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不管自觉与否,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直接受到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支配与制约。教师钻研教材、掌握教法的确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环节是理念与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脱离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就事论事地讨论教材教法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没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会有新教法的。只有深刻领会当前课程改革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当前的新形式、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进行。而课程改革为师生提供了鲜活的天地,为师生素质的提高展示了新的空间。我校依据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以“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扎实培训,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协同发展,整体推进”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二、改革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尝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次课程方案突出的特点是:均衡设置课程,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重视各科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即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提供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鼓励各地、各学校发挥创造性,办出特色。尤其是课程方案中规定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16%-20%。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均衡设置能引导学生全面、主动的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活动课程建设,初步构建初中部的学科必修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相协调的现代课程体系,促进活动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有效整合,初中部在汲取了我校本部原有“兴趣小组活动”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以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在学校教科室的具体策划和组织下,克服活动场地简陋,电教设备紧张的重重困难,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学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加强课程的管理,学校经研究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聘请的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校外高校专家组成了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年级组和教研组的通力协作和各学科积极响应,学校要求初一初二备课组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尽最大努力,积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本学期在初一年级开设了17个专题小组,初二年级开设了19个专题小组。2002年3月,我校邀请区教委、区督导室、区进修学校的有关领导,进行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汇报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都参加了展示。初一年级展示了“现代广告语言艺术与特点”研究课题;初二展示了“关心社会热点”研究课题;初三则是物理学科的“内能利用与汉中门地区的环境污染” 研究课题。三个课题的展示全部由课题小组的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了现场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区教委等领导的较高的评价,同时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方案发表并连载于山西《教学与管理》杂志2002年第5期和第6期上。通过前一阶段初中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探索,为我校以后综合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综合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认充分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即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注意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注意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注意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三、不断拓展教育的空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简单而言,课程资源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多种分类形式。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广阔性和综合性程度决定着新课程课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潜在的价值体现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实验手册、幻灯片、实验仪器投影资料等,还包含优秀的教师资源、宽松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校内外的图书馆、社区资源、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展览馆、博物馆、科学宫、网络资源等。因此,课程资源合理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实现以学生为本,对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校十分注意校外课程资源的建设,着重建立“ 三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即在江宁区“省人民武装学校”建立了“学军基地”;在江浦县五里行知小学和栖霞区“十月学校”建立了“学农基地”;在个各城区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南京国防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以及江东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另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我们感到必须注意澄清“三个认识”,注意“三个问题”。“三个认识”,即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计划中。“三个问题”则是:注意学生的体验;充分利用校外的设施和场所;有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不管自觉与否,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直接受到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支配与制约。教师钻研教材、掌握教法的确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环节是理念与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脱离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就事论事地讨论教材教法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没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会有新教法的。只有深刻领会当前课程改革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当前的新形式、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进行。而课程改革为师生提供了鲜活的天地,为师生素质的提高展示了新的空间。我校依据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以“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扎实培训,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分类要求,协同发展,整体推进”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二、改革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尝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次课程方案突出的特点是:均衡设置课程,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加强课程的综合性,重视各科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即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提供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鼓励各地、各学校发挥创造性,办出特色。尤其是课程方案中规定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16%-20%。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均衡设置能引导学生全面、主动的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活动课程建设,初步构建初中部的学科必修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相协调的现代课程体系,促进活动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有效整合,初中部在汲取了我校本部原有“兴趣小组活动”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以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在学校教科室的具体策划和组织下,克服活动场地简陋,电教设备紧张的重重困难,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学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加强课程的管理,学校经研究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聘请的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校外高校专家组成了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年级组和教研组的通力协作和各学科积极响应,学校要求初一初二备课组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尽最大努力,积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本学期在初一年级开设了17个专题小组,初二年级开设了19个专题小组。2002年3月,我校邀请区教委、区督导室、区进修学校的有关领导,进行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汇报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都参加了展示。初一年级展示了“现代广告语言艺术与特点”研究课题;初二展示了“关心社会热点”研究课题;初三则是物理学科的“内能利用与汉中门地区的环境污染” 研究课题。三个课题的展示全部由课题小组的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了现场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区教委等领导的较高的评价,同时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方案发表并连载于山西《教学与管理》杂志2002年第5期和第6期上。通过前一阶段初中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探索,为我校以后综合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综合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认充分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即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注意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注意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注意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三、不断拓展教育的空间,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简单而言,课程资源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等多种分类形式。而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广阔性和综合性程度决定着新课程课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潜在的价值体现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实验手册、幻灯片、实验仪器投影资料等,还包含优秀的教师资源、宽松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校内外的图书馆、社区资源、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展览馆、博物馆、科学宫、网络资源等。因此,课程资源合理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实现以学生为本,对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人文精神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我校十分注意校外课程资源的建设,着重建立“ 三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即在江宁区“省人民武装学校”建立了“学军基地”;在江浦县五里行知小学和栖霞区“十月学校”建立了“学农基地”;在个各城区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南京国防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以及江东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另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我们感到必须注意澄清“三个认识”,注意“三个问题”。“三个认识”,即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计划中。“三个问题”则是:注意学生的体验;充分利用校外的设施和场所;有效借助网络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