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发现问题;发散思维;创造性
  科学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而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其课程内容渗透创造精神刻不容缓。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也应当把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整个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
  创造的过程:引发好奇——探究实验——分析论证——发明创造;其中好奇心会诱发人们的探究欲望,探究实验是创造过程中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分析论证整个探究活动是整个创造过程的关键所在,创造就是好奇、实验和分析的归宿。为了使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创造力。
  一、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
  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提问,能够为了解答疑惑而不耻下问。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几乎所有发明家的创造发明都是从提问开始的,都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质疑,彻底推翻了维持几千年的错误观点,把力和运动的关系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学生看似幼稚、天真的发问,我们一定要耐心解释,保护好好奇心,鼓励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一时无法解释的,也要启发他们用其他的手段和方法继续去探索。
  二、 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比较密切。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分三步:①明确重点问题。教师根据课标,结合课程内容确定实验探究的重点问题。每节课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上课前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重点问题。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根据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无形中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这是实验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由小及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也可适当设置一些子问题,将探究的重、难点进行化解,分解到每一个子问题中去,引导学生在解决子問题的基础上再解决重点问题。③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完善整个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探索、探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图片,在科学性、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正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思考、反复实验和推理论证,终于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创造力只能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索中得来。学生正是因为爱探索,所以在独立思考时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够积极地去探索,而当他一旦成功,就会反哺自身,大大振奋精神,提高积极性,就会信心十足、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索,然后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
  四、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不走老路,能从多方面去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物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是以多端性和变通性为特点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因而它能让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给学生,安排一些能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和环境。例如上习题课时,可以多安排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精选题型,为学生创造触类旁通的机会,让他们能逐步养成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五、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包含了创新与实践、科研能力与态度、科研习惯和精神、研究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等许多层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师拼命说、学生努力听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接受者”变为“发现者”,变被动为主动。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创造潜能,研究性学习创造了一个能让学生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由环境,能将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果引导得当的话,还能够深入到内心情感世界中去,让他们更加关注人类、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它使每个学生的课题研究结果,对个人或对社会,都具有创造性。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就是人创造性成长的结果。
  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仅仅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物理先驱们的伟大精神,如:伽利略重视实验、善于提问的精神;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牛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不断激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进取。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钟起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肖自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理与策略[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建庆,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普及信息网络技术,由中华网一国中网公司发起,中华网—国中网公司、IBM公司、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将共同举办若干期免费网络媒体 To promote the la
摘要:随着生态问题提到了我国的国策上,各个领域都在寻求在不损害自身领域功能的基础之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而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地理课程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环境伦理教育的提出使得地理教育有了改革的方向,而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有效地实施环境伦理教育成为时下中学地理教师共同深思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环境伦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育的联系,最后提出了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有效实
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主体行为有效性的全面开发和扩展,刺激课堂教学秩序发生质的转变,教师行为亦打破旧有教法模式,开始顺势适应行为多变、思维多元被“放活”了
简报是用来指导工作,反映问题,帮助各级领导决策的一种公文形式。简报标题是简报的“眼睛”,好的简报标题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使读者了解简报的内容。因此,简报标题的质
摘要:图示法教学旨在运用图形来呈现生物知识,使学科中抽象的知识简明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知识,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以教学实例阐述运用图示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图示法;高中生物;疑难  一、 前言  生物教學中教师可以例举有代表性的生活情境为学习搭建支架,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内化概念的内涵。而对于抽象的生物术语和微观生理活动,一线教师普遍关注运用有效
摘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理其独有的传承性,充分利用到我国文化及地理事件传承的显著作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从目前的课堂中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所引用到的方式还是不够全面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学习时难度过大,且感受不到地理学科的兴趣,传统教学的弊端缺陷越发明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在新课程的体系下,对教学进行改革,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兴趣出
摘要:新课程改革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者  当前,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蕴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解放出来。作为自然科学的奠基石——物理学来讲,更应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摆到首要位置。而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前沿阵地
秘书的工作千头万绪,关系错综复杂,处在这样的位置,必须具备“任劳任怨”的心理品质,学会消释和克服各种不良情绪,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不怕任劳,就怕任怨.”这是秘书
蒙标成,这个普通工人的名字近来却在新闻界中广为传颂。人们深切怀念这位为了新闻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优秀通讯员。去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泉城济南铁十四局的大礼堂里,庄严肃穆,中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和关注。高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学习过渡期,在教学方面更应当力求促进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思维能力的掌握,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对其教学工作也更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将化学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且引发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探索精神。本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