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道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一个先行者的汗水都垒高了后来者的起点。
对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出现一批网坛新秀,其中有男选手金卫、李书晨、李时勤、尤伟,女选手陈娟、朱晓云、龚庆庆、翁勤娣等。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上海市市队的中坚力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当时,中国网球的水平在亚洲并不差,外出比赛却总是很难突破。所以想走出国门,去网球发达国家学习。”
1979年第一批派往留美的4名运动员出发,上海两人,北京、天津各一人。“无论是训练手段和环境,国内和国外的网球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李书晨回忆起刚去美国的日子,感慨万千。
初到美国的一个星期,网球队员们由ATP安排在美国维克·布雷顿(Vic Braden)网球学院进行适应性训练,由于在国内一直打的是沙地球场,美国球员又快又重的发球和发球上网战术让刚到美国的他们很不适应。国外训练手段之先进让他们大开眼界,特别是高速摄像机的应用,打完球进入球场旁边的房间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慢动作技术回放,通过对比分析,弱点便一目了然。和美国球员相比,身体素质和力量均不占优势的中国球员拥有扎实的底线功夫,两个礼拜之后,他们开始在美国打一些卫星赛并赢取比赛的胜利,中国球员超强的适应力也让外国友人刮目相看。
“当时一年只有一两个国内比赛,更谈不上国际比赛。所以竞技水平并不高。”从固步自封到豁然开朗,国内国外巨大的差异让李书晨如饥似渴地补充着对职业网球的理解。
然而两个月的留学很快就到期了,从美国回来之后李书晨又回到了天天训练的生活。早上六点半起床出早操,吃完早餐开始上午的训练,到了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后下午接着练,天天如此。比赛前,选手们会被召集在一起集训。当时的训练条件也十分艰苦,训练场地不固定,选手们就在篮球场旁边找块空地训练。冬天队员们在广州或者昆明训练,在广州集训是借用大学的场地和宿舍,每天洗澡还得自己用水桶提水在厕所洗澡,冬天时候的广州还是比较冷的。
1988年,李书晨正式退役,回到上海当了教练,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转折。他在上海的少体校挑选了一批苗子,集中在一起训练。12岁的蔡威成为了李书晨的第一批弟子之一。
后来外高桥集团在徐汇建了十几片网球场,成立了外高桥徐汇网球俱乐部。李书晨作为管理者经营徐汇网球俱乐部。2002年浦东政府修建浦东源深网球中心,他又来到源深网球中心管理球场。他一手成立了浦东网球协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网协会员活动,先后发展了浦东新区网球协会张江分会和金桥分会。2008年浦东网协会员获得了“迎世博网球邀请赛”、“张江高科杯”园区网球团体赛、“永达杯”、“数讯杯”等众多比赛的冠军荣誉。
职业网球运动员,棱角分明的面孔、厚实的前胸后背、健美扎实的双腿、粗壮有力的臂膀,在报纸头条上沉浮,在镜头前熠熠生辉。这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优雅潇洒的击球动作背后是怎样的世界?我们探访了源深网球中心负责人,浦东新区网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前国家职业网球运动员李书晨和上海双钱巴士网球俱乐部前教练蔡威,试图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了解。
TCM:如何看待队友和竞争对手?
李:作为运动员,十几年一直都生活在竞争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就像一般人去青藏高原会喘不过气来,当地人却习以为常一样。在一个队伍里面,会有一个单打主力,一个双打搭档,单打主力都是要竞争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青少年选手必须排名全国前4才有资格打ITF东南亚青少年比赛。现在环境和经济都好了,只要你积分够,都可以去参赛。总之竞争无处不在。
蔡:竞争是我们生活的主题,我和夏嘉平是双打搭档,十几年我们都一直亲密生活在一起,这种兄弟和亲人的情意,平常人很少有。但在赛场上,没有什么情面可以讲,男人的友谊就是这样,我们要靠实力说话的。
TCM:谈谈受伤的经历?网球运动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
蔡:1993年时有次脚踝骨裂,打上石膏整整一个月不能动,拆掉石膏一个礼拜就要参加比赛,当时由于一年只有两次比赛,如果不打就只能等到下一年才能打,结果拼了一下,从乙组还是进入了甲组。由于韧带撕裂,脚踝尚未痊愈,后来成了习惯性扭伤,一不小心脚就会再伤。
李:网球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就是脚踝、膝盖、手腕、肩膀等关节部位,通常都是由于不正确的击球动作而造成的,场地也有一定的关系。像青少年选手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人工草地或者红土球场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硬地球场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像国外的青少年选手一般都是在红土或者沙地上进行训练,这个比较合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球员一般在沙地上训练,现在沙地球场已经很少了,主要是在硬地上训练,这个对身体影响就不大好。
TCM:职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在训练方面有着哪些主要区别?训练手段有何特别之处?
蔡: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高速跑动中对球的控制。像13、14岁的小球员一般上午是基础训练,跑动中击球,如对角斜线、8字路线、N字路线等:下午是战术和体能训练,如半场击球或者从40:40开始比赛,是为了比赛而特别设置的。
TCM:职业网球运动员对球拍和球弦有何特别要求?
李:职业球员的球拍都是品牌赞助商特制的,结构不同、连生产用的模具都不一样,会在强度、平衡和硬度上差距。
TCM:你们是怎样挑选网球青少年选手的?
蔡:以前,我们在上海市业余体校里选择在上海市比赛排名前几的小孩儿,现在通常会去外地看一些10—12岁组别的比赛,成绩是一个参考条件,主要是看小孩儿的运动协调性、爆发力、控球手感和比赛中的意志品质。通过比赛的现场观察,基本可以看清楚小孩儿未来的发展潜力。除了天赋还得在训练中有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一般外地小孩儿这方面表现要好一些。
TCM:国内职业网球选手和欧美职业选手的差距在哪些方面?
李:一是身体素质方面,例如力量和爆发力不如欧美选手,只能靠训练来弥补。二是文化修养(主要是技战术水平、心理调节能力)。
TCM:作为资深网球教练,对于国内网球教学方法和思想有什么看法?
李:以前国内的网球教练是全能的,一个教练就有了所有技术,正手,反手、发球和网前,而欧美的教学思想比较先进,一个选手有一个团队,正手教学是一个教练,反手是另一个人……还有体能教练、专业营养师、心理教练(心理医生)等结构合理的团队,
蔡:唯成绩论,容易急功近利。青少年选手发育成熟有早有晚,比赛成绩对选手的压力很大,所以老想着不失误。泰国选手斯里查潘在青少年时和中国选手比赛一直输球,因为他主动进攻失误多。有一句话“跑的再快也没有球快”,等他一发育成熟,你光靠防守是赢不了球的。大小威一开始也是这样。
李:望中国女子网球保持上升势头,男子网球追上女子的步伐,缩小差距。
对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出现一批网坛新秀,其中有男选手金卫、李书晨、李时勤、尤伟,女选手陈娟、朱晓云、龚庆庆、翁勤娣等。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上海市市队的中坚力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当时,中国网球的水平在亚洲并不差,外出比赛却总是很难突破。所以想走出国门,去网球发达国家学习。”
1979年第一批派往留美的4名运动员出发,上海两人,北京、天津各一人。“无论是训练手段和环境,国内和国外的网球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李书晨回忆起刚去美国的日子,感慨万千。
初到美国的一个星期,网球队员们由ATP安排在美国维克·布雷顿(Vic Braden)网球学院进行适应性训练,由于在国内一直打的是沙地球场,美国球员又快又重的发球和发球上网战术让刚到美国的他们很不适应。国外训练手段之先进让他们大开眼界,特别是高速摄像机的应用,打完球进入球场旁边的房间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慢动作技术回放,通过对比分析,弱点便一目了然。和美国球员相比,身体素质和力量均不占优势的中国球员拥有扎实的底线功夫,两个礼拜之后,他们开始在美国打一些卫星赛并赢取比赛的胜利,中国球员超强的适应力也让外国友人刮目相看。
“当时一年只有一两个国内比赛,更谈不上国际比赛。所以竞技水平并不高。”从固步自封到豁然开朗,国内国外巨大的差异让李书晨如饥似渴地补充着对职业网球的理解。
然而两个月的留学很快就到期了,从美国回来之后李书晨又回到了天天训练的生活。早上六点半起床出早操,吃完早餐开始上午的训练,到了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后下午接着练,天天如此。比赛前,选手们会被召集在一起集训。当时的训练条件也十分艰苦,训练场地不固定,选手们就在篮球场旁边找块空地训练。冬天队员们在广州或者昆明训练,在广州集训是借用大学的场地和宿舍,每天洗澡还得自己用水桶提水在厕所洗澡,冬天时候的广州还是比较冷的。
1988年,李书晨正式退役,回到上海当了教练,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转折。他在上海的少体校挑选了一批苗子,集中在一起训练。12岁的蔡威成为了李书晨的第一批弟子之一。
后来外高桥集团在徐汇建了十几片网球场,成立了外高桥徐汇网球俱乐部。李书晨作为管理者经营徐汇网球俱乐部。2002年浦东政府修建浦东源深网球中心,他又来到源深网球中心管理球场。他一手成立了浦东网球协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网协会员活动,先后发展了浦东新区网球协会张江分会和金桥分会。2008年浦东网协会员获得了“迎世博网球邀请赛”、“张江高科杯”园区网球团体赛、“永达杯”、“数讯杯”等众多比赛的冠军荣誉。
职业网球运动员,棱角分明的面孔、厚实的前胸后背、健美扎实的双腿、粗壮有力的臂膀,在报纸头条上沉浮,在镜头前熠熠生辉。这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优雅潇洒的击球动作背后是怎样的世界?我们探访了源深网球中心负责人,浦东新区网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前国家职业网球运动员李书晨和上海双钱巴士网球俱乐部前教练蔡威,试图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了解。
TCM:如何看待队友和竞争对手?
李:作为运动员,十几年一直都生活在竞争中,我们已经习惯了。就像一般人去青藏高原会喘不过气来,当地人却习以为常一样。在一个队伍里面,会有一个单打主力,一个双打搭档,单打主力都是要竞争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青少年选手必须排名全国前4才有资格打ITF东南亚青少年比赛。现在环境和经济都好了,只要你积分够,都可以去参赛。总之竞争无处不在。
蔡:竞争是我们生活的主题,我和夏嘉平是双打搭档,十几年我们都一直亲密生活在一起,这种兄弟和亲人的情意,平常人很少有。但在赛场上,没有什么情面可以讲,男人的友谊就是这样,我们要靠实力说话的。
TCM:谈谈受伤的经历?网球运动哪些部位最容易受伤?
蔡:1993年时有次脚踝骨裂,打上石膏整整一个月不能动,拆掉石膏一个礼拜就要参加比赛,当时由于一年只有两次比赛,如果不打就只能等到下一年才能打,结果拼了一下,从乙组还是进入了甲组。由于韧带撕裂,脚踝尚未痊愈,后来成了习惯性扭伤,一不小心脚就会再伤。
李:网球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就是脚踝、膝盖、手腕、肩膀等关节部位,通常都是由于不正确的击球动作而造成的,场地也有一定的关系。像青少年选手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人工草地或者红土球场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小,硬地球场对膝盖的冲击比较大。像国外的青少年选手一般都是在红土或者沙地上进行训练,这个比较合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球员一般在沙地上训练,现在沙地球场已经很少了,主要是在硬地上训练,这个对身体影响就不大好。
TCM:职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在训练方面有着哪些主要区别?训练手段有何特别之处?
蔡: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高速跑动中对球的控制。像13、14岁的小球员一般上午是基础训练,跑动中击球,如对角斜线、8字路线、N字路线等:下午是战术和体能训练,如半场击球或者从40:40开始比赛,是为了比赛而特别设置的。
TCM:职业网球运动员对球拍和球弦有何特别要求?
李:职业球员的球拍都是品牌赞助商特制的,结构不同、连生产用的模具都不一样,会在强度、平衡和硬度上差距。
TCM:你们是怎样挑选网球青少年选手的?
蔡:以前,我们在上海市业余体校里选择在上海市比赛排名前几的小孩儿,现在通常会去外地看一些10—12岁组别的比赛,成绩是一个参考条件,主要是看小孩儿的运动协调性、爆发力、控球手感和比赛中的意志品质。通过比赛的现场观察,基本可以看清楚小孩儿未来的发展潜力。除了天赋还得在训练中有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一般外地小孩儿这方面表现要好一些。
TCM:国内职业网球选手和欧美职业选手的差距在哪些方面?
李:一是身体素质方面,例如力量和爆发力不如欧美选手,只能靠训练来弥补。二是文化修养(主要是技战术水平、心理调节能力)。
TCM:作为资深网球教练,对于国内网球教学方法和思想有什么看法?
李:以前国内的网球教练是全能的,一个教练就有了所有技术,正手,反手、发球和网前,而欧美的教学思想比较先进,一个选手有一个团队,正手教学是一个教练,反手是另一个人……还有体能教练、专业营养师、心理教练(心理医生)等结构合理的团队,
蔡:唯成绩论,容易急功近利。青少年选手发育成熟有早有晚,比赛成绩对选手的压力很大,所以老想着不失误。泰国选手斯里查潘在青少年时和中国选手比赛一直输球,因为他主动进攻失误多。有一句话“跑的再快也没有球快”,等他一发育成熟,你光靠防守是赢不了球的。大小威一开始也是这样。
李:望中国女子网球保持上升势头,男子网球追上女子的步伐,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