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残奥会上“不屈的灵魂”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淼出战2020东京残奥会。

  2020东京残奥会收官,张淼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显赫战绩——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这是第五次了!中国队连续五次登顶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身处酒店隔离的她兴奋不已,在接受电话专访的第一时间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2020东京残奥会期间,中国体育代表团以96金60银51铜的成绩独占鳌头。其中,残疾人乒乓球队共计斩获金牌16枚,创历届残奥会最佳战绩。张淼是一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之前,她刚满30周岁,而乒乓球已经陪伴她走过人生中的16个春秋。

父亲“铺路”,用一尘不染的爱


  1990年夏天,张淼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一个小山村,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呱呱坠地就一直备受宠爱,但命运却对她痛下狠手。
  1岁左右,张淼因小儿麻痹导致右腿残疾,年幼的她尚未懂得病魔的残酷,只是单纯地贪恋和享受来自亲人的“特殊对待”。“大概是五六岁的时候吧,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同龄人能跑会跳,我却还不会自己走路。”这种难言的心理落差,伴随着张淼的整个童年。
  小学毕业后,张淼辍学在家。“因为中学离家很远,上学放学起早贪黑,又没有哥哥姐姐能够天天照顾我。当时年龄也小,在生活自理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看着哥哥姐姐们先后外出打工,少女时期的她尤其多愁善感,总会拄着拐杖倚着门框思考未来的计划:“连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这种游戏都玩不了,我将来能做什么工作呢?”每当张淼表露出类似的忧虑,父母总会用偏爱的口吻安慰她:“有我们在呢,别想太多。”
  在张淼的记忆里,20世纪90年代的乡间小路大多崎岖不平,但自家门前的路面却总是平整又干净。“我爸在城里当客车司机,偶尔也会把车开回家,印象中他时不时都会打理一下门口的地面。”那时候的张淼以为铺路是父親的工作需要,如今再回顾,不禁觉得每一寸平整的土地都是一尘不染的父爱。
  父亲铺路,给行动不便的小女儿保驾护航,没想到也为她带来了生命中的领路人——张淼的乒乓球启蒙教练王笳。“教练开车路过我们村,当天下大雨,好像只有我们家门口的路况比较好,就停车下来,叔叔婶婶借机请他看看我适不适合学打球,他当时就夸我身体条件比较有优势,说我手臂长。”
  但在父亲心里,教练最初的青睐似乎并未让他感到惊喜。“我爸其实早就听说县里有残疾人打乒乓球拿了世界冠军,但却从没提过让我去打球,因为他觉得那是一件苦差事。”教练离开后,家里讨论并考虑了两天,父亲多次询问张淼的意愿,得到确切的答复后,才带她进城拜访教练。
  在训练场,14岁的张淼第一次看到并试坐轮椅,第一次挥舞着乒乓球拍,“坐在轮椅上特别害羞、忐忑,手脚都不知所措”,这种感觉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在家人的鼓励和教练的引导下,她尝试主动发球、勇敢迎球,“教练夸我手臂长,让我对生命的残缺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在乒乓球台上,探索自己身体的优势,很新鲜,特别好奇”。

搏击命运,获得不凡的力量


  体育训练的辛苦与严格,很快就取代了短暂的新鲜与好奇,却也激发了张淼愈发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灵魂在残缺的身体里日渐成长壮大,她意识到,每一次挥舞球拍都是与命运搏击。
  在县城训练场,张淼和队友们日复一日练习各种发球的动作,但她并不觉得枯燥,反而乐在其中。“那时候在家的日子才比较无聊,没人陪我,我又不能自己出门玩。”张淼的队友也都是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人士,相同的遭遇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大家惺惺相惜。“队友们感情都很好,但是打球也都很认真,会暗自较劲。”尽管入队时间比较晚,但张淼却是全队进步最快的,其中的秘密,只有她自己知道,“以前羡慕哥哥姐姐有班可上,打球后我自己也终于有事儿可干,我就经常给自己‘加班’,继续练、反复练,一个人在家也练”。
  训练填满了这群少男少女的青春岁月,在汗水的积淀下,花季可能会迟到,但硕果一定会给予芬芳的回报。
  一年后,张淼和另外3名队友来北京寻找发展机会。其间,有队友中途放弃,改选其他训练项目,只有张淼始终坚持与乒乓球为伍,“我觉得我与乒乓球的关系是,互相选择、互相成就”。
  与正常人相比,张淼的人生失去了很多公平的选择,乒乓球给了她不凡的力量,在她的信条里,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命运”,只有越努力越幸运。
  2007年全运会之后,张淼正式进入乒乓球国家队。生活和训练条件越来越好,她却付出了越来越多的艰辛和汗水。“从安徽到北京的时候,就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国家队里乒乓球运动员就更强了,哪怕后来出国比赛,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队友。”从张淼给记者展示的训练视频中可以看到,残疾人运动员的陪练对手通常都是肢体健全的职业运动员,遇到对方发来的短球、追身球,坐在轮椅上去迎球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从进训练场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上了赛场才能更好应战。”张淼说。
  乒乓运动员练球通常用脸盆作为计量,一般人一天用完五六盆即可达标,张淼则每天都能用掉十盆。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导致她右侧肩部、肘部时常受伤,手心也长满了老茧。“因为接球是需要别人陪练的,我正常的训练时间基本都在练习接球,大家全部练完以后,我就自己琢磨着发球。”因为进步神速、成绩显著,张淼也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进入国家队后她连续三次出战残奥会,21岁时在伦敦折桂,首次“冲奥”就成为年轻的奥运冠军。

逐梦乒坛,创造闪光的人生


  “奥运会选出的是强壮的体魄,残奥会选出的是不屈的灵魂。”这句话成为东京残奥会期间网络平台最流行的金句之一。   在本届残奥会上,张淼分別获得女单铜牌和团体赛金牌。在她看来,两枚奖牌都相当来之不易,“团体赛一开始是比较顺利的,对抗瑞典队的时候战况有些堪忧,我们仨一球一球地赶、一分一分地追,最终反超对手”。在网络热传的画面中,张淼身穿粉色战袍,面容白皙,五官清丽,每次赢球都会振臂高喊一句“飒”,极具气势美和力量感。
  本届残奥会,张淼先后错过了开幕式和闭幕式,“没有时间感到遗憾,回国就要抓紧备战全运会”。尽管对东京单打的成绩并不满意,张淼对下一场赛事依然抱有希望,“跟健全的职业运动员相比,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职业生命更长,可以打到五六十岁,在人生的赛场上,我还有很多机会,这是乒乓球教会我的勇敢和乐观。”
  受疫情影响,2020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长达5年,在多个训练基地辗转奔波,长达两年没有回家,紧张、焦虑的情绪曾一度困扰张淼。直到“出征”的3个月前,队伍转战江苏邳州集训,姐姐带着母亲和侄子前来探望张淼,给她注入一针“强心剂”。“邳州离我们安徽老家很近,那天就跟家人一起吃了个午饭,时间很短,但却让我感受到了奇迹般的力量。”说到自我评价,张淼多次提及“自己很恋家”。
张淼在东京残奥会比赛中。

  备战2013年亚洲残疾人锦标赛期间,张淼的父亲病重住院。为了让她专注练球,家人和教练选择了隐瞒。“之前就知道我爸身体越来越差,我无数次疯狂想要回家看爸爸,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因为爸爸更希望我能打好球,我只能努力打好球来回报他,让他知道他女儿是最棒的!”最终,时年22岁的张淼首次同时斩获团体和单人金牌,然而这位年轻的“双金”冠军还来不及享受鲜花和掌声,就在赛后收到了父亲的噩耗。“在这之后,我基本上一比完赛就只想回家,因为大赛之前的闭关训练可能都会长达一两年。”
  目前,年仅30岁的张淼已经累计在各大赛事中获得79枚奖牌,一步步超越自己,在乒乓球台上打开了人生的天窗。在“三十而立”的年纪,她也开始考虑更多个人问题,“以前觉得,我这辈子只能打乒乓球,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会一直打下去。近两年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想挑战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
  顶着世界冠军的光环,张淼经常受邀去高校、残联进行演讲。在她看来,自己的成长故事可以给别人带来正向的引导,这是比拿金牌更大的意义所在。张淼告诉记者,全运会结束之后,她会试着停下脚步,认真规划人生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但不论做什么,都不会放弃学习,各方面的学习”。
  放弃学业逐梦乒坛,曾是张淼青春期最大的遗憾。2015年,这个从小最害怕上体育课的女孩,正式成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领取大学毕业证的那天,张淼感觉自己很梦幻——“乒乓球给了我梦想中的一切!”
其他文献
2020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在学生寒假期间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舞蹈专业学生在疫情之下的网课学习状态以及“以艺抗疫”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舞蹈对于人身体以及心理的积极作用,以及在网络课程优势和不足的前提下对于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舞蹈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新型课程模式和云平台创建的意义。以学校课程舞台实践课程为学生线上课程创作分享的载体,极大限度鼓励学生进行“以艺抗疫”题材的舞蹈创作和舞蹈分享,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想所思以及抗疫新闻以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有助于维护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正确引导网络公众利益需求,培养社会公众的理性思维。而当下网络存在着信息主体、内容、受众、载体的“碎片化”现象,呈现出“完整叙事”被瓦解、话语客体选择自主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对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即: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心地位,增大了信息甄别的难度,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掌控力,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性。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构,需要争得话语主体传播权、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话语环
企业在内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运用的资源、费用均是企业成本,而企业成本费用会对其经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如若想创造更多经济收益,则应当科学合理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只有这样才可有效提高企业社会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收益稳定增长。本文基于对经济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的优势进行解读,明确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总结出具体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高职院校土木专业教学中,经常遇到许多涉及工程结构的教学问题。土木工程结构的受力是确保结构体稳定可靠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探讨高职院校工程模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及其实践应用,为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本论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滁州学院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对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焦虑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学习焦虑的因素后并给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经受着中度焦虑;女生的焦虑程度整体上高于男生;在这三种焦虑中,考试焦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大。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urin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8例胶质瘤组织和30例正常脑组织中Ninjurin2的表达,用COX多因素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分析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蛋白印迹法检测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U373和正常胶质细胞系SVG中Ninjurin2的表达。取U251细胞,用Lipofectamine®2000试剂分别转染Ninjurin2 siRNA序列(Ninjurin2-siRNA组)、阴性对照序列(N
学前教师担任着实施学前教育的重任,其素质及能力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因此,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其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自我教育,促进教师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以及在情感上增进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基于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专业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能够给社会用人单位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充分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构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全方面教学手段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水平。
《动力工程学报》是由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宗旨是报道动力工程领域最新科技成果,鼓励创意、促进创造、实现创新,为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服务.本刊为工程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和燃气轮机,锅炉技术,电站辅机,自动控制,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工程热物理,洁净煤和环保技术,水轮机和大电机以及动力系统工程.为保证刊物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提高我国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势在必行。如今,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中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希望通过对中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