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扮演教育机构的角色,更需要发挥其文化传递作用,扮演好文化机构.尽管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以知识为主的学科,但是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文化.从现代教育角度来看,数学的性质已由传统的一种“工具”转变为一种“思维模式”,由传统的一门科学变为一门“文化”.因此,在当前的高等数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从而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数学文化;经济数学;渗透
经济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有二:一是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掌握大量的有价值的数学理论知识;二是在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中以逻辑思维为导向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显性的数学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数学目标局限于知识的实用性,有违于经济数学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严重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养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深挖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所独有的数学文化,以文化为导向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文化呢?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数学文化的含义及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黄秦安教授曾明确指出:“在现代意义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形态,是属于科学文化范畴的,从系统的观点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基础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文化其实就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主要是以数学家的传记、数学史等内容为依托的.在经济数学这一课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教师在组织经济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传授教材中已有的极具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挖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精神以及数学方法,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文化”内容与知识相结合,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不仅要使传统的以抽象知识灌输为主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经济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文化在经济数学中的渗透
(一)利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抓本质的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科目,这里,数学的抽象性不仅表现在数学中具有大量的抽象概念,更体现在数学方法、手段等都具有抽象性.故此,在经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透过数学知识表面来抽象出其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透过表面本质的思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透过表象抓住本质,方能有效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导数的概念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上课伊始就直奔主题的教学方式,而是将与这一内容有关的17世纪亟待解决的三类核心科学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物理学家们为解决这三类问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究.从表面看,这三类问题是毫无关联的,但是正是数学家、物理学家从这看似毫无联系的三个问题中去除非本质的、次要的内容,抓住本质的东西,才将其抽象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导数.以数学史作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导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数学家、物理学家们从表面现象中去繁就简抓本质的思想方法.
(二)利用数学意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本身外部的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这一哲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数学教学.数学这一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科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组织经济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极具文学色彩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搭建数学与文学意境鉴赏的桥梁,使学生在鉴赏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比如,在讲到极限知识点这一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聪明地”将李白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作为导入内容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可以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唯美的诗句中感受到极限概念中的变量趋向于0的动态意境,在意境体验中不仅可以顺其自然地将教学内容以“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意境享受中引导学生体味数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经济数学这一门学科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在此将不对其进行一一列举.总之,在经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深挖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文化墙内容,并以极具文化性的知識为依托来开展数学教学,以此在满足学生基本的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文化共鸣,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玉琼,张建军.数学文化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河南农业,2014(2):31-43.
[2]曹海涛.数学文化在高校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93-94.
【关键词】数学文化;经济数学;渗透
经济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有二:一是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中掌握大量的有价值的数学理论知识;二是在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中以逻辑思维为导向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显性的数学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数学目标局限于知识的实用性,有违于经济数学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严重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养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深挖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所独有的数学文化,以文化为导向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文化呢?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数学文化的含义及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黄秦安教授曾明确指出:“在现代意义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形态,是属于科学文化范畴的,从系统的观点看,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基础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文化其实就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主要是以数学家的传记、数学史等内容为依托的.在经济数学这一课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是指教师在组织经济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传授教材中已有的极具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挖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精神以及数学方法,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文化”内容与知识相结合,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不仅要使传统的以抽象知识灌输为主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增加经济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文化在经济数学中的渗透
(一)利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抓本质的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科目,这里,数学的抽象性不仅表现在数学中具有大量的抽象概念,更体现在数学方法、手段等都具有抽象性.故此,在经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透过数学知识表面来抽象出其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透过表面本质的思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透过表象抓住本质,方能有效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在讲授导数的概念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上课伊始就直奔主题的教学方式,而是将与这一内容有关的17世纪亟待解决的三类核心科学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物理学家们为解决这三类问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究.从表面看,这三类问题是毫无关联的,但是正是数学家、物理学家从这看似毫无联系的三个问题中去除非本质的、次要的内容,抓住本质的东西,才将其抽象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导数.以数学史作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导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数学家、物理学家们从表面现象中去繁就简抓本质的思想方法.
(二)利用数学意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本身外部的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这一哲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数学教学.数学这一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科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组织经济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极具文学色彩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搭建数学与文学意境鉴赏的桥梁,使学生在鉴赏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比如,在讲到极限知识点这一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聪明地”将李白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作为导入内容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可以在“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唯美的诗句中感受到极限概念中的变量趋向于0的动态意境,在意境体验中不仅可以顺其自然地将教学内容以“美”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意境享受中引导学生体味数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经济数学这一门学科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在此将不对其进行一一列举.总之,在经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深挖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文化墙内容,并以极具文化性的知識为依托来开展数学教学,以此在满足学生基本的知识需求的基础上,使学生得到文化共鸣,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玉琼,张建军.数学文化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河南农业,2014(2):31-43.
[2]曹海涛.数学文化在高校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