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西安,登古城、观秦俑、赏花灯、逛庙会、听秦腔是大多数游客的选择,但是对于吃货们来说,回民街才是他们的最爱。让我们畅游回民街,尽情扫荡,给自己的味蕾一次饕餮盛宴,感受千年丝路的汉风唐韵。
老童家腊肉 慈禧闻香辇止坡
前往回民街的路上,我被北广济街上的一处古色古香的门面吸引,街上铺天盖地挂满了“辇止坡老童家”腊牛羊肉的招牌,巨大的“中央台专访老店”牌子展现着这家老店的光辉岁月。
据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走,经山西逃到西安,一天,慈禧乘坐御辇出巡,途经北广济街口的一条陡坡时,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慈禧不禁暗暗称奇,喝令停车询问。方知是一家腊牛羊肉店正在烹制腊肉。慈禧品尝之后,大加赞赏,赐匾“辇止坡”,并传谕列为贡品。从此,老童家腊牛羊肉便名噪西安。
羊肉泡馍 边吃边喊“嘹咋咧”
回民街上小吃品种繁多,而在众多美味中,羊肉泡馍最具西安特色。我走进一家泡馍店,刚在餐桌前坐下,一名服务员便在我面前放下一只硕大无比的碗,旁边的碟子里放一块大大的白饼,我学着别人的样子,拿起这枚白饼,即所谓的馍,学着邻桌的食客慢慢地将其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盛在大碗中,交给厨房的大师傅。不一会儿,大师傅便将一碗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端了上来,一份由自己亲自参与制作的泡馍大餐就隆重登场了。这碗泡馍虽然不见一丝热气,但触碗烫手,用筷子在一角拨开,热气才携着香气扑面而来。白玉浮清江,芳香余味长,夹一块羊肉放到嘴里,鲜嫩爽滑、芳香四溢,再来两口劲道的馍块,让你不禁大呼一句“嘹咋咧”(陕西方言,意为好极了)!
东南亚甑糕王 香甜可口美得很
来到麻家十字,一家东南亚甑糕王的店前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老板揭开盖子,糯米香和枣香一股脑从我全身上下各个毛孔渗入,老板用铲子铲起一块来,枣米交融,层次分明,红白交映,盛在碟子里如琥珀、似凝脂。我赶忙夹上一块,急吹两下,热乎乎地送进嘴里,顿觉黏软香甜,枣香扑鼻。
糖画 唤起沉睡的记忆
街上的一个糖画制作小摊吸引了我,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小气炉,几团彩糖稀,便构成了一个神奇的小作坊,糖画师傅做出威风凛凛的孙大圣、机灵可爱的小兔子、昂首挺胸的大公鸡等,吸引了街上的许多小孩。
一个小男孩想要喜羊羊,糖画师傅便从案下化糖的小锅里舀一勺糖稀,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顿、放、收,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挥洒自如,随着缕縷糖丝飘下,活泼可爱的喜羊羊映入眼帘,然后师傅取出一根淋过糖浆的竹签,往喜羊羊中间一粘,用铲子轻轻一铲,一个活灵活现的糖画作品便做好了。
新疆大馕 千年相伴丝绸路
突然,一阵婉转悠扬、带着新疆风情的叫卖声传进我的耳朵,回头一看,叫卖声来自一家烤馕铺。只见店主揪一个发面团,用两个拳头撑成一个中间薄四周厚的圆饼子,接着操起一把馕戳子在饼坯上随意戳出均匀的花纹,抹上一层清油,撒上一层芝麻,然后用一把长长的铁钩子揭开炉盖,挑出烤好的馕,随手把刚刚做好的馕坯子贴在里边,那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俨然是一位指挥大师,收放自如,滴水不漏。
馕,古代称为“胡饼”或“炉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新疆美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种新疆的美食也不远万里,穿过茫茫戈壁,跨过万里长城,传到了长安城。“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白居易的这首《寄胡饼与杨万州》就生动地描述了馕这种美食。
一路走来,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美食让来此的食客们过足了眼瘾,填饱了肚子,也忙坏了舌尖上的味蕾,一道道美食如繁星点点闪烁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滋润了万里古丝绸之路,也使我对这座古都有了新的理解。
(摘自《远方的家》)
老童家腊肉 慈禧闻香辇止坡
前往回民街的路上,我被北广济街上的一处古色古香的门面吸引,街上铺天盖地挂满了“辇止坡老童家”腊牛羊肉的招牌,巨大的“中央台专访老店”牌子展现着这家老店的光辉岁月。
据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走,经山西逃到西安,一天,慈禧乘坐御辇出巡,途经北广济街口的一条陡坡时,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慈禧不禁暗暗称奇,喝令停车询问。方知是一家腊牛羊肉店正在烹制腊肉。慈禧品尝之后,大加赞赏,赐匾“辇止坡”,并传谕列为贡品。从此,老童家腊牛羊肉便名噪西安。
羊肉泡馍 边吃边喊“嘹咋咧”
回民街上小吃品种繁多,而在众多美味中,羊肉泡馍最具西安特色。我走进一家泡馍店,刚在餐桌前坐下,一名服务员便在我面前放下一只硕大无比的碗,旁边的碟子里放一块大大的白饼,我学着别人的样子,拿起这枚白饼,即所谓的馍,学着邻桌的食客慢慢地将其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盛在大碗中,交给厨房的大师傅。不一会儿,大师傅便将一碗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端了上来,一份由自己亲自参与制作的泡馍大餐就隆重登场了。这碗泡馍虽然不见一丝热气,但触碗烫手,用筷子在一角拨开,热气才携着香气扑面而来。白玉浮清江,芳香余味长,夹一块羊肉放到嘴里,鲜嫩爽滑、芳香四溢,再来两口劲道的馍块,让你不禁大呼一句“嘹咋咧”(陕西方言,意为好极了)!
东南亚甑糕王 香甜可口美得很
来到麻家十字,一家东南亚甑糕王的店前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老板揭开盖子,糯米香和枣香一股脑从我全身上下各个毛孔渗入,老板用铲子铲起一块来,枣米交融,层次分明,红白交映,盛在碟子里如琥珀、似凝脂。我赶忙夹上一块,急吹两下,热乎乎地送进嘴里,顿觉黏软香甜,枣香扑鼻。
糖画 唤起沉睡的记忆
街上的一个糖画制作小摊吸引了我,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小气炉,几团彩糖稀,便构成了一个神奇的小作坊,糖画师傅做出威风凛凛的孙大圣、机灵可爱的小兔子、昂首挺胸的大公鸡等,吸引了街上的许多小孩。
一个小男孩想要喜羊羊,糖画师傅便从案下化糖的小锅里舀一勺糖稀,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顿、放、收,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挥洒自如,随着缕縷糖丝飘下,活泼可爱的喜羊羊映入眼帘,然后师傅取出一根淋过糖浆的竹签,往喜羊羊中间一粘,用铲子轻轻一铲,一个活灵活现的糖画作品便做好了。
新疆大馕 千年相伴丝绸路
突然,一阵婉转悠扬、带着新疆风情的叫卖声传进我的耳朵,回头一看,叫卖声来自一家烤馕铺。只见店主揪一个发面团,用两个拳头撑成一个中间薄四周厚的圆饼子,接着操起一把馕戳子在饼坯上随意戳出均匀的花纹,抹上一层清油,撒上一层芝麻,然后用一把长长的铁钩子揭开炉盖,挑出烤好的馕,随手把刚刚做好的馕坯子贴在里边,那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俨然是一位指挥大师,收放自如,滴水不漏。
馕,古代称为“胡饼”或“炉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新疆美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种新疆的美食也不远万里,穿过茫茫戈壁,跨过万里长城,传到了长安城。“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白居易的这首《寄胡饼与杨万州》就生动地描述了馕这种美食。
一路走来,那遍布大街小巷的美食让来此的食客们过足了眼瘾,填饱了肚子,也忙坏了舌尖上的味蕾,一道道美食如繁星点点闪烁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滋润了万里古丝绸之路,也使我对这座古都有了新的理解。
(摘自《远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