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和记忆

来源 :小说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已经不记得哪个年头来得这么凶猛和惨烈。一个月仿佛有一年那么漫长。这期间,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手机,一遍一遍看那些不断增长的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
  我年轻的时候在武汉生活过三年,这个城市的一切,格外牵动我的心。这些天,武汉的那些有联系或是一直没有音信的朋友们,像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在头脑里浮现。一个人的青春,一旦和一个城市发生过关联,那这个城市就永远离不开他的记忆了。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城市会和一场震惊世界的传染病有关。我不知道现在的武汉是什么样子。每天只要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就是关注武汉的消息,它成了我这一个月以来的生活习惯。醒来,睡去,手里永远拿着手机,页面永遠都是关于疫情的消息。
  生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想象自己的人生会和瘟疫有什么联系。
  2003年我在北京,全程经历了这个国家的SARS风暴。想想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一切恍如隔世,一切又如在眼前。
  那一年我刚来北京不久,还带着生病的父母。刚贷款买了房子,手里根本没有什么积蓄。刚听到关于南方有病毒的消息,感觉离自己非常遥远。那时候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一个没有工作单位,又不天天上网的人,获得信息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渐渐的,周围的空气慢慢紧张起来了。呼啸的救护车和越来越空旷的街道告诉你:瘟疫来了。那时候患病需要照顾的父母还在身边。各种无法确认的消息铺天盖地。人类面对瘟疫时的脆弱、无助,瞬间显现。人在无能为力的时候,特别容易选择相信。各种偏方、古方、祖传秘方蜂拥而至。每条貌似都有理有据,言之凿凿。每天锅里倒醋熏,满屋子中草药味。最玄的一次是去中药店买了一堆味道刺鼻的中草药,悬挂在各屋的吊灯上,把家搞得像个中药铺子。晚上开灯,满屋光怪陆离,真像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舞台剧。事后回想起这一段,似乎荒唐可笑。可是身在其中,你不这么做又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灾难来的时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做点什么。因为隔离在家,你总得找件事打发时光。谁又能说用醋熏屋,不能杀死空气中弥漫的病毒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未知而复杂的,已经到了用量子来解读世界的今天,我们什么也不做,和我们尝试着做一些什么,到底哪个更有意义?只要不是违背常识,只要不是歪门邪道的神符鬼幡,只要有些许一些道理说服你,只要不违背科学常识,身在困境中的人都会去做一些尝试。在科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之前,怎么指责一个试图去做努力的人?
  那段魔幻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来的诡异,去的神奇。十七年过去了,很难回想起整个事情的轮廓和脉络,对普通人来说,记住的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细节。生活的不方便,人心惶惶的忐忑,各种激动、悲伤、愤怒和同情。
  没有想到,这次武汉肺炎又来了。这次的规模似乎更大、更迅猛,中国人又面临严峻的考验。“非典”之后,人们似乎忘记了虐食野生动物带来的灾难。飞速发展的经济,让人们忙碌和疲于奔命,道德和修为上的东西,被经济社会的现实粗暴地瓦解和稀释了。这是最让人痛心的地方。
  来势凶猛的疫情,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不知道这次疫情何时出现拐点,何时能实现全国范围的绝地反击。有一点我是相信的:中华文明在这个地球存在了五千年,这五千年里,什么样的灾难都发生过。但是,我们今天成为地球上最庞大的种群。人们面对灾难的顽强和隐忍,还有危难时刻迸发出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次次从灾难的漩涡中挣扎出来。我们没有理由沮丧和失落。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战胜疫情。五千年我们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阻挡人类奔向光明的脚步?
  面对疫情,我们要把这些年被快节奏生活掩埋起来的热情激发出来。消除冷漠,把中国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之火点燃。让冷漠消失,让自私,让狭隘,让恐惧消失。让我们消除地域歧视,帮助那些患者、弱者,孤立无援者和任何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像亲人一样不离不弃,患难与共。我们彼此搀扶了五千年,我们风雨同行了五千年。我们没有理由在这样的时候退缩和冷漠。灾难到来的时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往往是光明就要到来的时刻。
  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时候,也是大善和大恶充分暴露展示的时候。生死面前,灾难面前。伪装和谎言都会被残酷的现实剥去外衣。这也是我们格外清醒的时候。这些年,我们步履匆匆,物欲紧紧地淹没了我们。没有人认真地去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死去?灵魂失去了重量,三观变得模糊而轻薄。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消磨中,人们失去了探索真相的勇气。我们唯唯诺诺,八面玲珑。学会了妥协和老到。我们学会了回避,学会了乖巧和平衡。我们经常言不由衷,顾左右而言他。然而,灾难来了。带着血腥、冷酷和不容分说的残酷。它容不得虚假,容不得傲慢和懈怠。它直接面对心灵,考验生死。
  中华民族将面临二十一世纪最严峻的考验。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还是愧对祖先,难见江东父老?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在这样一场事关全人类的浩劫面前,中国人要赴汤蹈火,挺身而出。
  这个时候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政府和民众都要建立诚实和信任。抛弃谎言、无知、懦弱和冷漠,用一种崭新的充满真诚和善意的文明、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面对这样一场旷世灾祸。
  加缪说过: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与瘟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加缪的这段话穿越时空,来到今天。依然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面对瘟疫,我们要有所改变。从生活,到信念。在离群索居的日子里,闭门思过。让我们在灾难中发现平时被掩盖了的东西。让我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回头看一看这些年我们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疫情终将过去,阳光依然普照。说不定灾难会教会人们珍惜诚实、善意和悲悯。未来或许因为人们心念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作者简介:全勇先,朝鲜族。1966年1月11日生于中国黑龙江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和影视作品。在作家出版社和昆仑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独身者》,中短篇小说集《恨事》《昭和十八年》等。2012年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悬崖》获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编剧奖。由全勇先原创并担任编剧的电影《悬崖之上》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目前正在拍摄中。
其他文献
《宽带鱼》是工厂题材。当维修工的那几年,袖口里时常会飘出丝丝缕缕的机油味,一拿起筷子吃饭就能闻到,成了一味儿固定的调料了。即使过年换穿新衣,机油味还是幽暗地漂浮着,大概是机油渗入皮下了,后来寻思“近墨者黑”的现代版就是这个味儿,职业病就不消说了。一个作家说他怎么深入生活占有生活时,还不如听他说说生活怎么占有他、怎么“腌制”他呢。  我在车间工作了十来年,住了六七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吃喝玩乐都在一起
期刊
那时候,大奶奶住前院,二奶奶居后院,俩人都是小脚,走路一颤一顿的,像在麦茬地里跳舞。不过,大奶奶的发髻老是比二奶奶盘得高,还插着银钗,亮晃晃的。  二奶奶嫁过来时,随身嫁妆并不多,大奶奶一见就撇了撇嘴,对旁人言语道:“听说她娘家爹还是个郎中哩,嫁闺女还这般抠!”  大奶奶暗中与二奶奶摽上了,处处显得要比这弟媳强。令大奶奶感到不解的是,二奶奶孝奉公婆、抚养孩子勤手得体,老老少少身上都干干净净的。院子
期刊
从《阿Q正传》的诞生至今,中篇小说走过了整整百年历程。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尤其80年代以来,中篇小说以其突出表现日益变成我国文学标志性的存在。有人认为:“新时期得到认可的中国作家们,除了极少数,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拿得出手的好中篇。”也有人认为:“百年来,中篇小说成为各种文学文体的中坚力量并塑造了自己纯粹的文学品质。百年中篇小说代表了这个时期文学的高端水平,它所表达的不同阶段的理想、
期刊
一  很多年了,父亲当年的出走像一个谜,一直没有解开。我曾经沿着父亲走过的河道去寻找,很多天后,沮丧地回来。河滩苍白而空旷,浸泡后的卵石散发着腥味,灰白的苇樱在风中摇曳。我站在河边,特别想听到一首关于老沧河的歌,可惜很难找到能唱民歌的老人了。我坐在河边慢慢地回忆,终于想起一首还算贴切的老歌。我唱着,看河水一波一波地流,那些天我的嗓子已经嘶哑。  二  那年的春季父亲恢复了和我们在一起吃饭,具体的日
期刊
黄桂元:按照惯例,我们的对话还是绕不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是什么时候,何种因由开始创作小说的?”用一些评论家的说法,这相当于规定动作和必答题,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文学研究的经验之谈,所谓的“知人论世”,这里面必然有道理。看来,你与写作,或者进一步说你与小说的缘分,是今生今世的一种命中注定。每个作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学资源,写什么,怎么写,也是有自己的路数。你的文学资源,明显与你的人生经历、工作状态
期刊
那天下午,我看到朋友圈里野莽先生发的一首诗:  冬天来了  下雪了  春天来了  下雨了  桃花开了  又谢了  树叶绿了  孩子们来了  父亲每天趴在窗口  他下不去楼了  他想起自己  小时候了  与诗文相配的是九张图。前面七张拍的都是小区花园的亭子,从楼上俯瞰下去,亭子就是几株蘑菇,依次滑动图片,蘑菇上落了雪,淋了雨,旁边的桃树花开花谢,长出绿叶。也终于有孩子敢在亭子里玩耍了,这预示着冬去春
期刊
我上班的公司在公园里面,公园刚刚建好时就入驻了。  从办公室窗户往外看,可见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上有喜鹊窝,一对喜鹊经常出没其间。  几年后银杏树死了,园林局的人说,他们为这棵买来的大树操碎了心,可还是没能保住。  银杏树虽死了,仍时见喜鹊出没,有好几对。  这些年,公园里鸟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白头翁、麻雀、八哥、斑鸠、喜鹊,还有一些羽毛鲜艳叫不出名字的鸟。大大小小的鸟巢也越来越多。  有一
期刊
1  镇上人家的屋顶多烟囱。怕争嘴,煮饭取暖烧炕都各行烟道。高三家房顶上只有一个烟囱,还是用旧砖头砌的。早年,烟囱也抹了一层拌着寸长羊草段的碱泥,离远看,烟囱像穿了一件褐色羊剪绒大衣,敦实粗壮。碱泥粘性再大,也架不住大风和雨雪的侵蚀。年头一长,碱泥义无反顾地跟着风雨出走了,裸露出砖头的烟囱里出外进的,只要一点火,烟就从砖缝儿一绺一绺地往外蹿,细的如线,粗的像麻绳。冬天,西北风一起,灶坑和炕炉子就倒
期刊
我和父母始终同居一城,可前些年,一年到头也看望不了他们几次。后来,随着他们日渐濒临垂暮,去的次数开始增多起来,如今基本每周一次了。以前,我会在看望他们的时候留下点钱作为孝敬的形式。等到缩短了周期以后,便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改成买点吃喝带去呈上。  不再留钱是有原因的:现在,众多老人都成了一些黑心商人的标靶,设了花枝招展的各类圈套,诱使他们心甘情愿地往里钻,直至将他们为数不多的退休金攫取干净为止。我
期刊
鄰居今村  东京今天风很大,不过天特晴。  我今早试做了一次千层饼。做饼,也是我人生70年的首次,更是宅在家里的杰作,看来网络真的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  吃过早饭后,收拾停当,我抓紧跑了趟成城去采购,已经又有一周没有去采购了。这个店的东西较之一般商店贵很多,过去我是不常去的,觉得在这里花钱有点亏的感觉呢。现在由于病毒的出现,似乎一切都随之发生了改变,甚至是完全颠倒了。  只要是东西好,只要是人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