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思维与交际中必不可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 整个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是启蒙一个人终生学习的起点,对一个人一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阅读训练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帮助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语文实践教学经验,对小学生拓展阅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情感体验;阅读实践。
一、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通道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知识,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又要求人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而培养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用同样的时间选择出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
(二) 人通过阅读能够得以与高尚心灵对话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大压力,让人的心理更加压抑、重负,阅读是人满足精神生活的通道,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有助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境界,使其受益终生。
(三) 语言是人交流、生存的重要工具
语言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水平。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得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积累。
二、小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程度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通过多年工作总结,分析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程度为:拥有一定阅读能力、从阅读中感受情感体验、获得相应知识积累、具备良好语感。
(一) 字、词、句是语言形成的基础
识字、学词是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通过基础学习才能过渡到书面语言学习。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累积大量字、词、句,促进语文基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识词,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具体字、词的含义,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该词在文中的使用方法,拓展理解句式、修辞等表达方法,通过大量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形成良好语感,累积一些基本词语、句段,以便为日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基础。
(二) 培养阅读技巧
有了阅读基本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阅读技能,阅读技能包括朗读、默读、背诵等几种主要形式。读是培养语感基本途径,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有助于学生更真切感受作品,理解作品,体会作品一些精妙之处。小学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做到朗读正确、流利、不平淡。默读是无声阅读,速度快于朗读,也有利于思考,其实用性更加广泛,训练小学生默读 (主要适应高年级学生),要做到不出声,注意力集中,能够边读边想。背诵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达到记忆文章的阅读方式,学生通过背诵能够积累语言材料,同时规范口语,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三) 阅读方法要求
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课堂教学中多用精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态度,同能能够展开联想,加深对文章理解。略读多见于课外阅读,学生通过略读捕捉文章关键信息。查找资料利用浏览的方式更为适合,小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查找资料能力。
(四) 提高写作能力
对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方面,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正是对大量阅读成果的运用。
三、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
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途径,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其相互重要性表现在:
(一) 积累优秀文化营养
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课堂阅读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学生正是通过课堂阅读积累优秀文化营养。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众多的名篇,文笔优美,质量上乘,内涵丰厚,经得起推敲品味,一些课文具备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接受现代文化知识,进行知识积累,同时锻炼了学生语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为课堂阅读的延展,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保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涉猎更广泛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对个性发展也大有益处。足够数量的课外阅读能够保证学生终生受益
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方法
小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要保证量,同时还要质的保证。作为语文教师,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适当的指引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乐观态度,从而爱上这门课程,譬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法吸引小学生,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自然增加学生对阅读兴趣。
(二)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默读、背诵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感悟力,让学生懂得一边读一边思考。提倡学生多进行背诵,为语文学习储蓄文化知识。在朗读中教师要注重多给学生时间提高普通话朗读的流利性、感情性,更正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可以使学生不仅受益于当前,也受益于一生。在默读训练中要让学生从指读逐渐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默读后检查阅读效果,逐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 注重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语文素养不同,教师可按学生水平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分别培养,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建立相应记载册,记录学生阅读能力,更好因材施教。
(四) 引导进一步阅读
学校图书馆的读物选择是有限的,为学生选择适合年纪、水平阶段的读物非常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选择相关读物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阅读,同时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收获,教师对学生阅读后的感受、成长等进行记录,可以更准确帮助学生下一步的阅读。
(五) 深化阅读
学生的阅读还需要通过说、背、辩、写等方面进行深化,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譬如一些专题习作活动,学生自办报纸,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也让学生不断以更大新鲜融入语文学习。
五、拓展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各有利弊,但是由于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大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往往会有不同情感体验表现,敏锐的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学生这一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情感体验活动,以加深对阅读篇章的理解。教师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是小学语文教师教授阅读中出现很普遍的问题之一。
(二) 培养学生阅读后的思索、提问能力
一些教师往往是为了教而教,让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数量,讲授完基本大意就宣告一篇文章讲授终结。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更重要的在于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思考,只有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与延伸创造,一篇文章的阅读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阅读,在阅读中展开丰富联想,同时读出新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教学才算成功。
(三) 培养学生阅读实践
教师教授学生阅读,不仅要会读、能读,还应该让学生达到会说、会写、会用。达到这几点就需要进行阅读实践,在学生的说、写实践中巩固阅读的知识,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情感体验;阅读实践。
一、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通道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知识,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又要求人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而培养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用同样的时间选择出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
(二) 人通过阅读能够得以与高尚心灵对话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大压力,让人的心理更加压抑、重负,阅读是人满足精神生活的通道,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有助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境界,使其受益终生。
(三) 语言是人交流、生存的重要工具
语言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水平。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得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积累。
二、小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程度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通过多年工作总结,分析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程度为:拥有一定阅读能力、从阅读中感受情感体验、获得相应知识积累、具备良好语感。
(一) 字、词、句是语言形成的基础
识字、学词是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通过基础学习才能过渡到书面语言学习。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累积大量字、词、句,促进语文基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识词,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具体字、词的含义,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体会该词在文中的使用方法,拓展理解句式、修辞等表达方法,通过大量的学习训练,学生能够形成良好语感,累积一些基本词语、句段,以便为日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基础。
(二) 培养阅读技巧
有了阅读基本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阅读技能,阅读技能包括朗读、默读、背诵等几种主要形式。读是培养语感基本途径,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有助于学生更真切感受作品,理解作品,体会作品一些精妙之处。小学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做到朗读正确、流利、不平淡。默读是无声阅读,速度快于朗读,也有利于思考,其实用性更加广泛,训练小学生默读 (主要适应高年级学生),要做到不出声,注意力集中,能够边读边想。背诵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达到记忆文章的阅读方式,学生通过背诵能够积累语言材料,同时规范口语,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三) 阅读方法要求
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浏览。课堂教学中多用精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态度,同能能够展开联想,加深对文章理解。略读多见于课外阅读,学生通过略读捕捉文章关键信息。查找资料利用浏览的方式更为适合,小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查找资料能力。
(四) 提高写作能力
对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方面,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正是对大量阅读成果的运用。
三、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
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途径,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其相互重要性表现在:
(一) 积累优秀文化营养
作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课堂阅读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学生正是通过课堂阅读积累优秀文化营养。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众多的名篇,文笔优美,质量上乘,内涵丰厚,经得起推敲品味,一些课文具备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接受现代文化知识,进行知识积累,同时锻炼了学生语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为课堂阅读的延展,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保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涉猎更广泛题材、体裁、风格的作品,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对个性发展也大有益处。足够数量的课外阅读能够保证学生终生受益
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方法
小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要保证量,同时还要质的保证。作为语文教师,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适当的指引能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乐观态度,从而爱上这门课程,譬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法吸引小学生,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自然增加学生对阅读兴趣。
(二)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默读、背诵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感悟力,让学生懂得一边读一边思考。提倡学生多进行背诵,为语文学习储蓄文化知识。在朗读中教师要注重多给学生时间提高普通话朗读的流利性、感情性,更正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可以使学生不仅受益于当前,也受益于一生。在默读训练中要让学生从指读逐渐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默读后检查阅读效果,逐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 注重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语文素养不同,教师可按学生水平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分别培养,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建立相应记载册,记录学生阅读能力,更好因材施教。
(四) 引导进一步阅读
学校图书馆的读物选择是有限的,为学生选择适合年纪、水平阶段的读物非常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选择相关读物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阅读,同时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收获,教师对学生阅读后的感受、成长等进行记录,可以更准确帮助学生下一步的阅读。
(五) 深化阅读
学生的阅读还需要通过说、背、辩、写等方面进行深化,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譬如一些专题习作活动,学生自办报纸,让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也让学生不断以更大新鲜融入语文学习。
五、拓展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各有利弊,但是由于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大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注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往往会有不同情感体验表现,敏锐的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学生这一特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情感体验活动,以加深对阅读篇章的理解。教师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这是小学语文教师教授阅读中出现很普遍的问题之一。
(二) 培养学生阅读后的思索、提问能力
一些教师往往是为了教而教,让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数量,讲授完基本大意就宣告一篇文章讲授终结。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更重要的在于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思考,只有学生通过主动的思考与延伸创造,一篇文章的阅读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阅读,在阅读中展开丰富联想,同时读出新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教学才算成功。
(三) 培养学生阅读实践
教师教授学生阅读,不仅要会读、能读,还应该让学生达到会说、会写、会用。达到这几点就需要进行阅读实践,在学生的说、写实践中巩固阅读的知识,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