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诗意美·生态美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最美的青春》是一部兼具劳动美、诗意美、生态美的主旋律青春剧。它以诚实劳动来书写工匠精神、终极关怀和开拓创新等新时代的精神品质,以詩意情怀来探索造型语言、叙事结构和艺术层次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以生态美学来阐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自然辩证法,这对主旋律青春剧的美学建构来说无疑是一次有益的艺术探索。
  【关键词】 《最美的青春》;劳动美;诗意美;生态美;美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由巨兴茂执导、郭靖宇编剧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于2018年8月1日登陆央视一套,该剧由承德广播电视台、完美建信影视和完美影视等联合出品,先后荣膺第24届华鼎奖多项提名和2018美国亚洲影视节金橡树奖“优秀电视剧”,并在豆瓣上获得了8.4的高分。电视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原型传达“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精神品质,并在诗意情怀的观照下探索电视剧的艺术审美价值,最终回到生态问题上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辩证法。该剧从不同维度呈现其劳动美、诗意美和生态美交相辉映的美学价值,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哲学性于一体,不愧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主旋律佳作,为主旋律青春剧的美学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劳动美:新时代精神品质的影像书写
  《最美的青春》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劳动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讲道:“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通过塞罕坝种树人的诚实劳动,该剧展示了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终极关怀的内在转变以及开拓创新的辩证思考,以此实现新时代精神品质的影像书写。
  劳动美,美在工匠精神与薪火相传的有机结合。工匠精神最早由当代企业家聂圣哲先生提出,并于2016年被李克强总理引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新时代语境下,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体现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等的职业精神。《最美的青春》即通过塞罕坝第一代种树人辛勤劳动、耕耘树艺的造林故事,塑造了一批拥有工匠精神的群像。剧中,有冯程那样率先上坝、拓荒植树的“敢为人先”,有覃雪梅那样注重实验、科学育苗的“精益求精”,有于正来那样献身基层、躬亲实践的“爱岗敬业”,有赵天山那样勇于担当、保护队友的“铮铮铁骨”,有季秀荣那样脚踏实地、学习气象观测的“朴实勤奋”,有沈梦茵那样十月怀胎、奔走一线的“鞠躬尽瘁”,有魏富贵那样深居简出、坚守望火楼的“恪尽职守”……众多可观可感的艺术形象不仅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而且也引领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风气。可贵的是,电视剧通过细节描写,让这种以造林事业为己任的“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如陈工临终前嘱咐冯程育苗才是根本之道,冯程等人给后代取名时都带有“木”字,新一代造林人实现塞罕坝百分之八十的森林覆盖率。因此,电视剧对工匠精神的多元阐释只是表面,其本质是为了传承和延续。只有代代相承,才能彰显劳动的力量之美,才能弘扬艰苦创业的塞罕坝精神,才能完成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劳动美,美在自我意识与终极关怀的内在转变。从行动元来看,剧中人物来到塞罕坝并非完全自愿,冯程是帮助女友逃脱处分、季秀荣是上坝找大学生结婚、沈梦茵是家庭出身不好、孟月是服从分配、武延生是为了追求覃雪梅、张福林是躲避抓捕、李铁牛是想要谋个差事。无论是出于政治因素还是情感原因,电视剧有意突出他们上坝时强烈的自我意识,通过努力劳动,不断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思考、从个人追求到家国情怀的内在转变,最终形成对人类精神家园的终极关怀。这在男主角冯程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最初以木材加工专业毕业生身份来到塞罕坝,为了和女友双宿双飞,欺骗组织。后来他以绿化家园、尊崇信仰、追求永恒为终极价值,在尊重种植规律的科学劳动中创造荒漠的“绿色奇迹”,在逐渐相信队友的团结劳动中凝聚“百年树人”的信念,在数年如一日的恒久劳动中探寻“林业人”的存在意义。实际上,这种内在转变暗示着主人公在自由劳动中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获得提升,折射出创作者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劳动理性之美的褒扬。
  劳动美,美在守住底线与勇于创新的辩证统一。塞罕坝种树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有气候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等不可抗原因,但更大的阻碍来自于人为的敌对力量。如国际林业专家佩科维奇对拓荒造林判下“死刑”,组织内部人员武延生因妒生恨对机械造林从中作梗,塞罕坝百姓多次想要砍伐“功勋树”。然而,面对种种困境,从覃秋丰、栗坤和于正来等领导群体,到冯程、覃雪梅和赵天山等先遣队成员,再到张曼玲、吴改花和贾希一等工厂职工,无不守住“塞罕坝能种活树”的底线,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以积极心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投身于生产劳动。在此过程中,栗坤打破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不理会佩科维奇的错误判断,赞扬并支持冯程;冯程跳出经验主义的框架,从遮荫法育苗的失败中大胆提出全光育苗;技术场长李中不拘泥于教条,根据实地考察要求机务队改造种苗机。可见,他们在劳动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开拓进取,紧密结合科学理论和自身实践,力求实现守住底线和勇于创新的辩证统一,以此展示劳动的创造之美。
  总之,不同于《蹉跎岁月》《年轮》和《北风那个吹》等作品中知青劳动的“忆苦思甜”,也有别于《小麦进城》《我在北京挺好的》和《春天里》等作品中外乡人劳动的“奋斗拼搏”,“《最美的青春》以富于时代感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诠释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1],在“绿色劳动”中建构劳动的力量之美、理性之美、创造之美,从而使“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观蔚然成风。
  二、诗意美:艺术审美价值的能动体现
  在《最美的青春》中,如果把劳动美视为内容美,那么诗意美就是形式美。艺术美必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辩证结合。“一部优秀的主旋律电视剧不仅要拥有坚实的主流价值观作精神支持,也要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艺术手法”[2],除了弘扬时代精神,该剧在造型语言、叙事结构和艺术层次等方面所做的诗意探索,全面展示了具有能动作用的艺术审美价值,值得称赞。   电视剧首先以实景拍摄来展示塞罕坝独特的文化景观,颇有诗意写实主义的艺术风格。“黄沙遮天日”的荒漠沙地、“无花只有寒”的冰天雪地、地窨子、黑莜面、地羊肉以及剧末“树树皆秋色”的林海绿洲,都以典型環境或参与叙事的方式如诗如画般绵延开来,让观众真实感受到大自然的极致美感。同时,电视剧的镜头处理也富有诗意。大远景镜头下遗世独立的“功勋树”,显示跨越历史的悲凉之感;特写镜头下“星期六”的墓碑,展现饱含不舍的怀念之情;变焦镜头下冯程躺在坟墓里的脸庞,表达他对未来不确定的彷徨之心。诗化的造型语言还表现在色彩方面,色彩的运用可以同时凸显诗意的绘画感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电视剧多次以红色强化情感,唐琦被风刮走的围巾、季秀荣的新娘服以及张曼玲送赵天山的围脖都是红色的,该剧分别用漫天黄沙、皑皑白雪以及深蓝色工装服予以烘托,像诗一样组合对比感强烈的色彩意象,冷暖色彩冲突,明暗色调关联,描摹出虚无、悲痛和温暖的爱情三原色。此外,剧中多次引用诗词,直接营造诗意美。较为典型的是冯程常挂嘴边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先后出现在苏联专家否定造林事业、先遣队面临死亡和造林成功后,电视剧不仅通过情景交融展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现实功能,而且还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建构诗意结构、深化主题思想、传达青春正能量。
  诚然,充满诗意的造型语言给人独特的视觉享受,而叙事结构的诗意表达则带来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在“造林”和“爱情”两个主要故事中,《最美的青春》并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而是以一种迂回、呼应、和谐的诗意方式来传情达意,像古典诗歌那样讲究章法和布局,展现起承转合的韵律美和逻辑美。其一,造林故事还原历史、波澜壮阔、鼓舞人心。“全剧36集,完整描写三代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折射出风云变幻的时代轨迹,叙事简洁明快,呈现真实适度,集首有呼应,集中起高潮,集末留悬念,一扫时下某些电视剧注水冗长之风和油滑脂粉气。”[3]第1至3集为“起”,讲述冯程独自上坝种树的故事,奠定“种树难”的整体基调;第4至18集为“承”,讲述覃雪梅等毕业生参加种树的故事,他们承接“绿水青山”的历史使命,为“成功造林”做铺垫;第19至35集为“转”,讲述塞罕坝成功实现机械造林的故事,峰回路转、进入高潮;第36集为“合”,讲述众人回到塞罕坝缅怀青春的故事,首尾呼应、结构和谐。其二,爱情故事真挚细腻、荡气回肠、刻骨铭心。冯程和覃雪梅之间的美丽误会、志同道合、告白演讲、佳偶天成,赵天山和张曼玲之间的故作矜持、冬季总攻、心生愧意、比翼相伴,那大奎和孟月之间的各有所爱、感同身受、痛失爱子、冰释前嫌,魏富贵和季秀荣之间的援手相助、你追我赶、放下芥蒂、觅得真爱,隋志超和沈梦茵之间的一厢情愿、咖啡传情、阴阳相隔、眷恋一生,五种爱情故事形态各异,却都彰显起承转合的婉转之美。不容置否,剧中的爱情叙事曲折有致,逸趣横生,却又思维严谨,符合现实,尽显情理和事理相生相成的诗意之美。
  进一步看,诗意的画面和叙事显然只是体现剧作审美价值的艺术表象,真正起到艺术能动作用的是潜藏于故事深层的诗意乐观主义精神。与《毛泽东》《东北抗日联军》以及《长征大会师》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美的青春》传达了一种诗意乐观主义精神,即乐观面对现实困境,对未来充满诗意的想象,思考生命的真谛,探寻存在的价值。当冯程等人被困坝上时,他们不畏惧死亡、成立敢死队、挂条幅求救,尤为打动人心的是他们在灾难面前道出心声、满怀希望。沈梦茵希望能每天喝杯咖啡,此为对理想生活的美好追求;孟月希望能收到男友的“相思诗”,此为对诗意爱情的情感寄托;季秀荣希望能嫁给魏富贵那样的好人,此为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揭示;魏富贵希望能拿到抚恤金供弟弟妹妹读书,此为对无私亲情的真诚礼赞;张福林希望能把马蹄金还给国家,此为对误入歧途的自我反思;覃雪梅希望能弥补曾经的父爱,此为对父女深情的无限渴望;冯程希望成为钢琴演奏家,此为对孩提梦想的诗意遥望。此外,一架手风琴、一段快板、一杆猎枪、一块压缩饼干、一碗妈糊、一台板凳钢琴和一曲命运交响乐等意象符号,都成为诗意乐观主义精神的外化。由此,电视剧既具备了层次丰富的诗意体系和文化肌理,又促进了主流精神的艺术重塑和当代传播。
  三、生态美:捐献与接受的自然辩证法
  后现代生态学认为:“人并不是自然的主人,人是自然的‘托管人’,就如同原初意义上的农夫的‘技能’并不是对土地的一种‘挑衅’,而是一种捐献(播种),一种接受(收获),一种年复一年的保管员的职责一样。”[4]从100年间的大肆伐木,到第一代林业人的劳动付出,再到创造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最美的青春》通过塞罕坝的生态变迁展示了人与自然“挑衅-捐献-接受”的辩证关系。
  电视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对“捐献”的理解和阐释。人类对自然的挑衅是“因”,接受自然的馈赠是“果”,创作者对“生态丑”的前因后果并无太多兴趣,“挑衅”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以及苏联专家的“一语道破”之中,而“接受”则通过一段关于世界林海的新闻一笔带过。比较而言,“捐献”成为电视剧叙述的重点,只有捐献,才能获得“生态美”。剧中第一代种树人把最美的青春、深沉的爱甚至是永恒的生命献给塞罕坝,立志于将塞罕坝恢复成“梅花鹿跑着,鸟儿叫着的美丽高岭”。为了守护塞罕坝,冯程拒绝和唐琦远走高飞,覃雪梅放弃秘书工作,孟月失去男友,赵天山久病不治,沈梦茵失去生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两次保护功勋树的情节:第一次是郑老三为了娶媳妇,想把功勋树砍回家做房梁,冯程以一己之力击退他们,身负重伤还给功勋树包扎“伤口”;第二次是郑老骥想用功勋树给老娘做棺材,先遣队成员挺身而出,与郑老骥他们大打出手。“一棵树是全剧的叙事灵魂”[5],它镇守在塞罕坝,象征着绿色的生态之美。第一代种树人也亦如此,他们用生命保护这棵树,用大无畏精神击退自私的环境破坏者,向这片土地倾尽所有,奉献一生,最终创造了绿色的奇迹。
  可以说,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的出现,是对生态美的重新定义。以前我们所理解的生态美更多地侧重于大自然本身的美感,《生命之源》《蓝色星球》和《地球脉动》等BBC出品的生态纪录片也都毫不吝啬地向观众展示自然的神奇和瑰丽。但是,真正的生态美并不仅仅是自然之美,而更是关于人与自然互动的和谐之美,是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共生之美,是捐献和接受的辩证之美。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如《水问》探索人与水的发展之道,《舌尖上的中国》审视人与食物的相互关系,《穹顶之下》追问人与空气的依存关系。而作为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并没有刻意关注生态问题,《最美的青春》在这方面的造诣之高也就由此显现。该剧从历史到现实、从大局到细节,一再强调捐献与接受之间的自然辩证法,引导人们尊重自然并重新认识其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与自然回到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状态,无不彰显着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生态美学观。
  结 语
  综上,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林业人的劳动群像,书写了一段超越自我、超越生命、超越历史的青春史诗。在厚重的历史叙述中,电视剧也注重制造轻松诙谐的喜剧效果,如李铁牛的“喜当爹”、兽医贾希一的“临危接生”、老年那大奎和孟月的“闹离婚”等,都使电视剧亦庄亦谐、富于情趣。毫不夸张地说,通过历史记忆的真实演绎,电视剧弘扬了可歌可泣的“塞罕坝精神”,弥补了当代中国已经或正在消失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和精神家园,从而在艺术的多彩世界中创造劳动美,延续造林情,构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跃森.2018暑期档电视剧:偶像显然不再是收视率和流量的保证[N].文艺报,2018-8-29(4).
  [2]李准.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新探索[N].人民日报,2018-8-31(24).
  [3]仲呈祥.书写当代中国“青春之歌”——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N].人民日报,2018-8-31(24).
  [4](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5]高小立.走进塞罕坝人的精神世界[N].光明日报,2018-8-31(8).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后人类”语境下的现代信息社会,技术与身体的结合不可避免地会对“主体性”的传统意义产生质疑。反映在科幻电影中表现为人与人工智能“主体间性”的关系在数据、信息、技术的维度而非通过身体在场的维度对于意识与灵魂形而上的“认同”。文章选取电影《她》和《机械姬》的具体文本对这一转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她》;《机械姬》;人工智能;科幻电影;“后人类”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电影《血观音》不仅通过时间来结构叙事,也通过空间进行表意。电影中呈现出的空间积极地参与到影片叙事、人物表现和影像风格当中。在《血观音》中,棠府作为影片叙事的主要发生地,以一种“反常”家宅的形象出现,男性与女性、祖孙三代的畸形关系展露无疑;而出现在棠府的花房,不仅作为纵欲的秘密花园存在,同时也是棠宁棠真的内心隐秘之处;火车则建构出一个移动的空间作为棠真美梦破碎的场地,而幻想破灭后的自戕寓意
期刊
【摘要】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 a Firenze)隶属于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其发展与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密不可分。藏品以文艺复兴进程为脉络,米开朗基罗举世闻名的雕塑《大卫》原作位列期间,另有相当数量从“虚荣篝火”事件中幸存下的作品和以斯特拉迪瓦里制作之提琴为首的乐器收藏。  【关键词】 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美第奇家族;波提切利;虚荣篝火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苏琼的著作《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将西方女性主义戏剧理论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实践相结合,对我国现代女剧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本文为该著作的书评,旨在考察其对于我国女性戏剧理论建设的价值。  【关键词】 女性主义;女性;戏剧;跨语境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主义戏剧理论是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争取女性权利的西方妇女运动和致力于挑战现成社会体
期刊
【摘要】 王仁杰是中国知名戏曲作家,廖奔誉之为“戏曲界优雅的古典诗人”。王仁杰的剧作既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又颇具思辨的色彩,其返本开新的努力使得古老的梨园戏光彩焕然,引人注目。访谈内容围绕王仁杰的新编戏《陈仲子》,首先讨论了陈仲子这一人物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次,王仁杰结合本剧,提出了对“戏曲导演制”的看法,同时强调戏曲中演员的作用;最后,谈及梨园戏的独特魅力,并且对青年编剧的成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摘要】 新版《陈仲子》遵循返本开新的艺术原则,以保留梨园戏传统唱腔和程式科范为基础,融入现代意识,在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大胆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既守住了梨园戏典雅、优美、细腻,又活泼、诙谐的剧种特色,又提升了传统艺术的声色之美,强化了演出效果。可見,在话剧加唱的模式之外,新编戏可走的道路其实很宽阔,守本与开新结合得越彻底,创造出舞台效果就越动人。而且,创新不应该成为平庸之辈的遮羞布,从事创新的必
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戏剧审美创作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以戏剧特有的艺术审美手段,见证并记录了国家发展的伟大征程以及社会转型中的精神嬗变。本文就将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戏剧审美领域经历的三次变革,试图从一个侧面反思与回顾40年间戏剧艺术审美领域经历的裂变和取得的佳绩。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戏剧审美;戏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是我国改革
期刊
【摘要】 文艺院团是培育聚集文艺人才的重要载体,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本文将详细阐释艺术管理人才在文艺院团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谈谈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 艺术管理;文艺院团;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管理者,就是既懂艺术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懂艺术”是成为艺术管理者的先决条件,“善经营”是艺术管理者实
期刊
【摘要】 影片《梅子鸡之味》聚焦失去生命音符的音乐家纳瑟·阿里在绝望中选择自杀的故事,它通过独特的叙事,内容与形式充分耦合,创造了幻想与现实的诗情。本文将运用叙事学方法论剖析其文本背后的深层心理结构,并阐释法籍伊朗裔女导演玛嘉·莎塔碧在跨文化背景下,影像传递中的多重认同困境。  【关键词】 叙事学;视点;时间;跨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阔别故土,客居他乡,惶然于东西
期刊
【摘要】 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创作的“相声剧”系列颇受好评,其中,《这一夜,woman说相声》更是颠覆以男性为主导的相声界传统,大胆地将女性话题呈现于舞台之上。这部作品显示出了鲜明的实验性和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并通过扫描女性群体,对社会弊病完成了一次把脉。  【关键词】 赖声川相声剧;艺术特征;后现代;社会困境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赖声川进入伯克利大学戏剧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