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谓 “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形成“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然后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策略,从而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和谐 师生关系
近年来,“普高热”不断地升温,当人人对高等教育“趋之若鹜”的时候,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就变得极其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由过去的“挑拣”变为现在的“无法挑拣”和“来者不拒”。生源的缺失,让中等职业教育日渐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逐渐变成问题学生的“大家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放纵者,由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使大多数“中低分层”的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老师只关注“高分层”的学生,从心里对老师产生了逆反意识,而且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读书的原因是迫于无奈的,存在着一种抵抗情绪,所以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着严峻地考验。
和谐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相处的氛围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师生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的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一般而言,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在这一特殊群体里,在把“以人为本”作为当前教育理念的新时期,构建适合中职校自身特点的和谐师生关系更显得迫切和必要。那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有可能经常被教师忽视、指责和批评。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他们心理上承受着多重压力:外界的歧视、父母的责怪、自己梦想的落空等。这些压力之下的学生经常会抑郁和迷茫,他们担心老师向父母告状、怀疑老师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想跟老师说说话却又害怕被冷漠对待。这些不正常的心理会导致学生们上课跟老师对抗,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此时,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准了学生的“命脉”,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的困难、维护学生的权益。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不但是授业解惑,更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面对不同素质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发展的条件的落脚点。
2 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对中职类学生特别重要,这些同学在初中时,几乎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受惯了歧视和不平等,他们特别渴求尊重、平等、合作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中显示,教师与学生应该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人格,其主要宗旨就是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不应该是领导,不是上级,不是法官,也不是上帝,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就应该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路人,按照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内涵而言,做学生们的启明灯、知心朋友和模范。
3 信任学生,欣赏学生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教育的基石,信任是一种力量。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才会相信教师,真正平等有效的沟通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也才会开始。教师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并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时,更应平等地对待他们,多鼓励、多指导。信任是一种力量,它可以鼓励人们积极上进。
常言道:“良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赞扬或鼓励。这一点,对中职类学生特别重要,这些同学在初中时,几乎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社会上对职业学校的看法依然受传统观念的影響,这使他们缺少自信,甚至过分自悲,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充满了矛盾,所以他们特别渴求尊重、平等、肯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尊的存在,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4 实施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合理、公平的评价不但有利于师生的自我认识,还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发展与师生关系的和谐。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级方式,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5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不仅包括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化。它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我们必须在教风学风上做学生的表率,做到严谨治学,谦虚谨慎。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应极其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我们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和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从学生的阶段发展规律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这些学生们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日渐有了自己的思想。然而,在这一特殊阶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们正确的情感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姚静,熊高仲.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8):38-40.
[3]杨东平和谐的教育发展观与价值观[J].人民教育,2007,(8):2-5.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伟.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建设研究[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4).
[6]方玲.职业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
[7]杨经葵.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建构[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关键词:中职学校 和谐 师生关系
近年来,“普高热”不断地升温,当人人对高等教育“趋之若鹜”的时候,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就变得极其艰难。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由过去的“挑拣”变为现在的“无法挑拣”和“来者不拒”。生源的缺失,让中等职业教育日渐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也逐渐变成问题学生的“大家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放纵者,由于应试教育的后遗症使大多数“中低分层”的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老师只关注“高分层”的学生,从心里对老师产生了逆反意识,而且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读书的原因是迫于无奈的,存在着一种抵抗情绪,所以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也将面临着严峻地考验。
和谐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相处的氛围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师生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的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一般而言,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中等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当今社会,在这一特殊群体里,在把“以人为本”作为当前教育理念的新时期,构建适合中职校自身特点的和谐师生关系更显得迫切和必要。那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有可能经常被教师忽视、指责和批评。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他们心理上承受着多重压力:外界的歧视、父母的责怪、自己梦想的落空等。这些压力之下的学生经常会抑郁和迷茫,他们担心老师向父母告状、怀疑老师故意跟自己过不去、想跟老师说说话却又害怕被冷漠对待。这些不正常的心理会导致学生们上课跟老师对抗,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此时,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准了学生的“命脉”,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的困难、维护学生的权益。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不但是授业解惑,更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面对不同素质的学生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发展的条件的落脚点。
2 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人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对中职类学生特别重要,这些同学在初中时,几乎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他们受惯了歧视和不平等,他们特别渴求尊重、平等、合作现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中显示,教师与学生应该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人格,其主要宗旨就是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不应该是领导,不是上级,不是法官,也不是上帝,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就应该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路人,按照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内涵而言,做学生们的启明灯、知心朋友和模范。
3 信任学生,欣赏学生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信任是教育的基石,信任是一种力量。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才会相信教师,真正平等有效的沟通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也才会开始。教师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并尽可能地支持他们,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尤其是在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时,更应平等地对待他们,多鼓励、多指导。信任是一种力量,它可以鼓励人们积极上进。
常言道:“良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赞扬或鼓励。这一点,对中职类学生特别重要,这些同学在初中时,几乎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社会上对职业学校的看法依然受传统观念的影響,这使他们缺少自信,甚至过分自悲,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充满了矛盾,所以他们特别渴求尊重、平等、肯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尊的存在,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4 实施发展性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合理、公平的评价不但有利于师生的自我认识,还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发展与师生关系的和谐。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级方式,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5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不仅包括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化。它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我们必须在教风学风上做学生的表率,做到严谨治学,谦虚谨慎。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应极其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一丝不苟。我们应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和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
从学生的阶段发展规律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特殊阶段,学生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这些学生们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日渐有了自己的思想。然而,在这一特殊阶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们正确的情感引导和教育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姚静,熊高仲.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8):38-40.
[3]杨东平和谐的教育发展观与价值观[J].人民教育,2007,(8):2-5.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伟.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建设研究[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4).
[6]方玲.职业学校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
[7]杨经葵.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建构[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