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导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采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创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68
创新学习就是一种无论学习什么都有新的思想、创意、思考,不会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以前掌握的知识上融入新的知识,通过理解、分析、消化得出新的知识,能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去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知识。在新课改下,教师要践行创新学习的教学理念,深入探究,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创新学习改革。现如今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作为奋斗在一线工作上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着眼于未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一、高中数学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印象里,数学课就是老师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老师仅仅为了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重视的是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成绩的高低,严重打压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水平,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时代淘汰,也无法满足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高中生求知需求。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考的压力毕竟客观存在,不可忽视,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对高考有着非常好的正面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对数学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这点在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数学不能和生活中的实践结合到一起,知识只是单纯的在书本的表面停留,那高中数学将会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理解起来会非常困难。所以创新性的思维是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步骤,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对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解,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抽象的数学在创新性的思维中具象化,更好的被学生们理解。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师生地位转变,学生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课堂教学,以其为主体进行单向的理论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强,缺少教师的指导就不懂得该如何学习。教师总是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宰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接受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只会机械地做作业,逐渐消磨了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師生地位的转变,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探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勤学、乐学。例如在教学《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内容时,首先温故知新,让学生复习平行的判定定理,然后进入课堂探究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探究1: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探究2: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点A是平面α内的一点,则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通过这两个探究环节的设置,把课堂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进行归纳,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经过思考、探索、分析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全面地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解平行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教学的重点在于“新”,无论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都要求有所创新。针对创新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知识,学会学习。
(三)教学手段创新,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创新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固化思维的知识探索,而是要主动探索,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等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对自身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是多途径、多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多运用现代科技,如多媒体、几何画板等实现教学创新,让学生跳出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创新、探索知识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章节课程内容时,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收集中国近10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据。收集完后教师提问:“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他们的成绩?你能预测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的获奖情况吗?”通过这样的教学来引出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关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优缺点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让教学更灵活。在学生掌握了几种统计图后,应用举例教学环节,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归纳,仔细分析各种统计图之间的特点与不足。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进行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学生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利器,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创新。合作创新一般的开展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合作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难题的解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一些习题讲解、数学知识讲解的任务。在学生合作完成时,通常会提出各种不同想法,从而促使小组产生更多的解题方法。学生不同想法的碰撞、摩擦,也会促使新的解题方法的产生,从而促成合作创新。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将一些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林源.浅析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4(5).
[2]杨晓婷.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J].新校园:阅读版,2016(2).
[3]汤玮.浅谈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68
创新学习就是一种无论学习什么都有新的思想、创意、思考,不会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以前掌握的知识上融入新的知识,通过理解、分析、消化得出新的知识,能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去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知识。在新课改下,教师要践行创新学习的教学理念,深入探究,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创新学习改革。现如今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此,作为奋斗在一线工作上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着眼于未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一、高中数学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人们的印象里,数学课就是老师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老师仅仅为了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重视的是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成绩的高低,严重打压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新课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数学的奥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水平,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时代淘汰,也无法满足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高中生求知需求。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考的压力毕竟客观存在,不可忽视,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对高考有着非常好的正面影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对数学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这点在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如果数学不能和生活中的实践结合到一起,知识只是单纯的在书本的表面停留,那高中数学将会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学生学习理解起来会非常困难。所以创新性的思维是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步骤,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对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解,从根本上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抽象的数学在创新性的思维中具象化,更好的被学生们理解。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师生地位转变,学生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课堂教学,以其为主体进行单向的理论知识传授,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强,缺少教师的指导就不懂得该如何学习。教师总是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宰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要接受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只会机械地做作业,逐渐消磨了学生对数学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新课改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師生地位的转变,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探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勤学、乐学。例如在教学《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这一内容时,首先温故知新,让学生复习平行的判定定理,然后进入课堂探究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探究1:若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探究2: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点A是平面α内的一点,则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通过这两个探究环节的设置,把课堂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进行归纳,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经过思考、探索、分析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全面地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解平行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改善,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教学的重点在于“新”,无论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都要求有所创新。针对创新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知识,学会学习。
(三)教学手段创新,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创新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不拘泥于固化思维的知识探索,而是要主动探索,运用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等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对自身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是多途径、多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可以多运用现代科技,如多媒体、几何画板等实现教学创新,让学生跳出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创新、探索知识的意识。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章节课程内容时,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收集中国近10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数据。收集完后教师提问:“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展示他们的成绩?你能预测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的获奖情况吗?”通过这样的教学来引出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关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优缺点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让教学更灵活。在学生掌握了几种统计图后,应用举例教学环节,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归纳,仔细分析各种统计图之间的特点与不足。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进行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学生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利器,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创新。合作创新一般的开展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合作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难题的解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一些习题讲解、数学知识讲解的任务。在学生合作完成时,通常会提出各种不同想法,从而促使小组产生更多的解题方法。学生不同想法的碰撞、摩擦,也会促使新的解题方法的产生,从而促成合作创新。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将一些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林源.浅析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4(5).
[2]杨晓婷.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J].新校园:阅读版,2016(2).
[3]汤玮.浅谈高中数学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