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耗低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普遍状态。一提起笔,很多学生或抓耳挠腮唉声叹气,或空洞无物套话连篇,或悲观沉沦怨天尤人,或个人至上目中无人等等。与此同时,我们许多语文教师也把作文教学视为苦差,说说重要,实际不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语文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作文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在表意上有意识地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即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
作文教学是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强调指出“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足见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也是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能力的检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知识的传授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只是机械地片面地对学生进行所谓写作技巧的指导,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并冠冕堂皇地称之为应试的需要,根本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长期缺乏人文内涵的写作教学活动,必然导致学生厌恶写作文,教师不愿改作文,最后使作文教学走入“死胡同”。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主动思考和探索,有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一、要引导学生从经典名篇中汲取人文精华
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写作,是一种文化行为,应该具有人文情怀。而我国的文学宝库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很多经典名篇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很好教材。如《论语》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这些语句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形成一个巨大文化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们应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得古典优秀文化的滋养,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另外,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历代文人骚客在诗词中表露着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渗透着他们对人生的体验:辛弃疾“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爱国情怀;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恨情思;范仲淹的“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乡思怀归;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百结愁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诵读品味,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不断提升他们的品位。
其次,要引导学生阅读政治、哲学、科技、军事等方面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经典作品,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要阅读的作品应该是包容古今和放眼世界的:既要阅读古代优秀的文化作品,也要阅读现代优秀的文化作品;既要阅读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也要阅读外国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无比璀璨的文化图景,吸引他们自觉走进世界文化宝库的殿堂。阅读这些作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开放的文化心态,拓展他们放眼世界的胸怀,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新世纪青年人应有的抱负与气势,从而使他们写出更有张力的好文章。
二、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有过真切关注和深沉思考,那他的文章必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一个真正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必定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为农民工生存状态而忧心,为社会道德沦落而焦虑,为西部大开发而思考,为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而疾呼……倘若少了这些,他的作文就必定少了几分震撼人心的力量。现在学生较多关心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前途,较少主动思考集体的荣誉、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挑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时政热门话题,让学生了解和评议,以激起他们心灵的震动和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人文思考。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甲型H1N1流感全球性爆发……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情点,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假如不融入对国家对人类的关注,不引发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而仅仅满足所谓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味同嚼蜡的文字堆砌。
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现阶段,应试教育在很多学校依然盛行,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时间观察花开花落四季更替,没有时间接触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有时间关注国际风云变幻。学生在如此缺乏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情况下,仅仅依靠老师传授的几条所谓写作“秘笈”,又怎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文章?其结果,面对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很多考生只能编造“父母双亡”“母亲改嫁”“自身残废”等不幸故事来虚构应付。当大家感叹如今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情感作秀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这种现象究竟是谁造成的,我们有没有责任,我们又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其实,我们还是有能力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的:可以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自己喜欢的诗人的诗歌并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尝试为自己教室、食堂、图书馆拟写对联并进行评比;可以让学生评选电视里或广告牌中最经典的广告词;可以让学生探究本地风土人情,写成小论文;可以让学生访问工矿企业和集贸市场,了解安全生产的措施及存在的隐患,写点调查报告等等。如果老师能及时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多搞这样一些活动,那么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把握正确的作文导向
前几年,高考语文评卷时曾有一篇题为《潘金莲的选择》的作文,其评论角度选择西门庆,虽然文笔流畅,引经据典,分析透彻,但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起初评卷老师只判给二十分,后经评卷指导委员会讨论,确认此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又改判成很高的分数。此消息经媒体报道,马上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有的赞其“言他人所不敢言”,勇气可嘉;有的指其有悖于传统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不应改判。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有定论。更令人惊讶的是,某知名作家按高考要求写的一篇文章竟被判为离题。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作文评改分中时,教师对那些有创意但立意选材有争议的作文不能全盘否定,匆匆判给“极刑”,而要一分为二地理性分析,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敢于陈言,勇于创新的优点,另一方面要指出其认识上的偏差,鼓励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汲取经典名篇的精华,积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和人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同时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使学生把握正确的作文导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杨桦.《<语文读本>应是好的书》
3.桑志军.《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校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在表意上有意识地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个信号,即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张扬失落的“人文精神”。
作文教学是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强调指出“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足见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也是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能力的检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知识的传授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只是机械地片面地对学生进行所谓写作技巧的指导,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并冠冕堂皇地称之为应试的需要,根本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长期缺乏人文内涵的写作教学活动,必然导致学生厌恶写作文,教师不愿改作文,最后使作文教学走入“死胡同”。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主动思考和探索,有效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一、要引导学生从经典名篇中汲取人文精华
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写作,是一种文化行为,应该具有人文情怀。而我国的文学宝库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很多经典名篇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很好教材。如《论语》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这些语句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形成一个巨大文化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们应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得古典优秀文化的滋养,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另外,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历代文人骚客在诗词中表露着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渗透着他们对人生的体验:辛弃疾“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爱国情怀;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恨情思;范仲淹的“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乡思怀归;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百结愁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诵读品味,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不断提升他们的品位。
其次,要引导学生阅读政治、哲学、科技、军事等方面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经典作品,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要阅读的作品应该是包容古今和放眼世界的:既要阅读古代优秀的文化作品,也要阅读现代优秀的文化作品;既要阅读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也要阅读外国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无比璀璨的文化图景,吸引他们自觉走进世界文化宝库的殿堂。阅读这些作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开放的文化心态,拓展他们放眼世界的胸怀,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新世纪青年人应有的抱负与气势,从而使他们写出更有张力的好文章。
二、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有过真切关注和深沉思考,那他的文章必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一个真正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学生,必定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为农民工生存状态而忧心,为社会道德沦落而焦虑,为西部大开发而思考,为水土流失环境恶化而疾呼……倘若少了这些,他的作文就必定少了几分震撼人心的力量。现在学生较多关心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前途,较少主动思考集体的荣誉、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挑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时政热门话题,让学生了解和评议,以激起他们心灵的震动和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人文思考。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国产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甲型H1N1流感全球性爆发……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情点,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激发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假如不融入对国家对人类的关注,不引发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而仅仅满足所谓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文章只能是味同嚼蜡的文字堆砌。
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现阶段,应试教育在很多学校依然盛行,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时间观察花开花落四季更替,没有时间接触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有时间关注国际风云变幻。学生在如此缺乏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情况下,仅仅依靠老师传授的几条所谓写作“秘笈”,又怎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文章?其结果,面对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很多考生只能编造“父母双亡”“母亲改嫁”“自身残废”等不幸故事来虚构应付。当大家感叹如今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情感作秀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这种现象究竟是谁造成的,我们有没有责任,我们又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其实,我们还是有能力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的:可以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自己喜欢的诗人的诗歌并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尝试为自己教室、食堂、图书馆拟写对联并进行评比;可以让学生评选电视里或广告牌中最经典的广告词;可以让学生探究本地风土人情,写成小论文;可以让学生访问工矿企业和集贸市场,了解安全生产的措施及存在的隐患,写点调查报告等等。如果老师能及时鼓励和正确引导学生多搞这样一些活动,那么对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把握正确的作文导向
前几年,高考语文评卷时曾有一篇题为《潘金莲的选择》的作文,其评论角度选择西门庆,虽然文笔流畅,引经据典,分析透彻,但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起初评卷老师只判给二十分,后经评卷指导委员会讨论,确认此文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又改判成很高的分数。此消息经媒体报道,马上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有的赞其“言他人所不敢言”,勇气可嘉;有的指其有悖于传统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不应改判。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有定论。更令人惊讶的是,某知名作家按高考要求写的一篇文章竟被判为离题。由此可见,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对学生作文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作文评改分中时,教师对那些有创意但立意选材有争议的作文不能全盘否定,匆匆判给“极刑”,而要一分为二地理性分析,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敢于陈言,勇于创新的优点,另一方面要指出其认识上的偏差,鼓励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汲取经典名篇的精华,积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和人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同时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使学生把握正确的作文导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2.杨桦.《<语文读本>应是好的书》
3.桑志军.《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