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为了提升防空导弹在战场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水平,必须不断提升其雷达抗干扰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对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空导弹 雷达抗干扰技术 现状 类型 趋势
中图分类号:TS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10-01
1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空导弹干扰环境日趋复杂,未来战场上,防空导弹系统必然要暴露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为了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下迅速找到目标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攻击,必须不断提升防空导弹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有效对抗各类干扰样式。目前,美国等国正在研发和实践中的新型机载相控阵天线技术,如美国的“灵巧蒙皮”共形相控阵天线,瑞典的“相似平衡术”双面相控阵天线等,为提升其防空导弹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近年来在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方面进展较快,但扔与上述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雷达抗干扰性能亟需进一步提高。
2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主要类型
2.1 天线抗干扰技术
天线抗干扰技术是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类型包括:1)低副瓣天线。低副瓣天线主要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可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接收天线能够提升导弹的抗副瓣干扰能力;2)副瓣对消。副瓣对消抗干扰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理想情况下,经主天线副瓣进入的干扰信号和被辅助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经减法器即能完全副瓣对消,从副瓣进入的干扰将被有效抑制。此外,窄波束、高增益天线,副瓣消隐技术,单脉冲测角技术等,也常被应用于防空导弹雷达系统抗干扰领域。
2.2 接收机抗干扰技术
目前,除了最简单“宽-限-窄”电路之外,IAGC电路是接收机抗干扰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其抗干扰原理如荼2所示:该系统利用负反馈原理,根据接收干扰信号电平的变化,调整中频放大器的传输增益,进而有效地防止由等幅波干扰、宽脉冲干扰和低频调幅干扰。
2.3 发射机抗干扰技术
发射机抗干扰技术主要用来对抗有源干扰,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有:1)频率捷变。频率捷变雷达,它能使每个发射脉冲的载频以随机方式或按预定的方式,在较宽的频带内作较大范围的捷变。当受到干扰时,可以迅速调整到新的频率上进行工作;2)频率分集技术。频率分集雷达的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在受干扰时,只要分集宽带大于瞄准干扰的宽带,其他通道均能够正常运行,当遇到宽带阻塞式干扰时,仅需加大雷达频率分级频宽即可降低干扰功率。
3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防空导弹面临的干扰环境日益复杂,雷达抗干扰技术逐渐向着综合抗干扰的方向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1)多种抗干扰技术相结合。面对复杂的干扰环境,本文中所提到的各类抗干扰技术已经逐渐被综合性地运用到防控导弹抗干扰系统中;2)多智能方式综合运用。近年来,神经网络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等智能方法被应用到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体系中,神经网络方法的“黑箱”功能大大提升了雷达系统的并行分布处理性能、自学习性能等;模式识别方法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定义其特征因子并进行分类识别,对于提取干扰目标和干扰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遗传算法、模糊理论等智能方式也逐渐被引入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中,在提升雷达抗干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雷达组网和传感器数据融合。雷达组网技术可将将多部雷达进行联合进而实现雷达群反干扰,例如随机闪烁式开机、多机接收、假发射机引诱而低截获概率的真发射机在掩护下工作等。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对抗背景下,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对防空导弹作战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客观分析我军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深入研究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并把握好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深入研究和快速攻关,对于提升防空导弹在现代战场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宇、张晓许.防空导弹跟踪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试验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4,40(3):18-22.
[2]杨梦菲.脉冲多普勒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王博.防空作战雷达导引头性能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关键词]防空导弹 雷达抗干扰技术 现状 类型 趋势
中图分类号:TS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10-01
1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空导弹干扰环境日趋复杂,未来战场上,防空导弹系统必然要暴露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为了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下迅速找到目标并对其进行追踪和攻击,必须不断提升防空导弹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有效对抗各类干扰样式。目前,美国等国正在研发和实践中的新型机载相控阵天线技术,如美国的“灵巧蒙皮”共形相控阵天线,瑞典的“相似平衡术”双面相控阵天线等,为提升其防空导弹作战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近年来在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方面进展较快,但扔与上述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雷达抗干扰性能亟需进一步提高。
2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主要类型
2.1 天线抗干扰技术
天线抗干扰技术是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类型包括:1)低副瓣天线。低副瓣天线主要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可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接收天线能够提升导弹的抗副瓣干扰能力;2)副瓣对消。副瓣对消抗干扰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理想情况下,经主天线副瓣进入的干扰信号和被辅助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经减法器即能完全副瓣对消,从副瓣进入的干扰将被有效抑制。此外,窄波束、高增益天线,副瓣消隐技术,单脉冲测角技术等,也常被应用于防空导弹雷达系统抗干扰领域。
2.2 接收机抗干扰技术
目前,除了最简单“宽-限-窄”电路之外,IAGC电路是接收机抗干扰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其抗干扰原理如荼2所示:该系统利用负反馈原理,根据接收干扰信号电平的变化,调整中频放大器的传输增益,进而有效地防止由等幅波干扰、宽脉冲干扰和低频调幅干扰。
2.3 发射机抗干扰技术
发射机抗干扰技术主要用来对抗有源干扰,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有:1)频率捷变。频率捷变雷达,它能使每个发射脉冲的载频以随机方式或按预定的方式,在较宽的频带内作较大范围的捷变。当受到干扰时,可以迅速调整到新的频率上进行工作;2)频率分集技术。频率分集雷达的技术原理如图3所示,在受干扰时,只要分集宽带大于瞄准干扰的宽带,其他通道均能够正常运行,当遇到宽带阻塞式干扰时,仅需加大雷达频率分级频宽即可降低干扰功率。
3 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防空导弹面临的干扰环境日益复杂,雷达抗干扰技术逐渐向着综合抗干扰的方向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1)多种抗干扰技术相结合。面对复杂的干扰环境,本文中所提到的各类抗干扰技术已经逐渐被综合性地运用到防控导弹抗干扰系统中;2)多智能方式综合运用。近年来,神经网络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等智能方法被应用到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体系中,神经网络方法的“黑箱”功能大大提升了雷达系统的并行分布处理性能、自学习性能等;模式识别方法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定义其特征因子并进行分类识别,对于提取干扰目标和干扰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遗传算法、模糊理论等智能方式也逐渐被引入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中,在提升雷达抗干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雷达组网和传感器数据融合。雷达组网技术可将将多部雷达进行联合进而实现雷达群反干扰,例如随机闪烁式开机、多机接收、假发射机引诱而低截获概率的真发射机在掩护下工作等。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对抗背景下,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对防空导弹作战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客观分析我军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深入研究防空导弹雷达抗干扰技术,并把握好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深入研究和快速攻关,对于提升防空导弹在现代战场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宇、张晓许.防空导弹跟踪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试验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4,40(3):18-22.
[2]杨梦菲.脉冲多普勒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王博.防空作战雷达导引头性能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