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师和她的花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kun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老师最爱伺弄花草。
  她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别的老师桌子上,充实又寂寞地堆满了教辅书和学生的作业,而她的桌子,总是开出一片喧嚷热闹。
  春天笑两枝桃花,夏天开三株木槿,秋天香几朵桂花,冬天立一棵君子兰。
  有同学说,向老师的桌子不是普通的桌子,简直像一个布道的场院。当你走过她的桌旁,看到她的那些花儿的时候,你的心会悸动不已,甚至生发出一种对于造化之美近乎虔诚的感动。
  如此说来,向老师就是传道的“牧师”了……牧师,我们是见过的,向老师以前放过一部叫作《出埃及记》的电影,里面有個长着花白胡子、穿着长长黑袍、脖子上挂着明晃晃的十字架的老爷爷就是牧师,他带领全族人逃离了残酷的奴役。
  但是,要是让认识向老师的人听到这个形容,一定会笑出声来:她那样活泼灿烂的人,哪里有半分牧师的严肃庄重呢!
  有一天,和往常的任何一天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教室里多出来一张空座位。
  向老师说,有个新来的女生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她名叫英子。马上,有消息灵通的同学“侦察”到,这个神秘插班生是休学了半年,现在转入我们班的。
  第二天,每天最早摸黑去班里早读的阿元告诉我们,这天他去教室的时候,发现有个女孩子已经在座位上读书了。话音未落,嘘声四作。
  果不其然,这个新同学在一周之内迅速成为了班里的“大佬”级人物——作业全优,纪律满分。只是不知为何,她对周围人的钦羡目光和友善示好都显得毫不在乎,永远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霜脸。
  于是,大家就也不再自讨没趣地去亲近她,她的座位渐渐成了教室里谁也不愿靠近的“极地”。
  和她同寝室的大王还和我们说起她的一个怪癖:“有好几回,我夜里醒来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她被窝里亮着灯,还隐约能听到呜咽声!”一旁的丽华似乎想起了什么,连忙说:“那天我负责检查寝室卫生,给她整理了一下被子,发现她枕头底下藏着一张年轻男人的照片!”
  照片上的人,莫非是她的男朋友?
  成绩在班里吊车尾的二毛告诉我们一件怪事:“这个十佳学生,居然也是办公室的常客,我好几次见她坐在向老师身边,眼睛红红地抹眼泪!”
  是不是她在向老师面前打小报告,说我们孤立她呢?大家忧心地议论着。
  没多久,我们的想法似乎被证实了,因为一次班干部会上,向老师交代我们要多多关照她,带着她尽快融入集体。对向老师,我们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但那次却没人吱声。
  谁会喜欢一个爱跟老师打小报告的人呢?
  倒是在那之后,“极地”的冰霜好像开始融化了,她的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谈话里。
  “英子问我周末要不要一起去骑单车……”
  “听说我值日没吃早饭,英子帮我带了一份米粥……”
  “这道物理题怎么这么难啊!我去问问英子怎么做……”
  以前怎么不知道,这个叫英子的女孩,原来也有一双能笑成一朵春花的眼睛。
  丽华说,后来英子告诉她,那张照片上的年轻男人是她爸爸,英子爸爸在安徽当采矿工人,去年因为害上尘肺病,去世了。
  有一次,在主题为“感恩”的班会课上,每个同学都上台讲讲自己这辈子最感恩的人。我记得英子当时说:“我最要感谢的人,应该是向老师。在我人生最阴霾的时间里,是她不断地鼓励我,打开心门,多去和周围人交流,帮助我走出了那段抑郁的日子。她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一直都活在光里。”
  那刻,我回头看了看站在教室后的向老师,发现她的眼睛里,有一簇蜜色的火焰,一次次被风吹动。
  说到这儿,向老师与“牧师”,倒确乎有些相似了。《出埃及记》里那个牧师把自己活成了自己忠诚了一生的《圣经》;而向老师,又何尝不是把自己活成了,甚至把她的学生培育成了,她所钟爱的花儿呢?
其他文献
绚烂的青春画卷徐徐展开,青涩的我用画笔在开端点下浓重的一笔。  班委竞选会上,我以40票的优势当上班长时,我看见您鼓励与期待的目光。您没有给我过多的言语,只是那样坚定地看着我,似乎我们在眼神中已经达成了共识。初一的我也未辜负您的期待:学习认真,成绩优异,自修课以身作则,运动会有我活跃的身影。  年少的心开始张狂,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初二我开始带头抄作业,开始在自修课随意讲话,开始了叛逆期一发不可
期刊
我画过西藏高原、玉龙雪山、重重迭迭的山城、西双版纳的节日,但我最爱画,而且年年想画的,还是江南故乡.rn——吴冠中《归乡记》rn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rn纵观吴冠中一生创
期刊
自华夏以来,龙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信仰的精神代表;它既是万物之上的王者,亦是瑞祥安康的象征.南宋著名画家陈容在《墨龙图》上的自题诗云“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
期刊
那么高大的木兰花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么晶莹的木兰花碗,我还是第一次触摸。  那么浓郁的木兰花香,我还是第一次沐浴。  当汪啸波老师将我带到那棵木兰树前,我一抬头,呀,宛如看到一个真实的天堂,正筑驻在那树冠上,那么庄严、华美、圣洁,让我这个凡人的心,不由自主地跪倒在这棵树前,匍匐着,低进了尘埃。  这棵木兰,位于衢州二中图书馆南面的杂木林里,高近二十米。每年初春,都会绽放出数千朵白花。虽然四
期刊
初见红姐,只见她脚踩一双松糕底凉鞋,身着一袭大花蚕丝裙,手擎水管,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洗新教室。  听到我向她打招呼,一道柔中带刚的目光从两片厚厚的凹透镜下直射过来。在她的审视下,我几乎无处逃遁,原形毕露。  与红姐相处没几天,我就感觉自己好像拜师进入了某武林门派,而红姐,掌门人是也。  所谓掌门人,是一派武功集大成者。红姐正是如此,且不说她功力深厚,将语文课堂变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使闻者酣畅淋
期刊
可能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内心表达的形象.对我来说,就是这些小人儿.我很难解释,但的确如此.我作品中的形象很像自己,我不是指自画像,是指某种性格.rn——刘野rn刘野独
期刊
“常玉的艺术,始于花卉而终于裸女,终其一生耕耘不辍,寖成毕生作品之大宗.”rn——苏富比现代亚洲艺术部主管张嘉珍女士rn1965年12月17日,常玉迎来他人生最后一次个展.他的晚
期刊
《泼墨云山》写于1981年,时张大干83岁高龄,居住在台湾摩耶精舍中,虽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画家仍然在为台湾博物馆和巴黎东方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准备画作.此一时期张大干先后创
期刊
兼顾、成长rn“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画的传统形式遭到质疑,坚守传统、改良、变革,这场声势浩大的争辩之声,推动着中国画以史无前例的大跨步迈进了“现当代”.而在以文
期刊
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科研和教学融合的理念,大学教师的发展是科研和教学的共同发展。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校教学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我国教学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