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白蛾属于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昆虫。原产于北美洲,广布于美国、加拿大南部,在美洲逐渐扩展至墨西哥,后来随人为活动和交通运输工具传入欧洲和亚洲,广泛分布在北纬19°~55°地区。
1979年,美国白蛾首次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被发现,随后扩散蔓延到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和上海等区域,对园林绿化树木、防护林、果树等造成重大损失。2003年美国白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04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第7号公告》,2021年美国白蛾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13个省市。2021年5月,技术人员在浏阳市柏加镇监测到11头美国白蛾雄性成虫,这是湖南省首次捕获到该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
美国白蛾的寄主范围极广,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主要危害桑树、臭椿、白蜡、榆树、苹果、梨、樱桃、柳、杨、杏、泡桐、葡萄、香椿、槐树、悬铃木等植物。其具有食性杂、食量大、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一旦暴发成灾将对生态环境、林业经济造成毁灭性危害。因此,开展科学防控尤为重要。
生物学特征
美國白蛾为全变态昆虫。成虫体色大部分为白色,翅白色或带有少量斑点。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雄蛾触角双栉齿状,黑色。成虫寿命一般在4~8天。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虽然雌虫一生只产卵一次,但平均每块卵500~700粒,最多达2000粒。卵圆球形,多呈不规则的单层块状排列,覆盖白色鳞毛。初孵幼虫为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幼虫头部黑色,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蛹多见于寄主植物周边的草垛中、屋檐下和砖瓦乱石堆中。
发生规律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一般1年发生2代,部分发生3代;在南方1年发生3~4代,均以蛹越冬。南方越冬蛹一般自3月下旬羽化,4月中旬至5月初为羽化高峰;5月初至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发生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虫老熟并化为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一代成虫发生期;第二、三代美国白蛾发育历期短于第一代;9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化蛹,直到3月下旬。少量地区存在第四代,一般在低龄期死亡。
危害特点与影响
美国白蛾破坏性强,特别“能吃”,喜食各类绿化树木、果树和部分蔬菜,常将寄主叶片吃光,严重时造成幼株死亡。同时,美国白蛾常采取“组团结网作案”,低龄幼虫聚集在树梢结成白色网幕,以此不断扩大取食范围,既严重影响寄主植物长势和景观美化效果,也会造成经济林分减产减收。另外,其成虫具有“趋光”、“趋味”的特性,对腥臭味敏感,在植物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以及水沟、水坑、厕所等地发生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综合防治措施
检疫措施。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是防止美国白蛾人为传播的关键手段。应强化对疫区林产品的检疫,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除害处理,从源头上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监测调查。及时、准确的监测是科学防治美国白蛾的基础。监测主要采用成虫期性诱监测和幼虫网幕期监测。性诱监测指利用性诱捕器,诱集并记录诱捕到的美国白蛾成虫数量。幼虫网幕期调查指通过人工调查,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量、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等信息。监测调查结果应结合近年发生情况、寄主种类、环境等因素,对下一阶段的发生趋势和危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人工防治。在卵期可摘除带卵叶片,集中销毁。幼虫期每隔2~3天巡查一次受害寄主植被,人工剪除网幕并处理。蛹期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习性,可用秸秆、干草等在树干1~1.5米高处缠绕一圈,下紧上松,诱集老熟幼虫化蛹,每间隔一段时间取下烧毁。
物理防治。美国白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黑光灯悬挂高度为距地面1.5米,设灯间距150米为宜,设置时间19∶00到次日6∶00为宜。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指采用天敌昆虫、微生物、植物源杀虫剂等措施进行防治,具有持效时间长、防治对象专一、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大范围推广。方法一,白蛾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的“明星天敌昆虫”。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预蛹期,分别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1次,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放蜂量为蜂虫比3~5∶1,放蜂时间一般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方法二,防治美国白蛾的微生物包括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美国白蛾,可采用300~500亿孢/克的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防治,防效在90%以上。也可将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复配使用。方法三,另外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2%苦参烟碱乳油等植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在美国白蛾爆发时一般采用化学防治,快速控制其虫口密度。每年5至6月的第1代幼虫期,在幼虫破网之前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幼虫破网后,可在树冠上喷洒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另外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1979年,美国白蛾首次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被发现,随后扩散蔓延到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和上海等区域,对园林绿化树木、防护林、果树等造成重大损失。2003年美国白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04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第7号公告》,2021年美国白蛾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13个省市。2021年5月,技术人员在浏阳市柏加镇监测到11头美国白蛾雄性成虫,这是湖南省首次捕获到该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
美国白蛾的寄主范围极广,在我国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主要危害桑树、臭椿、白蜡、榆树、苹果、梨、樱桃、柳、杨、杏、泡桐、葡萄、香椿、槐树、悬铃木等植物。其具有食性杂、食量大、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一旦暴发成灾将对生态环境、林业经济造成毁灭性危害。因此,开展科学防控尤为重要。
生物学特征
美國白蛾为全变态昆虫。成虫体色大部分为白色,翅白色或带有少量斑点。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雄蛾触角双栉齿状,黑色。成虫寿命一般在4~8天。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虽然雌虫一生只产卵一次,但平均每块卵500~700粒,最多达2000粒。卵圆球形,多呈不规则的单层块状排列,覆盖白色鳞毛。初孵幼虫为黄色或淡褐色。老熟幼虫头部黑色,背部有1条黑色宽纵带。蛹多见于寄主植物周边的草垛中、屋檐下和砖瓦乱石堆中。
发生规律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一般1年发生2代,部分发生3代;在南方1年发生3~4代,均以蛹越冬。南方越冬蛹一般自3月下旬羽化,4月中旬至5月初为羽化高峰;5月初至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发生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虫老熟并化为蛹;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一代成虫发生期;第二、三代美国白蛾发育历期短于第一代;9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化蛹,直到3月下旬。少量地区存在第四代,一般在低龄期死亡。
危害特点与影响
美国白蛾破坏性强,特别“能吃”,喜食各类绿化树木、果树和部分蔬菜,常将寄主叶片吃光,严重时造成幼株死亡。同时,美国白蛾常采取“组团结网作案”,低龄幼虫聚集在树梢结成白色网幕,以此不断扩大取食范围,既严重影响寄主植物长势和景观美化效果,也会造成经济林分减产减收。另外,其成虫具有“趋光”、“趋味”的特性,对腥臭味敏感,在植物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以及水沟、水坑、厕所等地发生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综合防治措施
检疫措施。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是防止美国白蛾人为传播的关键手段。应强化对疫区林产品的检疫,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除害处理,从源头上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监测调查。及时、准确的监测是科学防治美国白蛾的基础。监测主要采用成虫期性诱监测和幼虫网幕期监测。性诱监测指利用性诱捕器,诱集并记录诱捕到的美国白蛾成虫数量。幼虫网幕期调查指通过人工调查,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量、发生范围、危害程度等信息。监测调查结果应结合近年发生情况、寄主种类、环境等因素,对下一阶段的发生趋势和危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人工防治。在卵期可摘除带卵叶片,集中销毁。幼虫期每隔2~3天巡查一次受害寄主植被,人工剪除网幕并处理。蛹期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习性,可用秸秆、干草等在树干1~1.5米高处缠绕一圈,下紧上松,诱集老熟幼虫化蛹,每间隔一段时间取下烧毁。
物理防治。美国白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黑光灯诱杀。黑光灯悬挂高度为距地面1.5米,设灯间距150米为宜,设置时间19∶00到次日6∶00为宜。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指采用天敌昆虫、微生物、植物源杀虫剂等措施进行防治,具有持效时间长、防治对象专一、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我国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大范围推广。方法一,白蛾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的“明星天敌昆虫”。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预蛹期,分别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1次,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放蜂量为蜂虫比3~5∶1,放蜂时间一般在晴天上午9点以后。方法二,防治美国白蛾的微生物包括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美国白蛾,可采用300~500亿孢/克的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进行叶片喷雾防治,防效在90%以上。也可将核型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复配使用。方法三,另外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除虫脲悬浮剂、1.2%苦参烟碱乳油等植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在美国白蛾爆发时一般采用化学防治,快速控制其虫口密度。每年5至6月的第1代幼虫期,在幼虫破网之前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幼虫破网后,可在树冠上喷洒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另外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均能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