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1个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家系中两例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

对两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靶向捕获的高通量测序及一代测序技术对LYST基因进行突变分析。

结果

两例患儿均有免疫缺陷,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的反复感染,二者均表现出皮肤白化;骨髓细胞及血涂片检查两例患儿均出现粗大的嗜酸性包涵体颗粒;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两例患儿的LYST基因均发生c.6077_6078insA (p.Tyr2026Terfs)的纯合突变。

结论

基因检测在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肾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疗思路,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切除的移植肾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本例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正常,术后1年半超声和CT检查提示移植肾占位
目的应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system 9)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部分敲除HIF1α基因,以探讨转录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的功能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以HIF1α
目的鉴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A *26:82,分析新等位基因的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双链直接测序分型技术进行中华骨髓库志愿者HLA分型,对其中1例HLA-A位点无完全匹配结果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测序分型方法进行鉴定并进行血清学特异性鉴定和家系调查。结果先证者在HLA-A位点有一个未知的新碱基序列,该序列与HLA-A*26:01:01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 DM1)的临床表现、肌电图以及基因学特点。方法对3个家系拟诊为DM的先证者以及家系成员分析临床表型,进行肌电图、基因检测。结果3例先证者均为慢性病程,临床症状以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伴有眼部、心脏、内分泌、生殖和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如白内障、心律失常、脱发、性功能减退、认知功能减退等。肌电图具有特征性肌强直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标记(BACs-on-Beads, BoBs)技术联合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对宁波地区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2779例高危孕妇的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和BoBs检测结果。结果对于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13、18、21、X和Y染色体),BoBs检测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诊断符合率为98.78%;BoBs还检出未被核型分析发现的8例微重复;BoBs未
期刊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coagulation factor Ⅴ,FⅤ)缺陷症家系的表型特征及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在STAGO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3代6名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浆凝血
目的鉴定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1例Rh血型弱D59型。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试剂对筛查出的D变异型血型做血清学鉴定,结合12种单克隆抗体对该标本RHD抗原表位进行确认;使用PCR-SSP法对弱D型进行基因分型。对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其杂合性。结果在该标本中发现等位基因c.1148T>C,其血清学反应格局符合弱D表型。RHD合子型鉴定其为RHD+/RHD-杂合型。结论该先证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