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出独属于你的世界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巡诊】
  一
  第一次学情反馈结束后,我的语文考得很糟糕。妈妈让我反思为什么考不好,我本来心情就不好,便和她顶了两句。我赌气地躺在床上,妈妈只叹了口气,说了句:“这孩子,什么时候才会长大。”我哭了,这句话仿佛比打我几下还要痛。那天,妈妈在家校联系卡上写了好多话,她比我反思得还要多呀!我现在才知道,妈妈的爱仿佛变了,变得温柔了,但对我的刺痛却更大了。
  二
  那天快放学时,忽然下起了大雨,我没有带伞,只能坐在教室里,眼巴巴地等着爸爸来接我。
  眼看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回去了,我心里又焦急又难过,爸爸怎么还不来啊!
  终于,爸爸提着一把伞冲进了教室。我“哇”的一声哭了,爸爸连忙问:“怎么了?是不是害怕了?对不起,来晚了。车在路上没油了,我只好跑过来。跟我一起走吧。”我点点头,起身,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雨幕中。
  他永远不知道,我是因为看到他衣服前面湿了一大片才哭的。
  三
  “妈,我说过多少次了,叫你不要来学校,你烦不烦啊?” 她很生气。
  母亲一脸局促地看着她:“我只是……”
  她不耐烦地摆摆手:“没什么可是的,你快回去吧!呀,要熄灯了!”说着,便把母亲推出了宿舍。
  她躺下来才发现,床上变魔法似的多了一条被子。
  四
  又一次去姨妈家,又一次没忍住,走进了太姥姥的房间。
  静静地坐在那张空置已久却依然十分干净的床上,看着那张大藤椅,思绪不禁回到了从前……
  小小的我坐在太姥姥身上,太姥姥则躺在藤椅上。藤椅慢慢摇着,太姥姥对我哼着旧时的歌谣,脸上满是疼爱的笑容。有蝴蝶飞过的午后,阳光温暖舒适,树荫里落满了金黄的斑……
  这温暖的记忆,好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触手可及,却又那么遥远。
  我走过去,躺在藤椅上,藤椅发出了“嘎吱”的一声。我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不知过了多久,屋外传来了唤我的声音。
  我站起,椅子又是“嘎吱”一声,这次,仿佛要吵醒一世界的人了。
  课前导学
  在这次以“具体情境中的亲情”为主题的写作练习里,老师选择了四则语段,并标上了序号。请大家按照一二、二三、三四的顺序进行比较,说说你喜欢哪一则,以及喜欢的理由。
  【病理透视】
  1. 医学档案:陆定一《老山界》和都德《最后一课》的启示
  毛老师:在比较之前,先请大家把学案拿出来,翻到“情境例文”部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节选自《老山界》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节选自《最后一课》
  毛老师:这是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中的语段。第一个选段记叙了什么事情?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场面氛围如何?回答的时候,请顺便画下那些用以佐证的语句。
  学生:红军夜里爬老山界。刻画了红军英勇无畏、乐观的形象。氛围很豪迈,让人感到热血沸腾。
  毛老师:第二个选段呢?
  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他面对亡国时的痛苦。氛围凝重,还有悲痛。
  毛老师:从所画的内容看,这两个选段在营造情境上,主要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学生:描写,还有一些记叙。
  毛老师:看来,描写对营造具体情境贡献更大。那么,这两个选段的描写角度是否一样?
  学生:不一样。第一个选段中主要是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第二个选段里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毛老师:同样都是营造具体的情境,两个选段的相同之处在于,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安放情境、刻画人物,描写的作用非常明显;不同之处是,各种描写手法的使用各有侧重。总体来看,这两处营造得非常成功的情境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场景特征鲜明(很容易辨认出是什么样的场合);二是人物形象清晰(身份、情感或性格等极具个性特点);三是能给读者以一定的情感体验(诸如共鸣、自省、惭愧、感动等)。
  2.结合对具体情境概念与特征的了解,学生们汇报“初诊”的意见
  周华锋:我比较喜欢第一则,作者能把妈妈说的话给“我”的感受描述成“仿佛比打我几下还要痛”,尤其那句“妈妈的爱仿佛变了,变得温柔了,但对我的刺痛却更大了”,让我印象深刻。
  杨雨兮:我也喜欢第一则,比较符合我的生活,而且作者把自己受伤后的心思表现得非常细腻。
  俞慧琳:我个人喜欢第二则。因为第二则的场景很鲜明,人物形象很清晰,情感也很真挚,尤其最后的那处外貌描写,特别有味道。另外,第一则前面写考试考得不好被批评,后面又写家校联系卡上妈妈的留言,有点散,不如把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到其中的一件事情上去比较好。   毛老师:刚才,同学们比较了一、二两则语段。从对第一则语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典型性的选材和细腻独特的心理描写,往往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是,如果缺乏具体的细节,场景和人物就会显得相对模糊。所以,从情境的角度看,第一则语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对第二则语段的分析我们则会发现,精当的细节对营造情境、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确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关于二、三两则语段的比较,同学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霍一凡: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三则。因为这一则也比较符合我们的生活,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则语段虽然短小,但是作者处理得很精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比较多,比较有场面感。
  毛老师:的确,很多时候,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学们请注意,第三则语段分段很细,几乎一行一段;而且巧的是,每一段几乎就是一个分镜头,这种处理人物细节的小技巧能很好地凸显人物形象,大家不妨多借鉴。那三、四两则呢?
  蒋婕:我更喜欢第四则,记叙和描写结合,一边记叙回忆,一边用环境描写烘托氛围,表现情感。
  黄科:我也更喜欢第四则,语言平淡隽永,许多话都是含蓄的,和第三则完全不一样。另外,第四则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虚幻的感受变得真实可感。
  霍一凡:第四则更好,里面虽然没有什么心理描写,却在叙述回忆以及描写人物和环境时,处处留白,令人回味无穷。
  【诊疗方案】
  毛老师根据刚才的讨论,将零散的经验和方法归纳如下:1.情境需要具体的事情作为依托;2.典型且有个性的选材更吸引人;3.清晰鲜活的细节能为情境增色;4.多角度的人物描写可以使人物栩栩如生;5.环境描写能很好地渲染情境氛围;6.修辞以及留白等艺术手法能锦上添花;7.可以对人物活动密集的部分进行细分段,用情境感十足的分镜头凸显人物形象。
  毛老师要求同学们从下面两种方案中任选一种,进行写作实践。
  方案一:结合“诊疗方案”和实际经历,对“习作巡诊”中的第一则进行修改。
  方案二:结合“诊疗方案”和实际经历,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手到病除】
  12分钟后,学生们展示交流作品。
  方案一:
  考试结束后,我的语文考得很差。吃过晚饭,妈妈批评了我,我一气之下跑回了房间,赌气地躺在床上,把被子裹在身上。
  透过空隙,我看见妈妈跟了进来,站在门口看着我现在的样子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轻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了句:“这孩子,什么时候才会长大。”便慢慢地关上了门。
  房门发出“嘎吱”一声轻响,我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句话,仿佛比打我还要痛。
  (王丹洁)
  “这次考试怎么这么差?连这么简单的……”
  “够了!”母亲的话被我粗暴地打断,“你只知道关心成绩,在乎过我的感受吗?”我如同一只受伤的狮子,愤怒地朝她咆哮。
  听到这句话,霎时间,她的身子怔住了,僵硬了似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我忽然有些心虚,低下了头……
  房间里一片寂静。良久,听到她叹了口气,幽幽地说了句:“这孩子,什么时候才会长大。”我抬起头,看见她缓缓地走出了房间。
  我呆呆地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痛如长刺深扎,泪在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
  (袁 聪)
  师生点评
  学生:相比原作,王丹洁只选取了一件小事来展开场景,下笔就显得从容得多了。而且,描写母亲时,运用的手法也比较多样,从而使得母亲的形象细腻清晰,具有个性。文章采用了段落细分的方式,显得更有味道。
  毛老师:说得很好。我们再看袁聪的文章。袁聪同学注意选取个性化的言语和行为入文,使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的运用,将母亲的无奈、生气、关爱、伤心等表现得栩栩如生。细致的分段也带来了较为细腻的镜头感。此外,一些留白也为场景氛围增色不少。
  方案二:
  路上出奇地静,只有那大雨的“刷刷”声,不知疲倦地响着……
  在滂沱大雨的冲刷下,路上的行人都不免有些狼狈。我们也不例外。妈妈背着我的书包,一手撑着伞,一手揽着我急急忙忙地走着。
  孩子总有颗敏感的心。此刻,头顶的伞骨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一种慈爱自上而下流泻,醇厚得仿佛可以醉人。
  我更紧地贴着妈妈。妈妈的脚步忽然放慢了一些,但还是紧紧地揽着我,继续朝家走去。
  我们谁都没有说话。脚下的雨水里绽放着小小的水花,一路送我们回家。
  (杨雨兮)
  “儿子,起床了!”
  “啊,已经八点了!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叫我?八点半有同学聚会……”
  我赶紧洗漱了一下,就催妈妈送我到集合地点。一路上,我发现妈妈的电瓶车越来越慢,就一个劲儿地催促:“快点,快点……”
  终于踩着点赶到了,我如释重负,转过头对妈妈说:“妈妈,你快走吧。”
  我走了几步,下意识地回头,却看见妈妈推着车慢慢消失在人海里。
  原来,路上电瓶车就已经……
  (董锦涛)
  毛老师:杨雨兮的文章借助了雨中的风景来渲染母女之间细腻温暖的亲情,并做到了人物描写和环境渲染相得益彰。写雨中情而能不落俗套,个性化的选材和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功不可没。董锦涛的素材选取也很成功,他借助巧妙的情节,使文章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再加上一点留白的技巧,因而区区百余字便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杏林春暖】
  素材本是普通的,只是在时间和阅历的浸润中,往往会变得无比醇厚。下面为大家呈现学生习作片段两则,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希望能进一步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等你
  王 溢
  车水马龙的路上,霓虹灯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喧嚣里,汽车的鸣笛声尤其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14路公交车上人满为患。我躲在最后面靠窗的角落里,按捺着鼻腔里的阵阵酸楚,压下心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耳边传来熟悉的高音:“喂!”
  “妈,是我。”
  “儿子,你怎么还不回来呀?”话语里充满了浓浓的关心。
  “堵车了。”
  “那要我去接你吗?”语速快了几分。
  “不了,你们先吃吧。”我无法面对这令我更加愧疚的声音。“对了,我这回……考砸了。”我鼓足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对面的沉默就像路灯忽然闪了一下,随后,声音又响起来:“哦,快点回来,我们等你。”
  早 饭
  华 宁
  我喜欢吃妈妈为我做的早饭。上中学后,因为寄宿,我每周只能吃到两次了,因此格外珍惜;妈妈每次也准备得格外用心。
  今天,天阴沉沉的,一如我此刻的心情。我要去上补习班,妈妈却生病起不来,我想,早饭只能去外面解决了。
  经过客厅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向厨房望了一眼,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
  妈妈一身睡衣,穿着拖鞋,正站在煤气灶前。她的头发有些乱,低低的咳嗽声里,平日里宽宽的脊背竟显得柔弱了。锅里不知道是什么,香味却已经弥漫开来。
  可能是我的视线过于灼热,专注的妈妈终于回过头,看见是我,明显一愣,接着就笑了:“起来啦。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如果忽略她此时苍白的脸色,一定没人知道她是个病人。
  我的喉咙,突然哽咽了……
  当我们挥起手
  毛建清
  午后,我们的旅游大巴稳稳当当地行驶在花莲的一条大街上。因为刚刚在花莲军用机场上见到了几架美制战斗机,大家的兴奋劲显然还没有过去。
  “前面左手边的建筑就是‘荣民之家’,里面住着老兵。”小朱拿起话筒,说道,“一会儿你们看见围墙外的马路边有一些老人,就朝他们挥挥手。他们都是住在这里的老兵。”
  我们便纷纷向外看。随着大巴的前行,一排围墙出现在路边的矮坡上,围墙里是一排排小楼房,整整齐齐如同军营。围墙外的马路边,树荫下的人行道上,有头发霜白的老人或坐或缓步,当我们的车驶过,他们仿佛早就知道车里是谁,不约而同地纷纷向我们挥起了手。
  司机在这时也稍稍放缓了速度,那些挥动的手在车窗外便显得缓慢又清晰,如同钟摆,沉重又释然。
  我没能看清他们的脸,我想,他们也一定看不清我们的样子,彼此挥起手来,只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彼此的来处。
  这个季节是台湾的旅游旺季,每天都有许多大巴载着游客从这里经过。那些无法回去的老兵们,便费力地出来,在炎热的午后,躲在树荫下,等候着来自故乡的人,守候着每一个挥手问候的机会,从清晨到日暮。
  我看不清他们的容颜,看不到他们的眼睛,但日光照耀着那些白发,日光照耀着那些摇曳的手,就如同盛开的花。
  本来有些闹哄哄的车厢里,这一刻也安静了下来,我们都涌到左侧的窗前,努力地向那些陌生的老人挥手,希望他们能看见。
  窗玻璃隔绝了外面的嘈杂与里面的安静。这样的几十秒后,我们终于各自消失在彼此的视野里。
  历史有时就像棺材,沉重压抑,让人难以呼吸;思念则如白花,总爱盛开在岁月的下游,根在这头,花在那头。
  疏大四,江苏省“名师送培”专家团成员,常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首届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曾指导多名学生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毛建清,曾获常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任教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简介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坐落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老校址。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追求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精细管理,形成了“团结、勤奋、求真、向上”的校风,以及“勤学、好问、善思、乐创”的学风。
  近年来,学校着力于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强化写作教学,主张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作文、序列化写作、范例导写式作文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文教学成果显著。
其他文献
我生于20世纪90年代,周围的老人总说,我们生在幸福的年代。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我站在时间的河岸上,看着过去的河水流走。对于过去,我仅有的记忆,是天安门倒计时牌下拥挤的人群和当时我并不理解的欢呼。当我真正懂得回归的意义,真正感到生活的实实在在时,21世纪已经来了。当跨世纪的钟声响起,我成了欢呼人群中的一个……  这样想来,生于90年代的我们,并不是因为生于90年代而占了大
龙是柏树,树长堰塘,塘在成都西的一个山坳里。我去看它的时候已经中午,天不晴不雨,小船在长溪摇了一小时,人上岸,溪里的一群鸭子也上岸,竟一直导游到塘边。  塘实在的小,像一口游泳池,塘边的土峁上去就是人家,孤孤的一家,那个红袄绿裤的姑娘站在一堆柴禾前望着我,红肥绿瘦般地鲜艳。龙树螺旋形地横卧在塘的上空,让人担心要倒坍下去,亏得这土峁,以及土峁上的孤屋和姑娘压住了树根。我想,龙是从这一家农户出来的,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次念这首著名的散曲,除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之外,我总能感受到其中绵绵不尽的江南韵味。自从跟随学校小记者团去了趟杨桥之后,我对这首散曲所传达的江南意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人们印象中的江南应该满是水乡泽国、粉墙黛瓦、吴侬软语,可如今时代飞速发展,江南的许多城市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世界,少了柔和之美,多了强硬之姿。而杨桥却始终保持着原本
和《纪念白求恩》一样,本文的论说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段开宗明义,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第二段阐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道理;第三段指出,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能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第四段说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解放全中国;第五段论述了开追悼会的目的,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文章以悼念张思德同志为依托,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议论,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
陶勑恒,1951年9月生,江苏南京人。心理学教授,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客座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江苏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心理学会理事长, 南京红十字会“红十字灾难救助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督导。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9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年因为不洁用水而死亡的人数约为330万人,大多是5岁以下的儿童。拉丁语的“竞争”一词,原本形容的就是那些争夺河流的人。为争夺约旦河,以色列与邻国战斗了数十年,这场“战争”至今没有结束。    埃塞俄比亚·背水的比娜约  25岁的艾莉特奥·比娜约,家住埃塞俄比亚西南部柯恩索地区的弗洛村。弗洛村坐落在高山之巅,用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8岁时,比娜约就辍
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非常平淡无奇的欧洲小镇,它的房屋和街道与欧洲其他地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恐怕是几乎每一栋房屋上都挂着一块或几块牌子。如果你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读一下那些牌子上的名字,将会大吃一惊,因为竟然有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曾居住在这座小镇中,其中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歌德、格林兄弟为代表的大文豪们,还有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  这个神奇的小镇就是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
春江花月夜,雨打蕉窗时,焚一缕清香,操一曲瑶琴,世间万事,不过轻尘。那瑶琴的弦歌,在指尖、在七弦、在心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高山峨峨,流水洋洋,知音难觅。“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相遇让人无限感慨。岳飞“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忧愁叹息中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人生而有情,途路漫漫,聚散不可免,忧愁何以释?唯有瑶琴弦歌,诉尽心中意。“劝君
明正德三年(1508),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谪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龙场地处万山丛林,蛇虺魍魉、蛊毒瘴疠横行,随从一一病倒。王阳明觉得自己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唯有生死的意义尚未勘透,于是,除了照顾生病的随从,他便日夜端坐石窟之中,静默沉思。一天深夜,突然心中一片澄明,顿悟格物致知之理。此前,他曾经按照朱子“格物穷理”的思路,连续七天对着竹子苦思冥想,直至病倒却不得其理。此时,他大喜过望,
苏州的先贤们历经了人世的沧桑,厌倦了尘俗的喧嚣,想在繁华的苏州城中寻求灵魂的栖息之所,于是修建了一座座别出心裁、富有自然之趣的私家园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好像故意在避免什么似的。他们究竟要避免什么呢?  避免对称。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的布局避免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为了说明这一点,文章将苏州园林与我国北方的建筑进行比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