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学困生”百科释义即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概论,近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其中不泛为985,211等高等院校,学困生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带来了阻碍。影响了我国的人才培育及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实施,因此,学困生们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人群。解决学困生问题,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对策
一、高校学困生问题形成原因
随着大学时期的到来,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但与此同时,也变得让人眼花缭乱,这让许多学生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沉迷于当下的安逸生活与眼前的灯红酒绿,忘记了身为学生身份的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他们逐渐迈入了“学困生”的大门。因此,了解“学困生”形成的根本原因成为了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1、“学困生”个人与教师的因素
其实每一个“学困生”都不是真正的差生,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缺乏一个正确的引导。在“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这其中包括自身差异与各人所处环境的差异。于主观上而言,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与老师对其的关注程度有很大关系。老师们最容易忽视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沟通的孩子,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不自信。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够重要,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加大了挂科率,逐渐的便会把挂科视为家常便饭,更加的不愿意学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学困生”个人与家庭的因素
别让家成为孩子还怕回去的地方。很多家长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忘记了最重要的陪伴。家长们只记住了“养家糊口”这四个字。也让“家”变成了“房子”。让孩子们因为害怕孤单而不愿意回家。孩子们在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从不敢向父母倾诉,学业上的退步更是怕被父母察觉。怕父母的责备,怕父母的漠不关心。渐渐的,孩子们活成了一个个不爱表达的“文艺青年”。对于早已失去了父母鼓励和夸赞的他们,学业上的那些”遭遇“早就不值一提,无足轻重了。此时的他们,可能已经适应了或是说不愿努力改变这种“学困生”的生活状态。
3、学校教育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性和过时性,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快速下降,然而学校仅仅是通过增加重修人数,加大挂科率,降低毕业率这样强迫式措施来督促学生们努力学习。事与愿违,增加的挂科率使“学困生”们更加的厌恶学习,破罐子破摔。如此教育管理模式,让有些“学困生”们一开始自己就放弃了自己。成绩一落千丈,从而步入“学困生”行列。
二、针对“学困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决“学困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问题
首先,每位老师应相信习与智长,优与心诚。教师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们,只要教师们懂得尊重“学困生”们的人格,增强对其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让“学困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有耐心的发现每个学困生的优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笔者相信,“学困生”的转化必定指日可待。于“学困生”个人而言,首先应明白,被忽视应与个人性格有关。“学困生”本人应努力改变自己不愿意沟通的性格。多在同学与老师的面前展示自己,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关注,大家的认可。“学困生”自身自然而然也就自信了起来。
2、解决“学困生”与家庭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要建立家长联系制,形成家校联系体系,让“学困生”受到双方的关注,也让家长更正确的去教育、引导学生。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学生本身而非工作之上。避免孩子缺少家庭管教或者不信任父母。学校需引导家长,常与孩子沟通,时常去鼓励学生,实现家、校、生三者共同成长,让学生用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学困生”们有问题,不逃避,愿解决。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懂得快乐。努力改变的同时也享受努力。
3、解决“学困生”与高校管理的问题与矛盾
高校管理是我国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办学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步。严格加强教师选拔,重视教师质量,杜绝教师一味地施压于学生,让“学困生”们更加喘不过气,增加“学困生”心理负担,使其对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进而厌恶学习,再次导致恶性循环。要改善教育,实施教育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供个人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增加家访次数与专业讲座次数,让“学困生”在增强个人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更加的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建设开放型校园文化体系,让“学困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也可形成互助小组,让“学困生”们不再孤单、不再自卑、不再厌学。
总之,关注“学困生”,让其认清自己,重拾信心,摆脱学业困难,不仅是对“学困生”个人的帮助,更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学困生”转化,是我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是提高高质量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時,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继英等.《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5
[2]李玉环.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
[3]李亚.新年世纪大学学生素质提升[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41-44
项目来源: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B类项目编号:201811430105。
指导教师:方景林、苗丽娜。
(辽宁科技学院)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对策
一、高校学困生问题形成原因
随着大学时期的到来,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但与此同时,也变得让人眼花缭乱,这让许多学生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沉迷于当下的安逸生活与眼前的灯红酒绿,忘记了身为学生身份的他们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使他们逐渐迈入了“学困生”的大门。因此,了解“学困生”形成的根本原因成为了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1、“学困生”个人与教师的因素
其实每一个“学困生”都不是真正的差生,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缺乏一个正确的引导。在“学困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这其中包括自身差异与各人所处环境的差异。于主观上而言,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与老师对其的关注程度有很大关系。老师们最容易忽视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沟通的孩子,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不自信。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够重要,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加大了挂科率,逐渐的便会把挂科视为家常便饭,更加的不愿意学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学困生”个人与家庭的因素
别让家成为孩子还怕回去的地方。很多家长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忘记了最重要的陪伴。家长们只记住了“养家糊口”这四个字。也让“家”变成了“房子”。让孩子们因为害怕孤单而不愿意回家。孩子们在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从不敢向父母倾诉,学业上的退步更是怕被父母察觉。怕父母的责备,怕父母的漠不关心。渐渐的,孩子们活成了一个个不爱表达的“文艺青年”。对于早已失去了父母鼓励和夸赞的他们,学业上的那些”遭遇“早就不值一提,无足轻重了。此时的他们,可能已经适应了或是说不愿努力改变这种“学困生”的生活状态。
3、学校教育因素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和高校管理方式的不合理性和过时性,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快速下降,然而学校仅仅是通过增加重修人数,加大挂科率,降低毕业率这样强迫式措施来督促学生们努力学习。事与愿违,增加的挂科率使“学困生”们更加的厌恶学习,破罐子破摔。如此教育管理模式,让有些“学困生”们一开始自己就放弃了自己。成绩一落千丈,从而步入“学困生”行列。
二、针对“学困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决“学困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问题
首先,每位老师应相信习与智长,优与心诚。教师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们,只要教师们懂得尊重“学困生”们的人格,增强对其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让“学困生”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有耐心的发现每个学困生的优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笔者相信,“学困生”的转化必定指日可待。于“学困生”个人而言,首先应明白,被忽视应与个人性格有关。“学困生”本人应努力改变自己不愿意沟通的性格。多在同学与老师的面前展示自己,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到他人的关注,大家的认可。“学困生”自身自然而然也就自信了起来。
2、解决“学困生”与家庭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要建立家长联系制,形成家校联系体系,让“学困生”受到双方的关注,也让家长更正确的去教育、引导学生。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学生本身而非工作之上。避免孩子缺少家庭管教或者不信任父母。学校需引导家长,常与孩子沟通,时常去鼓励学生,实现家、校、生三者共同成长,让学生用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学困生”们有问题,不逃避,愿解决。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懂得快乐。努力改变的同时也享受努力。
3、解决“学困生”与高校管理的问题与矛盾
高校管理是我国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办学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一步。严格加强教师选拔,重视教师质量,杜绝教师一味地施压于学生,让“学困生”们更加喘不过气,增加“学困生”心理负担,使其对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进而厌恶学习,再次导致恶性循环。要改善教育,实施教育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供个人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增加家访次数与专业讲座次数,让“学困生”在增强个人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更加的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建设开放型校园文化体系,让“学困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同时也可形成互助小组,让“学困生”们不再孤单、不再自卑、不再厌学。
总之,关注“学困生”,让其认清自己,重拾信心,摆脱学业困难,不仅是对“学困生”个人的帮助,更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学困生”转化,是我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是提高高质量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時,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继英等.《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5
[2]李玉环.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
[3]李亚.新年世纪大学学生素质提升[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41-44
项目来源: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B类项目编号:201811430105。
指导教师:方景林、苗丽娜。
(辽宁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