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教师适时有效的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要用创新的理念,给予学生展示创造、表现、成长的机会,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的想象创作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精神。
  一、 作文教学中要能凸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
  创新思维,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思维的新颖性便是其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一个显著特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目标新颖、思维方法新颖、思维过程新颖。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进行续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注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提高了作文的兴趣。面对作文训练《十三年后的我》,同学们一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说自己成了大风车栏目的主持人;有的说自己已在太空生活;有的说已成为设计师,将我们学校建成一座多功能大楼;有的说自己刚写完一部小说,每一句稚嫩的话语都是纯真心灵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妈妈谱写美丽的赞歌。针对班级或校园的好人好事,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表扬稿,针对学生们吃零食将包装袋扔的到处都是,影响校园环境,可写一则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保护校园环境卫生,针对校园里的不良现象,向主管教师和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作文教学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但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通过录像得以直观在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习作。
  二、 作文教学中要能引导创新思维的多向性
  创新思维的轨迹是多向性的,它对任何问题都善于从多种方向进行思考,即从“纵”、“横”、“逆”、三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作文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存信息更是点拨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个体,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及经验世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充分挖掘其潜能,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最后殊途同归,从多方面去创作。
  在习作指导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大脑已贮存的休息,根据一定的要求,通过“筛选”、提取、排列、比较、重新组合等思维方式处理信息,促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呈多向流动状态。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情境材料,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提高作文选择和立意的广度和深度。教师通过卡片、幻灯、图片演示、小品表演、语言描绘、录音(像)等方式再现生活典型情境。著名作家孙犁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激发习作兴趣,我们应该树立大语言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大自然,观看冉冉升起的太阳,观赏水平如镜的湖水,攀登峰峦雄伟的红山,游览青山翠柏的天池,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绮丽,赞美叶落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种花栽树,游园踏青,参观访问,义务清扫街道卫生,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物捐款奉献爱心,替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前往医院看望生病的教师同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筹划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等等。只要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
  例如,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后,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先和学生一起交流在公园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然后,教师将这些材料综合整理,用实物投影、小品等手段出示情景材料,接着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深化认识:1、现在同学们看到的红山公园景色迷人、生机勃勃,可过去这里是荒山野岭。今昔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呢?2、我们在公园欣赏美景时联想到什么?3、有几位同学用自己的笔画公园的美景,这反映了什么呢?4、我们为什么要在公园里留下倩影?最后让学生通过筛选,提取感受最深的信息材料,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打破了单向选材的习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效地解决“题材雷同”的现象。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三、 作文教学中要能刺激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创新思维的多元性,也就是它的多维度,指主体思维善于从事物的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进行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对所作习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想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以为某些创新提供契机。
  例如,我曾经让学生写一篇《XX,我想对你说》的习作,当时我没有对学生做任何要求,想对谁说就对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有对亲人说的,有对教师说的,有对动物说的,有对地球说的,还有的对文学作品中主人公说的……由于文题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大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一个学生对妈妈说:“妈妈呀,你怎么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我,这首曲子,我还没练好呢!一首曲子谁能一拿到手就一个音符不错且强弱处理的恰如其分。再说你能拿十岁的我跟贝多芬和音乐学院的表姐比吗?妈妈,现实一点,我不是神童,你这样会打消我学琴的积极性。躺在床上想了很久很久,甚至想到了离家出走……”学生写的多好呀!如果没有亲身生活的感受,怎会写出这样情感真挚的作文。
  如果说为学生提供的作文,远离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符合他的表达愿望,他们寻找不到作文的源头,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酿造了不同的认识及感受。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尊重学生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创设宽松的习作环境,才会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他们言之有物。学生的智慧之花才能竞相绽放,产生许多新的发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 作文教学中要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开放性
  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理自己的思维成果。
  在指导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同学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因此对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或对习作不感兴趣,未能调动起潜能意识,所以遇到作文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不知怎样开头落笔。生活中,一个物品,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只要你有好心情,肯动脑筋,就有许多可写的东西,而且可以写出许多优美的文章来。
  在日常生活中,上街、做家务、课外新闻记者等,常因为看到、听到、做到、想到而产生一些灵感、一瞬间闪念,例如:这里真美啊!这盏粉红色的灯真柔和、温馨、浪漫等等在某种环境下产生某种感慨,这是正常的。把这种无意的感念引到有意的创作上来,凭借某一词、句、段落,展开想象。例如看到树会产生这里的树真多的闪念多表现在:有高的、有低的、大的、小的,再想树叶的开头有长的、短的、圆的……。在想其色彩:有深绿、浅绿、满目苍翠绿油油。联想到花:红的、白的……展开想象可写的就多了。
  由某一灵感,某一词语,某一动作,展开联想,扩展思维,既培养了创作兴趣,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开阔性、创造性。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是培养锻炼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初中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则是保证学生成才的基础课程。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创新、交际等各项能力,对于夯实学生基础、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功底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和剖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生自身方面。一是厌烦或逃避。写作作文,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上作文课程时
期刊
[摘要]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课程的变革,是一次教育的重构。文章从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教师的成长、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定位、新课程与教学常规的审视,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角度出发,探索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转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转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需要。
期刊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因而有些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将传统的一读、二讲、三说、四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取而带之,但效果又不佳。  其实我们都知道,古诗教学有着鲜明的个性,忽视了古诗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的味道。再者忽视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的兴趣也无从激起。针对这些,笔者不断探索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快捷、全面、准确的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由于受到人员、设备、场地环境的制约,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已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利用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
期刊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教学手段。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同样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探讨了新课改下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实施;有效教学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新课程教学强调有效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实施有
期刊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则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前发展,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交叉相连,相互影响着。众所周知,书法是建立在书写汉字的基础上,以汉字为表现载体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汉字又是语文最基本的书写符号。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规定
期刊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通过学习,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收获语文教学成果的独特喜悦。。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模式教学的背景、定义和方法,并结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模式理论指导阅读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语篇模式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背景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们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从下而上(bottom- up)”的阅读教学模式,转而走向“从上而下 (top- down)”的阅读教学模式,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了新的突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它朗朗朗上
期刊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引导探究  “引导探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驾驭好“引导与探究”,就不能简单机械地来处理这两种活动,而应十分注重两者间的作用与联系。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不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