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产业特色 发挥集成优势 努力建设一流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来源 :新材料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纷纷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新材料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怎样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资源、怎样以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2003年1月3日,我国第五个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武汉新材料产业基地在桥口古田产业新区揭牌,与之配套的武汉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开园。该基地是武汉市继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之后,又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武汉新材料产业基地占地16.81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以表面保护材料、光电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为主导的产业群。专家预测,10年后,该基地产值将超过500亿元。目前,武汉正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将优先发展包括新材料在内的五大产业,使新材料产业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
  武汉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将依托产业基地的整体优势,重点构建科技、产业、信息、资金四大平台,完善基础、孵化技术、管理咨询、市场营销四大服务体系,扶持新材料高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商业化方式运作,实行企业化管理。
  
  1、 基地概况
  
  1.1、 基础环境
  (1)历史底蕴
  汉口是传统的工业重镇,也是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之洞领后期洋务运动之衔,推动了武汉工业重镇的形成和发展。在硚口地区,南洋烟厂、既济电厂、申新纱厂、宗关水厂、制皂厂、火柴厂等代表着上个世纪上半叶武汉工业的基础,第一台柴油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座桥梁反映出建国后武汉现代工业当时的水平,包括古田产业区在内的传统产业基础雄厚,积淀着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底蕴。
  (2)交通条件
  产业基地交通便捷。京广铁路纵穿南北,沪渝铁路横贯东西。基地内107国道连通京珠、沪蓉高速公路。距长江沿线最大的客货运港口武汉港20公里,去汉口火车站仅有10多分钟的路程,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其优越的区位交通网络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3)人才与科技优势
  产业基地依托武汉地区人才与科技优势,有35所高等院校,736个科研设计单位,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5名在汉两院院士,46.9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研究开发新材料成果1300项,申请新材料专利158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建设基地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产业基地人才中心建立了现代化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能满足企业各个层次人才的需求。
  (4)基础设施
  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齐全,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条件齐备。白鹤嘴水厂可提供50万m3/d供水规模,3个1万KVA开闭所和110KV变电所可保证全天候充足供电,邮政通讯便捷,180万门程控电话开通使用,可直接办理各种国际国内电信、邮政业务,专用招商网站已于2000年建立运行,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和新建的信息中心已交付使用,拥有120万m2的标准厂房、专家公寓和职工宿舍可供各类投资客商选择使用,宾馆、酒店、医院、学校等服务行业配套齐全。产业基地具有兴办各类大型项目的基础条件。
  
  1.2 、 技术优势及产业特色
  (1)技术优势
  一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进驻为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业基地已成为湖北省、武汉市科研实力最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是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武汉材料保护所、武汉涂料所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加速了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产品的研制、开发与推广应用进程。
  三是聘请了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民院士、武汉大学刘经南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副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副校长与材料学院陈文院长、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林安所长等12名知名专家学者为新材料产业基地顾问。
  四是基地入驻了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设立的新材料爆晒试验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级材料复合新技术实验室等,他们带来了一批代表着国家新材料领域的最高水平的项目。
  五是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电镀学会等行业学会中的专门组织落户基地,使基地新材料行业领头作用的优势显著。
  六是基地内已投产或在建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国家科技项目稀土永磁材料、镁合金复合铁钛系列特种防锈漆、隔热防水膏等多种新材料的能力,其中有些产品形成了全国、全省重大产业化项目。
  (2)产业特色
  一是已进入基地的新材料项目37个,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8.01亿元,年利税可达3.58亿元,新材料产业特色明显。
  二是武汉有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电缆集团、力诺工业双虎涂料公司、中国普天洲际集团、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日月永利公司等一批大企业、上市公司入驻基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三是基地内的企业拥有55项新材料产品,适用范围广泛,市场前景广阔,一旦全部开发投入市场,将对我国材料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 基地发展规划
  
  2.1、 发展原则
  ——实施项目引进工程,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
  ——实施企业进步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施环境创优工程,为项目产业化服务。
  
  2.2、运行模式
  基地内企业主要是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混合制经济成分的企业,因而在运行模式上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从“新经济”成长的内在规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构架,实现市场机制运行。
  
  2.3、发展目标
  突出发展新材料产业,用3年时间完成现有的36个项目的投产达标,同时引进10个产值过亿元的项目进入基地建设,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在“十五”期间,将基地建成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规划建设16.81平方公里。再用10年时间,吸引投资200亿元,实现产值过500亿元,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中心。
  
  2.4、骨干企业简介
  一是武汉有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苯甲酸钠和氯化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苯甲酸钠系列、氯化系列、戊二醛系列、氯醇橡胶系列以及精细化工系列。该项目总投资2.91亿元,设计年产值8亿元,年利税2亿元。产品质量达到GB1092-94、FCC、USP23、BP98等各类标准,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28亿元,实现利税1810万元。
  二是力诺工业集团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山东力诺集团入主武汉双虎兴办的股份制集团公司。总投资3.55亿元,主要生产卷材涂料、各色氨基汽车漆、丙烯酸聚酯漆、金属闪光漆、阴极电泳漆、防石击涂料和密封胶等,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涂料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5.86亿元,年利税2596万元。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实现年利税1074万元。
  三是武汉材料保护工业园。该项目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和古田产业新区合资兴办,征地100亩,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表面保护、金属腐蚀和摩擦磨损等表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爆晒试验场,其500余项科技成果分别达到了同期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年利税3408万元。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3930万元,实现利税895万元。
  四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电缆集团。该公司由中国火箭股份控股,是国家定点生产电线电缆的大型企业和我国第一家研制生产铝合金系列导线的专业厂家。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设计年产值6亿元,年利税3000万元。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实现利税660万元。
  
  3、主要举措
  
  3.1、构建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
  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振兴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领导,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材料产业建设的巨大热情,形成共同推进新材料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合力。区内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和配合,统一研究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的实施,定期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重大事宜。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强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领导和协调。
  
  3.2、构建基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进一步加大制订和落实吸引人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有关政策和力度,让懂技术、精管理、善经营的优秀企业家大批涌现,建立包括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政策在内的人才激励机制,保障和维护成果拥有者和投资双方权益;在聘请的专家顾问基础上,再在国内外著名院所和上级部门聘请一批技术顾问,充分发挥专家智慧,促进基地技术快速健康成长。结合新材料产业化特点,制定和争取有利于促进新材料企业快速发展的特殊政策,如企业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等政策;试行新材料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待遇,有效促进新材料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3.3、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
  进一步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阻碍,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集聚。树立“大材料、大基地、大服务”的新观念,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和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企业组织创新,推动企业以利益资源为主体进行资产重组,实现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等的大集成,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集团)形成;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保证各类企业平等参与并获得政府提供的有关支持;鼓励和支持有科技实力的科技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作价入股、租赁、收购等形式,用高新技术增量盘活资产存量,加快新材料成果的转化步伐,提高转化的规模和水平。
  
  3.4、构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支撑服务体系,为新材料产业提供全方位、高层次、高质量规范化服务。成立新材料行业协会,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服务于新材料的各类知识型中介机构,提供项目评估、市场调研、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配套服务;培育和规范发展新材料领域的产品交易大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及其信息网络等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新材料产业效益的实现问题;充分依托信息中心,推进新材料产业信息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战略研究,推进形成新材料产业科学决策体系,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5、构建良好的资本运营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机构、社会、民间等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力度;鼓励有关企业单独或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新材料研究开发基金;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新材料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吸引上市公司、大型企业投资新材料产业。培育有利于新材料企业发展的风险资本市场,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机构来区设立风险投资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及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引导各类风险机构,优先支持处于风险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和新材料成果转化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加快实现产业化。创业服务中心重点扶植一批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的孵化,缩短其孵化毕业时间,加快产业化步伐。
  
其他文献
在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北京纳米联盟”)成立3周年之际,北京纳米联盟与清华科技园牵头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新材料中心”)、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孵化器”)承办了首届北京国际“纳米之星”新材料创业大赛(以下简称“纳米之星”创业大赛),并推出一系列基于创业大赛的对接服务与机制创新举措,《新材料产业》杂志采访了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北京纳
期刊
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周密酝酿和紧张筹备,8月19日,北京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成立大会。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海淀区及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领导及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这对于推动北京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强材料领域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新材料产业链的形成,增强新材料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北京在新材料研究开发、
期刊
面对全球性的化石能源消耗殆尽和日益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燃料电池技术以其高效和使用非化石燃料及零污染的特点,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环保型可再生的新能源,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高新技术竞争中的热点,预计一场由燃料电池引起的人类社会能源革命已不十分遥远。  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在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分别被输送到电池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外电路输出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关键的区
期刊
近几年,不少跨国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导电聚合物材料,以用于有机印制电子。但大多数导电聚合物的致命缺点还是电导率偏低,在需要高导电性、高效能的电子产品应用中捉襟见肘。作为无机功能材料,纳米银导电材料优异的导电性能迅速引起了欧美、日、韩等国多家知名公司的高度关注,投资建立研发中心,重点研制以纳米银为代表的导电材料,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商品化。  在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这项技术,其中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
期刊
摘 要 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稀土功能薄膜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几种稀土金属功能材料,文章综述了这些材料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超磁致伸缩材料;贮氢材料;薄膜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并因非结构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
期刊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筹)揭牌仪式于3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化学所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主持了揭牌仪式。路甬祥院长、程津培副部长、马德秀司长、赵路司长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筹)揭牌剪彩。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司司长马德秀、财政部科教文司司长赵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朱道本副主
期刊
2003年3月12日,“十五”863超导材料与技术专项专家组成立会在北京德宝饭店召开。会议由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志敏主持,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邵立勤副司长出席了会议,并为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  “十五”863超导材料与技术专项专家组成员如下:韩征和(组长,清华大学)、闻海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平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古宏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王福仁(北京
期刊
3月18-21日,由国家现代材料信息网络中心、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新材料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上海)国际新材料与加工、应用博览会暨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作为新材料产业的综合性博览会,本展会主要分为四大特色展区:新材料展区、材料装备展区、材料工艺展区、金融服务展区。参展商中有国内外著名新材料企业,如美国通用、享斯曼,德国巴斯夫,中国宝钢、有色金属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等;也有中科院纳米科技中心、
期刊
说明    一、新材料技术领域2003年度有光电子材料及器件技术、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三个主题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纳米材料两个重大专项向社会公开发布指南,其中三个主题为“十五”第三批课题指南,两个重大专项为“十五”第二批课题指南。    二、课题申报书编写及报送注意事项  1、本指南面向全国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开发布。  2、凡申请本主题课题,研究内容必须在本指南公布
期刊
3月18-19日,“第一届全国纳米测量技术会议”在北京北科大厦举行。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办,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吴全德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姚骏恩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女士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英国物理学会纳米物理专业委员会会员郭全民先生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大会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