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的地方心史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忍受
  另一世界的痛苦,在洪湖
  不为同类所知
  ——哨兵《为一只受伤的白额雁而作》
  布罗茨基在评价温茨洛瓦的时候曾强调一个诗人与地方空间的重要关系:“每位大诗人都拥有一片独特的内心风景,他意识中的声音或曰无意识中的声音,就冲着这片风景发出。对于米沃什而言,这便是立陶宛的湖泊和华沙的废墟;对于帕斯捷尔纳克而言,这便是长有稠李树的莫斯科庭院;对于奥登而言,这便是工业化的英格兰中部;对于曼德里施塔姆而言,则是因圣彼得堡建筑而想象出的希腊、罗马、埃及式回廊和圆柱。温茨洛瓦也有这样一片风景。他是一位生长于波罗的海岸边的北方诗人,他的风景就是波罗的海的冬季景色,一片以潮湿、多云的色调为主的单色风景,高空的光亮被压缩成了黑暗。读着他的诗,我们能在这片风景中发现我们自己。”(《世界文学》2011年第4期)这样来说的话,哨兵心中独特之地则是洪湖,尽管这一故乡已经带有了异乡的成分,“在出生地与异乡间/飘荡,愿与故土/势不两立”(《乡关论》)。
  一个人在写作中所处理的事物和世界不是外加的,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的直接对应。包括近期的组诗《谈谈鸟儿》在内,近年来的哨兵近乎是一个一意孤行的写作者,他一直在孤独和隐忍中写作,一直在召集词语完成他个人的地方志和词语心史,甚至还试图用词语去改变现实世界。这不仅是其性格使然,更与这个时代“地方知识”以及因此形成的尴尬、分裂甚至退守、紧缩的写作命运有关。从其几年前的诗集《江湖志》和《清水堡》开始,这种写作路向已经被非常明确地建立起来了。
  这是洪湖地区不为人知的孤独的“鸟类”。
  哨兵仍一如既往地在加深一个写作者深隐的面影以及焦灼的内心世界——“在洪湖,干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事/像某个写诗多年的家伙,试图/用词语去改变什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不断强化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和精神特质,而存在的可能性危险就是容易导致某种程度的“自我紧缩”。这同时也是一场在写作中完成的精神自救。
  说到哨兵的诗歌及其精神背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洪湖”,就如说到于坚、雷平阳和王单单我们会自然想到云南一样。显然,洪湖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和生态空间,而且是在语言和想象中形成和叠加的文本空间和修辞空间。一定程度上,后者作为个人化的地方志和心灵史显得更为重要。而说到诗歌和地方(“地方”一词很容易被理所当然地理解和置换为“地理”“地域”)的关系又往往并非直接和对等,出生地、籍贯只是浮于浅层的一种身份。之所以强调哨兵诗歌写作的地方知识和空间构造,是因为当下很多的写作者对文本意义上的空间和地方缺乏足够的认识、理解以及再造能力。反观新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写作现状,我们确实在那些带有强烈的地方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得以重新审视社会的构造与现实生活的深层机制。诗人不只是拿着卡尺和测量仪,还是在内里完成精神测量的特殊族类,根据自然和地带的风向考察一个时代的特殊性和普世性问题。诗人在精神深处对应于地方主义者,类似于米沃什所说的具有“小地方的癖性”。这种空间习惯和小地方的癖性甚至决定了一个人此后乃至一生的记忆内容和回溯方向。
  诗人是怀有特殊的地方性知识和地理学的特殊群类,而空间和地理的象征不仅与个体具体的生存空间有关,更与自然地貌本身的结构以及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结构、秩序、等级关联,“地理也是象征的。物理上的空间转化成了几何标准图形,而这些图形就是发散性的象征符号。平原、故地、山脉,这些地貌一旦被嵌入了历史之中,便立刻变得有意义了。地貌是历史的,因此它可以转化成密码和象形文字。海洋与陆地、平原与高山、岛屿与大陆、雨林与沙漠的对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历史对立(包括各种不同社会、文化、文明之间对立)的象征。每一片土地都仿佛是一个社会:一个世界以及对现世和来世的看法。每一个历史都是一种地理,每一种地理都是象征的几何”(奥克塔维奥·帕斯《金字塔的批判》)。我在谈论哨兵诗歌的时候所用的地方知识显然更为强调的是“地方”的“知识”成因、空间的生产与构造、“地方”的文化象征性以及地方文化话语权力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对于哨兵而言,如何将草木洪湖、物态洪湖和记忆中的洪湖以及湖北转换为语言形态的空间至为关键。“新时代新区域地理学”导致以往空间结构以及人与空间关系的改变,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甚至剧烈转捩。这是无比孤独的时刻。在此意义上,我更认为哨兵的诗歌写作近乎带有“寓言”的性质。这使我想到当年无论是巴黎的广场、纪念碑,还是街区和流浪汉、密谋者,这一切对于波德莱尔这样的诗人而言都成了寓言,“寓言是波德萊尔的天才,忧郁是他天才的营养源泉。在波德莱尔那里,巴黎第一次成为抒情诗的题材。他的诗不是地方民谣;这位寓言诗人以异化了的人的目光凝视着巴黎城。”(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正是在真实地方和想象空间的交织中,诗人哨兵呈现出地方知识的白日梦和驳杂的寓言。在时代的转捩点上,寓言之诗已经产生。这是夜晚的一瞬,也是城市时代的一瞬,实际上也是历史的一瞬。寓言,介于现实之诗和历史之诗的夹层,由此诗人和读者都能够在历史和现实两者之间折回、往返。这需要诗人具有求真意志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这个过程就是激烈的“我说”和“他说”的同时亮相和彼此张看,是求真意志的语言历险中生命与语言的彼此激活和命名。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场内心化和词语化的戏剧冲突。正如诗人开车回洪湖在狭窄泥泞的土路上与一群牛相遇的进退两难的境遇,这实则是这个时代诗人在现代性城乡对立语境下的精神命运和现实遭际,“在八卦洲。与牛/对峙,打双闪/转向灯,摁电喇叭,耍/现代交通招数,甚至/猛踩油门,让发动机颤抖/让这一辆小车,像困兽”(《开车在八卦洲遇牛》)。交织而成的多层次的文本空间所显现和揭示出来的是分裂与不安的精神空间。由地方和地方经验上升为“知识”以及写作的能力是对当下包括哨兵在内的诗人的考验。
  洪湖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坐落于江汉平原,南面是长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导致水面缩小、水质下降、水草濒临枯竭、鸟类和鱼类资源急剧减少。上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760平方公里,现在湖泊面积锐减到34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只有1.35米。这是一个在强势崛起的城市化时代不断被强行缩减和退守的“地方”。而相对于此的写作,诗人和文字就具有了后视镜一样的功能。或者说诗人和语言成了“分洪区”——“这样一个事实必须表述:洪湖/这座县级市,只是武汉的分洪区//我们就这样,守着长江/活着,仿佛守着/自己的灵柩//事实的确如此。在我/刚要被怀上的深秋,恰遇/洪湖决口,泄洪。小城/灭顶,绝望/如难产妇”。这不只是1970年11月17日的情形,而是与这种“分洪区”的寓言一样命运的延续,在坚守和抗拒中接受暂时的安宁或者决口、泄洪的严峻时刻。在此,诗歌成了显影液和致幻剂——为了停留和迷恋。面对加速度时代加速消逝之物,诗人内心的翻搅、杂陈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这是一个为自己的精神地理抱有“写碑之心”的志撰者,这是一个为灵魂寻找一丝亮光在寒夜侧身挤过窄门的漫游症者。   “洪湖”的命运就是哨兵的命运、写作的命运、精神生活的命运。与此同时,“洪湖”甚至决定了一个作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白枕鹤看来,洪湖是天堂/可越冬,避世 // 保全自己。这种世界观迷惑了/另一个世界”(《乡关论》)写作甚至有时候成为一种厄运,词语也会“患上孤独症”,写作成为“哀歌或悼词”。但是诗歌如果仅仅如此分担了痛苦和羞耻还不够,因为诗歌不只是一种愤怒诗学。可贵的是哨兵意识到了这一点,“一个人怎么能/光靠愤懑去面对孤独和洪湖?”不可否认的是作家与这些空间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但是显然有些写作者和研究者忽视了一个作家的写作与地方之间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甚至地方和空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诗歌的地方知识及其历史构造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文本构造和呈现出来的。就此,表象背后的写作、经验、空间結构和文化性格尤为值得研究。尤其是谈论哨兵的诗歌更是如此。这不仅在于其不同时期诗歌写作面貌的一些发展和变化,而且还在于“地方”以及“地方知识”自身的变化甚至转捩。不容忽视的是一个作家的“出生地”以及他长期生活的地理空间无论是对于一个人的现实生活还是他的精神成长乃至文学写作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当然我更多是从写作风格学意义上强调诗人的“出生地”和环境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影响以及写作意义。在哨兵那里,地方意识和焦虑症是相当强烈的。作为一个“在上世纪中叶出生”的诗人,哨兵的写作正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文学自身生态的变化和调整,无中心时代已经来临。或者说这一时期的诗人已经不再需要什么“中心”。更为复杂的则在于城市化和全面城镇化的时代正是要抹去地方的构造,从而以一同化的城市建筑的空间伦理、生活状态来取消“地方知识”。地方诗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除根”过程。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安、孤独、痛苦和无根的彷徨与虚无感,不纯然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离开“出生地”而再也不能真正返回的结果,而在于地方知识丧失过程中我们无以归依的文化乡愁和精神故乡的日益远离。哨兵在写作命运上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还有文字和精神上的“故乡”,但不幸的是在这个时代写作“故乡”“出生地”“地方知识”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对于任何写作者而言,既不能重回过去又不能超越当下,而只能是在二者的夹缝或者边缘、过渡地带观察、回溯、前瞻或者回忆。“洪湖”已经不是过去时的洪湖,而未来的洪湖是什么样子更难以预测。我们谈论哨兵和他的洪湖实际上是在谈论他诗歌中的洪湖。诗人们将继续在诗歌文本中寻找文化地理版图上暌违甚至消弭的基因、血脉乃至文脉,寻找我们已经失去的精神摇篮和内心堡垒。
  几年前,哨兵已经起身离开洪湖前往武汉。这也正是当下中国诗人的普遍命运。生活的材料、时代的结构,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变了。马尔克斯同样提前经历了陌生的庞然大物突临的严峻时刻——“眼前的世界变了”,类似于叶芝的“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原生、史前、凝固、稳定的前现代时间结束了。众多“本土”的诗人不断离开乡土到异乡生存,而这些身处异乡甚或“外省”的诗人更是日益显豁地呈现出对地理诗学和出生地的“精神故乡”的眷顾以及远离“本土”的尴尬困境。由此,极其吊诡的是我们的“地方”和“故地”尽管就在身边,但我们却被迫远离了它。而“地方”和“故地”的改变更是可怕和惊人,因此文字空间里携带着精神能量的地理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乌有之乡”。强硬的带有“时代合法性”的铁臂正在取代一切曾有的秩序——尤其是精神秩序。然而,诗人在此刻必须站在前台上来说话!在此,诗人不自觉地让诗歌承担起了挽歌的艺术。那些黑色记忆正在诗歌场域中不断弥漫和加重。
  尽管哨兵诗歌中的“洪湖”带有“本事”的色彩,也就是个人经历和体验所形成的日常性的过程,但是更为重要的在于诗人通过语言、个人化的历史想象能力以及修辞的态度所呈现和构造出来的虚化的“洪湖”。哨兵显然不是一个带有“前进型”的时代伦理和社会学癖好的写作者,一定程度上他甚至带有转身和退守到“过去时”的意味。更多的写作者难以自控地跟随着新时代看似“前进”的步调和宏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在喧嚣和麻木中折返身来看看曾经的来路和一代人的命运出处。而即使有一小部分人企图重新在“历史”和“现实”两岸涉渡和往返,但是他们又很容易或者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旧时代的擦拭者和挽悼者。而一种合时宜的姿态就应该是既注意到新时代和旧时代之间本不存在一个界限分明的界碑,又应该时时警惕那些时间进化论者或保守论者的惯性腔调。这显然不是一个“江湖”的时代。乡野、山林、水泽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诗意在这个时代的写作中显得如此虚空——“我的世界不大/不小,方圆百里/恰好装下/虚无”。而哨兵的诗歌不仅带有相对的命运感,而且这种蹈虚性、自审意识、诘问姿态恰恰形成了他诗歌持久的力量。我们能够看到哨兵写作“洪湖”的命运。写作与立言和安身立命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了难解的问题。读了多年哨兵的诗,我也一直在内心里追问诗人是否企图通过“地方知识”以及“洪湖”来保全自己的底线和精神世界呢?很大程度上这应该是成立的。时代的法则是“减法”,而诗人就不得不在诗歌中完成“加法”的工作,而二者之间形成的张力甚至冲突就导致了诗歌写作的美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不协调。
  哨兵的“洪湖世界”由水泽、船只、原住民、外来者、村落、水族动物和植物组成。在这个世界面前,哨兵是谦卑的、敬畏的,甚至是带有十足的悲剧感的——“在洪湖,我一直耻于搬弄天堂/糟蹋自己和地狱”(《天堂歌》)。哨兵的诗歌带有某种残酷的还原性,把人的命运还原为某种残酷性的本能,比如“三十二年前的那场械斗中,为鱼草/田螺和食物链底层的东西,一个人/面对五杆排铳/他也敢迎着/枪口”。与此同时,那些带有历史残破遗留的谱系性的事物在哨兵的诗歌中不断现身,如祠堂、家谱、县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留型事物现身的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这些物象、器物和空间代表了一段历史性的社会和文化构造,代表了更具精神启示性和命运性的事物关联。这自然牵涉历史、政治、社会、文化、语言和人自身的多重纠结性的存在关系。在此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把哨兵的写作视为某种程度上的“墓志铭”——历史和地方命运的墓志铭。“洪湖”是不是最后一块安置内心和灵魂的特殊空间?既然故地和故乡都早已面目全非甚至踪迹全从,那么诗人为什么还要抒写故乡?这种抒写具有可能性和有效性吗?甚至当一个诗人只能在诗歌中反复回到故乡、语气极其沉重地再次说起故乡的时候,这是一种怎样的无着感和分裂体验?
  由哨兵诗歌中“洪湖”空间以及特殊而尴尬的地方知识,我不由得想到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列宁格勒》:“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考察诗歌和地方的空间构成时,一种巨大的陌生感却不期而至。多么吊诡的命运!哨兵的诗歌就有着深深的陌生感、羞耻感和痛彻的惨败心理。因为你在诗歌中所寻找、追挽甚至重建的东西必将是这个时代的“非法之物”——它们的命运只能是要被消弭和拆毁。在拆毁面前,哨兵是一个怀着考古学知识企图重建“那座塌了的城”的人。正是因为悲剧感、命名的冲动以及重建的意识,哨兵的诗充满了羞耻、紧张感,“在洪湖,写诗比庸医/更可耻。无论我/多么热爱,也不可能/把那些渔村,书写成/县人民医院,更不可能/把那个临盆的难产儿,书写成/顺利降生”(《命运》)。而当下诗坛的伦理学、批判性的诗人大有人在,但往往是痛斥自己之外的所见所感,却从来对自己自怜或自大。而哨兵则是敢于撕裂和袒露自己的诗人。哨兵是一个“笨拙”而难以“取巧”的写作者。他不会取巧,即使是对于极其细小的草木鱼虫乃至微尘、石块,他也必须弯下腰去耐心地去翻检和察看。但是,既然我们能够再造城市却不能再造故乡,既然我们不能重返过去又不能超越当下,那么焦虑和紧张感就必然一直紧紧伴生在哨兵的“洪湖”空间里。
  哨兵诗歌文本中的“洪湖”已经超越了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指向。这一特殊的文字化的精神空间已然因带有了超越和提升性而具有普遍人性、现场感、历史性和寓言象征性的知识。哨兵的一部分诗歌既来自于洪湖却又超越了洪湖。这对于众多粘滞于“乡愁经验”的诗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质言之,哨兵诗歌里的“洪湖”显然不再是单纯的地理意义上的代名词,而是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时代精神重量的日常经验和个体乌托邦意义上的灵魂空间和心灵史。是的,牧歌时代结束了,人类童年期结束了。土地的黄昏和黑夜弥漫,诗歌的自然性和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秋深时节的乌鸦仿佛田野被撕裂之后的一个个亡灵的碎片。诗人开始怀念、追挽、回溯,开始了无家可归的流浪之途。
  (哨兵组诗《淡淡鸟儿》刊于《文学港》2018年11期获2018年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编辑工作可以有编辑技术、编辑科学与编辑艺术三个层次或境界,而其最高境界就是三者的高度统一。三者,犹如构成出版物这个木桶的三块木板,任何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导致出版物
笔者自拟输通散加用输卵管通液术 ,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1 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为排卵者 ,其中 1例经
截抓直拳顶腹贯耳夹颈拧头擒敌法,关键是转拨为抓,后发制敌,根据敌方左右直拳攻击时的前冲力度和连击变化,采取抓腕顶腹,拉臂贯耳,夹颈锁喉,拧头摘瓜等不同技法,擒摔制敌,再
杨月楼重登舞台rn上文留了一个尾巴,杨月楼被递解回籍,这是刑部下的文,那么杨月楼回原籍没有呢?杨月楼也不傻,他没有回去.经过两三年官司的反复,杨月楼好容易重获新生,如果回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的阅读对象悄然发生着变化: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读物,图片、图像的比重都急剧上升, 当语文学科面临着图像对传统文本阅读的冲击的时候,思考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应对这种冲击,便成了当务之急。 中学语文教学 必须“以‘图’促‘文’”,‘图’‘文’互补”。  关键词:中学;读图时代;语文教学  “读图时代”开始于大众传媒普及之后,随着电视业、新闻业、出版业的日益
3月18日上午,“春令热线”开展了“超市闪电”特别行动,市质监局主动出击,突击检查几家大超市后发现,冰糖、乳制品、炒货、茶叶、粉丝、水产品等几大类食品中,多数产品没有QS
牛奶盒外包装的生产日期标的是2017年8月1日,里边小袋上的生产日期却印的是2017年1月1日.商州区俩兄弟因喝了过期纯牛奶导致严重腹泻,华商报记者采访供货商,没想到供货商竟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有人爱玩,有人爱说,有人好动,有人好静……这些“爱”与“好”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凡事都应有度,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品质的形成期,在学习生活中必须把握好各种“爱”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