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逢盛时 华章绽异彩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的持久深入,激发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享誉三晋的山西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正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朝气与魅力。
  山西省实验小学又名太原市杏花岭区新道街小学,始建于1936年,1956年更名为新道街小学,1989年被山西省政府正式命名为山西省实验小学。发展中的省实验小学,拥有教职工200余名、学生3000余名,特级教师和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区教学能手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按照杏花岭区的改革部署,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了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目标。目前,学校拥有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四个校区,与四所学校组成发展共同体。
  八十余载风雨兼程,砥砺奋进,铸就了山西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活力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精神。2001年以来,三任校长传承历史,推陈出新,大力夯实学校办学基础,从国家课程扎实落地到学生兴趣特长发展,从学生个性成长到核心素养培养稳步推进,“活力教育”思想不断深化,行动策略不断创新,特色文化逐渐稳定化和鲜明化,“活力教育”已经成为山西省实验小学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坐标。
  基于“活力教育”的丰富内涵,学校打造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注重挖掘国家课程的文化内涵,提升地方课程的文化品质,开发校本课程的文化内容。尤其是国家课程的具体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有的放矢,让课程彼此互补,又相生相融。

国家课程扎实落地地方课程有力保障


  学校以“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构建出“一个主题、两次上课、三次反思”的课例研究模式,总结出“系统解读教材”和“有效集体备课”的课程实施保障模式,使国家课程高效落地。
  基于国家课程普惠、普及、普适的特点,学校构建了“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个活力生长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活力发展线———自主学习、互助探究、拓展深化,三个活力建构面———自主学习做到“三疑”、互助探究做到“三探”、拓展深化做到“三深”。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学校以多元评价为依托,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以关注学生的体验为核心设计评价活动。例如,低年级增加了将单一的试卷测试变为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考核,让孩子们在评价过程中有快乐、有收获、有成长,并激励孩子们乐于学习、享受学习。培养爱学习的好习惯,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水平,也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不断深化、细化、活化的实施过程,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让他们在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讲台上一展风采。
  学校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培养与提升,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个性实施特色课程系统开发


  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与任务的重点是以“活力”为主线,将学校文化、学生发展需求、新时代人才需求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活力校本课程”,培养出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社会担当及引领社会发展、追求卓越的人。
  学校从七个维度思考、定位,打造校本课程:从国家人才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学生个体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从省实验小学学生的发展特质、从学校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的深度、从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源、从教师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可持续发展、从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建“活力课程”体系,促进师生双向、和谐、持续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打上生命的底色,让他们绽放多元的生命活力。
  “活力课程”由“健体安身”“灵思启智”“养正安心”“笃行善研”“怡情润美”五大课程领域构成。在课程类型上,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整合,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整合,形成了多类型、多形式的课程体系。在普遍、规范地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需要,学校重点进行主题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艺体社团课程、小学科课程等四类特色课程的开发。

  主题课程:主题课程强调整合性、活动性和主体性,是发展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校构建了1—6年级主题课程的内容序列:一年级“我们的习惯”,二年级“我们的生活”,三年级“我们的节日”,四年级“我们的环境”,五年级“我们的饮食文化”,六年级“我们的家乡文化”。主题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在情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机会。
  以“青运课程”为例。我校青运课程以“实小少年迎青运,人生赛场展活力”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要事、大事,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让青运会的意义超越体育本身,让体育回归到原本的教育功能。该课程历时9个月,通过课程实施、课程展示、课程体验和课程评价四个阶段,让学生在参与和研究中“初识青运、了解青运、体验青运、乐享青运”。
  “青运来到家门口”主题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青运会的相关内容,如青运会是什么样的运动会,第一届青运会的举办时间和举办城市,本届青运会的主题、吉祥物、设计理念等;“运动项目我知道”主题课程,组织学生了解青运会比赛项目,同时还组织各小组集体手绘本班研究运动项目的宣传海报;“赛场榜样我来说”课程,通过搜集杰出运动员的赛场视频、比赛获奖的图片、训练时的小故事等,让学生了解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并向他们学习;“生活处处是赛场”主题课程意在让学生感知生活学习中的“赛场”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到竞技精神无处不在。   通过与青运会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由了解青运会的項目,到了解参与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并从运动员身上挖掘可贵的体育精神,从而感悟面对人生应有的积极态度。
  研学旅行课程:本课程突出研究性、实践性、主体性,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学欲望,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以“探秘晋商”研学旅行课程为例。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目前我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之一。根据学校研学旅行的设计方案,班级家委会经过前期调研、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评价反馈,设计了“探秘晋商”的研学之旅。
  初始,家委会拿出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家委会与老师一起制定学案,引导孩子们查阅资料、学习了解、合作交流,对平遥古城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对学生进行行走路线、现场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研学中,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学习礼仪、表达、合作、探究,让家校、师生在实践中增进交流,共同提升。
  研学实践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的学习方式,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享受求知的乐趣。
  艺体社团课程:艺体社团课程强调个性化、团体化、展示化,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载体。学校从团队组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研发,主要在课程形式上有所突破,外聘专业教师执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主体,使学生展示个性,树立自信,绽放活力。
  小学科课程:学校按照实践性、拓展性、活动性的原则,开发小学科校本课程,明确课程性质与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活动主题,规范课程实施流程,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考虑到国师街小学为独立一年级校区的实际,学校开展幼小衔接的专项研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具体做法是:将美术之外的所有国家课程裁剪为每节课30分钟,每天上午安排5节课、下午2节课;根据学生喜欢绘画、读书、运动的特点,将美术、阅读、体育三门课程两节课60分钟连排,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校本选修课程50分钟,采取走班制授课,每周二下午集中安排。长短课时相结合,灵活实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不仅顺应了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还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益和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生命之成,蕴于活力;人才之成,始于活力;教育之成,源于活力。活力逢盛时,华章绽异彩。八十余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山西省实验小学孜孜以求,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用活力教育谱写出生命的精彩篇章。
  (作者单位:山西省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阳城县芹池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教职工48人、学生355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为出发点,根据当地政府提出的“温暖芹池,弘扬‘厚道’文化”精神为奋斗目标,确立了“厚道教育”理念和“立明德之人、立智远之人、立健体之人、立尚美之人、立爱劳之人”的育人目标,以“为人德厚、为事和厚、为
期刊
对于不少上班族的父母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放学的时候自己还没下班,孩子没人接。介休市实验小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自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弹性离校”,即学校在放学后提供托管服务。在三年的时间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保证“弹性离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一、成立机构,制定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相关工作的落实,学校设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
期刊
2020年晋城市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打好四大战役,推进四大工程,深化五项改革,做好八项重点工作。一、打好四大战役  教育“十三五”收官战。对照“十三五”规划,认真盘点后,列出任务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加快推进落实,确保全市教育“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教育脱贫攻坚战。一要统筹做好国考省考、省委专项巡视、国家督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确保如期全部整改到位。
期刊
作为一名80后青年,她始终保持着活力与朝气,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在青年教师群体中树起一面榜样的旗帜;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教育战线团干部,她时刻以高尚的情操、乐于奉献的道德修养来激励、鼓舞学生,彰显着立德树人、开拓进取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在教学中树立新理念,用活新教材,坚持上好每节课,在育人的道路上播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她是陈霁洋,出生于1984年,是大同七中团委
期刊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论英雄”,以考试成绩代替评价结果,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芮城县第五中学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根本,以改革学科评价方式为重点,以“争星夺标”“积分晋位”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新课程理
期刊
2020年是阳泉教育提质增效之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普及普惠为目标,推进学前教育發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亦明确了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要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高校作为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对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作为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和可持
期刊
近年来,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通过实施名学校、名校(园)长、名师“三名”工程,着力打造品质化、品牌化中小学基础教育,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活动,加强校际间教育管理、教学智慧的互动探讨、交流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联动研讨、自主研修等多种形式,激励全区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阶梯式培养学校优质管理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为万柏林区
期刊
绿枝春意闹,学子喜归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各学段学生基本上都回归了校园。教学从“云”端又回到线下,一时可能会暴露出许多问题。那么,学生复学后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又该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呢?这需要教师未雨绸缪,提前备课和做好预案。一问:学生返校后如何有效疏导心理不适  现象:超长版假期、疫情的阴霾、长期居家在线学习,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重回学校线下学习,学生心理难免不适。如:沉
期刊
水有源,树有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乡土,那片温暖的土地,叫家乡。家乡是故土,是我们的根。  根,是我们成长的源泉!教育,首先要做有根的教育!  乡土文化是“根”的教育,乡土教材是对“根”的探索。寻根、育根、扎根,用乡土教材打亮孩子们的人生底色,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源头活水,让孩子们在未来无论走向哪里,都是一个有根的人。寻根  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沁县故县镇向升小学教学楼门口的台阶上,一群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