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特点”“巧”写抢分四月篇之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高考作文有显著的命题特点。材料作文确实很开放,但在开放中有没有“潜在”的限制?不同的试题类型有没有不同的抢分之道?同一试题类型有没有“出奇”的出彩“捷径”……答案当然是——“有”!
  然而事实却是:在文体的“潜在”限制上,以选择记叙文为最佳文体的考生偏偏写成议论文;在对立意等级的“潜在”划分上,以写出思辨味儿为一类文立意的考生偏偏说理肤浅;在对内容的“潜在”限制上,以彰显文化底蕴为出彩之道的考生偏偏所选的材料缺乏内涵……
  所以,高考作文的写作,不仅要“中规中矩”地写,而且还要根据其显著的命题特点及潜在的“抢分”之道,学会“巧”写!
  显著特点一:引导考生培养开放思维及思辨能力
  真题研读:新课标卷Ⅰ“小陈举报老陈”;新课标卷Ⅱ“最具风采人物的评选”;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天津卷“范儿”;安徽卷“观察蝴蝶翅膀”;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与近”。
  抢分秘籍
  彰显开放思维及思辨能力——在立意时或分析素材时一定要体现出十足的思辨味儿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克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便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如优秀作文《远近结合,感知自然》片段——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吗?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所以,我们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高分评点】
  这段文字,作者既没有完全否定“古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也没有完全肯定“古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既没有完全否定“现代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也没有完全肯定“现代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而是呼唤将“远近之利”相结合去感知自然。如此将“远”与“近”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完美结合,并指出其哲学与现实意义,使文章充满了十足的思辨味儿。
  2.用普遍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在议论文写作中,考生应运用普遍联系的思维,善于分析形式与内容、结果与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优秀作文《提升内在实力》片段——
  韩国是一个整容大国,因为韩国文化里对外表极为尊崇。韩国青少年自杀率颇高,而对外表的不满意又是自杀的主要原因。爱美之心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极端表现真是让人困惑。韩国小姐的照片公布后引人吐槽,个个都是标准的锥子脸大眼睛小嘴巴,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更让人不解的是,已经美得无可挑剔的韩国明星也需要靠整容来抚慰自己内心对丑的恐惧。其实外表怎样并不真的就能改变你的一生,而内心丰盈才是真正的美。所以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的。
  【高分评点】
  韩国人爱整容是典型的重形式而轻内在实力的做法,作者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批判,有力地论证了只有提升内在实力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的观点,巧妙地阐释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优秀作文《实而务本,可以达人》片段——
  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写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他还曾作《洗儿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正如诗中所说,但凡人家养子女,莫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诗词书画全才、聪明绝顶的东坡居士偷偷悖逆世俗所望,想让儿子愚且鲁呢?这是“被聪明误一生”的他的无奈呐喊啊!他希望的不是儿子愚且鲁,而是忠厚实诚,更确切的说是“务本”。务本,之后立本,最后通达以至位列公卿。
  【高分评点】
  苏轼让儿子愚且鲁,这仅仅是个现象,愚且鲁的本质是让儿子学会忠厚实诚,最后通达以至位列公卿。作者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可谓眼光深邃。
  显著特点二: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
  抢分秘籍彰显对社会现实的紧密关注——在文中一定要融入大量的时事素材
  1.以试题热点材料为引子同类拓展
  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给老陈的一封信》片段——
  老陈,我知道你最近一定听了不少大道理。交通事故已经跻身当今人类几大“杀手”之列,伤亡率逐年上升……也许你会说:“拿那些遥远的数字吓唬谁呢,癌症倒是头号杀手,不也得听概率论的吗?”我相信,一定也有人跟你唠叨过“规则”意识。什么是规则?过去,“圣旨”是我们中国人奉行的圭臬。后来没了皇帝,有了宪法,法定的“规则”逐渐成了体系,所以国家已明确提出“依法治国”。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同时我们也都清楚,“潜规则”的根须在这片土地上扎得也太深。所以也许你也在疑问,“特权车”什么时候能够依法上路?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参加高考,别人却给孩子明目张胆地找人替考;我们的孩子千辛万苦地考入大学,别人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孩子从差校转入名校。前路漫漫,为什么总有一些“别人”待在我们身边,而你自己只不过是开车接个电话而已就要挨罚。和这些情况相比,你是委屈的,但话又说过来了,如果人人都不去践行依法治国,那么依法治国又怎能早日实现呢?
  老陈,不管怎么说,也希望你不要责备女儿,因为毕竟她做得很对。试想,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像她这样尊重公共秩序,尊重其他个体,也许压根儿就不会有今天的这场风波,而中国人呈现给世人的面目,也不会总与“插队”、“随地吐痰”、“全球扫货的土豪”和刻在名胜古迹上“到此一游”的题名联系在一起。我想,女儿对你的举报,是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质问和挑战。
  【高分评点】
  这段文字,考生以试题材料为引子,引出了特权车、教育公平、国民素养大讨论等时代焦点素材,如此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自然能夺高分。
  2.将热点素材与经典素材合理“混搭”
  如优秀作文《殊途同归》片段——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
  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梵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让康德整天剃须,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只管欣赏艺术即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高分评点】
  这段文字,作者以孔庆东揭穿莫言谎言这个热点素材为主,以梵高、鲁迅等经典素材为辅。如此安排,让阅卷老师既闻到了热点素材的时代气息,又嗅到了经典素材之淡雅,可谓相得益彰。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李元妮有一对儿女,姐姐万小登和弟弟万小达,唐山大地震那一天,姐弟俩分别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左右两端,李元妮在犹豫过后艰难地说出了“救小达”三个字。地震过后,小达的右手臂被截肢了,而家里人都以为死了的姐姐小登却在地震中奇迹般地活下来,被王家收养。  书中的母亲李元妮有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她当年选择救儿子小达为的就是“留后”,但她为了丈夫和女儿却一辈子都不肯搬家,生怕他们回来的时候找不到家。  而另一
有人说,谎言重复一千次,便成为真实。这里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说谎者成功地让别人把虚假错误地当成了真实;第二种可能是,说谎者开始知道自己说的不是真话,甚至还会内疚,但久而久之,便认为自己并没有说谎——他成功地欺骗了自己。  如果说谎者自己不认为是在说谎,那么他是否就在说真话呢?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在说真话,那么,他是否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是诚实,什么是
2018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  你对此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是关系型的话题,讲述的是“群居”和“独居”的关系。侧重在转折后的一句“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所以材料的立意可以有三:第一个立意是独居带来的好处,带来的精神成长。在繁华盛世,唯有独
阿珍终究还是住进了医院,因为两小时前的一场“小碰撞”。  两小时前,阿珍在十字路口被右转的轿车撞伤了腿,司机执意送她去医院。她只摆摆手:“这点小伤,不碍事呀,我们以前这种小磕小绊自己涂点药水就好了。”  阿珍是我的外婆,但她执意让我喊她阿珍,“我哪有那么老!”是的,阿珍一点都不老,幼时的我随她住在老城区的屋子里,她爱美,用豆蔻将指尖染成橘红,又将头发扎成麻花辫,在末梢缀个蝴蝶结。“羞羞羞,阿珍比小
Ah, these jasmines, these white jasmines!   I seem to remember the first day when I filled my hands with these jasmines, these white jasmines.   I have loved the sunlight, the sky and the green eart
本应生活在深水区,可是,为了能看一看阳光,那条鱼游到了浅水区。它付出了生命,却得到了生命的满足,就像小小的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奋力拼搏。  人生亦是如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烛光,并拼搏着去接近它,触碰它,实现生命的意义。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生命会有终结,永恒的是人的精神,死是一瞬间的事,瞬间过后,永恒的便是人生的价值。”梵高,画坛上的怪杰,
车道沟十号院中一座树木掩映的小楼,就是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在地。  30年前的9月20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这里发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翻过长城,我们就能到世界任何地方”)。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听到中国的声音。  “翻过长城”,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但又何尝
刘半农先生说,方言是一个“地域的神味”。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在坚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保护好方言这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寄托乡愁的乡音,留住一个地方的“神味”,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近日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语言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学生对北京话认知情况日渐式微。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坚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地方方言,是一个
Harry was given two apples, a small one and a large one, by his mum. “Share them with your sister,” she said.  “So Harry gave the small one to his little sister and started tucking into the large one.
何刚的“义无反顾”和故宫的“有情有义”,展现了一幅文物捐赠和保护的美丽图景  32年前,淳朴的河南农民何刚,拒绝了文物贩子送上门来的一蛇皮袋现金,风尘仆仆地从家乡走进紫禁城的大门,将在自家院子中挖到的19件文物悉数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这19件元代银器,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元代银器方面藏品的空白,意义重大。完成捐赠之后,何刚的名字被镌刻在故宫博物院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上,木底金字。故宫还给了他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