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说:下半年银行肯定给你放钱,这个钱的成本肯定下降,呼吁企业家做好迎接钱多的准备,储备好项目。原因是现在国际国内的大形势,不允许经济下滑。
关于现在的市场和经济社会基本状况的看法,以及我们下一步要走到哪种程度,我曾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是他们发得晚了,价值至少减少了一半,“26号文”刚出了两个多星期,而我那篇文章是一个月前的事。今天,我想重点说说以下几点:
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感觉到很复杂,很悲观,到底真正的症结在哪里?首先我认为,制度的综合不等于法治。我们现在提倡依法治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企业都在建立大量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说明在依法治国,说明在依法治企,但是除了一些根本性的制度不可改变外,很多制度都是即时的,几十年积累下来这个量非常庞大。但大家没有认真地去梳理这些制度,哪些还适应现在市场发展的需求,哪些已经不适应了。也就是说,建立一个新制度很容易,而废除旧制度很难。比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制度,这些制度逐渐演化为谁放款、终身追究,甚至是连带责任。终身追究这个制度,我跟很多行长都谈论过,放款是一个程序,是一种责任,也是银行类业务的主导模式。放款,放出去以后有没有问题,不是你放款人能够把握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要生生死死。
我们总提倡百年企业,但百年的企业到今天为止,真正焕发出活力的还是少数。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反映,也就是说,不同的经济基础应该有不同的企业来担当,所以企业倒闭是正常行为,只有你的企业倒闭了,资源才能从配置低的人手里,转到配置高的人的手里,这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企业倒闭并不是一个坏事,企业倒闭,倒闭的是企业主,而不是他的资产。如果每一个企业都很好,说明经济已经停滞不前了,已经没有新的产业技术更新了,只要原地踏步,才不会有倒闭。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放款给企业,企业倒闭了,钱收不回,追究放款人责任,这就是制度的最大弊端。只要保证程序是正当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做事就应该没有责任,但是现在有责任。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被大量的制度给束缚住了。
改变制度非常难,改变制度是一个顶层的问题。有一次我到下面的企业去,指出他们这个做法不对,效益没有显现出来,他们就拿出来一大本制度说他们做得没错,是按制度来做的,我没话说。我把他们所有的制度看了一遍,然后告诉他们这些制度需要重新梳理,一半要重新修订,一半要打掉,要按照现在市场的特点重新制定制度,特别要制定眼前急需的制度。
钱越值钱,老百姓就越不敢消费,老百姓越不敢消费,企业就越不能生产,企业越不能生产,就会出现职工下岗、工资福利降低,大家也就越没有钱消费。这叫制度的囚笼,是博弈论的囚徒理论。也就是,几个人被关到公安局,每一个人都想怎么样说对我有利,结果就是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利,因为每个人都在自保。同样,我们现在每一个职能部门、政府机构,甚至企业单位,都认为自己制定的制度是正确的,因为在制定任何制度的时候,大家都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考虑,而很少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大到国家,也是一样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出台了大量的制度,通过制度保护了我们所说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制度打破不了,改革就无法推进。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所以,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思考,怎样打破制度。
第二个问题,现在银行有钱,虚拟经济有钱,实体经济没钱。当大量的钱集中到虚拟经济,或者集中到金融机构以后,这个钱就不是钱了,当所有实体经济不赚钱,金融机构赚钱的时候,这个钱就是纸,因为它没有创造价值,就是一个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就越来越没有了活力,实体经济没了活力,大家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怎样向实体经济倾斜?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银行降准降息,但即使是这样,实体经济得到钱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银行有制度,我们不能违背放款制度,因为有风险。
第三个问题,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年出台了很多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同时规范了这些政策,这些制度本身错不错?不错,大家要规范。但是在什么时候规范?只有在经济上升阶段规范才是规范,在经济下行阶段规范是火上浇油,会导致经济一路下滑。大家可以想一下,财政政策管的是财政局吗?财政局优惠的目标是企业,税收优惠的也是企业,所以政府部门不怕你规范,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的一次性规范。两个星期前国务院把一些政策取消了,出台了新政策,为什么取消?目的要把经济拉上去。
第四个问题,给大家提振一下信心。首先,中国现在宏观的环境非常好,“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这些投资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可以达到20多万亿美元。我们国内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大局是什么?国家的大局要通过“一带一路”,让我们优势的产业走出去,到全世界赚钱,这是大势。如果这一步走通,我们整个的产业结构调整就完成了。如果说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只停留在国内,压缩你的产能,限制你的发展,银行的坏账会更多,更不敢给你放款。现在不但不限制你,还要你走出去,将劳务、技术设施、装备制造业,一系列的东西都走出去,并可以到国外建厂。国家搭台,企业唱戏,在这种大势下,如果微观经济、实体经济稳不住,就直接影响到我们“一带一路”的战略。
只有在大规模生产阶段,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前两天听银行行长介绍,像国开行,利息下降20%,给棚户区改造,城市旧城改造,等于白给你送钱,本来利息就低,再下降20%。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下的命令,25年才能还。现在没有普及到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还带着制度保值性,而当它影响到我们国家大政方针的时候,就是它开始放权的时候。所以说下半年银行肯定给你放钱,这个钱的成本肯定下降,不然的话,我们很多事情就做不了。所以说,大家还要做好迎接钱多的准备,都去股市不行,你得找项目投,你要做好这个准备。现在国内国际的大形势,不允许经济下滑。
关于现在的市场和经济社会基本状况的看法,以及我们下一步要走到哪种程度,我曾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是他们发得晚了,价值至少减少了一半,“26号文”刚出了两个多星期,而我那篇文章是一个月前的事。今天,我想重点说说以下几点:
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的经济形势大家都感觉到很复杂,很悲观,到底真正的症结在哪里?首先我认为,制度的综合不等于法治。我们现在提倡依法治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一个企业都在建立大量的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说明在依法治国,说明在依法治企,但是除了一些根本性的制度不可改变外,很多制度都是即时的,几十年积累下来这个量非常庞大。但大家没有认真地去梳理这些制度,哪些还适应现在市场发展的需求,哪些已经不适应了。也就是说,建立一个新制度很容易,而废除旧制度很难。比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的制度,这些制度逐渐演化为谁放款、终身追究,甚至是连带责任。终身追究这个制度,我跟很多行长都谈论过,放款是一个程序,是一种责任,也是银行类业务的主导模式。放款,放出去以后有没有问题,不是你放款人能够把握的,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要生生死死。
我们总提倡百年企业,但百年的企业到今天为止,真正焕发出活力的还是少数。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反映,也就是说,不同的经济基础应该有不同的企业来担当,所以企业倒闭是正常行为,只有你的企业倒闭了,资源才能从配置低的人手里,转到配置高的人的手里,这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企业倒闭并不是一个坏事,企业倒闭,倒闭的是企业主,而不是他的资产。如果每一个企业都很好,说明经济已经停滞不前了,已经没有新的产业技术更新了,只要原地踏步,才不会有倒闭。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放款给企业,企业倒闭了,钱收不回,追究放款人责任,这就是制度的最大弊端。只要保证程序是正当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做事就应该没有责任,但是现在有责任。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被大量的制度给束缚住了。
改变制度非常难,改变制度是一个顶层的问题。有一次我到下面的企业去,指出他们这个做法不对,效益没有显现出来,他们就拿出来一大本制度说他们做得没错,是按制度来做的,我没话说。我把他们所有的制度看了一遍,然后告诉他们这些制度需要重新梳理,一半要重新修订,一半要打掉,要按照现在市场的特点重新制定制度,特别要制定眼前急需的制度。
钱越值钱,老百姓就越不敢消费,老百姓越不敢消费,企业就越不能生产,企业越不能生产,就会出现职工下岗、工资福利降低,大家也就越没有钱消费。这叫制度的囚笼,是博弈论的囚徒理论。也就是,几个人被关到公安局,每一个人都想怎么样说对我有利,结果就是对每一个人都没有利,因为每个人都在自保。同样,我们现在每一个职能部门、政府机构,甚至企业单位,都认为自己制定的制度是正确的,因为在制定任何制度的时候,大家都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考虑,而很少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大到国家,也是一样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出台了大量的制度,通过制度保护了我们所说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制度打破不了,改革就无法推进。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所以,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思考,怎样打破制度。
第二个问题,现在银行有钱,虚拟经济有钱,实体经济没钱。当大量的钱集中到虚拟经济,或者集中到金融机构以后,这个钱就不是钱了,当所有实体经济不赚钱,金融机构赚钱的时候,这个钱就是纸,因为它没有创造价值,就是一个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实体经济就越来越没有了活力,实体经济没了活力,大家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怎样向实体经济倾斜?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银行降准降息,但即使是这样,实体经济得到钱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银行有制度,我们不能违背放款制度,因为有风险。
第三个问题,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年出台了很多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同时规范了这些政策,这些制度本身错不错?不错,大家要规范。但是在什么时候规范?只有在经济上升阶段规范才是规范,在经济下行阶段规范是火上浇油,会导致经济一路下滑。大家可以想一下,财政政策管的是财政局吗?财政局优惠的目标是企业,税收优惠的也是企业,所以政府部门不怕你规范,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的一次性规范。两个星期前国务院把一些政策取消了,出台了新政策,为什么取消?目的要把经济拉上去。
第四个问题,给大家提振一下信心。首先,中国现在宏观的环境非常好,“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这些投资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可以达到20多万亿美元。我们国内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大局是什么?国家的大局要通过“一带一路”,让我们优势的产业走出去,到全世界赚钱,这是大势。如果这一步走通,我们整个的产业结构调整就完成了。如果说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只停留在国内,压缩你的产能,限制你的发展,银行的坏账会更多,更不敢给你放款。现在不但不限制你,还要你走出去,将劳务、技术设施、装备制造业,一系列的东西都走出去,并可以到国外建厂。国家搭台,企业唱戏,在这种大势下,如果微观经济、实体经济稳不住,就直接影响到我们“一带一路”的战略。
只有在大规模生产阶段,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前两天听银行行长介绍,像国开行,利息下降20%,给棚户区改造,城市旧城改造,等于白给你送钱,本来利息就低,再下降20%。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下的命令,25年才能还。现在没有普及到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还带着制度保值性,而当它影响到我们国家大政方针的时候,就是它开始放权的时候。所以说下半年银行肯定给你放钱,这个钱的成本肯定下降,不然的话,我们很多事情就做不了。所以说,大家还要做好迎接钱多的准备,都去股市不行,你得找项目投,你要做好这个准备。现在国内国际的大形势,不允许经济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