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目标、追求完美、继续学习、善于回顾与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自我的认知、认真思考自己“凭什么不被世人忘记”,德鲁克在《个人的管理》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人们做好自我管理的这7个深刻道理,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银行业又走过了10年光辉历程,正在根据一行三会的“十二五规划”迈步未来。回首往昔,岁月峥嵘,弹指间,中国的银行从业者又经历了10年艰苦砥砺,正在伴随行业的发展而健康成长。
回想自己在银行从业多年的经历,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10多年间的飞速成长和巨大变化:从当初的行业集中度居高不下、垄断现象时有发生到现在的行业集中度明显降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从当初的四大国有银行占绝对优势到如今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遍地开花,从当初的国内发展到如今的走出国门,从当初的算盘为王到如今的计算机全面普及,从当初的简单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从当初的主要依赖实体网点的柜台服务到如今的高度依赖信息科技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从当初的带帽下达贷款到如今的考虑周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从当初的铁饭碗到如今的绩效考核,从当初的国家干部到如今的职业经理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巨变不可小觑。
与这些巨大的变化相伴随的是,银行工作对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细数这些挑战,我以为主要有三:
一是分工更细致,导致银行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如今,银行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致,除了有原来传统的会计结算、存贷款业务之外,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小微金融、电子银行、供应链金融、投资银行、资金交易、黄金交易、外汇交易……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分工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出了不同的胜任要求。几乎没有哪个岗位的员工是不需要刻苦学习就能更好地掌握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的。
二是服务更精细,导致银行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现在的银行都讲求以服务制胜,而服务的本质是人以及人所创造的服务手段和人所提供的服务方式。没有高素质的人员作为银行的核心资产,银行怎么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银行对于服务水平的高要求,客观上造成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一些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短板的人员,毫无疑问难以适应银行工作的新要求。
三是竞争更激烈,导致银行对员工的压力承受能力不断提高。曾几何时,银行在许多人的眼里还是趋之若鹜的求职目标,为什么?因为在人们眼里,银行有着优厚的福利待遇、优良的工作环境、优越的社会地位。但是,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不断变革,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强,对相当多的普通银行从业人员而言,银行不再是“温柔故乡”。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银行作为企业的本质逐步得以释放,银行不再愿意养懒人、闲人、窝囊人,各家银行纷纷创立各不相同的考核机制,无非是想要将那些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同时也将那些对银行发展帮助不大的庸才逐步淘汰。于是,银行员工也必须要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不断地让自己成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佼佼者。
应当说,这些巨大的挑战,不但是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那么,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面对崭新的挑战、剧烈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自我管理》一文,当时感到自己似乎是在迷茫的旅程中遇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此后,我又有幸阅读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鲁克文集《个人的管理》,对于自我管理开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如今,在中国银行业迈步新的十年之际,带着岁月的风霜与时间的赐予,我再次重温德鲁克关于自我管理的经典文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竟然更加强烈。我在他的思想中找到了一些闪光的答案:对任何一位身处中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做好自我管理,才会适应当今知识型社会快速变革、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
德鲁克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竞争越发激烈,创新层出不穷,一方面,知识型劳动者正在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而另一方面,用人组织的平均成功时期则很难长久延续。这样以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劳动者的平均寿命将可望超过他们供职的组织。为此,知识劳动者“得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发展新的职业生涯、新的技能、新的社会认同和新的关心的准备。”那么,对个人而言,到底应当如何面对社会及供职的组织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的巨变呢?到底应当如何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呢?到底应当如何不断摆脱束缚并走向成长和进步呢?在《个人的管理》一书中,德鲁克试图用他自己的7段个人经历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他认为:
第一,人要有目标。他在18岁时被威尔第的剧本深深打动,并从此牢记威尔第在80岁高龄时所说的一席话:“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而奋斗。而完美总是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美。”他将威尔第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即使在完美总是躲着他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放弃这种信念。可以说,把事情做得完美已经成为他的人生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人必须为完美而奋斗,即便只有上帝知道。”他在阅读小说时知道了古希腊大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故事。菲迪亚斯雕塑了2400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矗立在雅典帕台农神庙顶上的神像。当时,菲迪亚斯不但雕刻了神像的全身,而且雕塑了人们看不到的神像的背面,因为他的信念是:“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面”。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使帕台农神庙顶上的神像成为旷世奇作,至今仍广受赞誉。德鲁克从这个故事中深受启发,为此,他要求自己在整个一生中都要不断地为完美而奋斗。事实上,他的确从未懈怠过。
第三,要继续学习。他从当记者的工作经历中体会到,要想做一名胜任工作的记者,就必须掌握许多领域的知识。为此,他利用工作之余持之以恒地广泛学习各学科知识,并渐渐形成了继续学习的习惯。在随后的60多年时光中,他一直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习惯,要求自己每过三四年就选择一门新的学科进行学习。正是因为在60多年中始终坚持继续学习,他才不但夯实了知识基础,而且广泛涉猎了各种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渊博的知识是他成为一代管理宗师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银行业又走过了10年光辉历程,正在根据一行三会的“十二五规划”迈步未来。回首往昔,岁月峥嵘,弹指间,中国的银行从业者又经历了10年艰苦砥砺,正在伴随行业的发展而健康成长。
回想自己在银行从业多年的经历,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10多年间的飞速成长和巨大变化:从当初的行业集中度居高不下、垄断现象时有发生到现在的行业集中度明显降低、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从当初的四大国有银行占绝对优势到如今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遍地开花,从当初的国内发展到如今的走出国门,从当初的算盘为王到如今的计算机全面普及,从当初的简单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从当初的主要依赖实体网点的柜台服务到如今的高度依赖信息科技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从当初的带帽下达贷款到如今的考虑周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从当初的铁饭碗到如今的绩效考核,从当初的国家干部到如今的职业经理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巨变不可小觑。
与这些巨大的变化相伴随的是,银行工作对人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细数这些挑战,我以为主要有三:
一是分工更细致,导致银行对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如今,银行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致,除了有原来传统的会计结算、存贷款业务之外,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小微金融、电子银行、供应链金融、投资银行、资金交易、黄金交易、外汇交易……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作分工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提出了不同的胜任要求。几乎没有哪个岗位的员工是不需要刻苦学习就能更好地掌握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的。
二是服务更精细,导致银行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现在的银行都讲求以服务制胜,而服务的本质是人以及人所创造的服务手段和人所提供的服务方式。没有高素质的人员作为银行的核心资产,银行怎么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银行对于服务水平的高要求,客观上造成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一些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短板的人员,毫无疑问难以适应银行工作的新要求。
三是竞争更激烈,导致银行对员工的压力承受能力不断提高。曾几何时,银行在许多人的眼里还是趋之若鹜的求职目标,为什么?因为在人们眼里,银行有着优厚的福利待遇、优良的工作环境、优越的社会地位。但是,伴随着我国银行体制的不断变革,整个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强,对相当多的普通银行从业人员而言,银行不再是“温柔故乡”。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银行作为企业的本质逐步得以释放,银行不再愿意养懒人、闲人、窝囊人,各家银行纷纷创立各不相同的考核机制,无非是想要将那些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同时也将那些对银行发展帮助不大的庸才逐步淘汰。于是,银行员工也必须要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不断地让自己成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佼佼者。
应当说,这些巨大的挑战,不但是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那么,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面对崭新的挑战、剧烈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德鲁克的《自我管理》一文,当时感到自己似乎是在迷茫的旅程中遇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此后,我又有幸阅读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鲁克文集《个人的管理》,对于自我管理开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如今,在中国银行业迈步新的十年之际,带着岁月的风霜与时间的赐予,我再次重温德鲁克关于自我管理的经典文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竟然更加强烈。我在他的思想中找到了一些闪光的答案:对任何一位身处中国银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做好自我管理,才会适应当今知识型社会快速变革、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
德鲁克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竞争越发激烈,创新层出不穷,一方面,知识型劳动者正在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而另一方面,用人组织的平均成功时期则很难长久延续。这样以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劳动者的平均寿命将可望超过他们供职的组织。为此,知识劳动者“得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发展新的职业生涯、新的技能、新的社会认同和新的关心的准备。”那么,对个人而言,到底应当如何面对社会及供职的组织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的巨变呢?到底应当如何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呢?到底应当如何不断摆脱束缚并走向成长和进步呢?在《个人的管理》一书中,德鲁克试图用他自己的7段个人经历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他认为:
第一,人要有目标。他在18岁时被威尔第的剧本深深打动,并从此牢记威尔第在80岁高龄时所说的一席话:“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而奋斗。而完美总是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美。”他将威尔第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即使在完美总是躲着他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放弃这种信念。可以说,把事情做得完美已经成为他的人生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人必须为完美而奋斗,即便只有上帝知道。”他在阅读小说时知道了古希腊大雕塑家菲迪亚斯的故事。菲迪亚斯雕塑了2400年以后的今天依然矗立在雅典帕台农神庙顶上的神像。当时,菲迪亚斯不但雕刻了神像的全身,而且雕塑了人们看不到的神像的背面,因为他的信念是:“上帝能够看到神像的背面”。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使帕台农神庙顶上的神像成为旷世奇作,至今仍广受赞誉。德鲁克从这个故事中深受启发,为此,他要求自己在整个一生中都要不断地为完美而奋斗。事实上,他的确从未懈怠过。
第三,要继续学习。他从当记者的工作经历中体会到,要想做一名胜任工作的记者,就必须掌握许多领域的知识。为此,他利用工作之余持之以恒地广泛学习各学科知识,并渐渐形成了继续学习的习惯。在随后的60多年时光中,他一直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习惯,要求自己每过三四年就选择一门新的学科进行学习。正是因为在60多年中始终坚持继续学习,他才不但夯实了知识基础,而且广泛涉猎了各种新学科、新学说和新方法,渊博的知识是他成为一代管理宗师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