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五大金律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ob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养生学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如能顺应时节做好夏季养生,不仅能够顺利度夏,还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以下5个原则,涉及起居、饮食、养生、防病,这个夏天,老年朋友不妨改变一下。
  作息:早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早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之前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去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脑部供血量不足,会出现短暂的脑功能紊乱,使人感到头昏脑涨,最好静躺10分钟后再起床。这种作息一旦确定,要做好自我约束,保护生物钟不致紊乱。
  饮食:增酸减辛。夏季,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如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辛辣之物尽量少吃,因夏季阳气上升,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情绪:静心养气。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一是“戒躁戒怒”,老人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气温过高时,最好减少外出,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二是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保健:健脾除湿。夏天湿热,老人容易脾虚,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赤小豆排骨汤、红豆薏仁粥、山药莲子汤等,可以改善脾虚导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另外不要过食西瓜、苦瓜等寒凉食物,否则会令脾胃受伤,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老人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不要在潮湿的凳子、草地上坐卧;洗浴后要等头发自然干透或完全吹干再睡觉。适当运动出汗有利于内湿的排出,如慢走、瑜珈、太极等。
  防病:冬病夏治。三伏天日照时间长,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此时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显著疗效。适合于“冬病夏治”的常见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于中药外用的时节,如用中药煎汤洗浴,可以防治多种皮肤病。
  (据《华兴时报》)
其他文献
脚沾泥土,才能心系基层。心怀真情,才能代言人民。按照重庆市委统一部署,自2013年7月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育实践活动)。半年来,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接地气、强素质、转作风,查问题、
期刊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乡村生态环境是村民主体在其自身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塑造出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基于此,试图从生态性和
<正>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文化运动的前面都喜欢冠以"新"字。如"新年画运动"、"新国画运动"等,中国画的改造问题也随之被提上了日程。1950年代的"新国画运动",其根本目标是
【正】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自2011年对市政府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情况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至今已开展了五次专题询问,产
2014年5月23日,为期3天的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国内外卫星导航的专家、学者、行业厂商、行业用户、观众3000余人参加了
【正】红蝴蝶翩然飞至我们的窗前,青衣白马的蹄声清脆叩响我们的门扉,一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带给我们久违的问候等你整整一个冬,春,你终于来了。积蓄了一个冬的力量,沉睡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