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给孩子一个美的世界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很多学校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美育的独特功能缺乏了解,对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从音乐的教育本身而言,就还存在一个重技轻艺的倾向。诚然,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基本内容,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音乐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讲,更要注重通过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提高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深厚的审美功力与高尚的审美情操,以达到他们心灵的陶冶与人格的塑造。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的发展,美育的功能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美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即是运用某些专门的教学手段,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起健全完美的心理结构。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仅是局限于简单的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一代人的视野,充实一代人的心灵,提高一代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从而静化社会环境,创造一个美妙和谐的世界。
  
  一、识美扬善
  
  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具有改变情绪和心境的情感效果,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有独特作用,它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引起人强烈的共鸣,从而沉浸在音乐的气氛中,随着音乐的流动而起伏。当孩子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多少可歌可泣的诗句,多少美妙动人的旋律,那是母亲最伟大、最挚热的情感表达。是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是母亲舔犊之情使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母亲殷切之爱使年幼的生命美丽如花。试问有谁没有感受过母亲的温暖和爱抚,因此一提母亲,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小学六年级教材第一课《祖国象妈妈一样》的歌曲中,将“祖国”和“妈妈”并列,使孩子们懂得他们成长既离不开生之妈妈的疼爱,更离不开祖国妈妈的哺育和关怀,没有社会主义的祖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炽热感情,得到真善美的认识。
  
  二、育美治心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正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或许我们不知道引发作曲家产生这种情感的事由,但我们却直接触摸到了他的情感。正如贝多芬的慢板使人沉思,而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则令人迈起轻松的舞步。音乐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独特的艺术形象,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如:第十一删教材第八课《撒尼少年跳月来》。这是一首撒尼族小儿歌曲,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泼而富有舞蹈的韵律感,这是它的优点。但由于前面的旋律比较单一,如处理不当就会象和尚念经一样。所以艺术处理就显得十分关键。歌曲一开始就出现四句差不多的旋律,怎样处理就成了唱好这首歌的关键,我在教学中总是这样处理:每一句的三拍处都处理成弱唱,而二拍子处都处理成强唱,好象一呼一应的感觉,紧接着是小快板的主要部分,听到这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不禁使人想起撒尼小年跳月那引人入胜的动人场面。因此,这首歌的演唱就尽情地反应出撒尼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集中一点就是欢快跳跃,使人仿佛看到无数身着多彩服装的孩子们同月亮一起尽情地玩耍、尽情地歌唱的欢乐场面,随即音乐不自觉地便进入了高潮。高潮的出现不等于就要大声喊叫,仍要注意四二和四三拍子歌曲的固有强弱规律。高潮时的音乐仍是乐音,而不是噪音。高潮之中仍然内含抒情,抒情和激情一定要交替出现,始终给人以波浪起伏之感。通过演唱的艺术处理,使音乐作品不断升华,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这样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情绪跟着节奏旋律变化而变化,从面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起孩子共鸣的目的。
  
  三、感美悦情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使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渲泄。好的音乐不仅可以愉悦心身,还可以扫除阴霾,振奋精神,人的精神愉快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课中要运用多采的音乐活动,让孩子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世界更丰富、更和谐、更完美。
  如:在学习新版教材第五册《在祖国的怀抱里》时,我就引导孩子在教室里设计一个简单的舞台,让同学们戴上阿佤族、苗族、撒尼族、壮族的头饰,进行男女生对唱式的歌舞表演,同时还启发孩子将歌曲的少数民族的名称换成自己知道的其它少数民族,并创编具有其民族特点的歌舞表演动作进行表演,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欢快地翩翩起舞,在欢乐的气氛中,不仅学习了知识,更愉悦孩子的心情,陶冶了孩子的情感,不仅感受了美,更表现了美。
  
  四、创美导行
  
  在音乐教育中,光是让孩子感受美、体验美还不够,用美的心灵去激发美的行为才是最终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用美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纯洁的人。
  在演唱《劳动最光荣》时,不仅让孩子用歌声赞美劳动光荣,愉快,同时,在搓、擦、溧、绞等律动中教会孩子劳动时基本步骤和方法。再启发孩子回家洗袜子、洗手绢,教师还要求孩子把自己洗净的手绢带到课堂。劳动光荣既在歌声中得到赞美,在实践中也看到了效果。音乐歌颂了劳动,劳动创造了美。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孩子的美感,以美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其目的不单是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体验音乐的美感,领略艺术的魅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要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生活,最终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作者单位:421001湖南省衡阳市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子弟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不断地拓宽,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教师沿袭几十年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已显得陈旧不堪,原来的那种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讲——听——背”实质上就是由教师唱独角戏,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致使广大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大家感到听历史课枯燥无味,而课下的死记硬背,更是使他们感到厌倦。这样,实际上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智能的发展。 
期刊
一、强化地理教育价值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主要有:①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是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课程目标,这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中学地理教育肩负着教育公民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地理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②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组成地理环境
期刊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老师教学的依据。古人把“上学”称为“读书”,然而现在许多学生学习时脱离教材,主要表现:课上听老师讲,课下做练习题,有的老师说:书中的习题学生不做,把书中的习题再印下来学生就做。还有许多学生经常看书却收效甚微,这是学生不会读书。而地理教材图文并茂,而且知识的逻辑性特别强,所以在教学时应教会学生阅读课文,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纲挈领,抓住主旨     地理教材每一
期刊
好奇心和兴趣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主要心理素质。地理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的学科,也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培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地理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激活地理教学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巧设疑问,借疑增趣    设“疑”恰当,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洋流类型”时,先讲两
期刊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就是对自然现象探索的总结和抽象。人类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比如幼儿时期站在大人们身边看大人们干活,到再大些自己拆开家里的闹钟看看它为什么会走、打开家里的收音机看看里面到底是否有人在唱歌、讲话。其实,这些活动就是一种人类认识低级阶段的实践,是一种无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是人们的好奇心所在。而物理课堂向学生有目的地展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呈现了许多真
期刊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收到的效果往往也不同。初中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老师若能根据具体的知识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景,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概念或规律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问题设计得好,提问的方式恰当,课堂效果一定会不错。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的提问方
期刊
随着教研教改的不断开展与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此同时,那些多年来已扎根于教师心中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将随之被淘汰。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教育形势的变化,使自己始终立于教育的不败之地,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有些教师甚至开始为自己的明天焦虑和不安。在此燃眉之际,浅谈笔者对探究性学习的一点感悟。  在讲初中化学教材中《盐的性质》一节时,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常见酸和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探索性化学实验;2、选择具有开放性的化学问题;3、选择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4、选择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5、选择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6、选择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文是我组在指导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应用中得出的的一点
期刊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良好的观察力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以后的学习,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
期刊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美术与环境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始终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和创作之源,而且美术总是以一种理想化和审美化的眼光来看待和创造一种意境,反映美好的愿望,这在东西方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体现尤其明显。另外,感官和物质材料的运用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学生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