于从不同人物的内心切入,而不仅仅停留于浅表的描写和叙述。
甘应鑫:这部小说的创作中遇到过难处吗?摆脱它们的动力来自什么?
王 芸:我觉得最难的是起笔。一般开始写一篇小说前,我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构思过程。起笔顺了,后面写起来就会十分顺畅。甚至在写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情节、细节,自然而然地冒出来,扭转了最初构思的方向。但那样的情节、细节,通常都更为合理,更为生动传神。再是结尾,在什么时候煞尾,这尾巴要甩得漂亮、有力,能让人隐隐地感觉到它在空气中的波动和回响,对我来说是需要特别费心之处。
甘应鑫:这部小说的问世,于你的文学写作有何重要的意义?
王 芸:我觉得是实现了我创作目光的一次转向,也让我在刻画人物方面,由原来的浅层走向了深层。在这篇小说里,我不仅仅是讲了一个还算吸引人的故事,也写出了人生的某种疼痛感。不知读者认不认同。
甘应鑫:写作之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王 芸:我总是觉得,一个致力于写作的人,不需要生活本身太精彩,但需要他对生活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就像科学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也需要他不断地补充“能量”和不同方面的“营养”。以前写散文,是伸出一两根敏感的触须去感受生活;现在写小说,需要吸纳,广泛地吸纳,这让我张开了许多的触角去感应生活的丰富、多面、复杂。遇到一种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我会格外留心,不一定是身体力行,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细致地观察。
甘应鑫,男,青年作家,现居武汉;王芸,女,青年作家,现居湖北荆州。
心里搁着一块发光体
甘应鑫:从自由来稿中发掘出《虞兮虞兮》就因为觉得这个题目蛮有意思,编完它心情就变得很难琢磨了。先黯然,后兴奋,再茫然。它细腻的情愫扰乱了我的心绪,它让我几度难受得龇牙咧嘴,欲言又止。《虞兮虞兮》是一部关于道德与欲望迷失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余熙的出场,一下逗乐了读者,空气中幽默的元素在她经历的各种“怪味”中引爆,一下炸开了我们平静生活的表面和被欲望包裹着的冷漠的表情,你这种深入试图找寻的是什么?
王 芸:《虞兮虞兮》的题目源于“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句诗里含了巨大悲戚之音。《虞兮虞兮》的开篇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拥挤的公汽,纷杂的气味,动弹不便的困境,夹在人群之中的人前后受困,动弹不得,车厢中对抗又融合的各种气味,就像生活中纷至沓来、让人无力拒绝的事物,从四面八方侵袭着你,包裹着你,人唯一的选择是面对,被它击打,侵蚀,吞没。这是很多普通人一天生活的真实流程之一,也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一个生活场景。
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站着余熙。一个生活在底层、外表疲惫内心忧戚的普通女人。她像很多人一样勉力支撑着,在人群中挤占到一个小小的足够容身的空间,而在内心,她有着对“洁净”的渴望和坚持。我设计了一个细节,当一个男人不洁的气息源源不断喷吐在余熙的脖颈上时,她生出一个念头“回去得马上洗洗脖子”。而实际上,走出这个车厢的余熙,在洗净脖颈之后,还要面对生活的诸多不洁,诸多困境,诸多艰难……
总觉得人群中的大多数,生活得琐碎、艰辛、庸常,甚至卑微求全。可我相信,在每个人心里搁置着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它的光芒从内向外照彻了平凡生命。它让冗长灰调的生活有了光彩,变得可以耐受。我希望自己的小说,能捕捉到那样的几缕光芒,并将之折射,凸显,让更多的人感应到。
甘应鑫:余熙,这个女主人公生活在被挤压的环境,家庭情感也好,人际关系也罢,压得她透不过气,但是这个自食其力的“下岗一枝花”是小说中最动人的形象。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你的创作冲动来自哪里?灵感是从何处开花?
王 芸:我一直很想写一个底层的女性,她承受着生活本身的复杂、残酷所具有的沉甸甸重量,隐忍而坚强地活着,却依然活得美好。像山林中的兰花,即使无人观赏,也会绽放,发出幽香。那香气,源于心性的美好。
我将余熙设计成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独力面对生活。她需要抚养还未满十岁的儿子,要照顾死去丈夫的母亲,要在下岗失去稳定的经济收入后,为一家三口的生存奔波。但这些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艰辛,于是,我又设计了精神层面的困境。而精神层面的困境,又是通过乖戾无常的生活情节来推动的。一个与余熙有着多年友谊的女人朱贝丽,将一个男人李兴泉带进了她的生活。余熙与前夫有着很深的感情,她之所以接受这个男人,是为了孩子。父亲角色的缺失,在孩子的成长中显露出来的弊端,让余熙没有选择地“利用”了李兴泉。三个人的人生轨迹由此发生了交叉。到最后,情感和友谊的背叛,也是道德的背叛,带给余熙的是心灵的巨恸。但余熙以自己的方式承受下来了,她疼,她痛,但默然隐忍地承受着这疼这痛,同时经历了精神上的蜕变,她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疯狂报复,没有就此沉沦……小说在此嘎然而止,但在内心,我相信生命自身的芳香,会让余熙这个女人心上的伤口愈合。即使无法愈合,她也会带着伤口继续散发出芳香。
生命需要一些束缚
甘应鑫:《虞兮虞兮》里的人物命运比较被动,人无法主动选择人生的走向,失去只能任凭它失去。在爱与恨,喜与悲,哀与怨之中周旋着的朱贝丽是唯一主动选择的,但她是将错就错,是背叛了友情,偷来了爱情。在命运面前,人物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一次次徒劳的挣扎。对此你最后的回应和坚守的是什么?你相信宿命吗?
王 芸:其实,朱贝利是看似主动地选择。她活得很自我,很自私,任由欲望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空间里膨胀。即使是这样一个女人,也是渴望真情的,她希望热烈的爱与被爱,也希望将多年培植起来的友谊保持下去,但她最终无法抓牢这些,因为她自身是“飘”在生活中的。那是一种真正的“被动”状态。情欲是她渴望把握生活、亲近生命的一种方式。很不幸,情欲也是一种“飘”的东西,这让她离自己渴望的东西越来越远,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生命是需要一些束缚的,比如信仰,比如道德固守,比如某种敬畏或者畏惧,就像可以让人扎根到大地中、摆脱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根须,也为生命提供着某种滋养。
写过几年小说,渐渐地觉出,这世上少有坏得十分彻底的人,绝大多数人只是像张爱玲说的那样,有分寸地坏着。也不是坏,只是不够完美。人都有属于个人的自私,这是天性决定的。向善向美的修养,可以帮人适度地克服这种自私性。但绝大多数人因为自私而看不到别人的立场,只看到自己的立场。更有一些人执著于自己的立场,做出伤害到别人的事情。也许不是他的初衷,但有了那样的结果。于是,世界就成了现在这样,混乱,驳杂,难以把握,难以信任,难以应对。在《虞兮虞兮》中,我尽量写出人的这种复杂,余熙的复杂,朱贝丽的复杂,李兴泉的复杂,小树奶奶的复杂,宋的复杂,甚至包括小树的复杂。
在我本人,是有一点点相信宿命的。但我希望笔下的人物不信,希望他们能依靠自身的生命力,从命运的笼罩之中伸出一根哪怕是十分细弱的枝芽。
写作需要广泛地吸纳
甘应鑫:《虞兮虞兮》结构并不复杂,但看得出设计精细,坚实。十五个小节如同交响乐的十五个乐章,独立而又能首尾照应演奏。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是为了避免阅读的疲惫,还是别的?
王 芸: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有时候一个情节,是分在几个章节中补充完整的。它分散在几个不同的章节中,相互呼应,补充,揭开一些被遮盖的东西,又遮盖一些之前被揭开的东西。这是为了造成一种结构上的呼应、回环,使之更精巧;也是服从叙述和刻画人物的需要。这十五个章节分别以不同的人物为主体,也是便于从不同人物的内心切入,而不仅仅停留于浅表的描写和叙述。
甘应鑫:这部小说的创作中遇到过难处吗?摆脱它们的动力来自什么?
王 芸:我觉得最难的是起笔。一般开始写一篇小说前,我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构思过程。起笔顺了,后面写起来就会十分顺畅。甚至在写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新的情节、细节,自然而然地冒出来,扭转了最初构思的方向。但那样的情节、细节,通常都更为合理,更为生动传神。再是结尾,在什么时候煞尾,这尾巴要甩得漂亮、有力,能让人隐隐地感觉到它在空气中的波动和回响,对我来说是需要特别费心之处。
甘应鑫:这部小说的问世,于你的文学写作有何重要的意义?
王 芸:我觉得是实现了我创作目光的一次转向,也让我在刻画人物方面,由原来的浅层走向了深层。在这篇小说里,我不仅仅是讲了一个还算吸引人的故事,也写出了人生的某种疼痛感。不知读者认不认同。
甘应鑫:写作之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王 芸:我总是觉得,一个致力于写作的人,不需要生活本身太精彩,但需要他对生活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就像科学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也需要他不断地补充“能量”和不同方面的“营养”。以前写散文,是伸出一两根敏感的触须去感受生活;现在写小说,需要吸纳,广泛地吸纳,这让我张开了许多的触角去感应生活的丰富、多面、复杂。遇到一种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我会格外留心,不一定是身体力行,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细致地观察。
甘应鑫,男,青年作家,现居武汉;王芸,女,青年作家,现居湖北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