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从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教育的切入点和办学模式三个角度分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并分析了各类模式的特点和整体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型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解析 创新
当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存量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着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的特征。
一、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1、按照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目标分类所产生的宏观综合发展模式:
(1)“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顺应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要求,走“立足本地、服务都市、形式多样、门类齐全、内涵发展”之路。
(2)“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出面,通过“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达到职教与成教沟通,教育与经济结合,最终实现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优势产业开发。
(3)“反贫困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将职业教育融合到区域反贫困发展战略中,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根据地方经济,设置专业,;以短期教育为主体,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学制灵活的低重心教育。
2、按照农村职业教育不同办学主体组合所产生的各类微观发展模式:
(1)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2)校会联合。校会联合是指学校、专业协会、农户互动的办学模式。即由职业学校牵头,以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为主体,组织专业协会,再通过专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参加科技培训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3、按照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切入点不同所产生的各类发展模式:
(1)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模式。县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或成职联校在办好长线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
(2)三教统筹模式。在乡(镇),将中小学和成职联校统筹规划和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3)农科教结合模式。加强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网络体系,围绕国家启动的“燎原”、“星火”、“丰收”系列计划,推行农科教结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主要采取教育部门协同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村法制、文化、家政和社会生活等教育活动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由于划分的标准、原则、范围不同,可得出大小各异的许多模式。而且,有些属于同一类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一旦适当变换其教育过程,又可形成从属、包容的新模式。不同的地方,构建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要根据该地实际的不同特点加以选择,不可人云亦云或者简单的复制。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办学经费缺口大
农村职业教育起点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所需成本大于普通教育成本。同時由于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缺乏,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参与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多元化办学主体的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度不够,尤其是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办学主体是分离的,缺乏制度和约束机制规定各主体的权、责、利。缺少制度与机制的变革,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不能形成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合力。
3、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第一,专业设置带有盲目性,设置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和整体性。第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刚性太强,缺乏对外界新知识的包容性,地区和学校缺乏必要的选择余地。
三、未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一)联合办学模式:
“联合办学”模式的运作可以概括为“政府统筹,龙头带动;校际结合,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具体而言,以城市名牌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以龙头学校的品牌专业为纽带吸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组建职教集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通过内部优化和外部的拉动,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
“联合办学”模式的特点有:第一,职业教育发展向中高位移动。“联合办学”模式中的学校集团选择的是质量较好的城市中、高等职业学校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探索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第二,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实现职教集团的整体发展,提高集团内部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从而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政府承担主要领导的角色,实施立法、筹集资金、增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等职能。政府财政资金应更侧重于支持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作为另一个投资与培训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道路。此外,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扶持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力度。
(三)与劳动力市场增加交流,进口与出口相匹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实现办学功能多样化。具体表现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正规、非正规教育并存;职前、职后教育并存以及产教结合的教育。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的发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灵活开设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实现办学功能的多样化。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解析 创新
当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存量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着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和多重性的特征。
一、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1、按照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目标分类所产生的宏观综合发展模式:
(1)“都市服务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顺应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要求,走“立足本地、服务都市、形式多样、门类齐全、内涵发展”之路。
(2)“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出面,通过“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达到职教与成教沟通,教育与经济结合,最终实现该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优势产业开发。
(3)“反贫困型”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将职业教育融合到区域反贫困发展战略中,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根据地方经济,设置专业,;以短期教育为主体,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学制灵活的低重心教育。
2、按照农村职业教育不同办学主体组合所产生的各类微观发展模式:
(1)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2)校会联合。校会联合是指学校、专业协会、农户互动的办学模式。即由职业学校牵头,以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为主体,组织专业协会,再通过专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参加科技培训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
3、按照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的切入点不同所产生的各类发展模式:
(1)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模式。县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或成职联校在办好长线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
(2)三教统筹模式。在乡(镇),将中小学和成职联校统筹规划和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3)农科教结合模式。加强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网络体系,围绕国家启动的“燎原”、“星火”、“丰收”系列计划,推行农科教结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主要采取教育部门协同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村法制、文化、家政和社会生活等教育活动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由于划分的标准、原则、范围不同,可得出大小各异的许多模式。而且,有些属于同一类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一旦适当变换其教育过程,又可形成从属、包容的新模式。不同的地方,构建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要根据该地实际的不同特点加以选择,不可人云亦云或者简单的复制。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办学经费缺口大
农村职业教育起点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所需成本大于普通教育成本。同時由于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缺乏,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参与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多元化办学主体的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度不够,尤其是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办学主体是分离的,缺乏制度和约束机制规定各主体的权、责、利。缺少制度与机制的变革,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不能形成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合力。
3、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第一,专业设置带有盲目性,设置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第二,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和整体性。第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刚性太强,缺乏对外界新知识的包容性,地区和学校缺乏必要的选择余地。
三、未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
(一)联合办学模式:
“联合办学”模式的运作可以概括为“政府统筹,龙头带动;校际结合,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具体而言,以城市名牌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以龙头学校的品牌专业为纽带吸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组建职教集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通过内部优化和外部的拉动,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
“联合办学”模式的特点有:第一,职业教育发展向中高位移动。“联合办学”模式中的学校集团选择的是质量较好的城市中、高等职业学校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探索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第二,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实现职教集团的整体发展,提高集团内部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从而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政府承担主要领导的角色,实施立法、筹集资金、增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等职能。政府财政资金应更侧重于支持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作为另一个投资与培训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道路。此外,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扶持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力度。
(三)与劳动力市场增加交流,进口与出口相匹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实现办学功能多样化。具体表现有: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正规、非正规教育并存;职前、职后教育并存以及产教结合的教育。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有选择、有重点的发展和完善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灵活开设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实现办学功能的多样化。