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解决CO2跨临界循环能效低、排气压力高的问题,将天然工质N2O用于跨临界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比较了CO2和N2O用于二级蒸气压缩跨临界循环的性能,并分析了回热效率对于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A17B00),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O7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CO2跨临界循环能效低、排气压力高的问题,将天然工质N2O用于跨临界循环,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比较了CO2和N2O用于二级蒸气压缩跨临界循环的性能,并分析了回热效率对于CO2和N2O系统能效Ccop和最优高压侧排气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2O用于二级蒸气压缩跨临界制冷循环中的综合性能要优于CO2,在所选定的工况范围内,N2O的Ccop值比CO2最多提高13.3%,最优高压侧排气压力最多降低17.7%。回热效率对于CO2和N2O系统的最优高压侧排气压力几乎没有影响,回热循环对于CO2二级压缩跨临界系
其他文献
采用质量分数30%磷酸三丁酯-煤油-醋酸-水物系,对一种新型萃取用组合式规整填料的传质性能进行了测定,考察了连续相流速和分散相流速对其传质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
为了了解榕树叶吸附铀的过程机制,改善榕树叶吸附能力,提高铀的去除率,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探讨榕树叶吸附铀的机理
建立了并联流程下的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整个系统的单位产量淡水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加热蒸汽温度及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为决策变量,并应用MATLAB
为了克服气液二相流特征融合后不相关特征过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距离评估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气液二相流流型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式分解和小波包方法对原始的压差波动信号
以TS-1分子筛为光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紫外灯为光源,对农药氧化乐果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研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添加质量浓度,H2O2添加体积分数和光照时间对氧化乐果降解率的影响
顺丁橡胶水析凝聚工艺为橡胶生产工艺能耗的主要环节,为了研究影响顺丁橡胶双釜水析凝聚工艺能耗高的原因,在对国内某炼化企业顺丁橡胶水析凝聚工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诱导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层数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导电复合膜。首次研究了十八胺(ODA)和十八胺/硬脂酸(SA)离子化单分子膜在PEDOT
为了提高超临界汽油中煤焦油加氢裂化轻质油的收率,研究了Co-Mo-Pd-Y沸石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轻质油收率的影响。分别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金属中Co/(Co+Mo)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温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