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地,广大一线教师从实践的层面思考怎样使得新课程标准“化虚为实”。本文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摘取一个片段,探求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新理念启发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 学科思维 学以致用
【案例背景】
2017年版课程标准进一步凸显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在学科思维的培养方面,着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领会学科思维特点,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描述】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千百年来被世人吟诵过无数次。七组叠词,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感情基调,营造了愁苦深重的情感氛围。围绕这沉痛、哀愁、悲戚的十四个字,为了让学生体会该词的意境,笔者引用了傅庚生先生的评点:
“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
作者写出了人生的悲凉,如今更是尝尽了“愁的滋味”,甚至已不知其味了,在词的最后更是着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是,笔者发现如果将情感体悟的内容如此干瘪生硬地传输给学生,学生依旧迷茫。课下与学生交流后,笔者发现学生最后只记得这十四个字,却不知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对于《声声慢》一词,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李清照中年抒发被丈夫赵明诚疏离冷落的作品,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李清照历经国家动荡,颠沛流离,对自己所体会到的百姓疾苦的一种真实写照。这让笔者很困惑:为何学生会有如此偏颇的理解?一个叫杨旭的学生给了我启示。
第二天上课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昨天我们鉴赏了那令人唏嘘不已的《声声慢》,今天想请各位做个小结。大家是否有所体悟?如果有,大家又有怎样的体悟?体悟是否一样?”几位同学发言,似乎与笔者之前了解和预估的情况差不多,此时杨旭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十四个字有恍恍惚惚、失魂落魄之感。曾经的李清照富有才情,爱情美满,而如今的她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看似絮絮叨叨的平常之语,虽不着一个愁字,却写出深渊万丈的悲愁意思来。这些是李清照才情的写照,更是半世情愁半世血泪的凄美抒发。”
笔者问他:“你如何有这样的体会?”
他回答道:“我在网上查阅,得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风格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李清照当时的处境就是国破、家亡、夫死、流离、再婚、离婚、孀居、无子、年老,因此才写出如此愁苦凄美的词句。”
杨旭同学的回答让笔者感动不已,他将知人论世的方法运用得如此巧妙,将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探究文本密切结合。
笔者有幸聆听过一场很有见解的讲座,主讲人以史入文,阐释了自己对郭沫若《石榴》一文中语言的理解。文中两次提到“夏日心脏”“昆明石榴特别大”等,没有使人产生什么特别体悟。但结合史实来看,1942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救亡运动,力挽狂澜;国民党反动派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些政界人物苟且偷生。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困难、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创作,写自己的“作品”。这其中,有很多同学用心写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畅想与理解。比如,学生任雪的作品:
春夜读诗梦游行
任 雪
余近日广览怀古、边塞诗作,颇为感慨。某夜,风雨尽起,余读书渐入恍惚之境。翌日,忽忆昨夜之梦境,余甚感古人之悲事,遂提笔以记之。
众人笑我读书痴,我讀唐诗感益深。
风雨潇潇灯明灭,恍惚入梦已三更。
茫然不知归来途,马嵬坡下暮沉沉。
幽幽怨怨孤青冢,玉颜泪垂几度闻。
我问玉人何断肠,自言玉环冤难伸:
华宫一梦锦衾凉,凤簪轻坠鬓微霜。
沉鱼落雁芙蓉面,闭月羞花素云妆。
君王若记长乐情,香魂何处话凄凉?
陪君醉笑三千场,终是一曲别离殇。
余音袅袅伊飘去,惟余长叹空怅惘。
迢迢山水又飞度,冷月垂空野苍苍。
血水千里哀鸿遍,豺狼厉嚎寻食抢。
战士血衣形枯槁,见余隐隐悲诉怆:
大漠穷秋朔风急,铁衣利甲冷羌笛。
旌旗猎猎烟尘起,寒刃铮铮斗兵稀。
青海魂萦魂止息,玉帘长卷长相忆。
多少离合悲古事,漫天黄沙掩尘迹。
声声悲泣心犹寒,累累白骨惊梦起。
默默长坐不得语,风拂诗书虫唧唧。
【案例分析】
笔者很欣赏这样的学习诗歌的思维,更感动于学生咬文嚼字的执着。以人与情入文,化用典故,这需要经过潜心的钻研。学生的这一份宝贵的执着,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教授古诗词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因时代久远,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古人的思想,但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桥梁。还原其语言本来的意蕴,理解其思想情感,如果再能够用心“创作”,学习自然水到渠成,这便是“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陆晨阳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 学科思维 学以致用
【案例背景】
2017年版课程标准进一步凸显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在学科思维的培养方面,着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领会学科思维特点,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
【案例描述】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千百年来被世人吟诵过无数次。七组叠词,奠定了全词悲凉的感情基调,营造了愁苦深重的情感氛围。围绕这沉痛、哀愁、悲戚的十四个字,为了让学生体会该词的意境,笔者引用了傅庚生先生的评点:
“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
作者写出了人生的悲凉,如今更是尝尽了“愁的滋味”,甚至已不知其味了,在词的最后更是着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是,笔者发现如果将情感体悟的内容如此干瘪生硬地传输给学生,学生依旧迷茫。课下与学生交流后,笔者发现学生最后只记得这十四个字,却不知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对于《声声慢》一词,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李清照中年抒发被丈夫赵明诚疏离冷落的作品,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李清照历经国家动荡,颠沛流离,对自己所体会到的百姓疾苦的一种真实写照。这让笔者很困惑:为何学生会有如此偏颇的理解?一个叫杨旭的学生给了我启示。
第二天上课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昨天我们鉴赏了那令人唏嘘不已的《声声慢》,今天想请各位做个小结。大家是否有所体悟?如果有,大家又有怎样的体悟?体悟是否一样?”几位同学发言,似乎与笔者之前了解和预估的情况差不多,此时杨旭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十四个字有恍恍惚惚、失魂落魄之感。曾经的李清照富有才情,爱情美满,而如今的她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看似絮絮叨叨的平常之语,虽不着一个愁字,却写出深渊万丈的悲愁意思来。这些是李清照才情的写照,更是半世情愁半世血泪的凄美抒发。”
笔者问他:“你如何有这样的体会?”
他回答道:“我在网上查阅,得知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风格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李清照当时的处境就是国破、家亡、夫死、流离、再婚、离婚、孀居、无子、年老,因此才写出如此愁苦凄美的词句。”
杨旭同学的回答让笔者感动不已,他将知人论世的方法运用得如此巧妙,将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探究文本密切结合。
笔者有幸聆听过一场很有见解的讲座,主讲人以史入文,阐释了自己对郭沫若《石榴》一文中语言的理解。文中两次提到“夏日心脏”“昆明石榴特别大”等,没有使人产生什么特别体悟。但结合史实来看,1942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救亡运动,力挽狂澜;国民党反动派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一些政界人物苟且偷生。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困难、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创作,写自己的“作品”。这其中,有很多同学用心写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畅想与理解。比如,学生任雪的作品:
春夜读诗梦游行
任 雪
余近日广览怀古、边塞诗作,颇为感慨。某夜,风雨尽起,余读书渐入恍惚之境。翌日,忽忆昨夜之梦境,余甚感古人之悲事,遂提笔以记之。
众人笑我读书痴,我讀唐诗感益深。
风雨潇潇灯明灭,恍惚入梦已三更。
茫然不知归来途,马嵬坡下暮沉沉。
幽幽怨怨孤青冢,玉颜泪垂几度闻。
我问玉人何断肠,自言玉环冤难伸:
华宫一梦锦衾凉,凤簪轻坠鬓微霜。
沉鱼落雁芙蓉面,闭月羞花素云妆。
君王若记长乐情,香魂何处话凄凉?
陪君醉笑三千场,终是一曲别离殇。
余音袅袅伊飘去,惟余长叹空怅惘。
迢迢山水又飞度,冷月垂空野苍苍。
血水千里哀鸿遍,豺狼厉嚎寻食抢。
战士血衣形枯槁,见余隐隐悲诉怆:
大漠穷秋朔风急,铁衣利甲冷羌笛。
旌旗猎猎烟尘起,寒刃铮铮斗兵稀。
青海魂萦魂止息,玉帘长卷长相忆。
多少离合悲古事,漫天黄沙掩尘迹。
声声悲泣心犹寒,累累白骨惊梦起。
默默长坐不得语,风拂诗书虫唧唧。
【案例分析】
笔者很欣赏这样的学习诗歌的思维,更感动于学生咬文嚼字的执着。以人与情入文,化用典故,这需要经过潜心的钻研。学生的这一份宝贵的执着,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
教授古诗词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因时代久远,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古人的思想,但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桥梁。还原其语言本来的意蕴,理解其思想情感,如果再能够用心“创作”,学习自然水到渠成,这便是“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